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班語言說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大班語言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說活動設計思想
幼兒語言的發展和幼兒的想像的發展關系密切,語言的發展提高了幼兒的認知能力,從而使幼兒的想像力也能得到發展,而認知范圍的擴大、內容的加深又豐富了幼兒的語言。根據幼兒直觀感知的特點,我們應為幼兒創設條件,豐富生活內容,在實踐中認識世界,培養幼兒創造思維,提高幼兒語言交往、運用語言的能力。為此選擇語言文學活動「老鼠三兄弟」,旨在讓幼兒在欣賞、理解、體會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發展他們的想像力。
二、說活動教材
這個故事敘述了老鼠三兄弟看到鼠妹妹穿著破衣服就悄悄地讓裁縫把漂亮的布做成了女式服裝這樣一件事,非常溫馨和感人。這一形象對大班幼兒來講是能夠接受和體驗的,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擴展孩子的詞彙量。
整篇童話語言通俗,主題單純,充滿生活情趣。更巧妙的是:作者設置了一個懸念「你給我做」做什麼呢?作者沒有直接把三兄弟讓裁縫做女式服裝的對話告訴幼兒,這留給幼兒一個想像、思考的空間。用恰當的語言、動作、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擴展想像。鼓勵幼兒能大膽地想像,表現自己的情感。
三、說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因此,我從能力和情感兩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理解故事的情節、內容,感受作品中老鼠三兄弟樂於助人的角色形象。
(2)引導幼兒創造性地運用各種詞彙(時髦、灰溜溜等),並能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體會故事中的美好情感,知道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2、重點:理解故事的情節、內容,感受作品中老鼠三兄弟樂於助人的角色形象。
3、難點:引導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說活動准備: ppt課件,故事中有關角色形象。
五、說活動流程
活動環節: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以鼠媽媽的口吻說:我有三個寶寶(介紹名字並引導幼兒理解「兄弟」的含義)森林王國請了我的三個寶寶去參加動物聯歡會,所以我買了三塊布給他們做衣,他們沒做成了自己的衣服卻做出了女式的帽子,上衣,短裙,帽子,你們想要知道為什麼嗎?(引出故事)
設計意圖: 幼兒的學習是建立在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和新舊經驗的結合上。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運用提問啟發幼兒積極地仔細地聽,也是思維活動的開始。
2、結合圖片,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通過提問組織幼兒進行討論,老鼠三兄弟遇到了誰,到裁縫店對裁縫說了什麼?
這一環節中通過提問、討論、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幼兒在你一語、我一言中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它是解決活動重點、突破難點的一個關鍵的環節。此環節為幼兒提供了說話和表現的機會,將活動推向高潮,最終達到活動的目標。
3、聽老師講完故事後再看視頻課件,完整欣賞故事
設計意圖:感受老鼠三兄弟的美好形象,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他人著想。
4、遷移經驗,拓展思路,分析三兄弟性格,體驗情感
設計意圖:使幼兒進一步地理解作品的情感脈絡。
5、活動延伸:可以圍繞「如果你有一塊漂亮的布,你准備怎麼辦?」
設計意圖: 通過討論形式,讓幼兒從自身出發,設身處地的想一想。讓幼兒進一步強化幼兒關心、愛護別人的情感。
六、說活動特色
1、生活教育的理念。活動內容的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故事所表達的精神對道德意識還往往處於自我中心的當今的獨生子女具有較強的心靈震動。
2、先進的視聽教育手段。多媒體技術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以看圖片、看課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松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想像。
3、討論交流法的運用。「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幼兒語言的發展在於使每一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所以引導幼兒採用了「討論交流」的學習方法,組織幼兒進行討論,吸引幼兒在體驗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體系,使活動更加具有趣味性,同時也激發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活動名稱: 語言活動——四季的風①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閱讀圖片,能理解圖畫中不同季節的風,能自然、從容地描述圖畫。
2、欣賞散文,理解散文的內容,感知風的存在。
3、認讀字詞:輕、啊、溫暖、火熱、寒冷。復習認讀: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活動准備:
1、大字卡、大範例
2、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幼兒朗誦詩歌《風兒在那裡》
2、在我地球上每時每刻都有風,有時風大,有時風小。有時的風
很暖和,有時的風吹來感覺很冷。
3、你們覺得什麼風會讓你覺得暖和,什麼風會讓你覺得冷?
4、你聽說過什麼風?(引導幼兒說出一些風的名字,然後小結:
風按吹來的方向不同可分為:東風、南風、北風等,按吹風的季節不同可分為:春天的風和冬天的風等等。)
5、小朋友你們知道一年四季的風有什麼不同嗎?
二、欣賞圖畫
1、 今天字精靈朋友們就要請我們小朋友來感受一下四季不同的
風。
2、 出示大範例,引導幼兒認讀課題名稱。
3、 引導幼兒觀察圖一:小朋友看看圖上有誰?這是什麼季節?
(復習認讀:春天)春天的風是怎麼樣的?(認讀:輕、溫暖)心形框里有誰?猜一猜小字點在想什麼?(認讀:啊)
4、引導幼兒觀察圖二:豎豎在什麼地方?這是什麼季節?(認讀:夏天)他的表情怎麼樣,臉上流下什麼?他現在很舒服嗎?猜猜他現在的感受?夏天的風是什麼樣的?(認讀:火熱)
5、引導幼兒觀察圖三:這是什麼季節?(認讀:秋天)猜猜捺捺感受到了什麼樣的風?(認讀:涼爽)
6、引導幼兒觀察圖四:撇撇和捺捺的帽子怎麼樣了?這是什麼季節?(認讀:冬天)他們感受到了什麼樣的風?(認讀:寒冷)
三、欣賞詩歌
1、你們已經閱讀過《四季的風》的圖畫了,你們知道嗎,這四幅圖對應的四段文字,用了很多優美的詞和句描述四季不同的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篇美麗的散文吧。
2、放錄音,幼兒欣賞散文,教師示範滑指。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麼?
3、幼兒欣賞教師朗讀散文,提問:春天的風是怎麼樣的,像什麼?夏天的風是什麼樣的,像什麼?秋天的風是什麼樣的,像什麼?冬天的風又是什麼樣的,像什麼呢?
4、再次欣賞散文。
四、游戲:字寶寶再見。
導讀:學前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兒童語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結果表明:人的主要閱讀能力是在3-8歲形成的。大班幼兒正處於這年齡范圍,早期閱讀是兒童憑借變化著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憑借成人形象、生動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早期閱讀《星星警察》選自海南20xx年版的幼兒教材《教學活動設計及教案》中的大班語言活動。
學前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兒童語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結果表明:人的'主要閱讀能力是在3-8歲形成的。大班幼兒正處於這年齡范圍,早期閱讀是兒童憑借變化著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憑借成人形象、生動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
開展閱讀活動,為幼兒提供閱讀圖書的經驗,前識字經驗與前書寫經驗;向幼兒提供有具體意義的、形象、生動的閱讀材料,幫助幼兒將閱讀內容與口頭語言連接起來,產生對表徵意義的聯想。
早期閱讀《星星警察》從幼兒所熟悉、平凡的生活中,以小老鼠這一幽默、詼諧的、幼兒喜愛的動物形象為線索,採取擬人化的手法,通過一定順序的單頁多幅畫面,展現星星變警察的情節與小偷老鼠的心理活動,有趣的情節畫面能觸動幼兒的感情,扣住幼兒的心弦,使幼兒興奮,星星模樣的人會是誰呢?老鼠偷了東西後,它是怎麼想、怎麼說的?這個問題會引起幼兒的好奇,促使他們仔細觀察畫面,大膽想像角色的形象、動態、表情等變化。淺顯的故事構思和富有情節、形象的畫面,適合幼兒閱讀水平,這是一個通過星星警察與小偷老鼠兩個正反面擬人化人物的對比,萌發幼兒愛憎情感;幫助幼兒逐步學會閱讀的技巧,成為積極參與作用的語言加工創造者的好教材。
(二)活動目標
美國國家研究院早期兒童閱讀委員會的研究報告提出:「閱讀能力是當今社會人們獲得成功的基礎」。研究者們還大聲疾呼:「閱讀是學習的基礎。」而今天的幼兒是新世未來的主人,在社會和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對幼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學會」到「會學」,即通過學習,不僅僅只局限於學到某些知識,記住某些東西,而是更應通過自身的努力,掌握學習的方法。
根據《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目標》提出:「幫助幼兒掌握早期閱讀的技能,提高他們對書面語言的敏感水平」要求,結合本班幼兒在閱讀學習方面的實際情況:口語表達能力發展迅速,積累了一定的聽故事和閱讀圖書的經驗;但尚不能較恰當地把前後畫面聯系起來理解故事的內容,閱讀缺乏流暢性;對角色的動態、表情的觀察不仔細,普遍不能用適當的語句描述角色的不同心理活動。因此,我從能力、技能、態度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學習按順序觀察單頁多幅畫面的方法,理解小畫面與整個故事構成的關系。(技能目標)
2、根據畫面提供的線索,理解和想像星星變警察的情節與老鼠的心理活動,並學慣用適當的語句描述。(能力目標)
3、萌發愛憎情感。(態度目標)
(三)教材重點、難點
掌握閱讀技巧的學習過程是重點;理解和想像用較適當的語句描述角色的心理活動與情節的發展是難點。
幼兒閱讀的內容,一般是以單頁多幅畫面出現的,具有按順序閱讀的要求。根據幼兒思維過程中常呈現一種無序狀態,思維具有跳躍性的特點,因此,掌握閱讀技巧的學習過程是重點。
研究報告指出,在兒童3-8歲期間,我們要幫助他們奠定的基本閱讀能力,是自主閱讀的意識與技能。然而,兒童不是天生就具備自主閱讀能力的,只有讓幼兒積極參與,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多種感官去觀察、去討論、去想像、去講講等自我體驗,從而獲得自主的閱讀能力,成為自主閱讀者,這樣兒童才算真正具備了閱讀能力。我班幼兒邏輯思維尚未成熟,想像拓展思維有一定的局限性,描述角色心理活動的恰當詞句也比較貧乏,因此,理解和想像用較恰當的語句描述角色的心理活動和情節的發展是難點。
二、說活動准備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與內容,我做了以下活動前的准備工作:
1、閱讀封面圖片一張;幼兒每人一套閱讀畫面。
2、結合中秋節,探討月亮好像總是跟人走的原因。
三、說教法
遵循感受理解、體驗遷移、想像創造的閱讀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幼兒視、聽、說等多種感官分析器,激發幼兒閱讀興趣,幫助幼兒學習閱讀的基本技巧,初步培養幼兒自主閱讀能力;所以本次活動我主要採用了早期閱讀教育方法中的猜測討論法、直觀法、示範法。
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
1、猜測討論法
討論能開拓幼兒的思維,是激發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而言語是幼兒學習閱讀和檢驗閱讀能力的基本手段。運用猜測討論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兒積極言語,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2、直觀法
直觀法具體形象,符合幼兒思維特點,幼兒期的閱讀材料主要是以形象、生動的畫面為主,直觀的畫面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容易感知閱讀的內容,為突破重難點服務的。
3、示範法
幼兒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為主的,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根據Blackuell、1994研究表明,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利於獲得最佳的早期閱讀效果。在本次活動中,針對本班幼兒普遍講述能力弱,詞彙不豐富的情況,作語言示範講述,為突破難點服務的。
四、說學法
遵循幼兒早期閱讀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幼兒運用了多種感受官,在觀察、討論、模仿中積累了閱讀經驗,整個活動過程,幼兒都是在積極主動中進行學習的。
五、說活動程序
早期閱讀是一個具有獨具規律的語言教育,根據《綱要》提出的語言教育指導要點及本班幼兒年齡特點,本次閱讀活動設五個環節完成目標。第一環節是猜猜講講,引起興趣。第二環節是自主閱讀,探索畫面基本意思。第三環節是師生共同閱讀重難點畫面。第四環節是作語言示範講述、歸納閱讀內容。第五環節是遷移經驗。
為什麼要這樣安排五個環節呢?
第一環節:猜猜講講,引起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關鍵,在開始部分,我抓住幼兒好奇這一特點,出示封畫圖片,以猜猜「象星星模樣的人會是誰?」這個問題,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為自主閱讀,初步了解畫面內容做准備。
第二環節:自主閱讀,探索畫面基本意思。
這個環節是為解決重點計置的,我遵循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分三個步驟進行,第一步驟:運用示範法,讓幼兒操作閱讀圖片,幫助幼兒掌握閱讀一頁多幅畫的方法。第二步驟:運用直觀法、猜測討論法及間插的啟發性提問,指導幼兒自主閱讀,幫助幼兒理清故事情節線索,理解故事擬人化人物小老鼠偷東西後的心理變化。第三步驟:閱讀後互動交流。運用了師生互動策略,除了老師的啟發性提問外,還著重讓幼兒參與提問,說說哪些地方看不懂,藉此了解幼兒的閱讀現狀,知道他們還有哪些地方沒搞懂,需要幫助。為下一環節做輔墊。
第三環節:師生共同閱讀重難點畫面。
這一環節是突破難點的關鍵。根據幼兒以直觀體驗為主的學習特點,為解決難點,我按故事的發展情節,運用直觀法、提問法,幫助幼兒仔細觀察小老鼠這一角色的動態、表情,想像角色的心理活動與語言,最後,主要通過示範法,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動作、表情、言語等外顯行為進一步理解作品,將靜態畫面與動態體驗結合起來,給幼兒充分想像和體驗的機會,有效的幫助幼兒解決了學習難點。這一環節是分以下四步驟進行的:
(一)哪幾幅畫說的是老鼠背的米袋不是他自己家的呢?
(二)第幾幅圖是說老鼠發現了星星警察在跟蹤它?
(三)老鼠發現警察跟蹤,心裡很害怕,從哪幾幅畫是表現出老鼠很驚慌?
(四)體驗表現。
第四環節:作語言示範講述,歸納閱讀內容。
為了讓幼兒體驗和感受閱讀內容的完整性,鞏固消化所學的內容,因此,我設置了此環節。主要採取示範法,以教師的演示、示範講述,讓幼兒進一步掌握閱讀的技巧,理解閱讀內容。
第五環節:遷移經驗
在突破重難點後,使學有所用,結合當代幼兒語言教育的整合觀念,我設置了此環節,引導幼兒把閱讀的故事內容遷移到現實生活愛與憎的社會現象中,從而萌發愛憎情感,感受做好事不留名的高尚情操;同時,還啟發幼兒把掌握的閱讀技巧遷移到日常生活圖書閱讀中,使幼兒在整合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自主閱讀的能力,使整個活動得到進一步升華。
這五個程序的安排,遵循了《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整個活動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閱讀活動獨具的學習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順利完成了活動設置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