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和線下,線上的價格有優勢,但質量不一定有保證,線下的價格雖然沒有優勢,但孩子的體型有不一定所以可以試穿,而且能知道質量怎麼樣。所以建議還是線下。
㈡ 童裝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中國出生人口下滑將影響童裝市場
近年來我國大陸出生人口有所回落,生育率持續降低。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2021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持續下降,2021年為1062萬人,出生率僅為7.52‰。出生人口的持續下降將給童裝行業的增長帶來一定的壓力。
綜上所述,從宏觀環境看,中國出生人口數量下降將對童裝行業產生一定的影響。從市場規模看,2016-2021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波動上升。2021年在天貓和京東平台,童裝銷售額出現下降,但是兒童泳裝等新品類增長較快。從品牌競爭格局看,巴拉巴拉市佔率排名第一。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高端童裝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㈢ 童裝童鞋現狀市場分析
太多了 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的清楚地,你可以去專業網站上去看看,SWOT問題分析。自己去進行市場調研
㈣ 為什麼童裝在服裝加盟行業中最有發展前景
近年來,童裝行業發展速度一直領先於男裝與女裝,且增速差距逐漸呈現擴大態勢。2013年至2017年,國內童裝行業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達9.68%,超過男裝行業21.17pct,超過女裝行業17.54pct。根據預測,在童裝行業處於服裝生命周期成長階段的背景下,未來三年行業復合增長率仍將維持在14%左右,截止2020年將達到2665億元的市場規模。
生育鼓勵政策促使國內人口出生率加速上行,2013年至2017年,國內出生率由12.08‰逐步上升至12.43‰;國內0-14歲人群佔比也逐年增長,由2013年的16.4%增至2017年的16.78%,達2.33億人,較2016年新增1900萬。隨著「二胎熱潮」持續升溫,預計0-14歲人口數量仍將穩步上行,進而為兒童服飾需求奠定堅實的人口基礎。此外,童裝更新頻次較高且為剛性需求的特性,有利於童裝消費體量的加速增長。
國內童裝行業仍處於成長期,近四年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高達9.68%,截止2017年絕對量達到266億美元,已遠超他國並僅次於美國。然而國內童裝行業天花板卻遠遠未到:日、美、英三國的人均童裝消費支出分別達到57.8/98.2/117.4美元,國內卻僅為19.2美元,相比之下國內人均童裝消費支出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長期來看,隨著「二孩經濟」和「消費升級」紅利的釋放,國內童裝人均消費支出有望持續提升,進而帶動整體童裝消費體量增長,從需求端利好國內童裝上市公司。
童裝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童裝市場已進入快速成長期,但童裝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單個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有限。與此同時,消費需求的變化導致競爭成分日趨復雜,市場競爭壓力加速了童裝市場的深度細分,也收窄了單個品牌的市場空間。在這樣的行業大背景下,童裝企業必須要創新思維來迎接挑戰,深挖內功。
品牌格局逐漸形成。壟斷的全國性童裝品牌、強勢的區域品牌、代理商品牌以及零售商品牌即將出現。品牌從地域、檔次、風格類型等多層面形成梯隊模式。對此,童裝企業必須要精準定位,明確品牌發展方向。一線市場將以國內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本土大品牌與外來高端品牌平分天下,從而打破目前外來品牌在一線市場上獨領風騷的格局;二三線品牌將以獨具規模的本土大眾品牌或區域品牌為主;批發市場將出現品質精良、注重品牌形象的批發品牌。
企業運營和終端操作精益化。童裝企業要著力提高終端的快速反應能力和盈利能力。終端營銷模式呈現立體交叉態勢,不但包含百貨專櫃、商業街街邊店、超市店中店、多品牌集合店,還不斷涌現出「一站式」兒童商品購物生活館和體驗館。同時,電子商務也已成為主力銷售的手段。
品牌整合營銷成趨勢。品牌不但通過在終端與消費者互動,更通過動漫與卡通營銷、網路營銷、快時尚營銷、體驗營銷、定製營銷等整合營銷手段來進行品牌文化傳播,提升品牌形象力。童裝企業必須要整合優勢,多元化發展。
質量成為企業生存的根本。今後,童裝企業要更加主動地融入「低碳時代」,採用綠色的原、輔材料,努力讓童裝更環保、更健康,並主動研究兒童成長的生理、心理特徵,努力通過品牌和產品來詮釋兒童的需求。
高中檔品牌仍是城市中特別是大型零售企業童裝銷售的重心,童裝銷售領先品牌的優勢不是很明顯,各品牌之間差距不大。外資、合資品牌價位較高,但在大型百貨商場中仍收到追捧。
最後,從童裝市場的消費受眾來看,主力軍主要由80後父母構成,而且未來幾年就會蔓延到90後父母。至此,典型的「6+1」家庭結構越來越多地出現。也就是說,目前的孩子俘獲了整個社會與家庭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而童裝市場也由滿足基本穿著的實用型向追求時尚美觀的品牌化轉變。
㈤ 一年虧損近五千萬,關店200家,童裝「第一股」堅持不下去了
如今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的生活越來越好,很多人都是開始追求衣食住行的提高了,別的不說,尤其是女性對於衣服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了,不單要保質,而且在樣式上也是非常多的要求。
這幾年,隨著母嬰市場的火爆,很多商家將目光從女性身上開始轉向另一個群體,那就是嬰兒群體,畢竟對於國人來說,孩子是很看重的,可能自己的衣服不捨得買,但是對於孩子一定是最好的。也是因為抓住了這樣的心理,很多商家也開始做兒童生意,尤其是在童裝市場上是非常火爆的,而在這裡面有幾個品牌這幾年隨著這個市場的火爆,也是發展得非常快,那就是ABC童裝、巴拉巴拉、嗒嘀嗒等等。
而在這個行業里,還有一家企業也是做童裝品牌的,並且還是我國童裝品牌上市的第一家公司,當時的市值一度逼近30億元,但是卻在此後的短短一年的時間里,開始走向下坡路,一年關閉超過200家門店,並且虧損接近5000萬元,最後甚至熬不下去了,那就是「安奈兒」。
那麼為什麼作為童裝的第一股最後卻走向了這樣的道路呢?其實早在出現巨虧之前,安奈兒的各種情況就已經有端倪浮現了,但是卻一路錯過。
安奈兒的創辦也是非常早的,在1996年的時候,當時安奈兒的創始人曹璋、王建青夫婦剛開始是在深圳創辦了「安奈爾童裝店」,然後隨著生意的不斷火爆,於是夫婦倆人在此基礎上創辦了「Annil安奈兒」童裝品牌,這就是安奈兒的由來。
而因為獨特的設計和因為經營童裝的經驗下,很快安奈兒在整個市場的名氣越來越高,於是發展越來越快,然後到了後面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了自己的店鋪。
等到2017年的時候,安奈兒作為童裝品牌第一股在深交所上市成功,因為上市的成功,讓整個安奈兒的資金都充足了,於是安奈兒開始了大規模的擴張。
此後幾年的時間,安奈兒的門店在全國已經超過了1400多家,並且跟著電商的風口下,安奈兒在很多電商平台都有了自己的網店,這樣的線上線下都有店鋪的交流,讓安奈兒發展更快了。
但是,線下大規模店鋪的擴張也帶來的隱患,因為如此大規模的擴張,讓整個安奈兒的業績不但沒有更高,反而有了下滑的趨勢,上市之後,還不如上市之前,根據安奈兒的財報顯示,凈利潤在飛速下滑,而且到了2020年的時候,全年的虧損接近5000萬元。
那麼為什麼如今龐大的虧損呢?在如今的這個童裝需求越來越多的市場下,按理說,應該會非常賺錢的,但是虧損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安奈兒的童裝,主要是「太貴了」,很多消費者不樂意買單。
要知道定位在中高端的安奈兒不是誰都買得起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別的不說,可能你這邊一件普通兒童的短袖也就幾十塊錢,但是在安奈兒的價格卻差不多在200元左右,而你賣200元左右的羽絨服和外套,在安奈兒的價格可能高達500到1000元左右,這樣的價格差讓很多人難以接受,都趕得上很多成年人的服裝價格了。
雖然說如今的家長樂意給孩子買單,但是你跟大人不一樣,有的人買的衣服穿好幾年,但是孩子基本上是一年一換衣服,如此高額的童裝,怎麼會被人樂意繼續接受呢?
於是,很多消費者對於安奈兒越來越抗拒,導致銷量大幅度下降,所以也出現了虧損的原因找到了。並且,安奈兒的大規模擴張,也導致旗下店鋪的高庫存越來越多,根據2020年9月數據統計,整個安奈兒的庫存商品已經價值高達4.26億元,差不多是公司總資產的36.19%,賣不掉那就是虧損啊。
整個旗下門店的銷量急速下降,尤其是去年更是如此,很多人寧願選擇便宜的,因為本身錢少,所以安奈兒的壓力越來越大,庫存帶來的資金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只能選擇虧損關店了。
這也讓我們看出,要知道童裝雖然說市場不小,但是你的價格要對應市場的需求才行,畢竟不是誰家的孩子都能年年花費如此高額的價格換衣服的,否則這也的定位只會讓自己的發展道路變窄,畢竟消費者才是主要目的。
而價格高額的安奈兒,如果再不進行改變,可能還會繼續下滑,畢竟家長們不是股市裡面的「韭菜」,一茬一茬地割的。
那麼,網友們看到安奈兒的價格,你會給自己的孩子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