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現代服裝設計對旗袍元素運用的探究

現代服裝設計對旗袍元素運用的探究

發布時間:2021-08-04 20:08:45

⑴ 包裹與纏繞對於現代服裝設計有哪些啟示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民族,5000年的文明孕育了獨特的中國文化,由於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國佔有主要地位,因而,中國的服飾形制也被打上了深刻的儒家「烙印」。儒家重禮儀,講求中庸之道,所以,中國的傳統服飾始終以繁冗,寬博的主要特徵出現。這一點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服裝的深厚文化底蘊,當東方文化與西文文化交匯時,中國傳統的服裝與西文服裝體系相互交融,使得服裝界更加註目於東方古老的文化精粹,使得服裝舞台上的東方情結閃爍不滅。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充分將傳統中裝中的式樣、局部、面料特點、圖案和各種小的元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偉大民族精髓在時裝舞台上颳起了長久的中國風。

你是否注意到這股濃濃的中國風情——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越來越備受注目。東風西漸,悠遠的東方文化已不再只代表傳統和國粹,她正快速成為一種流行於國際的時尚,即使是年年都以迅雷之勢推陳出新的時裝界也常常駐足於東方情結,從中汲取靈感和創意。

一 中國傳統服裝的深厚底蘊

中國素有「衣冠王國」的美譽,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歷朝各代的服飾均有不同的典制規定和風俗習慣。由於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國佔有主導地位,因而中國的服飾形制也被打上了深刻的儒家「烙印」。儒家重禮儀,講求中庸之道,在這種獨特的人文思想的影響下,中國人的著裝特別講求和諧、融洽,傳統服飾表達出規整、含蓄、端莊的民族性格。5000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獨特的中國文化,服飾文化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是一個有節奏的生命,傳達出時代的脈搏;更像是一面鐿子,准確、清晰而客觀地反映著歷史。

古代的中國是一種自給自足、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社會,散漫的小農生產方式使人們的生活節奏缺乏工業社會那種統一性和緊張感,處於一種閑在而近乎平庸懶散的狀態,在緩慢中前進。於是,人們內心漸漸形成了一種「舒緩」的心態,進而以龐大、寬博、繁冗為適應,也即為美了。中國古代傳統服裝的特點:平穩而單純,其線條平直,手臂平伸後與身體的直線形成垂直的交叉,這種基礎的造型形式顯得尤為實在和穩定。

由此可見,中國傳統服裝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可以用程式化的寬體式樣,平面化的裁剪結構,裝飾性的服用材料,精緻的服裝配件和含蓄美的社會理念來進行最簡化的形容。

二 中國傳統服裝體系與西方服裝體系的融合

傳統的中國服裝相對於西方服裝體系以人體為根本,立體結構為基礎,注重個性裝飾和新奇多變的社會流行而言,在20世紀後期,西方衣著模式成為全球服裝標準的前提下,很多因素明顯無法在短期內與現代流行相兼容,這就需要對中國服裝傳統進行再理解,利用設計藝術進行再整合,通過流行服裝載體進行再演繹,製造服裝商品進行再推廣。

近幾年,中國的時裝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出現了一批較有影響力的設計師,這大大地帶動了中國時裝業整體水平的提高,當然,生活質量的提高是刺激時裝業發展的根本因素,人們有了更多的錢去消費最新的時裝,也有了更好的心情去嘗試不同的風格,盡管國外的時裝品牌充斥中國的服裝市場,但「中國情結」仍是許多中國人揮之不去的心結。於是「唐裝」、「旗裝」悄然興起,並逐漸擁有自己的顧客群體,風韻獨到的「中國化時裝」開始形成自己的市場。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服裝的流行周期也越來越短,同時世紀末的臨近,使人們引發了悠古的情思,服裝界也隨之掀起了復古的風潮,加之東方經濟的高速發展,使更多的人對東方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使得中國古老的服裝再一次成為世界時裝舞台注目的焦點。但是由於時裝帶有鮮明的時代個性,因此,復古的流行也決不會是簡單的重復過去,而是以現代的形式予以新的包裝和詮釋,所以現代的中裝設計不僅要體現傳統的文化韻律,更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

三 中國傳統服裝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裝設計的突出點是具有一眼就能看出的中國味道,或許是中國五千年的服裝文明太過悠久,歷史的粘稠反而給我們的服裝概念不是點的清晰而是面的模糊,它不像美國西部風格可以用牛仔褲來形容,而是有太多的內涵,以至於有時我們在提到中裝時無法有具體款式的聯想,中國漫長的歷史為現代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除了常見的立領、側衩、盤紐、滾邊、還有紋樣、配色特別是風格理念等很多中式元素可以在現代設計中加以應用,這就需要設計師具有良好的中國服裝文化素養,不斷努力挖掘。

1 現代服裝設計中對於傳統服裝款式式樣的應用。

在中裝設計中對於中國傳統服裝的式樣應用,無非是展現其寬大的風貌和復古的興起。例如較有代表性的(1977~1978秋冬)聖?洛朗的中國風格的作品。其所表現的上衣都是寬松型的,傳統的平面結構手段能夠迎合簡約的風格,但如果將傳統的平面結構完全再現的話是很難在現代設計中全面再現,所以,除了式樣上的設計承襲寬大之風外,更多的是用傳統的領、襟、扣等局部設計加以有效強調。

2 現代服裝設計中對於中國傳統服裝中局部應用。

在中國裝設計中通常較為常見的是將中裝中的立領或門襟、盤扣等因素通過有效的再現,來表達設計者的風格,這幾個點的應用最具有說服力和征服性,讓人一眼就能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傳統服裝的精粹所在,並能通過西方服裝體系中的以人體為根本的合體裁剪,更好地表現女性的優雅、含蓄的特點,在設計過程中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

3 傳統絲綢面料在現代服裝中的應用。

在此更值得一提的是傳統絲綢面料要在日常裝中經久不衰,就需與新型化纖材料進行混紡,以改善其服用性能,使得在服裝設計中有更廣的應用領域。面料上的花紋及其各種美好的寓意都是西方服裝所不可比擬的。

4 傳統圖案、裝飾在中國現代服裝中的應用。

傳統的圖案和裝飾是中國服裝文化的出新之處,其相對的獨立性使它們可以大量地移植到現代服裝中去,但是,中國傳統紋樣和裝飾對於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往往過於繁雜,所以,在應用時必須加以簡化,在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宜男百草,吉慶(磬)有餘(魚)」的吉祥意境,但要放棄滿地花的紛繁格式。綉花、滾邊、挖嵌等傳統工藝是中國裝的有效再現手段,但不能照搬清末花俏復雜的十八鑲滾。

5 中國傳統的華美精巧的配件及搭配方法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傳統的配伍方法是塑造中國風情的捷徑,但要視服裝的使用場合而定,在日常服裝中可能更多的是中國風格的口袋和西式裙相配,甚至只有一個精巧的中國結,旗袍或全套的中式衣褲或許只能在禮服中出現。精緻含蓄的中國傳統服裝理念是中國古代人和現代人衣著審美的最大疊合點,可以在現代中國裝設計中得以充分張揚。在晚清的上海,兩件粗看非常類似的男裝袍,可以用梅、蘭、竹紋樣中的花蕾開放與否區分日晚裝,這種中國式的耐看美好同樣值得現代中國裝借鑒。

以中國傳統服飾作為靈感來源的時裝,表現出不同凡響的生命力,這些時裝的外形雖以現代的設計方法進行包裝,卻充滿了中國文化所特有的青煙淡墨,超塵出世的氣質,在這些中國味十足的時裝中,有的很難說清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的哪個朝代,但是大襟、對襟、盤扣、開衩、滾邊、及中國結飾等則是這些時裝共同擁有的細節處理。香港設計師尹泰尉、張天愛等是一貫以發掘和再造傳統服飾為主要風格的代表,已成為時裝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也許是由於世紀末的到來,以及對新世紀的展望,使人們將目光放得更遠,東西方開始共同呼吸。中式服裝不僅牽動了中國人的與生俱來的面目和心結,也成為許多國外設計大師新作中的主角,風頭正勁的迪奧首席設計師約翰?加利亞諾(JOHN GALLIANO)設計的濃妝艷抹的時尚造型,顯然是舊上海灘月歷皇後的翻版。而簡約大師海爾姆特?朗(HELMUT LANG)則從織錦緞和老頭鞋中看到了流行的曙光。這些流行服飾帶著明顯的中國印記,但又似乎是大鼻子、藍眼睛的設計師們出自心底的真情流露,於是突然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你的,是我的,也是世界的…

中國風情——盡情地演繹美麗的東方神話吧!

⑵ 淺析藏族服飾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1、提供幾個網頁,興許對您有用。
http://ke..com/view/193310.htm
http://www.china.com.cn/travel/txt/2009-04/22/content_17653814.htm
2、向您推薦一本書《藏族服飾研究——在現代服飾理念下對藏族服飾文化的系統研究與借鑒》。網上可以下載,但要付費的(35元)。
3、我手頭確實有《藏族服飾的文化內涵及對現代服裝設計的啟示》的論文一篇,但是pdf格式的,無法傳上。您若想要,留個郵箱或QQ。

⑶ 極簡主義在現代都市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極簡主義在現代都市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一)服裝廓形設計
極簡主義服裝設計師認為人體是最好的廓形,設計時無需進行額外的加工與修飾,只需關注人體與服裝廓形的自然協調,用減少、否定、凈化來擯棄復雜繁瑣的人為廓形。廓形設計以自然、舒適為主,大多呈H形、帳篷形、圓筒形等不十分貼體的造型,即便收腰也不是刻意的強調。極簡主義服裝廓形在簡潔的輪廓表面下往往隱藏著復雜精巧的服裝結構。
(二)服裝款式設計
極簡主義服裝的款式設計以服裝的基本款為主,在西式套裝、大衣、襯衫、裙、褲的基本款上精心構思,進行適當的設計變化。與強調裝飾細節的設計相反,極簡主義設計師注重服裝的精緻意趣和優雅的品味,以減法為設計手段,刪除過多繁雜、無關緊要的裝飾細節,用最精煉的設計語言來強調簡約的美感,甚至不允許多一粒紐扣,多一道縫線。設計強調「恰如其分」,這種恰如其分不是簡單的減少細節或裝飾元素,而是在不影響服裝功能的前提下運用非常精到的手法和巧妙的構思達到一種視覺或心靈上的強烈沖擊力。這種豐富的「簡約」,需要設計師具有極強的設計概括、凝練能力和極高的審美素養。
(三)服裝面料選擇
極簡主義服裝遵從「簡單中見豐富,純粹中見典雅」的設計原則。服裝造型款式上的「極簡」,其實是強化了對服裝面料的要求,面料表面的肌理、成分和給人的心理感受要能體現服裝的品質。因此,極簡主義設計師非常注重材料肌理的處理和材料的構成成分。如Jil Sanger自己發明了混合羊毛、天鵝絨和亞麻的面料,她作品中90%的面料都是根據設計定製的。
極簡主義服裝常用面料,夏裝包括較有質感的棉、麻、雪紡及混紡面料。冬裝以結構組織各異的精紡呢絨面料為主。需要指出的是,極簡主義設計往往伴隨著中性成分,所以在經典的極簡主義服裝設計中,是完全舍棄了代表女性色彩的刺綉、蕾絲、緞帶等運用。
(四)色彩、圖案與配飾
含蓄、清新的色調是極簡主義風格的體現,常常以黑、白、灰為主打色。此外還包括明度較低的藍、咖啡、紅、綠色系以及本白色、漂白色等。很少有裝飾圖案,基本不採用各類圖案。配色時可運用大片的中性色與大膽而強烈的重點色作誇張的對比,達到一種視覺沖擊力,以突出這種簡單、純粹、優雅、時尚的風格。
極簡主義服裝崇尚一切就簡,服裝無需用額外的配飾配合,連包、首飾、帽子與頭飾都嫌多餘。所搭配的鞋造型簡潔,色彩素雅,無裝飾。Jil Sander更是主張摒棄任何多餘的、花哨的裝飾,以免因喧賓奪主而消弱著裝者的主體地位。她甚至在作品發布會上也要求模特不戴配飾,或峨眉淡掃,或素麵朝天。

⑷ 中國傳統藝術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具體表現有哪些

中國是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多民族國家,傳統藝術文化異彩紛呈,這些都為設計師的藝術設計帶來豐富的創作源泉.在現代設計發展日益呈現多元化的今天,任何設計創新都需要以傳統文化藝術作為依託,才能顯示其獨有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現代設計需要從傳統藝術的元素中尋求有益的營養,從而提高中國藝術設計品格,豐富現代藝術設計的創作語言.

要: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些文化中所構成美的因素是中華民族的國寶。現代設計無論怎樣的發展都無法脫離傳統文化對它的深刻影響,這些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會性和歷史性的傳統文化,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現代設計運動。設計師應該繼承並發展這些傳統文化的精髓。
關鍵詞:傳統文化 現代設計 民間美學

自入行設計以來,就一直對「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這句話深有感觸。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發展史,形成了一個多元一體的民族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五十六個民族共生共榮,共同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美的輝煌。我們民族的美是我國獨有的,但美是沒有國界的,所以我們民族的美也是世界的美。設計中加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不僅能充分表達出我們神秘的東方色彩,也能更好的起到國際傳播及交流作用。在當今世界上,文化能一脈相承並始終不曾中斷的也只有經歷了五千多年的中華文化,也正是基於這一點,中國人民對傳統文化、對民間美學更情有獨鍾。

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之下,我們都應該以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為己任,為榮耀。而這個文化體系所蘊藏著的中國文化的傳統精髓,從思想到行為上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所以,在設計中,若能融入這些讓我們引以為豪的文化,這又是怎樣的一種民族自豪感!現引用著名民藝家張授一先生對傳統的解釋,他認為:「『傳』即傳布和流傳,『統』即一脈相承的系統」。

總的說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由歷史沿傳下來的思想、道德、人倫、風格、藝術、制度等,概括起來主要是表現在文化方面。而有學者又將文化定義成:「在人類社會的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人類為了以一定的方式來滿足自身需要而進行的創造性活動。」
那究竟什麼是美?首先,勞動創造著美,美產生於以勞動為中心的多方面的生活實踐,生產情景中。多樣的不同性質的事物,不同情形的場景經整體協調融和而產生出美,亦即快樂、融洽的美。孔子倡導的「和」的美學思想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很多藝術家的審美理想、審美趣味都是以這個「和」字為核心的。和五味以適口,和五色以悅目,和六律以快耳,和天地人三才以自適娛心,都是為了美的創造。而且除美學的理論形式之外,在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大量工藝產品之中,也體現出了豐富的美學思想和頗高的藝術造詣。從先輩能工巧匠的高度技巧之中仍然表現出了他們美的藝術構思,正如馬克思所說:「他們是按照美的規律來創造的。


其次,與西方文化的美相比,西方文化從柏拉圖開始突出的特點是「以個體為美」,強調形象性、生動性、新穎性。而中國美學的起點是從老子美學開始的,中國傳統美學強調的是統一的美——「整體意識」,認為萬事萬物都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都遵循同一個本質規律,因而中國古代的藝術家始終致力於「以整體為美」的創作,把人的情感賦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寫意」,「形神兼備」。
由於這種「天人合一」的整體世界觀與「物我同一」的審美觀念,中國的藝術表現形式不重「寫實」而重「傳神」,注重表現整體造型的氣勢,而不是對客觀對象事無巨細的全盤描繪,這與西方的審美是很不相同的。

中國古代審美要求「內斂」,即所謂含蓄的美,而西方審美觀中張揚的是唯美主義、片斷性思維。再次,傳統美學中的審美追求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現代設計思想,而設計思想反過來又會影響著民族的審美觀念。在我們中華民族看來,美不是別的什麼,也不是什麼神秘而不能及的,美就是使人快樂的融和體,所謂「非和弗美」。正如莊子所說:「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因此,可以說,美出於和,也就是快樂之美。任何人都存在著對美好事物追求的這一心理,但各個人的欣賞能力、水平不同,這畢竟是和每個人的文化修養、受教育程度、偏好度及很多其它因素有關,但美――真正的美是雅俗共賞的。

讓我們再來研究一下傳統民族文化價值的多重性。首先是原創性,審美文化必須是體現一定的審美意識而又能給人以美感享受的文化,從這個角度看問題,我們就會發現詩、樂、舞等藝術和人體裝飾、韻律美、和諧美,都是來自民間的,都是各族人民群眾創造。中國歷代著名的詩人、畫家、戲劇家、書法家等所留下的詩文理論、繪畫理論、戲劇理論、書法理論、音樂理論中,也包含有豐富的美學思想,通常還是美學思想中的精品。設計師應該充分學習這些寶貴的知識。其次是蘊藏性,傳統美學活在民間,新美學誕生在民間,因而民族民間美學這個寶庫的蘊藏量特別豐富。所以設計師從中獲取的設計源泉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藝術需要創新,藝術本身又存在延續性。但這種創新不是一味的否定前文化,這種否定應該是肯定的否定,確切的說應該是揚棄。古人說的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就指導我們用優秀的民間文化去設計出優秀的作品來。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現代藝術與現代科技對現代設計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但無論怎樣的發展,它都無法脫離傳統文化、民間美學對它的深刻影響。也就是說,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會性和歷史性的傳統文化,不但無時不刻地影響著現代藝術運動,而且也直接影響著現代設計運動。在藝術與設計領域,中華文化對世界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現代主義設計發展的高峰——包豪斯,就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包豪斯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對中國的老莊學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還把老莊哲學,應用到教學和設計實踐中去。有一個曾經在包豪斯的歷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物,他就是瑞士畫家約翰·伊頓(Johannes
Itten)。他對東方哲學,尤其對中國的老子、莊子的哲學思想頗有研究,他在教學中還引導學生從東方的、中世紀的藝術中學習古代藝術的精神趣味,甚至讓學生練氣功。中華文化不僅僅只是停留在藝術的作品表面中,而是在某些方面已成為藝術作品的靈魂。很多世界優秀的服裝品牌,在它們的某些設計中,多多少少都可以看到一些中華文化的影子。有時,當你在街頭巷尾看到黃頭發,藍眼睛的外國友人穿著我們的唐裝時,你不禁也會驚嘆這不同的風韻,不禁也能感觸到這美果真是不分國界的。所以傳統民間文化的巨大魅力,以及它的廣博性都應是我們所繼承、發展並傳播的。

數千年以來,大量的哲學家、美學家、藝術家不斷在這一領域進行探索,從而形成了獨樹一幟,博大精深的中國美學體系。這個體系所蘊藏的傳統文化的精髓一直在影響、制約和調節著我們的審美觀,而這種審美觀是由這個民族的生活方式、習俗、制度、倫理道德、審美習慣等一系列因素決定的。所以,要成功的運用民族民間中美的因素,就首先要求設計者深深的愛著這個民族,理解這個民族,熟悉這個民族。這樣才能夠帶給我們豐富的美學思想、多元的傳統文化和對工藝、設計、美的規律的進一步認識,並能夠使我們從中提取許多有用的資料和新的啟發。

⑸ 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有哪些

中國傳統藝術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具體表現有:

1、面料上使用棉麻、綢緞等來體現。如:馬可的品牌例外,江南布衣、茵曼等等

2、中國的吉祥圖案,如祥雲、龍鳳、青花瓷、牡丹等等,

⑹ 現代旗袍的特點

現代旗袍在滿清以及民國旗袍的基礎上加強了展示女性身材線條特點,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現,變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現。現代西方裙裝的所有這些表現女性體態細微變化的表現而言,民國旗袍是無與倫比的。新中國成立之後,大陸穿旗袍的女性急劇減少。有一位知名人曾不無遺憾地說:"對身材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實在是一大損失!"

希望旗袍在現代能以更美的姿態存在

現代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收腰,無袖或短袖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旗袍的京派與海派 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戰爭之花絢爛綻放為了她們,犧牲了她們。不去計較值不值得,因為有愛,所以承擔。她們的犧牲不僅悲慘

藝術家與旗袍

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戰爭之花絢爛綻放 為了她們,犧牲了她們。不去計較值不值得,因為有愛,所以承擔。她們的犧牲不僅悲慘

設計師與旗袍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⑺ 旗袍的特色

旗袍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服飾,它的存在與發展是在特定的文化因素與社會環境下完成的,對旗袍的這種人文因素的研究能使我們充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並以此作為我們改良現代生活方式(特別是現代服飾)的基礎。
其中旗袍作為一種中國傳統的服飾,風行於20世紀20年代,在當代也是眾多女性推崇的對象。它不但輕便適體,而且能充分的體現女性優美的身姿和流暢的線條.作為中國女人獨有的福音,旗袍的設計是隨著時代變遷和情趣愛好的演變而變化的,在個過程中,強調民族因素成了人們首先要把握的重點。 旗袍穿著特色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旗袍穿著特色
旗袍的特徵
現代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收腰,無袖或短袖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旗袍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多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旗袍樣式分類
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
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變化。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形、窄袖形、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襟形款式主要有圓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圓襟旗袍禮服——襟處線條圓順流暢;直襟旗袍禮服——身材豐滿、圓臉型的女性適合這一款式,可使身材顯得修長;方襟旗袍禮服——將襟部進行了大膽的改革,適合不同臉形穿著。

⑻ 服裝設計現代古典元素

正如剛才這位叫千靈界所說,一定要在中國傳統的基礎上添加時尚元素,不知道你聽說過一種叫漏窗藝術的設計方案,你可以好好參考一下哦。希望對你有幫助O(∩_∩)O哈哈~!

⑼ 急需」中國傳統藝術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的相關資料!急啊~~

淺析中國傳統服裝體系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陶衛東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民族,5000年的文明孕育了獨特的中國文化,由於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國佔有主要地位,因而,中國的服飾形制也被打上了深刻的儒家「烙印」。儒家重禮儀,講求中庸之道,所以,中國的傳統服飾始終以繁冗,寬博的主要特徵出現。這一點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服裝的深厚文化底蘊,當東方文化與西文文化交匯時,中國傳統的服裝與西文服裝體系相互交融,使得服裝界更加註目於東方古老的文化精粹,使得服裝舞台上的東方情結閃爍不滅。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充分將傳統中裝中的式樣、局部、面料特點、圖案和各種小的元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偉大民族精髓在時裝舞台上颳起了長久的中國風。

你是否注意到這股濃濃的中國風情——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越來越備受注目。東風西漸,悠遠的東方文化已不再只代表傳統和國粹,她正快速成為一種流行於國際的時尚,即使是年年都以迅雷之勢推陳出新的時裝界也常常駐足於東方情結,從中汲取靈感和創意。

一 中國傳統服裝的深厚底蘊

中國素有「衣冠王國」的美譽,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歷朝各代的服飾均有不同的典制規定和風俗習慣。由於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國佔有主導地位,因而中國的服飾形制也被打上了深刻的儒家「烙印」。儒家重禮儀,講求中庸之道,在這種獨特的人文思想的影響下,中國人的著裝特別講求和諧、融洽,傳統服飾表達出規整、含蓄、端莊的民族性格。5000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獨特的中國文化,服飾文化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是一個有節奏的生命,傳達出時代的脈搏;更像是一面鐿子,准確、清晰而客觀地反映著歷史。

古代的中國是一種自給自足、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社會,散漫的小農生產方式使人們的生活節奏缺乏工業社會那種統一性和緊張感,處於一種閑在而近乎平庸懶散的狀態,在緩慢中前進。於是,人們內心漸漸形成了一種「舒緩」的心態,進而以龐大、寬博、繁冗為適應,也即為美了。中國古代傳統服裝的特點:平穩而單純,其線條平直,手臂平伸後與身體的直線形成垂直的交叉,這種基礎的造型形式顯得尤為實在和穩定。

由此可見,中國傳統服裝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可以用程式化的寬體式樣,平面化的裁剪結構,裝飾性的服用材料,精緻的服裝配件和含蓄美的社會理念來進行最簡化的形容。

二 中國傳統服裝體系與西方服裝體系的融合

傳統的中國服裝相對於西方服裝體系以人體為根本,立體結構為基礎,注重個性裝飾和新奇多變的社會流行而言,在20世紀後期,西方衣著模式成為全球服裝標準的前提下,很多因素明顯無法在短期內與現代流行相兼容,這就需要對中國服裝傳統進行再理解,利用設計藝術進行再整合,通過流行服裝載體進行再演繹,製造服裝商品進行再推廣。

近幾年,中國的時裝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出現了一批較有影響力的設計師,這大大地帶動了中國時裝業整體水平的提高,當然,生活質量的提高是刺激時裝業發展的根本因素,人們有了更多的錢去消費最新的時裝,也有了更好的心情去嘗試不同的風格,盡管國外的時裝品牌充斥中國的服裝市場,但「中國情結」仍是許多中國人揮之不去的心結。於是「唐裝」、「旗裝」悄然興起,並逐漸擁有自己的顧客群體,風韻獨到的「中國化時裝」開始形成自己的市場。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服裝的流行周期也越來越短,同時世紀末的臨近,使人們引發了悠古的情思,服裝界也隨之掀起了復古的風潮,加之東方經濟的高速發展,使更多的人對東方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使得中國古老的服裝再一次成為世界時裝舞台注目的焦點。但是由於時裝帶有鮮明的時代個性,因此,復古的流行也決不會是簡單的重復過去,而是以現代的形式予以新的包裝和詮釋,所以現代的中裝設計不僅要體現傳統的文化韻律,更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

三 中國傳統服裝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裝設計的突出點是具有一眼就能看出的中國味道,或許是中國五千年的服裝文明太過悠久,歷史的粘稠反而給我們的服裝概念不是點的清晰而是面的模糊,它不像美國西部風格可以用牛仔褲來形容,而是有太多的內涵,以至於有時我們在提到中裝時無法有具體款式的聯想,中國漫長的歷史為現代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除了常見的立領、側衩、盤紐、滾邊、還有紋樣、配色特別是風格理念等很多中式元素可以在現代設計中加以應用,這就需要設計師具有良好的中國服裝文化素養,不斷努力挖掘。

1 現代服裝設計中對於傳統服裝款式式樣的應用。

在中裝設計中對於中國傳統服裝的式樣應用,無非是展現其寬大的風貌和復古的興起。例如較有代表性的(1977~1978秋冬)聖?洛朗的中國風格的作品。其所表現的上衣都是寬松型的,傳統的平面結構手段能夠迎合簡約的風格,但如果將傳統的平面結構完全再現的話是很難在現代設計中全面再現,所以,除了式樣上的設計承襲寬大之風外,更多的是用傳統的領、襟、扣等局部設計加以有效強調。

2 現代服裝設計中對於中國傳統服裝中局部應用。

在中國裝設計中通常較為常見的是將中裝中的立領或門襟、盤扣等因素通過有效的再現,來表達設計者的風格,這幾個點的應用最具有說服力和征服性,讓人一眼就能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傳統服裝的精粹所在,並能通過西方服裝體系中的以人體為根本的合體裁剪,更好地表現女性的優雅、含蓄的特點,在設計過程中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

3 傳統絲綢面料在現代服裝中的應用。

在此更值得一提的是傳統絲綢面料要在日常裝中經久不衰,就需與新型化纖材料進行混紡,以改善其服用性能,使得在服裝設計中有更廣的應用領域。面料上的花紋及其各種美好的寓意都是西方服裝所不可比擬的。

4 傳統圖案、裝飾在中國現代服裝中的應用。

傳統的圖案和裝飾是中國服裝文化的出新之處,其相對的獨立性使它們可以大量地移植到現代服裝中去,但是,中國傳統紋樣和裝飾對於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往往過於繁雜,所以,在應用時必須加以簡化,在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宜男百草,吉慶(磬)有餘(魚)」的吉祥意境,但要放棄滿地花的紛繁格式。綉花、滾邊、挖嵌等傳統工藝是中國裝的有效再現手段,但不能照搬清末花俏復雜的十八鑲滾。

5 中國傳統的華美精巧的配件及搭配方法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傳統的配伍方法是塑造中國風情的捷徑,但要視服裝的使用場合而定,在日常服裝中可能更多的是中國風格的口袋和西式裙相配,甚至只有一個精巧的中國結,旗袍或全套的中式衣褲或許只能在禮服中出現。精緻含蓄的中國傳統服裝理念是中國古代人和現代人衣著審美的最大疊合點,可以在現代中國裝設計中得以充分張揚。在晚清的上海,兩件粗看非常類似的男裝袍,可以用梅、蘭、竹紋樣中的花蕾開放與否區分日晚裝,這種中國式的耐看美好同樣值得現代中國裝借鑒。

以中國傳統服飾作為靈感來源的時裝,表現出不同凡響的生命力,這些時裝的外形雖以現代的設計方法進行包裝,卻充滿了中國文化所特有的青煙淡墨,超塵出世的氣質,在這些中國味十足的時裝中,有的很難說清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的哪個朝代,但是大襟、對襟、盤扣、開衩、滾邊、及中國結飾等則是這些時裝共同擁有的細節處理。香港設計師尹泰尉、張天愛等是一貫以發掘和再造傳統服飾為主要風格的代表,已成為時裝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也許是由於世紀末的到來,以及對新世紀的展望,使人們將目光放得更遠,東西方開始共同呼吸。中式服裝不僅牽動了中國人的與生俱來的面目和心結,也成為許多國外設計大師新作中的主角,風頭正勁的迪奧首席設計師約翰?加利亞諾(JOHN GALLIANO)設計的濃妝艷抹的時尚造型,顯然是舊上海灘月歷皇後的翻版。而簡約大師海爾姆特?朗(HELMUT LANG)則從織錦緞和老頭鞋中看到了流行的曙光。這些流行服飾帶著明顯的中國印記,但又似乎是大鼻子、藍眼睛的設計師們出自心底的真情流露,於是突然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你的,是我的,也是世界的……

中國風情——盡情地演繹美麗的東方神話吧!

⑽ 中國旗袍對現代服裝發展的影響三千字論文

旗袍是一種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的民族服裝,被譽為中華民族服飾的代表。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系。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為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元寶領」用的十分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綉以各色花紋。領、袖、襟都綉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地。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聚起,帝國主義的堅船歷炮攻破了清朝封閉的國門,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裝扮中開始釀成,日後旗袍演化成融貫中西的新式款式。 「五族共和之後,全國婦女突然一致採用旗袍,倒不是為了效忠於清朝,提倡復辟運動,而是女子蓄意要模訪男子......因此,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二十年代的上海興起了一種新式旗袍,最初類似無袖的長馬甲,罩在短襖外,後來長馬甲與小短襖合二為一,長至小腿部,大袖口,有的袖子裝上西式的克夫,造型還是直線型,腰線較低比較平正,接著下擺線上升至膝部,當然這就淘汰了長褲,到了30年代是興收腰,使旗袍更加貼體,牽細的腰身。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時期,其基本輪廓已臻於成熟,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標准服裝。「民國初年的時裝,大部分的靈感是得自西方的,衣領減低的不算,領口還挖成圓形,方形,雞心型。」 從此可以看看出旗袍也在西方文化傳入的影響下開始變化。進入50年代,中國人民積極地投入戰後重建國家的運動中。廣大婦女與男子們一樣走上社會的各行各業,獻身於新中國的建設。這時的旗袍多數做得很貼身,小袖口,不能適應快步及大幅步的運動,使婦女們在社會活動中感到極不方便,再加上新時代的到來,使人們更樂於接受一些新穎的東西。此時,上下褲的裝束代替樂旗袍,但在一些重大喜慶日子和外事活動時還常能看到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旗袍的出現。到了60年代中期,旗袍被斥為「四舊」而被徹底否定,進入80年代,我們才又看到旗袍在街頭閃過,這說明,十多年都沒有人穿,也沒有人提及的旗袍,事實上一直活在廣大婦女的心裡。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旗女之袍和旗袍是代表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時代。清代旗女之袍與民國新旗袍的主要差別有四點。第一是旗女之袍不顯露形體,特別是後期,寬大平直,重視圖案;民國旗袍開省收腰,表現體態。第二,旗女之袍內著長褲,有時袍下露出綉花的褲腳;而民國旗袍內穿短褲或三角褲,著絲襪,開衩處露腿。民國旗袍的衩有時開得很高,1934年就有幾近臀下的。第三是旗人之袍面料厚重,多提花,裝飾繁瑣,清代織物紋樣多以寫生手法為主,龍獅腆麟百獸、鳳凰仙鶴百鳥、梅蘭竹菊百花,以及八寶、八仙、福祿壽喜等都是常用題材,色彩鮮艷復雜、對比度高、圖案纖細繁褥。此外,旗人之袍大量使用花邊,曾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民國旗袍面料較輕薄,多印花,裝飾簡約。第四個差別是旗人之袍等級分明,制度浩繁,而民國旗袍則已走上了平民化的道路,它作為等級身分的標識漸己淡化,而成為顯示個人消費水準和審美情趣的一個側面。旗袍是中西合壁的產物,雖脫胎於清代旗人之袍,卻已具備了獨立的、與旗人之袍迥然不同的風格韻味。不管旗袍怎麼變,有一些關鍵是沒有缺的,各種基本特徵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一.立領:完全是中國式的.在英語中被稱呼為『chinese coller』(中國領)。二.手工盤扣:做盤扣的方法很多,有手逢襯線法機縫明線法,都按照圖樣把長繩或管狀布帶手工盤好固定。三.裁剪:最能體現旗袍精神的要素廓形,所以好的裁邊師傅不會只是三圍,要會量出更多的尺寸,然後加以裁剪。四.裝飾圖案:旗袍的圖案非常講究,清代裝飾曾達到登峰道極,華麗無比,現代圖案多提取個性元素放大使用,成者將原有的圖案加以簡化,繁多的鑲、滾中挑出一道作為領、袖、襟、擺等處的紋樣。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裁著文明,顯露著修養,作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服裝,凝結了整個民族上千年的服裝文化之精華,成為中華女性最具代表的傳統服裝。旗袍的這一獨具的品格,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就被美國著名的服裝設計師肖佛爾所欣賞,他在《服裝設計藝術》一書中說:「中用服裝的風格是簡練,活潑的它的式樣是更多的突出自然形體美的效果,柔軟的絲調服裝並沒有歐洲古典服裝那樣繁瑣的折襇,當設計為曲線的輪廓,這是主要的造形手法,使女姓們在行動中能展示她們的苗條的形體,折枝花卉的刺銹用系在服裝上是靈活的不呆板的,看來富生氣,使人感到愉快。」 旗袍是中國女性著裝文化的典型標志,它不僅造型的風格中符合中國藝術和諧的特點,同時又將具有東方特質的手法融入其中,其獨特的魅力在於它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因此能在中國民族服裝中獨領風騷,久盛而不衰,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亦憂舉手足間是東方女性的婉約被淋漓展現,這之間除了了個人氣質之外,自然不能抹煞那旗袍所揮之不去的魅力,自《花樣年華》放影後,整個中國也掀起了一股旗袍風,各種樣式花型的旗袍在大街小巷中出現,設計師們開起旗袍設計工作室,專賣店等等。旗袍流傳至今,已從生活服上升為禮服,近年來,在宴會領獎,做秀宣傳時,經常看到旗袍的影子如2000年的電景節上身著中國的紅色旗袍的鞏俐,也有很多其他明星,以旗袍體為禮服出現在各種場合,包括外國明星,又如:每場模特大賽或華商小姐等都會有旗袍專場走秀或領獎的那一剎那,著裝旗袍的佳麗們更是散發光彩。不但如此,美麗的新娘們,也願盡展東方神韻,留下美麗的一刻,2006年3月4日,「我是格格,2006格格旗袍新品發布秀」在北京展覽舉行,設計師們在清朝傳統格格穿著的旗女旗袍中吸取精華,又立創新。本次活動也成為2006中國國際婚博會暨第三屆北京結婚展的做一個重大部分。作為禮服,其款式和花樣也是隨之變得越來越繁多絢麗,在款式方面,除了保持旗袍的線條外,服裝設計師們在設計剪裁時,保留旗袍的結構嚴謹,線條流暢,沒有任何不必要的帶、袢、袋等附件的特點,在工藝上採用收肩、飾花、穿珠片等手法加強肌理效果,在構造上,採用琵琶襟、如意襟、低襟、高領、低領、無領等,同時又把繪畫等姐妹藝術作為旗袍的裝飾手段,那些畫有花鳥、京劇臉譜等圖案的旗袍,不僅設計新巧,而且風格典雅,富有韻味。另外,生產技術的創新,工藝流程的改進,新材料的使用,都為旗袍形成的發展注入新的血液。2007年6月8日,上海公布了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海派旗袍製作工藝被列入83項非物質的文化遺產之中,[中國紡織報訊] 。旗袍製作工藝是上海藝術研究所和部分老字型大小服裝企業聯合申報的項目,專家介紹說,真正的旗袍要求純手工量身定做,目前旗袍的製作工藝涉臨失傳,加強保護屬當務之急,看來旗袍對現代服裝設計影響是很大的。旗袍的歷史已達五百多年,當年旗女腳登花盆低鞋身穿長袍時,未曾想到旗袍會一統華人女性天下,日本已故畫家原龍之郎總結:「高領托住了下顎,頭部姿勢必然端正,即使是坐著時,旗袍的開衩處腿並攏的姿勢也能收到美的效果。」 旗袍款式上的許多元素,被國內外很多服裝設計師所採用,時裝化的旗袍或帶旗袍風味的時裝,是近幾年設計界的焦點之一。時裝雜、時裝表演和參賽的作品中常有旗袍的出現。同時也涌現出一些因此而聞名的設計師。姚紅在1983年參加《時裝》雜志社和日本《時苑》雜志社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時裝文化獎」設計比賽中,以一款「海水江牙紋」旗袍時裝獎一等獎。這系列時裝很有清式旗袍的風味。寬松的有線造型,倒大袖百色絲織面料鑲滾深藍色天鵝絨邊飾、圖案提取了清朝官服中的「海水江牙紋」。姚紅作品的得獎,反映了評委乃至中國服裝界權威們對旗袍的期望。接下的許多品牌,時裝發布會上也常見旗袍的影子。 活躍於60-70年代的皮爾·卡丹(Prerre Cardin),也是一位崇尚旗袍的世界級服裝設計大師。他曾說:「在我的晚裝設計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的靈感來自中國的旗袍。」此外,日本的三宅一生,義大利的瓦倫蒂諾(Valentino),也都嘗試過旗袍的造型。旗袍領、旗袍開衩的方式更是在時裝秀和設計大賽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旗袍能夠恰到好處的顯現女性的曲線美,這也就是時裝設計中所謂的「高貴的單純」,這種單純的式樣雖然不如西方裙服那麼復雜多裝飾,但卻又能反映人自身的美,這種美來自於身材和氣質,使人感到愉快。正因如此,旗袍獨特的審美趣味才突破了國界,被全世界所接受和贊賞。綜上所訴,新世紀到來之時,世界已經進入到多元化、多樣性、多層次文化融合的氛圍之中。服裝界再也沒有數個世紀以前某種風格「各領風騷數百年」的輝煌。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多種風格的輪回和交替,不斷涌現出來的新的興奮點始終在震撼著時裝界。快速的變化波及著整個世界,旗袍的民族文化精神以它博大的內涵、獨特的審美意韻和豐富的表現形式,給現代服裝帶來新的沖擊,也給現代服裝文化增添了新的閃光點,使設計師對其情有獨鍾,對現代時尚的影響,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模仿和再現,它是現代服裝設計師全新的創造。旗袍是一個經典的寶庫,從中吸取靈感見人見智。著眼點不同,設計意圖不同,借鑒和發揮的手段也不同。「旗袍精神」只有一個,旗袍時裝卻千姿百態。

與現代服裝設計對旗袍元素運用的探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豬班納童裝多少折拿貨 瀏覽:664
沂南五小校服賣的地址 瀏覽:141
童裝可以換吊牌嗎 瀏覽:84
三條杠褲子怎麼搭配圖片 瀏覽:167
買男裝的app哪個便宜 瀏覽:876
高中男生褲子凸 瀏覽:487
哈咪奇童裝官網 瀏覽:746
品牌男風衣什麼品牌好 瀏覽:123
擺攤哪裡進貨童裝 瀏覽:758
韓國男組合跳舞褲子破了 瀏覽:558
冬款旗袍套裝 瀏覽:257
機關白色制服是什麼級別 瀏覽:103
進童裝是株洲好還是廣州好 瀏覽:244
絲巾怎樣配 瀏覽:636
褲子襠有點短怎麼辦 瀏覽:939
褲子小改大要多少錢 瀏覽:318
灰色褲子搭配什麼t恤 瀏覽:887
gy棉男裝詳細參數配置 瀏覽:934
新中關商場二樓女裝 瀏覽:588
襯衣上袖子為什麼要勒皮帶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