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綠綠」指的是台灣那所中學的女生
北一女中
只說重點:
高中校服,
各學校不同。
可上你心儀的學校校門,
看一看,
立馬就知道了。
㈢ 台灣省台北市立建國高級高中是男校還是女校
建國中學,全名「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並非「台灣省台北市立...」(因為台北市是直轄市,與台灣省同等地位)
是一所只招收男生的學校
也為全台灣升學率最好的明星高中
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
位於中正區的還有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北一女)
與建中同等級的學校,不過只招收女生
同區還有台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為台北學生的第三志願
是一所男校
PS建國中學和成功高中,取其頭「建國成功」就是用來慶祝台灣光復的
㈣ 在台灣待過的進,請問台灣女高中生的校服是不是跟日本的的差不多啊
不一定吧..因為台灣的高中制服有很多種樣式,要看是那一間學校。台灣台北最好的學校是"建中"(專收男生)和"北一女"(專收女生)。但這兩間的制服都不怎麽好看,尤其是北一女的制服穿綠色的像青蛙一樣,所以,她們有個外號叫"小綠綠"。有些不好的私校制服反而比較好看。
㈤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的介紹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Taipei First Girls' High School),簡稱北一女、北一女中、北一、或一女中,是一所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的高級中學,是台北市的明星高中,與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並稱台灣最好的高中學校。
㈥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的學校歷史
1904年(明治34年),日人籌設「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高等女學校」,此校即為「台北州立第一女子高等女學校」(今北一女)的前身。
1907年,改名為「台灣總督府中學校附設高等女學校」。
1909年9月,改名「台灣總督府高等女學校」。同年9月再改名「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女學校」。第一任校長尾田信直到任,創立了學校的基礎。接下來的三位校長秋吉音治、清水儀六、浮田辰平三人,充實了學校的各項硬體設備,並確立了高等女學校的校風。
1919年,日本內閣發布「台灣教育令」,改名為「公立台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
1921年,改名為「台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
1922年,「台灣教育」第2次修改頒布,第一高女開始招收台籍女生(日人:台人約47:3),學生必須絕頂優秀、家世顯赫,且通過競試篩選才能就讀。
1923年,一高女率先開辦「女泳隊」,並於翌年開始舉辦臨海教學。
1924年,清水儀六校長帶領學生攀登海拔3952米的台灣第一高峰「新高山」(玉山)攻頂成功,北一女學生成為台灣最早登上玉山的女學生。當時在台北新公園,放映學生登山實況的紀錄影片,根據報紙的轉述,前往觀看的市民高達三萬人,在當時造成轟動,並開啟台灣女性登高山活動的風氣之先。
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開始實行皇民化運動,全校都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下。學生常要參加勞動服務,並施以學生軍事訓練。
1945年,學校遭到轟炸,全校滿目瘡痍。校長伊藤仙藏在巡查校務時殉職。同年12月,政府派胡婉如女士接掌學校,並任命為光復後第一位校長。之後的繼任者為王超筠與陳士華女士。第十一任校長江學珠為北一女奠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北一女22年,為任期最久的校長。北一知名的「綠制服」就是由她制定的。 1945年,終戰遣返日人後,將學生剩餘一百五十多人的台北第一高女、與余數十人的第二高女、及剩十數人的第四高女合並成「台灣省立台北第一女子中學」,有高中部及初中部。12月12日國民政府派胡琬如女士接掌學校,並任命為戰後第一位校長。將此日訂為校慶。
1948年,教育部長朱家驊率團來台視察,將北一女評為全中國39所優良示範中學之一。(台灣有兩校入選,另一所學校為台中一中。)
1949年,開辦夜間部,至1953年結束。
1950及1960年代間,接收建國中學、師大附中(1983年重新招收女生以前)、市立女中高中部(今台北市立金華國中)等校之最末屆女生。
1952年,制服由白衣黑裙改成綠衣黑裙。
1954年,增設夜間部初中。
1955年,增設夜間部高中、新店分部(高中、初中)。北一女少數的男性校友即是就讀新店分部之初中部,制服為綠上衣、卡其褲。
1961年,為配合台灣省教育廳頒布的「省辦高中,市辦初中」政策,停辦初中部。(仍有補校初中)
1964年,新店分部學校易名台北縣立五峰初級中學(現新北市立五峰國民中學)。
1967年,台北市改制為直轄市,同年7月改名「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1968年,補校初中停招。
1971年,增設空中補校,1973年停招。
1980年,夜間部停止招生。
1983年,開辦數理資優班,為全台灣最早成立的高中資優班之一。
1999年,補習學校改名為進修學校,隔年停招。
2004年,開辦人文社會資優班,為全國最早成立的人文社會資優班之一。
學校簡史 年代 大事 校名 1904年(明治37年) 創校 「台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 1945年(民國34年) 台灣光復 「台灣省立台北第一女子中學」 1949年(民國38年) 增設夜間部 「台灣省立台北第一女子中學」 1963年(民國52年) 增附設補習學校 「台灣省立台北第一女子中學」 1967年(民國56年) 台北市改制為院轄市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1982年(民國71年) 七月夜間部裁撤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2004年(民國93年) 創校100年補校走入歷史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㈦ 這是台北哪個學校的校服啊
台灣練習生賴冠霖隸屬南韓經紀公司CUBE娛樂,未出道就備受關注,
參加選秀節目《Proce 101》第二季比賽以來,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近來有名與他同樣來自林口國中的學生
新北市林口國中
㈧ 重慶八中和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那個更好
沒讀過台北 而且內地的教育很台北不一樣 沒得什麼好比
㈨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的歷任校長
第一任:尾田信直 1903年
第二任:秋吉音治 1919年
第三任:清水儀六 1921年
第四任:浮田辰平 1931年
第五任:松井實 1937年
第六任:伊藤仙藏 1942年
第七任:三浦武治 1945年
第八任:胡婉如 1945年
第九任:王超筠 1947年
第十任:陳士華 1948年
第十一任:江學珠 1949年
第十二任:鄭璽璸 1971年
第十三任:鄧玉祥 1978年
第十四任:呂少卿 1985年
第十五任:丁亞雯 1990年
第十六任:鄭美俐 1996年
第十七任:陳富貴 2000年
第十八任:周韞維 2005.08 ~ 2009.07
第十九任:張碧娟 2009.08 ~
㈩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的知名校友
政治、軍事界馬飈(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林國強(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呂強(海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少將)匡吉(原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石兆棠(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副主任)葉馥蓀(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副主任、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協主席)宋福民(原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林芳(原廣西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黨組書記)韋力行(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黃銘漢(自治區政協、原欽州市市長、自治區投資開發總公司董事長)吳集成(廣西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原柳州市委書記、柳鋼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偉嘉(廣西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陳建林(廣西區金融公室副主任)王本吾(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09研究所)莫矜(原廣西壯族自治區民委主任、統戰部部長、廣西民院院長)韋家國(原自治區民委主任、區政協常委、區土地廳長)韋獻猷(原自治區組織部部長)路藩(1941年中共柳州第一任市委書記,原武漢鋼鐵學院黨委書)劉尚文(原武漢鋼鐵學院黨委書記)韋素華(原國家海洋局紀檢書記)沈章平(原廣西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丘行(原自治區文聯書記)韋君毅(原自治區公安廳副廳長)梁為揖(中宣部教育局副局長)熊福強(前柳州軍分區副政委、正師級)韋毅(前成都軍區紀檢委處長、副主任、師級)學術、科技屆吳學謀(數學家、教授、2003年中科院院士候選人)龔虹嘉(科技企業家,先後創德生公司、海康威視、握奇數據,201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59位)許祥泰(國家級專家、高級工程師)韋其寧(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副總)潘建(原廣西工學院副院長、教授)龍祖彭(原廣西中醫學院院長、教授)李創采(廣西工學院副院長、博士、教授)黎平(廣西工學院黨委副書記)韋春北(玉林師院黨委副書記)鄭梅(美國《芝加哥日報》總編)劉克夫(加拿大雷克漢機械工程學院工程系教授)周繼揚(大連工學院鑄工教研室主任、教授)宋燕(中央建工部總工程師)卓斌(博士、上海交大首席教授,全國高校船舶動力工程教材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敏麗(北京農業機械學院教授、博導)唐洪(中科院博士、心理專家)李良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科學家)鄭華山(山東建築設計院副總工程師、教授級)海鎮環(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主任醫師、教授,國務院津貼獲得者)王本吾(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09研究所專家)孫代文(原柳州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章崇義(原廣西工學院副院長、教授)潘健(原廣西工學院副院長、教授)謝漢強(中國「柳宗元學會」理事會副事長,原柳州日報總編輯)文藝界:吉聯抗(音樂家)銀力康(音樂作曲家、全國音協會員)王培堃(中國美協會員、柳州市美協副主席、一級美術師)湯漾(柳州畫院院長一級美術師)梁榮中(區美協常務理事、畫家)朱錫華(桂劇音樂家)丁憲文(書畫家)體育界:張劍平(原廣東籃球隊副總教練)周耀東(航模運動鍵將、廣西航空運動學校副校長)楊毅(1992年世界殘奧會金牌獲得者)企業界:韋力清(南糖集團總裁)姜援朝(內蒙古自治區網通公司總經理)劉耕(成都漢龍集團董事長)知名校友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