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菏澤教師招聘准考證列印時間確定了嗎
2020菏澤教師招聘准考證列印入口匯總[市直及各縣區]
地區公告人數 列印或領取時間 准考證列印入口|領取地點 考試時間
公費生(462人) 8月6日-7日
上午09:00-12:00
下午14:30-17:00 菏澤教育局人事科
(南京路777號) 8月8日9:00-11:30
市直(20) 8月6日
上午09:00-12:00
下午14:30-17:00 菏澤第一實驗小學
南校區
(長江路996號) 8月8日9:00-11:30
信息工程學校(20) 領取時間(等公告) 等公告 8月8日9:00-11:30
市直機關幼兒園(20) 7月30-8月2日 已結束 8月2日9:00-11:30
市婦聯幼兒(12) 8月5-8日 准考證列印入口 8月8日9:00-11:30
開發區(200) 8月5-8日 准考證列印入口 8月8日9:00-11:30
高新區(86) 8月5-8日 准考證列印入口 8月8日9:00-11:30
牡丹區(410) 8月5-8日 准考證列印入口 8月8日9:00-11:30
巨野(438) 8月5-8日 准考證列印入口 8月8日9:00-11:30
曹縣(382) 8月5-8日 准考證列印入口 8月8日9:00-11:30
單縣(343) 8月5-8日 准考證列印入口 8月8日9:00-11:30
鄄城(340) 8月5-8日 准考證列印入口 8月8日9:00-11:30
鄆城(330) 8月5-8日 准考證列印入口 8月8日9:00-11:30
定陶(158) 8月5-8日 准考證列印入口 8月8日9:00-11:30
東明(223) 8月5-8日 准考證列印入口 8月8日9:00-11:30
成武(147) 8月5-8日 准考證列印入口 8月8日9:00-11:30
成武縣原「分流人員」招聘(11人) 8月6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7:00 成武縣教育
和體育局院 8月8日9:00-11:30
② 菏澤市婦聯的地址
山東省婦女聯合會菏澤地區分會 / 中華東路37號 / 0530-53310413
菏澤市牡丹區婦女聯合會 / 中華西路207號 / 0530-5928680
③ 菏澤牡丹區結婚習俗
議婚 菏澤區內通行男娶女嫁,婚姻關系比較穩固。從前的男女婚媾,自由戀愛者極少,多是家長包辦,通媒結親,即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議婚,就是媒人來往於雙方家長之間,商量締結婚姻關系。媒人有臨時的、有職業的。職業媒人多由巧嘴中年婦女擔任,俗稱「媒婆」,她們經多識廣,信息靈通,為人說媒收受謝禮。媒婆議親,首先口頭探詢女方意圖,女方不允,一般也只婉言謝絕,俗諺「一家女,百家求」,可以不允,但不可以得罪媒人。若雙方可以作親,這時一般由男方出面正式請媒人商量訂親事宜。
婚齡 舊時,早婚的習俗比較流行。一般男15-16歲即娶,有的甚至10歲即娶18、20歲之婦。早婚大多是女長於男,一般相差七、八歲。1950年國家《婚姻法》規定:婚齡男不小於20歲,女不小於18歲。1980年的《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為男滿22周歲,女滿20周歲。由於政府提倡晚婚,實際婚齡男25周歲,女為23周歲。議婚的年齡不盡相同,通常在婚前一年就議定,但舊時也有指腹為婚、娃娃親和童養媳等現象。
下懇 又稱「開名」、「換貼」、「換書」、「換小字」,就是正式訂婚的文書。帖用紅紙寫上「正親家某某之長(次)子」及屬相,由媒人送往女家;女家答以「允貼」,帖上寫「正親家某某之長(次)女」及屬相,由媒人送往男家,此為小貼。貧寒之家,只換小貼,便定終身。富裕之家,還要換大貼,又稱傳柬。柬貼是用一塊長方紅紙疊作四折,俗稱「四幅柬」。帖上寫「赤繩良緣,百年好合」、「敬求金諾」等字樣,早晨由媒人送往女家;女家在復柬封套上印有「廣寒宮殿」、「仰答尊命」等字樣,早飯後由媒人送往男家。是日中午,男家須設宴招待媒人和女方客人。換大貼,則為定終身,如赤繩系足,不得反悔。
擇吉 俗稱「要好」。男家派人到女家討新娘生辰,一般第一、二次女方不答應,以表示女家捨不得將女兒嫁出,藉以抬高身價,第三次才表示同意。生辰討回後,男方請算命先生根據生辰選定結婚日期。吉日擇定後,寫出婚單,註明結婚時應注意的事項,並帶衣料、首飾送往女家,謂之「送好」。女方要回敬扇子、腰巾等,另附一包麩,一包食鹽,意為「夫婦有緣」。
嫁娶喜日前一天,男家要張貼喜聯,收拾新房,添置床帳。下午新郎要先拜祖先,再拜長輩、四鄰。喜日零點,娶親人馬先行,富家用花轎或轎車,一般人家用牛馬車,上扎「撲楞」(拱形車篷),前端吊紅氈,後端吊布單,車中坐娶女婆,必須是全備人(夫妻子女齊全者),還帶一隻公雞與童男(俗稱「抱打鳴雞的」)。女家回禮要配一隻母雞,也派一男童,稱「掛門簾的」。雙方家長要向男童贈喜錢,贈錢往往男家贈錢數高於女家。
新娘上轎(車)之前,先「上頭」、「開臉」、「穿嫁衣」謂之「成人」。完備後,娶親人鳴炮「催駕」,一般要催三次,這時新娘要痛哭流涕,表示捨不得爹娘。上轎(車)時要避開禁忌和注意方向。
嫁妝 要由男家來人預先抬走,或娘家人提前一步送去,嫁妝多少,視女家經濟情況而定,一般分大三件、小三件、大八件、小八件、巧十三、全嫁妝等。貧家有的只陪送一個櫃子或箱子,有的連櫃箱也沒有,只有一個花包袱包裹衣物。
娶親時忌走原路,一般是出東進西,路上如遇井、石、廟宇、墳地和十字路口都須放鞭炮,或用紅氈遮蔽。
一般在早晨四時左右新娘到男家門首,出來兩位大姑娘,手端托盤,上放酒和用紅紙封的進門禮(錢)相迎,然後由一位「全備」婦女手持火把圍新娘的轎(車)轉三圈,以示驅逐路遇的邪惡。新娘下車時足不著地,坐在椅子上,由人抬至天井院內,站在紅氈上與新郎同拜天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對拜。然後新娘從紅氈上步入洞房。
洞房內點燃明燈,俗稱「長命燈」,由娶女婆用秤桿挑去新娘的「蒙頭紅」,新郎新娘行「合禮」,飲「交心酒」,婚禮告成。
梁山、鄆城、鄄城一帶,娶親一般都在上午早飯後,至中午十一二點娶新娘回家,只有娶寡婦才在夜裡。
新婚三日內,不分男女老幼,均可到洞房去「鬧」,夜晚鄰居開始聽房,若無人聽房,窗下或門旁放一把掃帚,以之代人。
婚後第三天早上,新娘早起先拜公婆,早飯後拜本家長輩,受拜人都須贈送拜錢,用紅紙包好,這是新娘的積蓄。
三天,新郎新娘同去新娘家,俗稱「回門」,古稱「歸寧」。「回門」時新郎由一位有經驗的人帶領,俗稱「幫客」,作用是免新郎失禮,再則怕鬧婿過分。這天,女家設盛筵相待,並請娘舅、姑夫、伯叔相陪,新婿坐上首,獨佔一方。新婿到岳父家後,先拜家譜或神主,後拜岳父母,然後入席,新婿面前要擺雙盅、雙筷。吃喜面時,岳父家用紅紙封錢給新郎,俗稱「絞面禮」。新郎回門時所帶禮物,女方多不折留,如收一部分,必須有更好的東西回敬。新娘回門之後,即可參加家庭日常勞動了。
貧窮人家,婚禮從簡,甚貧者,常領一幼女至男家,俗稱「童養媳」,至宜婚年齡,再行婚禮。
舊時寡婦再嫁,被視為恥辱,不守貞節。無賴之徒聞訊後常乘機搶奪,故寡婦改嫁,多於夜間,禮儀從簡。
建國後,國務院頒布了《婚姻法》,廢除了封建婚姻制度,規定男女青年必須自己作主,提倡自由戀愛,自選對象。有的雖經中間人介紹,但決定權在本人。現在菏澤地區廣大農村的定婚方式是,先由中間人介紹,經雙方家長同意,再讓青年男女見面交談,若無意見,便交換禮品,然後開名(亦稱換貼)定婚。結婚前,男女商訂結婚日期,共同到基層政府的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然後舉行婚禮。50年代,婚禮大大簡化,嫁衣是新做的普通式樣,有不少新婚夫婦辦完結婚登記手續便一起回家。60年代,流行女方由三、五位夥伴陪同去其婆家,男方組織人在路上敲鑼打鼓迎接,到家後舉行結婚儀式,婚後一、二天便參加集體生產勞動。70年代,結婚時男方組織青年男女一、二十人,騎新自行車,胸戴紅花至女家將新娘帶回,回家後舉行簡單婚禮。80年代,城市結婚,開始使用小汽車,新娘在前一天下午到理發店梳妝,其嫁衣多為紅裙套裝,有的是白色婚禮服。農村則使用拖拉機迎接新娘,然後再舉行婚禮。在城市,青年男女辦理完結婚登記手續後舉行「旅行結婚」的漸多。為了移風易俗,喜事新辦,菏澤地區城鄉有不少地方政府或機關單位為兩對以上的新婚夫婦舉行集體婚禮。會上有政府、婦聯、團委代表蒞臨祝賀,有新婚夫婦代表、家長代表致謝,會場鞭炮齊鳴,掌聲陣陣,開一代新風。
④ 菏澤市有滿族人嗎他們有什麼禁忌
沒有,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另外,在其他大中城市均有少數散居滿族。
滿族歷史悠久,1644年,清軍入關,統一了中國,形成滿漢長期雜居的局面。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
滿族本來有自已的語言、文字,滿族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創制於16世紀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創制的。17世紀四十年代,滿族大量入關後,普遍開始慣用漢語文。
滿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獵、戰斗的活動演化而來。滿族喜愛的娛樂活動還有跳馬、跳駱駝及滑冰等。十八世紀中期,「八旗子弟」創作了一種新的鼓詞,配合鼓板、三弦演唱,名為「清音子弟書」。
歷史上滿族男子喜穿青藍色的長袍馬褂,頭頂後部留發梳辮留於腦後,戴圓頂帽,下穿套褲。婦女則喜歡穿旗袍,梳京頭或「盤髻兒」,戴兒環,腰間掛手帕。滿族入關後,其服裝與漢族服裝趨於一致,但旗袍卻以其獨特的魅力流傳下來,成為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
習俗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要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過春節時要拜兩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為辭舊歲,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滿族傳統住房一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西間稱西上屋,中間稱堂屋,東間稱東下屋。西上屋設南、西、北三面炕,西炕為貴,北炕為大,南炕為小,來客住西炕,長輩多住北炕,晚輩住南炕。
忌諱:室內西炕不得隨意坐人和堆放雜物;忌打狗、殺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鋪狗皮褥,忌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婚俗
滿族婚禮既帶有本世民族濃厚的特點,又融合了不少漢民族的風俗禮節,一般地講要經過以下程序:
訂婚:滿族青年男女訂婚有兩種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長是熟人,相互了解,有意做親,便托媒人給子女許訂終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種是男女雙方互不認識,托媒人為子女訂婚,並由媒人轉交雙方的"門戶貼",開具雙方的旗佐、履歷、姓氏、三代。此外,還要互相檢驗生辰八字。
放定:即遞財禮。分放大定和放小定兩種。放小定是未來的媳婦拜見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親時,得到財物。放大定叫做「過大禮」,俗稱「下大菜」,就是選擇吉日,男方將聘禮送到女方家。
⑤ 菏澤信息工程學校的領導分工
經學校校長辦公會議研究,對學校領導的工作責任分工進行調整,現通知如下:
馬飛同志主持學校全面工作,負責學校發展與規劃、幹部、財務工作,分管辦公室和財務科工作。
高勤存同志協助馬飛同志主持學校日常工作,負責德育教育、平安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愛心助學班工作。分管紀委、工會、團委、婦聯、學生科、宣傳教育科、保衛科和南校區工作。
薛知梅同志協助馬飛同志主持黨委日常工作,負責黨務工作、老幹部工作、計劃生育工作和工學結合管理大隊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人事監察科、招生辦公室和就業指導辦公室工作。
閆廣熙同志協助馬飛同志主持財務工作,負責學校愛國衛生委員會、綜合治理委員會工作。分管國資管理與後勤服務科、基建維修科和食品衛生安全監察科工作。
李振華同志協助馬飛同志主持學校發展與規劃工作,負責教育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教研實驗實訓、繼續教育工作,分管教務科、基礎教研室、經濟管理與糧油工程教研室、計算機教研室、對外交流與繼續教育科、教育科學研究室、發展與規劃辦公室工作。
⑥ 菏澤市婦聯幼兒園和大地哪個好
婦聯是公辦的幼兒園,大地是私人辦的,各有各的好處,我感覺應該是婦聯的比較好些,教師應該是正規學校畢業的。
⑦ 山東菏澤的結婚風宿
議婚 菏澤區內通行男娶女嫁,婚姻關系比較穩固。從前的男女婚媾,自由戀愛者極少,多是家長包辦,通媒結親,即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議婚,就是媒人來往於雙方家長之間,商量締結婚姻關系。媒人有臨時的、有職業的。職業媒人多由巧嘴中年婦女擔任,俗稱「媒婆」,她們經多識廣,信息靈通,為人說媒收受謝禮。媒婆議親,首先口頭探詢女方意圖,女方不允,一般也只婉言謝絕,俗諺「一家女,百家求」,可以不允,但不可以得罪媒人。若雙方可以作親,這時一般由男方出面正式請媒人商量訂親事宜。
婚齡 舊時,早婚的習俗比較流行。一般男15-16歲即娶,有的甚至10歲即娶18、20歲之婦。早婚大多是女長於男,一般相差七、八歲。1950年國家《婚姻法》規定:婚齡男不小於20歲,女不小於18歲。1980年的《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為男滿22周歲,女滿20周歲。由於政府提倡晚婚,實際婚齡男25周歲,女為23周歲。議婚的年齡不盡相同,通常在婚前一年就議定,但舊時也有指腹為婚、娃娃親和童養媳等現象。
下懇 又稱「開名」、「換貼」、「換書」、「換小字」,就是正式訂婚的文書。帖用紅紙寫上「正親家某某之長(次)子」及屬相,由媒人送往女家;女家答以「允貼」,帖上寫「正親家某某之長(次)女」及屬相,由媒人送往男家,此為小貼。貧寒之家,只換小貼,便定終身。富裕之家,還要換大貼,又稱傳柬。柬貼是用一塊長方紅紙疊作四折,俗稱「四幅柬」。帖上寫「赤繩良緣,百年好合」、「敬求金諾」等字樣,早晨由媒人送往女家;女家在復柬封套上印有「廣寒宮殿」、「仰答尊命」等字樣,早飯後由媒人送往男家。是日中午,男家須設宴招待媒人和女方客人。換大貼,則為定終身,如赤繩系足,不得反悔。
擇吉 俗稱「要好」。男家派人到女家討新娘生辰,一般第一、二次女方不答應,以表示女家捨不得將女兒嫁出,藉以抬高身價,第三次才表示同意。生辰討回後,男方請算命先生根據生辰選定結婚日期。吉日擇定後,寫出婚單,註明結婚時應注意的事項,並帶衣料、首飾送往女家,謂之「送好」。女方要回敬扇子、腰巾等,另附一包麩,一包食鹽,意為「夫婦有緣」。
嫁娶喜日前一天,男家要張貼喜聯,收拾新房,添置床帳。下午新郎要先拜祖先,再拜長輩、四鄰。喜日零點,娶親人馬先行,富家用花轎或轎車,一般人家用牛馬車,上扎「撲楞」(拱形車篷),前端吊紅氈,後端吊布單,車中坐娶女婆,必須是全備人(夫妻子女齊全者),還帶一隻公雞與童男(俗稱「抱打鳴雞的」)。女家回禮要配一隻母雞,也派一男童,稱「掛門簾的」。雙方家長要向男童贈喜錢,贈錢往往男家贈錢數高於女家。
新娘上轎(車)之前,先「上頭」、「開臉」、「穿嫁衣」謂之「成人」。完備後,娶親人鳴炮「催駕」,一般要催三次,這時新娘要痛哭流涕,表示捨不得爹娘。上轎(車)時要避開禁忌和注意方向。
嫁妝 要由男家來人預先抬走,或娘家人提前一步送去,嫁妝多少,視女家經濟情況而定,一般分大三件、小三件、大八件、小八件、巧十三、全嫁妝等。貧家有的只陪送一個櫃子或箱子,有的連櫃箱也沒有,只有一個花包袱包裹衣物。
娶親時忌走原路,一般是出東進西,路上如遇井、石、廟宇、墳地和十字路口都須放鞭炮,或用紅氈遮蔽。
一般在早晨四時左右新娘到男家門首,出來兩位大姑娘,手端托盤,上放酒和用紅紙封的進門禮(錢)相迎,然後由一位「全備」婦女手持火把圍新娘的轎(車)轉三圈,以示驅逐路遇的邪惡。新娘下車時足不著地,坐在椅子上,由人抬至天井院內,站在紅氈上與新郎同拜天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對拜。然後新娘從紅氈上步入洞房。
洞房內點燃明燈,俗稱「長命燈」,由娶女婆用秤桿挑去新娘的「蒙頭紅」,新郎新娘行「合�禮」,飲「交心酒」,婚禮告成。
梁山、鄆城、鄄城一帶,娶親一般都在上午早飯後,至中午十一二點娶新娘回家,只有娶寡婦才在夜裡。
新婚三日內,不分男女老幼,均可到洞房去「鬧」,夜晚鄰居開始聽房,若無人聽房,窗下或門旁放一把掃帚,以之代人。
婚後第三天早上,新娘早起先拜公婆,早飯後拜本家長輩,受拜人都須贈送拜錢,用紅紙包好,這是新娘的積蓄。
三天,新郎新娘同去新娘家,俗稱「回門」,古稱「歸寧」。「回門」時新郎由一位有經驗的人帶領,俗稱「幫客」,作用是免新郎失禮,再則怕鬧婿過分。這天,女家設盛筵相待,並請娘舅、姑夫、伯叔相陪,新婿坐上首,獨佔一方。新婿到岳父家後,先拜家譜或神主,後拜岳父母,然後入席,新婿面前要擺雙盅、雙筷。吃喜面時,岳父家用紅紙封錢給新郎,俗稱「絞面禮」。新郎回門時所帶禮物,女方多不折留,如收一部分,必須有更好的東西回敬。新娘回門之後,即可參加家庭日常勞動了。
貧窮人家,婚禮從簡,甚貧者,常領一幼女至男家,俗稱「童養媳」,至宜婚年齡,再行婚禮。
舊時寡婦再嫁,被視為恥辱,不守貞節。無賴之徒聞訊後常乘機搶奪,故寡婦改嫁,多於夜間,禮儀從簡。
建國後,國務院頒布了《婚姻法》,廢除了封建婚姻制度,規定男女青年必須自己作主,提倡自由戀愛,自選對象。有的雖經中間人介紹,但決定權在本人。現在菏澤地區廣大農村的定婚方式是,先由中間人介紹,經雙方家長同意,再讓青年男女見面交談,若無意見,便交換禮品,然後開名(亦稱換貼)定婚。結婚前,男女商訂結婚日期,共同到基層政府的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然後舉行婚禮。50年代,婚禮大大簡化,嫁衣是新做的普通式樣,有不少新婚夫婦辦完結婚登記手續便一起回家。60年代,流行女方由三、五位夥伴陪同去其婆家,男方組織人在路上敲鑼打鼓迎接,到家後舉行結婚儀式,婚後一、二天便參加集體生產勞動。70年代,結婚時男方組織青年男女一、二十人,騎新自行車,胸戴紅花至女家將新娘帶回,回家後舉行簡單婚禮。80年代,城市結婚,開始使用小汽車,新娘在前一天下午到理發店梳妝,其嫁衣多為紅裙套裝,有的是白色婚禮服。農村則使用拖拉機迎接新娘,然後再舉行婚禮。在城市,青年男女辦理完結婚登記手續後舉行「旅行結婚」的漸多。為了移風易俗,喜事新辦,菏澤地區城鄉有不少地方政府或機關單位為兩對以上的新婚夫婦舉行集體婚禮。會上有政府、婦聯、團委代表蒞臨祝賀,有新婚夫婦代表、家長代表致謝,會場鞭炮齊鳴,掌聲陣陣,開一代新風。
⑧ 菏澤婦聯幼兒園什麼時候報名
上聯:效蘇秦之刺股折桂還需苦戰; 下聯:學陶侃之惜時付出必有回報。勵志一生 經典語錄 上聯:學貴獨得輕獨享;勵志一生 下聯:行成於思毀於隨。上聯:燕趙多壯士十年鑄劍肯盼明朝建功業; 下聯:頤和有雄才一心讀書力爭大考展宏圖。 上聯:一卷詩書滿腹才華試問天下誰為王者; 下聯:萬丈豪情千秋偉業敢對蒼穹我是英雄。 上聯:憂國憂民憂世界; 下聯:友直友諒友多聞。 上聯:魚翔淺底; 下聯:鷹擊長空。 上聯:春秋冬夏勤學苦練看誰人蟾宮折桂; 下聯:德智體美博學多才有我輩九天摘星。 上聯:膽性卓然骨硬志堅不留烏江之憾; 下聯:風華正茂豪氣沖天應建定鼎之功。 上聯:登極峰做強者揮灑青春熱血; 下聯:藐滄海磨利劍再創頤和輝煌。 上聯:各界精英大展宏圖奪英魁; 下聯:莘莘學子匯聚一堂學本領。 上聯:寒冬散盡喜迎元旦佳節; 下聯:春意盎然更看男兒發憤。 上聯:劍鋒出磨礪; 下聯:梅馥發苦寒。 上聯:境由心造; 下聯:事在人為。 上聯:歷劫方顯鋼骨硬; 下聯:經霜更知秋水明。 上聯:立志須知三古盛; 下聯:為書自起一家言。 上聯:良辰美景惜時如金敢與金雞爭晨暉; 下聯:書山學海甘之若飴誓同峨眉共比高。 上聯:龍騰虎躍朝氣蓬勃; 下聯:你追我趕誓奪第一。 上聯:難也易也苦也樂也人人奮勇精神健; 下聯:強者弱者進者退者日日攻堅鬥志高。 上聯:尚流雲致遠; 下聯:須奮翮高飛。 上聯:為自我為將來誰言辛苦; 下聯:比學業比收獲莫做逃兵。 上聯:遠想出宏域; 下聯:高步超常倫。 上聯:今日寒窗苦讀,必定有我; 下聯:明朝獨占熬頭,舍我其誰? 上聯: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 下聯: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上聯:與其臨淵羨魚; 下聯:不如退而結網。 上聯:書山有路勤為徑; 下聯:學海無涯苦作舟。 上聯:寶劍鋒從磨礪出; 下聯:梅花香自苦寒來。 上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下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上聯:天資聰穎慧根尚在; 下聯:生性懶惰才智枉存。 上聯:自好學勤學學而自用; 下聯:無思厭思廢思思而無功。 上聯:玉不琢不成器; 下聯:人不學不知道。 上聯:懶惰厭學難成器; 下聯:勤奮博學出狀元。 上聯:努力拚搏,今朝汗灑書本; 下聯:沖刺飛躍,明日笑映容顏。 上聯:胸萬卷風雷動; 下聯:無端直奔筆下來。 上聯:書到用時方恨少; 下聯:學富五車不為多。 上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下聯:心似平原野馬,易放難收。 上聯:身體好,學習好,品質更須好; 下聯:做題難,練字難,用功都不難。 上聯:業精於勤,荒於嬉; 下聯:行成於思,毀於隨。 上聯:黑發不知勤學早; 下聯:白首方悔讀書遲。 上聯:若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下聯: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上聯:墨犁耕心田; 下聯:筆斧拓神境。 上聯:窗寒常憂家國事; 下聯:室陋時讀經世書。 上聯:茅屋固陋有天地; 下聯:筆墨雖拙尚文章。 上聯:天賦詩句在山水; 下聯:人持風骨見筆墨。 上聯:學子清貧唯剩腹中五車書; 下聯:志士清高獨占世上八斗才。 上聯:竹柏曠懷心神共遠; 下聯:智仁雅樂山水同深。 上聯:讀經讀史讀遍天下奇書; 下聯:修行修德修成世上俊才。 上聯:治學當思日精進; 下聯:為官應效清正廉。 上聯:存儼若思養浩然氣; 下聯:視已成事讀未完書。 上聯:高情若雲朗抱如月; 下聯:和氣當春節清為秋。 【轉載於:勵志名言網 http://www.limy.com/likouhao/626.html】
⑨ 菏澤哪裡有定做旗袍的
這個還真不知道呢
⑩ 菏澤旗袍協會怎樣報名
第一次聽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