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有空軍少尉軍裝圖片
你的空軍少尉
『貳』 這是空軍制服嗎
這有制服的樣式,你看看吧,空軍的
你那個感覺是假的!看質量什麼的。
『叄』 誰有08春晚鏡頭中一個穿藍色空軍制服MM的圖片
春晚潛艇兵小品後面的空軍制服MM
在後面老趙的節目里也出現二次回放!
其blog!
http://blog.sina.com.cn/lyxbj2007
http://ent.sina.com.cn/f/cctvcw09/video/index.shtml#
絕對正確哦~
『肆』 求二戰時加拿大的空軍制服圖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6%FE%D5%BD%BF%D5%BE%FC%BE%FC%D7%B0&in=3627&cl=2&cm=1&sc=0&lm=-1&pn=69&rn=1&di=11175986864&ln=2000&fr=
『伍』 德式軍裝 很漂亮。為什麼德國各種高層的軍裝都不一樣的,白色的 黃色的 黑色的 綠色的
1、黃色軍裝是羅姆指揮的納粹沖鋒隊,是隸屬於納粹黨的一個准軍事組織;多是由信仰納粹的退伍軍人組成的,他們支持納粹的政策,認為議和和發動革命的人是罪人。
2、黑色軍裝是黨衛隊,由海因里希希姆萊率領,是納粹黨的軍事力量。
3、綠色軍裝的是國防軍。
4、黨衛軍最開始軍服是黑色的,黨衛軍主要分為武裝黨衛軍和一般黨衛軍,二戰開始後,武裝黨衛軍的黑色制服太顯眼,不適合作戰,大部分換用國防軍制服,後來又專門改進國防軍制服,顏色有原野灰和原野綠兩種。戰爭後期普遍穿迷彩服,橡樹葉迷彩,破裂碎片迷彩等,冬季有雪地兩面穿迷彩服。一般黨衛軍制服普遍黑色,期間也經過換代,黑色為主,夏季偶爾出現白色制服。此外,身著黑色制服的還有武裝黨衛軍的裝甲部隊與國防軍的裝甲部隊。 國防軍陸軍主要身著原野灰、原野綠制服,冬季也有雪地迷彩服,後期部分部隊配發夏秋迷彩服。國防軍非洲軍步兵和裝甲兵都身著土黃色或淺黃色制服。空軍也有地面部隊,主要有兩種,傘兵部隊和空軍野戰師,從頭盔和制服上的鷹徽可以分辨。
『陸』 中國軍裝變遷史,你覺得哪一款最好看
一、五O式軍服
50式軍服是建國以來,解放軍正式派發的第一代軍服,雖然有些不足,但是也是我國軍隊正規化第一步的開始。50式軍服沒有推出相應的軍銜,只是統一了全國軍隊服裝的顏色。50式陸軍軍服顏色全身為土黃色,空軍顏色為上身土黃色,下身為藏藍色,海軍全部為藏藍色。
『柒』 【急】 收集中國空軍各個時期各種飛機的圖片,加上說明。
殲五(仿蘇聯米格15/烏米格15「比斯」),極大一部分已退役,大概還剩下不到一百架的殲教五;
殲六(仿蘇聯米格17「比斯」),也有很大一部分退役,大概還有一兩百架殲教六;
殲七(仿蘇聯米格21「魚窩」早期型號,後來的改裝都是我國自己改的),仍是我空軍裝備數量最大的一個機種,數量在1000架左右,目前應該只有三分之一經過改進的仍處於執勤;
殲八(仿蘇聯伊爾-128),數量不大,在300架以內;
殲十,用以完全替代殲七等老式戰機,目前僅有200架左右;
殲十一(仿蘇聯/俄羅斯蘇-27),我國自行生產的蘇-27,航電系統用的是國產,目前大概有100來架;
蘇-27sk,最早從俄羅斯引進的型號,目前有200架以上;
蘇-30k/mk/mkk,重型制空戰斗機,為我國空軍性能最高的殲擊機,目前有400架左右;
轟炸機/強擊機(戰斗轟炸機)有強五、殲轟七「飛豹」、FC-1「梟龍」、轟五、轟六(仿蘇聯圖-16)、水轟五等,具體數量不詳;
另外有空警2000,空警100/200等預警機,伊爾76、運七、運八、運十二等運輸機,轟油六等加油機,「山鷹」、L-39「獵鷹」等教練機這些輔助機種若干。
圖片網上有
『捌』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共發展了幾個階段越詳盡越好,帶圖片!
主要款式發展50式軍服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很快由單一軍種發展為陸、海、空三大軍種。根據部 隊正規化建設的要求,總後勤部組織專門人員設計出新的軍服和帽徽,1950年1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批
准1950年軍服裝備部隊,50式軍服按陸、海、空軍幹部、戰士和女軍人區分,並有夏服和冬服之分,陸、海、空三軍佩戴統一制式的帽徽和胸章。新中國成立
後我軍第一次有了統一制式、統一標準的軍服。其中,女軍人的夏服和冬服——連衣裙、立翻領、套頭式、長袖、中腰有布制腰帶、裙子下擺長及膝蓋以下、雙排十
粒扣、緊袖口、西式褲,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了我國女性最流行的服裝樣式。55式軍服走向正規化八路軍軍服1953年1月9日,中央軍委發出《關於實施軍銜制度准備工作的指示》,總後勤部擔負研製軍銜服裝的任務。軍銜服裝參照了蘇聯和東歐國家軍服樣式,結合我國服裝特點進行了設計。55式軍服首次突破了單一制式軍服,分禮服和常服兩類,禮服配發校官以上軍官。以後經過10年不斷改進,55式軍服日臻完善,邁出了我軍軍服向體系化、系列化發展的第一步。
1958年和1964年,先後對55式軍服用料、領章樣式、冬服結構等作了一些變動和改進。主
要有:1958年將士兵的船形帽改為解放帽,軍官平時戴解放帽,佩帶新式領章;各級軍官的夏常服和尉官的冬常服用料,均改用棉平布。1964年,為部隊配
發了由罩衣、緊身棉衣、絨衣等構成的多層次冬服,取代了以往的「老棉襖」。65式軍服史上最知名1965年5月22日,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取消中國人
民解放軍軍銜制度的決定》。24日,國務院公布了關於我軍新的帽徽、領章和部分軍裝樣式的決定。全軍官兵一律佩戴紅五角星帽徽和全紅領章,稱之為「一顆紅
星頭上戴,革命紅旗掛兩邊」。取消大檐帽和女軍人無檐帽,全軍男女軍人均戴解放帽。海軍軍服樣式改為與陸、空軍相同,顏色為深灰色。當時,全軍幹部和戰
士,男、女軍人軍服衣料、式樣基本相同,人們只能從上衣口袋區分幹部和戰士,以領子區分男服女服。這是我軍軍服發展史上的一個倒退。
但65式軍服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我軍影響最大的一代服裝。一是裝備的時間最長。從1965年至
1985年,65式軍服包括改良型71式、74式和78式軍服,整整實行了20年。二是發行量大。這20年間是我軍兵員最多的時期,累計應該有數千萬名解
放軍官兵穿過65式軍服,而民間各種仿製的更數以億計。解放帽和軍用挎包成了年輕人的時尚,綠軍裝形成了全球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服裝流行。我軍65式
軍服代表了一個時代,許多國家的軍服都曾借鑒了65式軍服的優點。毋庸置疑,在世界軍服發展史上,中國的65式軍服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74式軍服引領衣流行
1971年,我軍自行研製了滌綸、錦綸、棉花三元混紡府綢夏季單衣面料(滌綸佔50%,錦綸佔17%,棉花佔33%),總後勤部1971年6月4日批准
採用這種合成纖維紡織品製作的軍服定型和批量生產,定名為71式軍服,軍服顏色也由深棕綠改為草綠色。這期間,海軍的灰色軍服由於沒批准,而恢復了
1955年的服裝樣式。與棉布相比較,這種俗稱「的確良」的三元混紡布新式面料,挺括、不縮水、洗後易干、顏色鮮艷、不易褪色,深受廣大指戰員的喜愛,這是我軍軍服面料一個質的飛躍。71式軍服提高了軍服牢度,改善了外觀,減輕了重量,使我軍軍容得到了較大的改善。1974年又為女軍人夏季配發了裙子,1975年女軍人著夏服時開始戴無檐帽。
74式軍服的影響除了西沙群島海戰以外,恐怕最大的影響就是對中國婦女服
裝的影響。受65式軍服男女不分的影響,文化大革命爆發後一個較長的時期里,中國婦女的服裝也不可避免地帶有男性化的特點,無論冬夏,女同志都一律穿長
褲。即使天氣再熱也都如此。女兵軍服出現了裙子,自然引起了地方婦女的心動和眼紅,此後,女同志的裙子開始部分恢復。軍服的變化牽動了整個國家人民服裝的
變化。78式軍服材料新革命78式軍服改
革開放後,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改革我軍體制單一、樣式呆板、面料落後的服裝勢在必行。1978年我軍服裝在71式軍服的基礎上,以減輕重量為主要目
的,進一步擴大化纖材料的使用,經過研究選樣品,部隊試穿,徵求意見,於1977年12月上報軍服改革方案,名為78式軍服,並投入生產。78式軍服是我
軍軍服使用材料上的一次革命。它不僅為國家節省大量棉花,而且由於化學纖維機械性能優良、抗皺、抗霉蛀,使軍服牢度好、挺括保型、易於儲存,使冬夏服重量
有一定程度的減輕,儲存安全性等有很大的改善。78式服裝裝備全軍後,使單兵行軍負荷得到較大幅度減少,寒區減輕15.6%、溫區減輕12.6%、熱區減
輕19.2%;夏季行軍負荷減輕了19.5%。85式軍服改革舊樣式從1981年開始,我軍著手新一輪軍服改革工作。1984年1月,中央軍委批准了改革方案,1985年新式服裝裝備部隊,簡稱85式軍服。
85式軍服仍然沿用55式軍服樣式,幹部、戰士增發制式襯衣,增發大檐帽,解放帽作為工作帽予以保留;圓形「八一」徽和軍種肩章、領章取代了全紅五角星帽
徽和全紅領章。師、團職幹部配發了混紡毛料夏服、冬服和大衣,軍職以上則為純毛料。營職以下幹部和戰士服裝仍有滌棉織品。85式軍服用料、服飾方面雖有一
定的改善,但它仍是單一的軍服體系,只有常服,沒有禮服和作訓服,不能滿足部隊作戰、訓練等不同需要,與世界先進國家的軍服相比有很大的差距。87式軍服現開放意識1984年1月,中央軍委在批准85式軍服定型生產的同時,確定我軍服裝應逐步實行禮服、常服、作訓服系列化。1987年8月,87式軍服定型投產。1988年4月,七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
為配合軍銜制的實行,同年8月起,全軍陸續裝備新軍服。87式軍服是在認真分析我軍服裝的歷史和現狀,總結歷次服裝改革的經驗和教訓,借鑒外軍有益經驗的
基礎上,對國家資源、技術水平、設備條件、材料性能等方面進行了總體論證之後形成的。它根據經濟、適用、輕便、耐用、美觀、配套、創新的原則,建立了比較
完善的常服、禮服、作訓服系列,可以滿足軍人在平時、戰時、禮儀等不同環境、不同場合的需要。
87式軍服除了三大類服裝,還包括大衣、風雨衣、
雨衣以及同上述服裝所配套的針織衫、針織襯衣、襯褲、絨衣褲、棉衣褲、棉背心和各種特種服裝等。它建立完善了我軍軍服系列,實現了軍服裝備配套化、品種和
號型系列化。該系列軍服改變了我軍服裝長期以來體制單一的落後狀況,對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但由於受到國家經濟等因素的制約,87式軍服系列只向部隊下發了常服和作訓服,而禮服未能裝備部隊,使我軍成為世界上少有的只裝備兩類軍服的軍隊。但87
式軍服的夏常服改成了西服領,穿襯衣系領帶,封閉了數十年的領口終於打開,它的背後是國家和軍隊全新的開放意識。97式軍服革新試金石97式軍服1993
年起,我軍開始研製面向21世紀的與國際先進軍服接軌的新一代軍服。1997年5月1日起,97式軍服裝首先在駐港部隊試穿,採用了國際流行軍服的分類,
按功能主要分為禮服、春秋常服、夏常服、毛(絨)衣、大衣、作訓服、體能訓練服及其配套的軍帽、服飾和鞋(靴)等9部分。97式軍服在結構、用料、顏色、
服飾及配套方面均有較大改善。尤其是樣式、顏色更加美觀大方,形成了陸軍以棕綠色為主色調、海軍以白色和藏青色為主色調、空軍以蔚藍色為主色調的三軍軍服
顏色系列。新一代軍服在服飾的整體設計上仍採用了「八一」、五角星、天安門、麥穗、松樹葉、長城等圖案,標志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在中國共產常領導下,經
「八一」南昌起義成長壯大起來的人民軍隊,是捍衛社會主義祖國的鋼鐵長城。97式軍服是對87式軍服進行改革的試金石,而07式軍服就是以此為基礎進行改
進設計的。
2004年底,全軍士官、士兵更換仿毛料冬服。新式士兵常服採用全里、全襯的毛料服裝製作工藝,
襯料採用最新耐水洗粘合襯和增強造型的組合胸襯,這次換裝同時為戰士換發了採用新技術材料的仿牛皮皮鞋。我軍原來的常服設計思想是強調常、作結合(在85
式軍服之前甚至是常、作一體),即常服也可在訓練、執勤、勞動時穿著,因此不得不設計得寬大些,所帶來的通病就是「肥腰、吊襠、粗腿」。而此次換裝的一個
重要原則就是提高新裝的適體性,改善板型。新式男兵常服,與以前的同型號軍服相比,胸圍縮減了2厘米,腰圍縮減了6厘米,臀圍縮減了6厘米,上衣肩寬增加
了2厘米,突出T字造型,更能凸顯男兵的陽剛之氣。新式女兵常服,與以前的同型號軍服相比,胸圍縮減了2厘米,腰圍縮減了4厘米,臀圍縮減了6厘米,突出
X字造型,更能體現女兵的倩麗身姿。正是這些以厘米為單位的微小變化,使新式士兵常服一改以往拖沓、肥大的舊樣式,顯得威武精幹、生氣勃勃。
2005年11月10日起,人民空軍常服顏色由上棕綠、下藏青統一改為藍灰色,其樣式、用料不
變,這次空軍換裝的服裝被稱為05常服。為適應未來聯合作戰和大聯勤的需要,統一空軍常服顏色,十分有利於三軍各自特點的展示和識別,有利於聯合作戰行動
的實施,也有利於部隊訓練和管理。07式陸海空男軍官禮服
『玖』 海陸空三軍的衣服都分別是什麼顏色
陸軍,空軍的服裝制式相同,都是正裝著硬肩章和配飾章,顏色的話常服就是陸軍是松枝綠,空軍是空軍藍,
海軍的常服有點特殊,海軍常服,禮服是沒有肩章的,海軍的著裝其實就是西裝,只不過他們的軍銜都紋在袖口上。他們的軍服是有兩種顏色的,一種是白色,一種是藏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