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雕刻旗袍

雕刻旗袍

發布時間:2021-07-19 03:28:43

❶ 到了四十歲的女人,穿旗袍是不是個很好的選擇

年齡對有些女人來說,是一把殺豬刀,但對於精緻的女人來說,卻是一把美工刀,雕刻出來的優雅與知性氣質,給人一種沉澱了歲月的美,當一個女人到了40歲,最大的「優勢」是氣質,而不是容貌,穿衣搭配要追求質感和品味,春天面對眼花繚亂的連衣裙,不知道怎麼選?今年不妨試試當下最流行的「旗袍」,顯瘦優雅又有涵養,再穿十年也不會過時。



旗袍已經是有著百年的歷史,一邊融合著時髦的元素,一邊獨守著自己的「形制」,旗袍沒有過時一說,甚至是可以傳承下去的,著一襲旗袍緬懷逝去的過往,在這個喧囂嘈雜的世界獨守著一份寧靜,不用出門也可以尋找到「詩和遠方」,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

❷ 清代嬪妃穿「花盆底鞋」「打白領帶」是因為什麼原因

提起後宮美人,大家腦海里首個浮現的,應該是“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楊貴妃;

歷史上關於“花盆底”和“龍華”的來源說法有很多,但最終,其實都是政治、審美、人文、與時代共同誕生的產物。

❸ 武媚娘那個朝代穿什麼衣服

貴族女性穿類似和服,但絕不相同。穿的還是大漢族服飾,也風行胡族的服飾。

❹ 200高分求得女性美贊美的好文字,可以自己寫,也可引用!!!!

美麗的女人是有修養,有道德,懂禮貌的女人,有健康的體魄,快樂的心境,助人為樂的精神。單純注重外表美的人,內心往往空虛無助,在一定的條件下她們變成了花瓶,玩物,商品或工具,有的甚至為了眼前利益出賣自己的靈魂和肉體,還有的憑借年輕貌美撤散她人家庭,損害她人利益,變成了人們唾棄的狐狸精,給人帶來的是丑惡,而不是美。

美麗的女人是愛學習的女人,古人雲「腹有詩書氣自華」。知識讓女人明知,聰慧,深刻,魅力無窮。每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每個年齡段又有不同的學習內容,婚前為了升學就業必須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婚後為了生活又必須學習烹調,理財,禮儀等知識。要想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就必須學習,實際上也只有愛讀書的人才會活得神采奕奕,瀟灑自如,因為知識是唯一的美容品,書是女人氣質的時裝,書會讓女人保持永恆的美麗。

美麗的女人是溫柔的女人,溫柔是作為女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徐志摩「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似出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出了女人溫柔的婉約美。男子堅韌如山,女子柔情似水,男人如磐石,女人似蒲絨確也襯托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女人如果缺乏理解,寬容,忍讓,凡事針尖對麥芒,就很難讓一個家庭和睦,穩定,也很難處理好鄰里,同事的關系。

美麗的女人是勤勞的女人。女人除了事業,還擔任著撫養子女,贍養老人的義務,事業上要精益求精,全家人的吃穿用度要經過自己的雙手打理。作為女人如果不收拾,不整理,不洗衣,不做飯,那連自己都照顧不了,怎麼能照顧孩子和家人。很難想像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胡花亂用的女人如何讓家庭發展。

美麗的女人是自信的女人。人有了自信那她就可能成為希望成功的人,對目標的追求就會表現出主動行為,面對挫折,困難就有勇氣去克服,會堅持信念,會甘願吃苦。缺乏自信是性格軟弱,做事不成功的原因,她會永遠生活在別人的影子下,找不到自己的幸福和快樂。

總之,美麗的女人是修養高,品質好,談吐高雅,舉止文雅,工作能力,生活能力都比較強的女人。讓我們做個美麗的女人吧,因為她似一朵精緻的花散發著香味,卻又如此嬌羞可人,閑談中透著內涵,淡雅中又不失風情萬種,一顰一笑都能展示女人的魅力,一言一行都能盡顯女人風采。

❺ 袁姍姍旗袍配皮草美艷又大氣,不輸哪位女明星

一眾老戲骨扎堆,復古懷舊的場景,唯美精緻的畫面,充滿了傳奇色彩的故事,正如一杯老酒,散發著醉人的醇香,「馬甲線女王」袁姍姍這次大膽挑戰「末代皇後」,上演了一場華麗的民國時裝秀,旗袍搭配皮草美艷又大氣,和同樣演繹過「婉容」的小陶虹相比,完全不輸氣場!



袁姍姍這身搭配,名媛范十足,灰色的旗袍裝溫潤婉約,立體的燙金印花低調中透著華美,小立領簡約知性,修飾著頸部的線條,對稱的襟型點綴黑色的珠扣,古典又矜貴,袁姍姍搭配一件黑色的毛領大衣,頭戴風情的網紗禮帽,妝容精緻,嫵媚的紅唇點綴出高貴與明艷,復古的韻味濃郁而搶眼!

❻ 清朝福晉的衣著描寫。

後妃朝服制度:

1.朝褂
(1)皇後、太皇太後、皇太後、皇貴妃朝褂,按《大清會典》規定,有三種款式,均石青色,織金緞或織金綢鑲邊。這三種朝褂領後均垂明黃色絛,絛上綴飾珠寶。朝褂是穿在朝袍外面,穿時胸前掛彩帨、領部有鏤金飾寶的領約、頸掛朝珠三盤、頭戴朝冠,腳踏高底鞋,華美絕倫。
①圓領對襟,有後開裾,缺袖的長背心,自胸圍線以下作襞積(褶襇),其紋飾在胸圍線以上前後綉立龍各二條,胸圍線以下則橫分為4層,第1第3兩層分別織綉行龍前後各2條,第2第4兩層分別織綉萬福(蝙蝠)萬壽(團壽字),各層均以彩雲相間。
②圓領對襟、缺袖、後開裾、腰下有襞積(褶襇)的長背心,紋飾前胸後背各織綉正龍一條,腰帷織綉行龍4條(前後各2條),下幅織綉行龍8條(前後各4條)。三個裝飾部位下面均有壽山紋,平水江牙。
③為圓領、對襟、缺袖,無襞積左右開裾至腋下的長背心,前後身各織綉大立龍各二條相向戲珠。下幅為八寶壽山江牙立水、立龍之間彩雲相間。如果說前兩式朝褂的裝飾風格是橫分割,精美秀麗,則這第三種款式為豎分割,豪放富麗。
(2)貴妃、妃、嬪朝褂,與皇貴妃相同,但領後的絛為金黃色。
2.朝袍
(1)皇太後、皇後朝袍,分冬夏兩類,均為明黃色,其基本款式均由披領、護肩與袍身組合。開領和袖子另有特點,開領是從領口右緣向右方折斜,故與斜領或圓領右衽的一般款式不同。袖子是由袖身與接袖(約12厘米寬)、綜袖(又稱中接袖)、袖端(即馬蹄袖)相接而成,並在腋下至肩部加縫一段上寬下窄的裝飾性護肩,領後垂明黃絛,上綴珠寶。穿時朝袍必與朝褂配套。
3.龍褂
龍褂為圓領、對襟、左右開氣、平袖端、長與袍相應的服裝。龍褂只能由皇後、皇太後、皇貴妃、貴妃、妃、嬪服用。皇子福晉、親王福晉、郡王福晉、固倫公主所穿就叫吉服褂而不叫龍褂。皇後龍褂紋飾,據文獻記載有兩種類型,北京故宮所藏實物,則有三種類型,均石青色。一種飾五爪金龍八團,兩肩、前胸後背各一團為正龍,前後襟行龍各二團;下幅八寶、壽山水浪江牙及立水紋;袖端行龍各二及水浪紋。第二種只飾五爪金龍八團,下幅及袖端不施紋彩。第三種飾五爪金龍八團,下擺加水浪江牙、壽山、立水紋。太皇太後、皇太後、皇貴妃、貴妃、妃龍褂與此相同。嬪所穿龍褂,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襟夔龍四,余同妃。
4.吉服褂
吉服褂形式與龍褂相同,皇子福晉吉服褂石青色,飾五爪正龍團紋四,兩肩前後各一,親王福晉、世子福晉織綉五爪金龍四團,前胸後背正龍各一團,兩肩行龍各一團。固倫公主、和碩公主吉服褂同此。郡王福晉五爪行龍四團兩肩前後各一團。貝勒夫人吉服褂,前後織綉正蟒各一團。貝子夫人吉服褂前胸後背飾四爪行蟒各一。鎮國公夫人、民公夫人、輔國公夫人、郡主至三品夫人吉服褂,均飾花卉八團,石青色。
5.龍袍
皇後、皇太後龍袍為圓領、右衽大襟、左右開裾、袖有袖身、接袖、綜袖、馬蹄袖端的長袍,明黃色。領與接袖、中接袖、袖端石青色。紋飾有三種類型。
①型:飾金龍九條,間以五色雲及福、壽紋,下幅飾八寶立水,領托前後飾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飾行龍各一,袖端飾正龍各一,袖相接處飾行龍各二。綿、夾、裘根據季節而定。
②型:織綉五爪金龍八團,兩肩、前胸、後背飾正龍各一。襟飾行龍四。下幅飾八寶立水,余如①型龍袍。
③型:下幅無紋飾,余如②型龍袍。
6.朝裙
皇後、皇太後、皇貴妃朝裙,款式為右衽背心與大擺斜褶裙相連的連衣裙,在腰線有襞積,後腰綴有系帶兩根可以系扎腰部。冬用片金加海龍緣邊,膝以上用紅織金壽字緞面料,膝以下用石青行龍妝花緞面料,均以正幅裁製。夏用紗為之。貴妃、妃、嬪均相同,
7、朝珠
清代皇後穿朝服時,要身掛三盤朝珠,中掛東珠朝珠,兩側為珊瑚朝珠;穿吉服時則掛一盤,珠寶雜飾隨意。而皇貴妃、貴妃、妃等人身穿朝服時,中間佩戴一盤蜜蠟或琥珀朝珠,左右斜挎肩掛兩盤紅珊瑚朝珠;嬪以下乃至貝勒夫人、輔國公夫人、鄉君等人,身穿朝服中間佩戴一盤珊瑚朝珠,另兩盤為蜜蠟或琥珀朝珠

❼ 著名雕塑的資料

一代畫魂——潘玉良
人物簡介
潘玉良,(1895—1977),原名楊秀清,原姓張,後隨夫姓,改名潘玉良,又名張玉良,字世秀,江蘇鎮江桐城人,1895年出生於江蘇揚州。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幼年時就成了孤兒,14歲被舅舅賣給了妓院作歌妓,17歲時被蕪湖海關監督潘贊化贖出,納為小妾,改名潘玉良,居住在上海乍浦路。熱愛藝術的她,於1918年以素描第一名、色彩高分的成績考進上海圖畫美術院(後改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師從朱屺瞻、王濟遠學畫。1921年畢業後,又考取安徽省公費津貼留法的資格,成為里昂中法大學的第一批學生,但她到法國1個月後,就投考國立美術專門學校,兩年後成為巴黎國立美術專門學校油畫班的插班生,與徐悲鴻同學。1925年她以畢業第一名的成績獲取羅馬獎學金,得以到義大利深造,進入羅馬國立美術專門學校學習油畫和雕塑。1926年她的作品在羅馬國際藝術展覽會上榮獲金質獎,打破了該院歷史上沒有中國人獲獎的記錄。潘玉良是民初女性接受新美術教育成為畫家的極少數例子。女性畫家限於客觀條件,要成功往往比男性困難,必須付出許多犧牲,才能成就事業,潘玉良即是這樣的例子。潘玉良,畫家、雕塑家。畢業於巴黎及羅馬美術專門學校,作品陳列於羅馬美術展覽會,曾獲義大利政府美術獎金。1929年歸國後,曾任上海美專及上海藝大西洋畫主任,後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國藝術會會長,多次參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國畫展。曾為張大千雕塑頭像,又作王濟遠像等。潘女士為東方考入義大利羅馬皇家畫院之第一人。縱觀潘玉良的藝術生涯,可以明顯看出她的繪畫藝術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斷碰撞、融合中萌生發展的。這正切合了她「中西合於一治」及「同古人中求我,非一從古人而忘我之」的藝術主張。對此,法國東方美術研究家葉賽夫先生作了很准確的評價:「她的作品融中西畫之長,又賦於自己的個性色彩。她的素描具又中國書法的筆致,以生動的線條來形容實體的柔和與自在,這是潘夫人的風格.她的油畫含有中國水墨畫技法,用清雅的色凋點染畫面,色彩的深淺疏密與線條相互依存,很自然地顯露出遠近、明暗、虛實,色韻生動……她用中國的書法和筆法來描繪萬物,對現代藝術已作出了豐富的貢獻。1977年,這位旅居法國的一代畫家逝世於巴黎。 遺作和遺物,已運回中國合肥市。
人物生平
潘玉良從小妾到名畫家,在巴黎一座安眠著許多傑出藝術家的墓地,一塊宏偉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鑲嵌著一位長眠者的白色大理石浮雕像。雕像的下方,懸掛著幾十枚造型各異而又美觀的獎章:右邊是一行用中文鐫刻的碑文:世界藝術家潘玉良之墓(1895 ~1977)。
1919年入上海美專學畫。1921年考入中法大學,1923年考取巴黎國立藝術學院,1925年考取義大利羅馬國立美術學院。1928年回國後曾任上海美專、新華藝專、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1937年再次赴法國巴黎直至1977年病逝。
潘玉良(張玉良)這一位「美」的富有者,她的人生道路是多麼艱難而又曲折,孤兒一雛妓一小妾一藝術的追求者一中國最高學府的教授一世界藝壇的著名藝術家!這就是她漫漫一生的經歷。
張玉良出生在古城揚州一個貧民家裡。一歲時喪父,兩歲時姐姐死了。到了8歲時唯一與之相依為命的母親也不幸離開了入世,失卻了生存支柱,孤苦伶仃,她被舅舅收養。
在舅舅家眨眼過了六年,女孩子到了14歲是最招人注目的時候,俗稱剖瓜時節。她因做事勤勞,因而發育成熟較早,兼之,一副鴨蛋型臉龐,五官勻稱,高高的鼻樑,水汪汪的眼睛.兩條象描繪過的柳葉眉毛,兩頰一對甜甜的小酒窩兒,且身段兒苗條,顯得亭亭玉立,天生的麗質天資,真是個天生的小美人兒。她舅舅看著這些,不由忘卻了同胞姐姐的手足之情,財迷心竅,在她十四歲那年的初夏,他偷偷哄著將她賣給了蕪湖縣城的怡春院,當了雛妓。
,怎麼在人體造型上,感覺這么遲鈍?」

那天,去浴室洗澡,頃刻間,她眼前放出了光彩,這不是個練習人體動態的好機會嗎?她趕緊跑回宿舍,拿來了鉛筆和速寫本,借卧位的一隅,迅捷地畫了起來,她沉浸在藝術實踐的興奮中。後來被人發現,招致憤責並且挨了頓打,她的精神和身體都受了創傷。

星期天,她回到家裡,關好門窗,拉上布簾,脫去衣服,赤條條地坐在鏡前,仔細觀察自己豐滿的前胸,白皙柔嫩的皮膚,勻稱的兩腿,全身各個部位,整個下午,她都沒離開油畫架,她這一習作,使自己進入了優秀畢業生的行列。

不過,這也轟動了學校,人們當作新聞傳遞,褒貶不一,為這事校長召見了她。校

長關切他說:「玉良女士,西畫在國內發展受到限制,畢業後爭取到法國去吧,我給你找個法語教師輔導你學法語。」她明白了校長的意思,感動地點了點頭。

潘玉良徵求潘贊化的意見,他聽從了她的去向的意願,「好吧,你有你的道理,你追求的是有意義的事業,我聽你的!」玉良竟似孩子一般,破涕笑了,她倒向寬敞的胸膛。

輕軟的海風帶著絲絲縷縷的咸腥味,從窗口飄了進來。坐在加拿大皇後號郵輪上,玉良心裡激動萬分,自從考取了留學津貼,她就沉浸在歡樂中,終於踏上了去巴黎的征途,她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一九二一年她心中最視為神聖的這個去異國征途的日子。玉良先在里昂中法大學補習了一個月法語,就以素描成績優異考進了國立里昂美專。一九二三年,又轉插到巴黎國立美專。這期間,她與中國同學徐悲鴻,邱代明等,在巴黎的凱旋門,在波光粼粼的塞納河上留下足跡和身影。1925年,她結束了巴黎國立美專的學業,插入了羅馬國立美專。藝術之都羅馬,它以規模宏大的古代建築和豐富的藝術珍藏稱著於世界,在這里,她成了高級學術權威瓊斯教授的免費學生。1928年,她油畫專業畢業,正式考入了瓊斯教授所授課的雕塑班。

那時,國內政局不穩,贊化丟掉了海關監督之職,又不能寄錢給玉良,本來就很少的留學津貼,早就時斷時續,殘酷的現實使得她常餓著肚子上課,零用錢,那就更談不上了。

1929年的春天,她一連四月未見家信和津貼,一次在課堂上暈了過去,教授和同學們見狀不忍,湊錢給她,正在這時,傳達員高喊:「中國的張玉良女士,你的匯票!」同學們圍攏來一看,是歐亞現代畫展評選委員會的,附言:「潘張玉良女士,你的油畫 《裸女》榮獲三等獎,獎金五千里爾。」

畢業考試和答辯都已進行過了,即將舉行畢業儀式時,玉良與在歐洲游歷的母校校長劉海粟不期而遇。異國重逢,她無比激動,一把抱住老校長,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眼眶裡只是淚花。當下,劉校長給玉良寫了聘書,回國後,聘任她任上海美專繪畫研究室主任兼導師。

九年的異國他鄉的飄泊,歷盡艱辛,帶著圓滿和喜悅,她回國了,心說不出的高興。「嗚……」一聲悠揚的笛哨,船在吳淤口港靠岸了,贊化一步跨進船艙,二人久別又重圓了。

兩個月後,王濟遠先生為潘玉良在上海舉辦的「中國第一個女西畫家畫展」開幕了。

展品兩百多件,震動了中國畫壇《申報》發了專題消息,劉校長從羅馬發來電報祝賀。這時,玉良的留法同學徐悲鴻,以中大藝術系主任身份向她發出聘請,請她去「中大」執教。

1932年,玉良舉辦第二次個人畫展,游歐回國的劉校長親臨畫展,校長在那張《浮山古剎》前停住了,他指著畫對身旁圍觀的人說:「你們看,好一座別致有趣的古剎,可謂是淋漓逼真,惟妙惟肖,它說明了作者西畫功底堅實,也表現了技巧的純熟,意境不錯。」在場觀者無不贊同,可老校長話鋒一轉可是,我不喜歡也不主張這種素描,我主張借鑒西方的藝術,用以豐富和發展我國的繪畫藝術……」玉良受到了震動,她認真思量,自己作品缺乏個性,之後,為了充實和豐富自己的藝術營養,她走遍黃山、廬山、浮山、揚子江等地在峰巔、峽谷、畫室、課堂、河畔、林蔭奮戰。兩年後她展出了別開生而的新作,受到了人們的贊譽。

1936年她舉辦個人第五次美展,也是她在祖國土地上最後一次畫展《人力壯士》贏得了最高榮譽,但不料在收展時,在《人力壯士》那張畫上,貼上了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妓女對嫖客的頌歌。」這又給玉良心上重重一擊!

畫展剛剛結束,玉良心上的傷痛還未平復,就開始了授課,這天,她突然接到贊化的電話,大夫人來了。她回家裡,聽到大夫人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大主小卑,千古常理,不要以為當了教授就可以同我平起平坐……」贊化無奈他說「嗨呀!你……」玉良思前想後,又不由同情贊化來,「倒是難了他呢!」於是她心軟了,屈服了,她急步走進屋裡,對著大夫人雙膝跪了下來。

怎麼辦?到哪裡才能徹底掙脫縛綁自己的繩索呢?這時,她又想到了曾經奮斗過的地方。

玉良又坐上了加拿大皇後號郵輪。海在抖,浪在翻。離開了贊化,離開故土,她又來到巴黎,仍舊住米斯太太家,這異國的女人。待人極為熱情和純朴。她們相處得很融洽。她有時去去大學彌爾畫苑作畫、雕塑;有時到郊外寫生。得到好作品就自己珍藏起來,只出售一些平庸之畫維持生活。

不久,她在「中大」的學生王守義來到巴黎,專程找到了玉良:玉守義是同中國樂園的主持李林先生一起來的,想讓玉良承訂一座格魯賽先生的雕像,報酬六千法郎,時間三個月,玉良答應了。為了這尊雕像,她花費了不少心血,作品完成後,按合同規定,須鑒賞家審定,鑒賞權威那賽夫先生看完了作品說:「潘夫人,謝謝您!這座格氏雕像,是我所見過的最為成功的作品之一。我是格魯賽先生生前好友,他的形象我永遠忘卻不了,我感謝您這靈巧木筆,再現了他庄嚴的學者風度和永遠謙和的品格,真是栩栩如生,好極了!我們博物館決定收藏它。」

玉良頃刻覺得心裡涼爽和甜潤,臉上綻出宜人的紅潤,那賽夫先生又試探地問:

「夫人,能讓我欣賞您的其他作品嗎?」玉良說:「請吧!」他們走進了玉良的工作室,名曰陳列室,那賽夫走進來後,驚訝了,他興奮他說:「這就象藏匿在深谷的一朵義大利黑色鬱金香,獨具神韻。一旦被識者發現,就要讓藝壇驚倒!」

1938年初的一個晴天,玉良去看一次畫展,她正看著一幅畫,一個小報童的叫賣聲傳來:「號外!號外!日軍佔了中國首都南京!」玉良的心抖了一下,彷彿它已從胸腔跌落塵埃,身子頓覺空了,輕飄飄的。

這天晚上,她徹夜未眠,在悲憤中完成了一尊雕塑草坯《中國女詩人》南京陷落後,玉良與贊化失去聯系,她痛苦萬分,多虧王守義常與她在一起,使她得到安慰。一次,她與王守義去納賽河寫生,王守義向她提出求愛的要求,玉良嘆了口氣說:「你太了解我了!我只告訴你,我沒有這個權利,我比你大十二歲,且我已早成了家呀!」

「不!你是在騙我,也騙你自己,我雖然不了解你最早留法的原因,但我知道你第二次來巴黎是決定不再回去的,你有痛苦,有難言之隱,有不幸,這是瞞不了愛你愛得強烈的人!」

玉良身子微微一抖,眼眶紅潤,但她盡量克制不讓淚水溢了出來,她苦笑了一下,回答他說:「朋友,我不諱言,我有痛苦,但也有寬慰,那就是贊化和我真誠相愛,我雖然和他隔著異國他鄉,但我相信總有一天,我還要回他的身邊。」

王守義眼淚奪眶而出,聲音顫抖地對玉良說:「好姐姐,你!……原諒我吧!」玉良又說:「都怨我不好,惹你傷心,好兄弟,你恨我吧?」

1950年,玉良去瑞士、義大利、希臘、比利時4國巡迴畫展,歷時9個多月,獲得了一枚比利時皇家藝術學院的藝術聖誕獎章。當她勝利回到巴黎時,在《晚郵報》上看到了一則消息:「中共重用藝術家,徐悲鴻任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劉海粟任華東藝術專科學校校長。他們的個人畫展,由官方分別在北京,上海舉辦,盛況空前。」

玉良的眼睛濕潤了,是激動?還是鄉情?這時恰好李林先生顫巍巍地走來,握住玉良的手說:「潘夫人,祝你畫展成功,也祝你被選為巴黎中國藝術學會會長!」晚上回到住處,玉良又見到了贊化從中國寄來的信,贊化介紹了祖國解放後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的情況,希望她早日回國!此時此刻,她說不出有多激動,有多高興,她顧不上疲勞,立即給贊化寫了回信。

玉良嚮往著飛回祖國,但她為她畫展准備的作品,不得不花費她更大的精力,她全力投入創作。生活在演變中,贊化的書信慢慢少了,有時只有三言兩語的客套話。什麼匯款收到了,家中還好。謝謝你的支持」,望善自保重」,「政府英明,給我照顧」等等之類。後來竟長時間沒了音信。發生了不幸?他有難言之隱?不測風雲?她聯想到近來法國報紙上常常刊載中國清洗知識分子的消息,心裡一陣悸動!

1958年8月,「中國畫家潘玉良夫人美術作品展覽會」在巴黎多爾賽畫廊開幕。展出了她多年來珍藏的作品,雕塑《張大千頭像》、《礦工》《王義胸像》、《中國女詩入》,仙畫《塞納河畔》、水彩畫《浴後》等等。刊印了特刊,出版了畫冊。展覽未閉幕,展品除自藏未標價外,均訂購一空。
油畫特點
潘玉良的油畫不論是氣度、修養,還是技術,在中國早期女西畫家中,無人可比,在男性西畫家中,也數上乘水準。她的畫風基本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為基礎,再融合自己的感受才情,作畫不嫵媚,不纖柔,反而有點「狠」。用筆乾脆俐落,用色主觀大膽,但又非常漂亮。面對她的畫總讓人有一種毫不掩飾的情緒,她的豪放性格和藝術追求在她酣暢潑辣的筆觸下和色彩里表露無遺,天生一副藝術家氣質。她與別的西畫家所不同的是,對各種美術形式都有所涉及,且造詣很深:風景、人物、靜物、雕塑、版畫、國畫,無所不精,傳統寫實、近代印象派和現代畫派乃至於傾向中國風的中西融合……都大膽探索、游刃有餘,有出色的表現。其中印象派技術和東方藝術情調是她繪畫演變的兩大根基,由此及彼形成了她藝術發展的軌跡。
繪畫藝術
潘玉良是民初女性接受新美術教育成為畫家的極少數例子。女性畫家限於客觀條件,要成功往往比男性困難,必須付出許多犧牲,才能成就事業,潘玉良即是 這樣的例子。
潘玉良1899處生於揚州。本姓張,由於父母早逝,14歲時賣至青樓,後為潘贊化贖出,納為如夫人,遂從潘姓。1918年她入劉海粟辦的上海美專就讀,1921年畢業,是年以官費名義出國留學。先入法國東部里昂美術學院,隔年,再改進巴黎美術學院,進入呂西安。西教授工作室,直到1925年。此年前後,因國內動亂,官費時斷,是留學生艱苦的一段。加上巴黎生活不易,於是許多人離開法國,潘玉良則選擇到義大利繼續進修。她於1925年入羅馬國立藝術學院,隨科學諾馬爾迪教授學習,先攻油畫,後兼事雕塑,兩方面都達到相當的造詣。
潘玉良在義大利時,逢上海藝專劉海粟訪羅馬,遂聘她回國任教,結束八年留歐生活。這是她在歐洲生活的第一階段。
1929年,潘玉良回國,先在上海美專任教,於到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與徐悲鴻分別主持中大畫室。她原有獻身國內美術教育的心,但早年不幸的出身,使她難以在保守的中國社會中立足。1937年,她終於再離開住了八年的中國,重返巴黎,此後一住四十年,直到去世。
1939年,她再到法國時,正值歐戰前夕,局勢緊張,許多留法習畫者正紛紛離去。戰爭期中,不僅生活不安定,繪畫工具的材料也十分缺乏,一般的畫展活動也不能如期進行,直到1944年八月巴黎解放,社會才慢慢回復正常。她積極投入創作,每年定期參加在巴黎的一些團體展,如法國藝術家沙龍、獨立沙龍、秋季沙龍等活動。1948年10月,她與剛從上海來巴黎不久的趙無極以及其他兩位中國畫家舉行過聯展。認識潘玉良的朋友說,她個性很強,有三不女士的稱號,一生堅持不入外國國籍,不戀愛,不和任何畫商簽定合同,努力做一個獨立的人。這樣的想法,前兩者對她似乎不難,但第三項就頗影響她在巴黎藝術壇的利益,特別是戰後,藝術家與畫廊的合作更形密切,拒絕與畫商合作,成功的機會就減少。
潘玉良雖不與一般畫商合作,但仍有賞識她才華的法國文化界人士,邀請她在巴黎塞努希博物館舉行展覽。她一生最大的榮譽是1959年9月巴黎大學贈與她獎章,授獎典禮在該校舉行,主席致詞時,盛贊她在藝術上的成就,說二十年前,她的作品就進入秋季沙龍, 1953年至1959年兩次巡過個人展,使她在日本、比利時、英國、德國、希臘、盧森堡、義大利、都獲得成功。她的畫富有雕塑感,很有創造性;她的雕塑有繪畫的風味。
潘玉良一生作油畫、水黑畫、版畫、雕塑、素描、速寫多達四千多件,巴黎市政府收藏有她的作品,其中數件經常陳列於塞努希博物館。心繫祖國的潘玉良於1977年客死異鄉。在中國藝壇屢遭排擠,卻在異國窮四十年之力而大放光芒,為窮人爭氣,為祖國爭光。其學生王守意遵其遺囑,將她作品和遺物運回大陸。著旗袍入殮。
西方評論家對潘玉良的評價,以法國東方美術研究家應賽夫為其畫展特刊所講的一段話為代表:「她的作品合中西畫之長,又賦予自己的個性色彩。她的素描具有中國書法的筆致,以生動的線條來形容實體的柔和與自在,這是潘夫人獨創的風格。她的油畫含有中國傳統水墨畫技法,用清雅的色調點染畫面,色彩的深淺疏密與線體互相依存,很自然地顯露出遠近明暗、虛實、氣韻生動…她用中國書法的筆法來描繪萬物,對現代藝術已作出豐富的貢獻。」
潘玉良的作品現藏於安徽省博物館、法國賽努希博物館、巴黎現代美術博物館、法國國立教育學院、台北市立美術館及私人收藏家手中。這位真正具現了最能吃苦、有恆心和不示弱的藝術家,其驚人的毅力及勤奮的治學精神,實足成為了後人的典範。

❽ 最早在世博會上獲獎的中國展品是什麼

絲綢

在中國展區,上海榮記的絲綢樣品充分顯示了來自桑蠶原產國的絲綢的優異品質,因此評委會授予其獎章。同時評委會分別授予阿斯代爾公司(Messrs. Astell and Co.)、布萊恩(C. J. Braine)先生、哈蒙德(W. P. Hammond)先生和胡夏米(H. H. Lindsay)先生選送的絲綢樣品以榮譽獎章。

礦產品

中國盡管在水晶宮展示了在絲綢製品和瓷器方面的傑出成就,而在礦產品方面卻僅獲得唯一的一枚榮譽獎。該獎項授給了英國駐上海領事阿禮國,他選送了一批在鄱陽湖附近的景德鎮大型瓷器作坊進行瓷器製作時所使用的原料。這批原材料包括用於瓷器作坊的黏土和顏料樣品。

植物蠟

英國駐上海領事選送的來自中國的植物蠟,由於它的高熔點和其他物理特性,近來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這種植物蠟非常有利於生產蠟燭。因此,評委會決定授予其榮譽獎。

絲織品

中國絲織品的展覽盡管充分顯示了長期以來該國在錦緞和其他絲織品上的聲譽,但還不足以引起巨大的轟動效應。但評委會還是要向胡夏米先生、顛地(L. Dent)先生表示謝意,他們將該國有特色的展品選送到這里。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早的絲綢生產國,以其在絲綢生產中運用的品種多樣的染色絲,成為該領域的代表。

中國上層階級的主要服飾旗袍以絲綢為面料,做工精細,有精美的刺綉,被授予榮譽獎。

金屬製品

令人遺憾的是,中國金屬製品的展品實在太少,不能給我們一個完整的概念。中國的金屬製品涉及范圍廣,加上中國人的心靈手巧、發明天賦以及他們獨特的家庭習慣,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人在金屬製品加工生產領域的發展水平和實用價值,應該與歐洲不相上下。

漆器

漆器因其表面塗有從蟲膠中提取的清漆而得名。中國產的漆器價格昂貴,製作工藝復雜,需要十八至二十層的塗抹、固定和擦亮步驟。這些漆器使用的清漆純度亮度很高,裝飾精巧考究,手工式的加工工藝令人叫絕。在展會上展出了一些令人感興趣的中國產的漆器,特別是由布萊恩先生提供的一座折疊屏風尤其精美。

扇子

在扇子製作方面,中國和法國是最大的競爭對手,幾乎壟斷了全世界的扇子生產業。在漆面扇領域,中國無可爭議地被認為是最好的產地,在木製、骨制扇子以及象牙、珍珠的雕刻和鑽孔技術上中國沒有任何競爭對手(尤其是考慮到價格因素的話更是如此)。即使在普通扇製作上,中國扇設計富有新意,色彩鮮艷,繪圖工麗,工藝考究。扇子加工業主要集中在廣東、蘇州、杭州和南京。象牙扇和骨制扇、羽毛扇的製作主要出口歐洲和美洲市場,中國人使用的主要是拋光和上漆的竹片作扇骨、紙作扇面的扇子。在博覽會上展出的扇子樣品不是直接來自中國的製造商,而是由三個英國的參展商所提供,他們分別是布萊恩先生、達尼埃爾(Daniell)先生和裕昌公司。展出的樣品包括有圖案和刺綉的羽毛扇;還有一把藍白相間的羽毛扇,銀色鑲邊,繪有中國人物肖像;一把雕刻鑽孔精巧的象牙扇,工藝復雜,售價卻很便宜,只要20先令。還有一些普通紙扇,有的飾有簡單的風景畫,有的以金色飾片裝飾。

中國茶

里普萊(P. W. Ripley)先生專門為本次博覽會在廣東搜集的中國茶可說是獨一無二的,品種齊全,品質卓越,含有罕見的和昂貴的成分,還具有不小的科學研究價值。其中的一些品種還從未在英國見到過,一些品種在中國市場上的價格要比英國市場上最昂貴的品種零售價還要高五倍之多。一些品種經不起長途運輸,加上博覽會也缺乏合適的保存和展出條件,已經有所損壞。

評委會遺憾地發現,皇家委員會的評獎規則不允許授予里普萊先生比獎章更高的獎項來表彰他的參展品的價值。下列少量的資料記錄了有關這一首次充分展示的工業分支的信息。

展出的各種品種的白毫茶,有一些在中國市場上能賣到50先令一包,而在英國市場上最高的價格大概也只有7先令。純的白毫茶和桔味白毫茶在英國賣得不多,但作為旅行茶,被富有的俄國家庭購買。最好的白毫茶不會銷往海外,而大多是供中國官員飲用,因為在俄國出售的白毫茶盡管要加上每袋3至4先令的運輸費,但聖彼得堡的最高售價從未超過50先令。

功夫茶或寧陽茶主要出口到美洲市場。烏龍茶在加爾各答是最好的飲料,在英國盡管稍便宜些,但長途運輸已經破壞了這種茶的口味。

就口感而言,沒有比一種叫「官僚茶」的更好的了。這種茶僅經過短時的烘烤,在最佳的條件下略顯潮濕,因此經不起運輸和保存。在中國的富有人家,這種茶需求量很大,在當地市場上賣到20先令一包。

展出的還有一些中國勞動階層飲用的各種品種的茶。其中一些僅是粗糙的經日曬的葉子,質量較好的(來自煙台)茶葉被放在籃子或盒子里,出口到爪哇島等地。

最後還展出了茶樹本身,它的葉子、花、芽等的樣品;展出了茶葉生產、包裝、裝運整個過程的模型和圖畫;用來聞茶香的器具和茶罐、茶杯等相關物品。

❾ 求古代簪子,步搖,發釵的名稱和清朝的旗裝的名稱

1、鑲寶石碧璽花簪

鑲寶石碧璽花簪,清乾隆,長25cm,寬12cm。

花簪為銅鍍金點翠,上嵌碧璽、珍珠、翡翠。以碧璽做立體芙蓉花,花蕊為細小米珠,花葉為翡翠薄片細雕而成,花蕾為碧璽雕成,花托為點翠。一隻蝴蝶停落於芙蓉花上,其翅膀為翡翠薄片雕成,並嵌珍珠、碧璽。整個花簪用料講究、華貴。

花簪使用了雕刻、金累絲、串珠、鑲嵌、點翠等多種工藝,均細致精美,立體感強,彰顯了皇家用品的尊貴。其中翡翠薄片的雕刻是廣東寶玉石雕刻行典型的代表作,又稱為「廣片」,其特點是薄而勻、精而細,常用來雕刻花葉、蝴蝶翅膀。

2、嵌寶石點翠花簪

嵌寶石點翠花簪,清乾隆,長14.5cm,寬12cm。

花簪為銅鍍金點翠,上嵌紅寶石、碧璽、翡翠、珊瑚、珍珠等珠寶。花簪上裝飾的穿珊瑚珠「囍」字、點翠如意、點翠蝙蝠、點翠飄帶等,寓意萬代福壽如意。花簪工藝繁復,選料名貴,是清宮後妃在喜慶吉日、盛典時著吉服、便服時所用,也是後妃首飾中的精品。

3、金鑲珠石點翠簪

金鑲珠石點翠簪,清,長24cm,最寬7.5cm。

簪為金質。簪體鏤空累絲,一端呈長針狀,另一端作精心的裝飾:鏨刻加累絲五朵靈芝,構成一朵梅花形,每朵靈芝嵌一塊紅色碧璽。梅花形的中心部位為累絲篆書「壽」字,壽字中間嵌東珠一粒,松枝及竹葉點綴於壽字周圍。靈芝、壽字、松竹上均有點翠。

此簪造型生動,累絲工藝細膩精工,紋飾寓意吉祥。

4、綠地喜相逢八團妝花緞棉袍

綠地喜相逢八團妝花緞棉袍,清,衣長138.5cm,兩袖通長188cm,開裾長79.5cm。清宮舊藏。

棉袍質地為七枚二飛素緞,圓領,大襟,右衽,馬蹄袖,左右開裾。棉袍前胸、後背、兩肩、前後襟以妝花技法織八團喜相逢花卉圖案,領邊、中接袖和馬蹄袖均在石青色緞地上綉折枝花卉。此衣中遺存黃條載:「覽綠緞織八團花卉綿女袍一件」、「乾隆三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收福隆安呈」。

5、孔雀羽穿珠彩綉雲龍吉服袍

孔雀羽穿珠彩綉雲龍吉服袍,清,身長143cm,兩袖通長216cm,袖口寬18cm,胸圍長134cm,下擺寬124cm。清宮舊藏。

此袍圓領,右衽,大襟,馬蹄袖,左右開裾,直身。全袍以藍緞為面料,以綠孔雀羽捻線大面積鋪綉,此即所謂「鋪翠」。全身用穿珠綉法綉制五爪大龍9條,並分別在領、袖等處綉正龍4條,龍與龍之間點綴傳統吉祥圖案:「八吉祥」、「暗八仙」、「八寶」、「三多」、五彩雲朵、蝙蝠以及壽山福海。

在配色上用三暈過渡法,由淺而深,使全袍色彩艷麗又不失柔和雅緻。此外,龍身的穿米珠綉,龍鰭、角口、尾的揖線綉,龍髯的圓金線、圓銀線綉,流火紋的穿珊瑚珠綉,以及五彩絨線綉制的吉祥圖案,均綉工平齊,針法嫻熟。

此袍為清代鋪翠綉吉服袍僅存的珍品,其鋪翠工藝史所罕見,是研究清代織綉工藝的重要實物史料。

❿ 綉花的物品都有些什麼

1. 什麼是刺綉?

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刺綉是用針和線「作畫」,在織物上講述故事。它的基本元素是針法。象畫畫一樣,刺綉反映人們的風俗、文化、心理等。刺綉是一種真正的藝術形式。畫家用畫筆,雕塑家用泥土,雕刻家用金屬,木刻家用木頭來表達他們對美的追求。刺綉也和它們一樣可以表達人們的審美情趣。然而,刺綉是一項綜合藝術,開始,人們用最基本的織物,結合它們的編織紋理來綉,後來,只要能被針和線穿過的東西都可以用來綉。刺綉是一種在已經織好的織物上再創作的藝術,但它不僅僅是針線和顏色的增加。它能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感覺,一種用織物、顏色和以多種針法形成的,有一定的外形和意義的藝術。刺綉可以用線、剪和印花布來創造出掛毯、花邊、圖畫,主題,故事等。

2. 什麼是時尚刺綉?

傳統的刺綉常常是一項很沉悶的工作,既費時間又很昂貴,從實用的角度出發,我們得用機器來進行刺綉,只有大量的生產才能使每個人能用合理的價格買到綉品,拿來使用。在一些專門的工廠可能也僱人用手工刺綉,但這樣的綉品並不是我們每個人可以擔負得起的。我們在這里研究的刺綉都是用機器綉的,刺綉的設計需要有想像力和一定的意義,每一個綉品的製作都是經專業美術設計後,交由資深打版師用專業綉花軟體製版,製版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創作的過程,什麼樣的圖樣用什麼樣的針法,各部分明暗度的變化怎樣表現全部在這個環節完成,製版後將花版錄入綉花機進行試版,打版師再根據試綉綉品,在顏色針法上反復推敲修改,以達到更完美的刺綉效果,往往一個花版的完成需經過三次左右的試版才能最終與客戶見面。

3. 那麼時尚刺綉與傳統刺綉相比有何優勢呢?

a. 針法運用豐富

傳統刺綉受手工限制,通常只用來回往復的針法(之字形針),這在時尚刺綉中叫做挨

針,是一種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針法,而一個完整的花樣必然由不同的部分組成,那麼

當用不同的針法作同一花樣的設計時,刺綉設計會變得更有意思.更加完美。這些針法

可大、可小,還可以幾種結合在一起綉;

b. 綉作效率較高

傳統刺綉綉作時間長,同一幅畫不同的綉娘綉出來又是不同的風格,供貨周期長,不適合做批量生產。而時尚刺綉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只要客戶選定花版,無論訂多少幅,每一幅的產品品質都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並保證及時供貨;

c. 價位更趨合理

傳統刺綉由於耗時.耗工,一件刺綉精品往往要用半年.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當然開出的價格也是不菲的。所有的顧客都喜歡花最少的錢買到合意的綉品,在美國,刺綉裝飾已成為衣服的重要的一部分。這是因為我們可以用最實惠的價格買來各式的刺綉品,而不僅僅把我們局限在買昂貴的手工刺綉上。這只能通過設計和生產很多具有合適的成本結構的綉品才能達到。如果太貴,那麼它在作為裝飾方面的應用就會受到限制。所謂漂亮的刺綉並不一定得貴,貴的綉品也不一定是最完美的,時尚刺綉致力走出一條現代科技與文化藝術相結合的精品發展之路。使更多的人能夠以合理的價格享受刺綉這門精深的藝術。

不知道你說的是成品還是刺綉的材料 所以就找了點常識放在上面 裡面應該也有說明````

與雕刻旗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送人送哪個牌子皮帶 瀏覽:23
童裝套裝男裝 瀏覽:63
黑色喇叭褲子上衣配什麼牌子 瀏覽:114
電風扇吹起裙子 瀏覽:115
160穿98的裙子到哪個位置 瀏覽:245
男裝潮牌尺碼44韓版 瀏覽:843
褲子上有泥巴怎麼快速除 瀏覽:4
北電校服妹妹 瀏覽:771
半身長裙搭配開衫衣 瀏覽:707
圍巾的音節怎麼寫 瀏覽:523
帶小黑帽子的 瀏覽:242
修飾男裝的形容詞有哪些 瀏覽:124
白色褲子上有血跡怎麼洗干凈 瀏覽:495
焦俊艷藍色羽絨服什麼牌子 瀏覽:591
古時候官員帽子上的珠子 瀏覽:77
凌客leecoo女裝品牌簡介 瀏覽:152
褲子上的酒漬怎麼洗 瀏覽:536
校服采購制度管理規定 瀏覽:632
孩子校服太大如何修改病句 瀏覽:306
玫紅色針織衣搭配圖片欣賞 瀏覽: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