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中時就是西裝啊 ~~
讀的民族中學
不知道你多大了
我87的
還好啦 校服就可能就是你人生怎麼都不愛穿的衣服吧
反正我那時是西服式的也不愛穿
Ⅱ 民國學生裝叫什麼
不是中山裝!
好多人都會犯這種錯誤,把日本和民國的公立中學男生校服當成中山裝
民國時期的男生校服是模仿日本的
這種校服式樣是19世紀中期以後的歐洲軍裝式樣,燕尾服軍裝的後繼者。
日本明治維新後的軍隊開始使用這種軍裝,中學生的校服就是直接用當時的日本海軍服,男生是海軍軍官服,女生是海軍水手服。在昭和時代末期其比例就開始減少了,到了平成時代所佔比例已經是非常小了。
其實仔細看的話完全不一樣,最明顯的就是領子,中山裝是翻領的,海軍校服是立領的;第二是海軍校服是沒有兜的,這種式樣的軍裝後來增加了兜,但校服還是保留的傳統的無兜。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同點,就不一一列舉了,仔細看很容易發現。
民國時期的女生校服沒有仿日本,原因是:中國最開始設計校服時沒有設計女生的,當時很多家庭倡導「女子無才便是德國」的腐朽思想。導致女生校服和男生校服的設計時間不在一起,因此樣式也不一樣,採用的長袖旗袍上半身的上衣和黑色長裙,從外表判斷其實就是把漢族傳統的長袍分成上下兩部分。
也有說法是日本早期的女生校服也是如此,這點我沒根據也不敢否定,畢竟在大陸學習歷史有太多局限性。
PS:就算是中山裝也不是中國首創,歐洲很早就有這種設計了,因此不能把這種翻領制服全歸類為中山裝。比如二戰蘇聯和德國陸軍軍裝,雖然和中山裝設計非常相似,但也不能稱之為中山裝
Ⅲ 日本校服的歷史是什麼急啊...
水手服:水手服顧名思義就是給水手穿的服裝,上頭那塊四方形的布適用來維護頭發清潔的,另一個說法則是在海戰時,可以豎起來幫助聽覺以及艦炮射擊時用以保護耳膜之用,至於使用白色系則是因為在黑暗中比較顯眼的緣故。後來在1859年被英國海軍正式採用為水兵的乘船正裝了。到了1864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首開先例,把它拿來穿在幼年王子與公主的身上,當時的人們覺得"好可愛啊!",因而引起了一陣風潮,從法國開始,逐漸流行到歐洲各國,在其時,通常是給4~5歲的孩子穿用,而且男孩女孩的式樣並沒有什麼分別。於是水手服成了兒童的一種代表性服飾,這樣的流行後來被貴族小學校制定為制服之後,就成了一種正式的服裝。只不過當時還是給小孩使用,中學以上的學生並沒有這種風尚。從某一種層面來說,把海軍士兵的制服拿來給小孩當作制服,是一種尚武精神的表徵,因為英國海軍是世界海軍的領導者,因而使的這種流行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東亞的日本受到這種影響則是與日英同盟的建立有關。水手服最初在日本也只是海軍士兵的服裝,大約是1872年海軍服制制定時所導入,因為制服本身象徵一種服從的概念,而沒有海軍的國家,即使把水手服當作兒童服裝,但也很少把它制定為制服,所以水手服在日本會成為制服,日英同盟是很重要的因素。明治維新時的日本,沉溺於富國強兵的思想之中,因此這種帶有軍事意涵的服裝也就正對日本人的胃口。原本日本學生的制服為傳統的和裝,也就是所謂的褲裙,不管男女都是穿這種,現在也只有在大學畢業典禮看的到了。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逐漸洋裝化運動後的結果,日本的學校陸陸續續拋棄了傳統的和裝,採用的式樣則是我們現在常見的黑色立領制服,這是真正的軍服修改而成,要說它是准軍服也可以,其實就是海軍軍官的第一種軍裝,最早是1879年日本貴族學校學習院正式採用。(關於黑色立領制服的由來,另外一說是明治15年根據文部省的指導,首先在公立學校普及學生制服,最早是貴族院學校和東京農林學校先行採用,東京大學接著跟進,樣式訂為立領金扣,之後就逐漸變成中學以上學校的正式服裝了,之所以如此,乃是傳統的日本和裝不適合用於進行軍事訓練和體操的緣故,同時以軍官制服做為學生服也能讓人產生菁英意識,達到提振尚武精神的作用)至於女孩子由於沒有女兵專用的服裝,所以就借用了水手服來代替,最早是福岡女學院先採用作為體操服,然後逐漸變成正式的制服,接著風行全國,在戰前全日本的女學生全部都是穿用水手服,而根據國情,原本下半部的褲子也被修改成裙子。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從服裝表現上,同樣是穿著海軍制服,但是男女卻不相同,這是日本傳統男尊女卑的文化使然,因為制服代表權威,服從的意義,男學生穿著代表管理者的軍官制服,而女學生穿的卻是代表被支配階級的士兵制服,經由這種方式確定了整個社會秩序。後來在戰爭的歲月里,水手服也成為整個國家動員體制中的一個重要配件,象徵了絕對服從的意涵。原本在其它國家只是單純的兒童服飾,流傳到日本卻有了這樣的大變化,也是當初英國所始料未及的……
私立學校:由於沒有海軍服的限制,因此他們的可以更加放開的設計,80%以上的私立學校都是採取三種設計:以西裝為主要輪廓展開設計、以海軍服為輪廓展開變化更大的設計、西服和海軍服結合式設計;少數學校也參考歐洲近代服飾設計校服,而現在開始有的學校參考世界其他地區的民族服飾設計校服了。韓國、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部分城市也都是學習日本的。
Ⅳ 請問中國的學校可以允許學生穿西裝打領帶嗎
北京的情況我可以跟你說一下,16歲應該上高一吧,北京2環內比較好的高中基本上都有規定,要求穿學校的校服上課,有些不好看,有些我見過也是正裝,不過是中山裝樣式的,畢竟是在中國嘛。我覺得既然回來了就還是要跟這邊的環境相融合,即使你跟學校溝通了,也花了贊助費什麼的,學校也同意了,但是就他一個人穿西裝,別的同學會怎麼看他呢?我覺得這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可以跟校方商議一個過度的方法,慢慢讓孩子適應這邊的環境,校服嘛,習慣了就好!上海的情況我不太清楚,不過我基本的建議還是這樣的!
補充:你的補充問題我看過了,有個觀點我要幫你糾正一下,我覺得既然選擇了回國內來讀書,那麼就要讓孩子盡可能快的適應國內的教育制度,社會背景和學習氛圍等等,這樣對培養他的適應和處事能力都是非常有好處的。另外對於學校,我覺得孩子父母的看法欠妥,可能是由於長期在國外不了解國內情況的原因吧,其實在國內,所謂的貴族學校更容易讓孩子學壞,裡面大都是有錢或有家庭背景硬的家裡的孩子,很少有人會認真學習,拿大人的錢肆意的揮霍,更容易造成攀比之風,我覺得這樣是把孩子推入火坑無疑。所以學校我建議還是選擇正規的公立學校比較好,那裡學習氛圍濃厚,學生素質也比較高,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美德,對他的將來非常有利,畢竟錢不是萬能的!還有就是國內和台灣的大背景不一樣,特別是在北京,如果你想讓孩子像台灣學生那樣,還是我上面說過的,肯定會影響和同學之間的關系,也不利於培養他處理關系的能力。在國內,南北地區之間都存在差距,更何況是從國外回來的呢?我還是覺得盡快適應這邊學校的環境才是最好的方法。另外我打聽了一下,北京這邊大都是中式西裝的校服,我也看了你發的照片,不是那樣的,要嚴肅的多。上海可能有,具體情況我就不太了解了,見諒!關於費用,私立學校(所謂的貴族學校)不會在乎那些條件,只要付錢他們一般都會收,如果要進公立學校,各個學校的規定不一樣,可能還學要多了解一下情況了,當然跑跑腿是在所難免的了!
Ⅳ 我們國家的校服為什麼不是全國統一的都有什麼類型
想要達到全國統一,難度太高:即使是規定好顏色、款式、尺寸、價格等相關數據,不同的廠家也做不出同樣的產品,更何況我國的地域遼闊,學生數又相當之多,實在是難以達到統一,所以我國的校服種類屬實不少。
西裝樣式的校服近幾年出現的頻率逐漸增加,一些小學、中學、甚至大學都會選用西服、領帶、皮鞋、領結等,看起來更加正式、正規,顏色搭配、款式選擇、整體風格方面有些偏向於日系,與傳統的校服相比,可能在運動方面會顯得有些不足,過於局限,所以彌補方式就是再多定製一套運動校服或者體育課時候自行攜帶運動裝進行更換。
Ⅵ 天津南開中學的校服什麼呀的啊,都多少錢啊 還有,聽說高一的學生女生得剪短頭,是嗎
剪短頭的是謠言....胡說的.....
校服具體價錢我忘了....
女生的話能定的有:
a常日校服【紫的那個】 b夏季校服【白的那個】
c制服便服【襯衣裙子】 d制服西裝【紫西裝上衣】
一般都是兩套a.b,一套c,進學生會或者留紀念用再買一套d.
前面幾套我們是一起買一起交的錢然後加一起大約300多吧除了那個西服上衣....
西服130呢....
然後合唱班、民樂隊有演出服....不過不收錢的......
Ⅶ 校服的種類有多少
各省市「校服」類型盤點,運動風是其中一種,看看你喜歡哪個類型
第一種類型:常見「運動風」
我們國家常見的主流校服類型,就是運動風,基本上全國大部分的學校,都是這個類型的。基本上以藍白、黑白為主要的色系,可能也有一些學校會出現紅色、黃色、綠色這種比較繽紛的顏色。
款式主要就是上衣是拉鏈的,褲子為松緊的,可能會有一些條紋做簡單的裝飾和點綴。不過這類校服也是被學生們吐槽最多的,很多學生覺得很不好看。
等到學生們畢業之後,可能也很難有機會再次穿校服了,所以這個時期是很美好也是很難忘的回憶。並且,一些學校並不是需要學生每天都要穿校服的,偶爾也有可以不穿校服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