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毒校服的事件調查
有媒體報道稱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生產的學生服含有有毒物質,其供貨「浦東三四十家學校」。對此,浦東新區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浦東發布」昨晚發消息稱,質監部門已經對此進行立案調查,浦東教育部門進行了排查,已經要求采購該公司產品的21所學校通知學生暫停穿著學生服,並將采購的學生服送檢驗機構檢測。有關部門將根據檢測結果,進行相應的處理。
上海市質監局7日通報稱,近期對本市生產和銷售的學生服產品質量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查。經檢驗,22批次產品中不合格6批次。其中,上海歐霞時裝公司生產的一款冬季校服被檢出致癌物質,目前該廠已停工,並被立案查處。而該企業曾多次登上質監「黑榜」。一邊是校服生產企業無准入門檻,另一邊是學校「自己買」缺乏統一標准,解決校服質量安全問題迫在眉睫。
記者18日從上海市政府新聞辦獲悉,生產不合格校服的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供貨的21所學校26444套校服已暫停使用並送檢。上海同時還將通過明確准入標准、建立「黑名單」制度等多項措施建立監管校服品質的長效機制。
Ⅱ 企業上了企業信用公示「黑名單」了,怎麼辦
如果一家企業進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企業名單,其信用記錄可能引起沒人與其做生意或拿不到銀行貸款等後果,造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局面。如果您的公司進入了「黑名單」,那麼就會影響的您的信譽、公司的經營。
工商黑名單有兩種,一種是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還有一種是被認定為「嚴重違法失信企業」,這兩種情況時完全不同的。
(一)經營異常名錄
這是「涉黑」的初級版,一般是年報忘了報,或是通過登記的住所無法取得聯系,或是公司出現變更事項卻沒有公示即時信息,這就進了「經營異常名錄」。
(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
既「違法」又「失信」,該名詞出自2015年12月30日工商總局第83號令《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暫行辦法》,指那些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行政法規且情節嚴重的企業。
如果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商事主體,3年還未改正,就會自動「升級」,被永久載入經營異常名錄,不得恢復正常記載狀態,且成為「嚴重違法失信企業」。
一般來說,工商部門會在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滿3年的前60日內,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以公告的方式提醒。
因此企業要按時年報,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地址有變化的,公司大小信息出現變更的,都要及時公示。
萬一進入「經營異常名錄」,要盡早申請移出(改正了就能申請移出,5個工作日),千萬不要放任不管,到時候成了「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就不好處理了!
Ⅲ 想查詢企業黑名單在哪裡看
網上企業查詢平台,至信也有一個企業異常名錄,可以查到企業黑名單。
Ⅳ 如何查詢公司企業是否已經被列入黑名單
應去徵信機構查詢。
《徵信業管理條例》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十七條 可以向徵信機構查詢自身信息,個人信息主體有權每年兩次免費獲取本人的信用報告。向徵信機構查詢個人信息的,應當取得信息主體本人的書面同意並約定用途。
徵信機構不得違反前款規定提供個人信息。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採用格式合同條款取得個人信息主體同意的,應當在合同中作出足以引起信息主體注意的提示。
(4)毒校服企業黑名單擴展閱讀:
《徵信業管理條例》相關法條:
第十條 經批准設立的個人徵信機構,憑個人徵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登記,個人徵信機構應當自公司登記機關准予登記之日起20日內,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
個人徵信機構擬合並或者分立的,應當向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申請,說明申請和理由,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中國人民銀行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書面決定。
第十二條 個人徵信機構擬變更資本、主要股東的,應當向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申請,說明變更事項和變更理由,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Ⅳ 企業黑名單怎麼消除
企業被納入黑名單,一般是因為沒有年檢,也沒有注銷,直接被工商局吊銷了執照。
解除企業法人黑名單需要到當地主管工商局申請辦理。
公司法人黑名單解鎖所需資料有:營業執照注銷證明文件、代碼證原件(正副本)
「黑名單」即「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2013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82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規定中所指的「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六類人名單;
即: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Ⅵ 毒校服的後續調查
上海市校服抽查再現致癌物 7批次產品被退回
三令五申之下,上海又有校服被查出致癌物。
近日,上海質監部門公布了第二批上海市學生服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在抽檢的30批次產品中有7批次不合格,更有一款學生服被檢查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據悉,目前這些問題校服均已被退回生產廠家。
今年年初,上海市的「毒校服」事件引發各界關注,而後上海市更是出台了一系列舉措,加強監管。不過,在業界看來,監管只是一方面,關鍵的行業性問題仍舊難以解決。從原料的采購到加工環節,缺乏細節的關注。此外,校服生產采購領域的透明性並不強,亟待大企業的介入來改善。
致癌物質再出現
市質監部門近期在對本市生產的學生服產品質量進行專項監督抽查中發現,抽查產品30批次,其中有7批次不合格,涉及纖維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項目。
《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了解到,不合格項目大多涉及纖維含量和pH值,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上海光明針織總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明針織」)生產的「dGm」學生服,被檢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質量問題嚴重。另外6批次學生服產品在纖維含量、PH值等項目上被檢出不合格。
有業內人士表示,校服之所以出現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原因在於,產品面料在染整過程中,使用了含有該致癌物質的染料。
根據光明針織的官網介紹,記者獲悉,該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各類針織服裝的外貿企業。
據了解,2008年初,光明針織在國內創立了大光明服飾(DGM-Fashion)、千綺女裝(SenKi)、Trust等品牌。此外,該公司更是PLAYBOY、NIKE、Armani Jeans等多個國際知名品牌的長期合作夥伴。
對於上海市質監局的這一抽檢情況,光明針織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存在問題的是兩百多條校褲上的褲繩,產品也已召回。不過,由於相應的原料並非其自己生產,而是采購而來,所以,目前具體的情況並不十分清楚。「目前這個事情有專人在調查,從來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我們在質量上要求一直很高。」
該名人員指出,在采購的面料方面,其一直都有嚴格檢查,且公司內部也配有測試中心,但是涉及到致癌物質,其確實無法測出。他表示,上述涉事產品在批量生產前送檢並沒有查出問題。
據上海質監部門表示,上述抽查的不合格產品,相關學校均已退回生產廠家。生產不合格校服的企業,已由所在地區質監部門責令其立即停止不合格校服的生產、銷售,限期整改並全部收回不合格產品。
校服企業無准入門檻
學校選擇哪一家企業來提供服裝,因校服沒有準入門檻,只要是服裝廠都可以生產。質監部門介紹,在選擇企業方面,主要還是看需求方,誰向服裝廠訂貨,誰來選擇,並沒有什麼強制要求。
那麼,校服生產企業是否有準入門檻呢?市質監局介紹,能夠生產服裝的基本都能夠生產校服。在上海,其監管范圍內有近20家校服生產企業。由於校服有季節性,不像日常用的產品那樣常態生產,在學生開學前才會有訂貨,企業才會生產。很多情況下,需要執法部門自己去排摸,時間上都是卡住開學前這個時間點去抽查,才抽得到產品。
如果遇到不合格企業,質監局會對整個抽查情況進行公告,另外也會將相關信息通報給有關部門,還會將不合格企業的信息移送到相應的企業所在地技術監督部門,由他們督促企業限期整改。完成整改後,再對企業整改好的產品進行復查,如果復查合格,即整改結束。
對於質量問題「屢抽屢中」的生產廠商,能否設立一個黑名單來提醒學校?質監部門介紹,黑名單雖然還沒有,但從質監部門的角度來說,有不合格的會在網上進行公開。
據介紹,質監系統與教育系統平時信息互通,質監部門會將抽查的信息告知教育部門,去年兩部門曾聯合發文督促生產企業作為產品質量主體嚴格把關。
現在大多數學校通用的校服,實行最高限價。「夏季學生服(校服)只有五六十元一套,冬季的學生服(校服)不能超過150元一套。這個標准下要買到高質量的校服,確實有點捉襟見肘。」上海市某公辦小學的校長委婉地表達,上海市對中小學生的學生服(校服)價格有限定,部分廠家就出現偷工減料等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