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宋朝士兵的服裝分別是哪些材質及名字,帽子、服裝和靴子都叫什麼名字。
宋朝的士兵衣服
② 帽子丟了是不是不吉利啊,有什麼講法么
丟了沒有什麼事情,倒是撿了帽子才是不好的預兆!
③ 秦九韻演算法
秦九韻演算法
長期以來,西方學者囿於歐洲中心論,多少認為亞洲文明沒有產生可以稱之為科學的東西,於是連許多中國學者也言必稱希臘。不錯,現指科學,即對自然科學進行數學假設,再用系統的實驗加以驗證的體系的確倔起於近代西方。但並不能由此斷定中國不曾有科學,因為西方近代科學並不能與科學劃等號,科學的真實內涵尚屬當代科學哲學爭論的焦點呢。退一步說,就是以西方科學為參考系,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也對一向忽視古代中國科技發明對世界的貢獻的傾向提出了有力的反駁。經他的研究,象四大發明之類的科技發明可以一口氣列出一大串;而這一串串珍珠鑲嵌在中國古代文明的壯麗畫面上,不斷閃耀出中國人智慧的光芒。
自從進入農業文明以來,中國一直以農為本,農業向稱發達,而水利乃農業之命脈,水利工程方面也是成就斐然。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在世界666種栽培植物中有136種是中國先民培育成功的。黃河中下游是最先跨入農業文明的地區之一,早在春秋時期推廣了畜耕,戰國時期普通使用鐵制農具。人口的密集使人們更加註意改進農業生產技術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由此開始了我國農業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施動物肥早已有之,以腐爛的雜草為肥至遲到漢代就有了。種植綠肥更是我國古代的一大發明,公元六世紀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求》中對此即有詳細論述,而在西歐,種植綠肥是十八世紀三十年代以後的事了。另外,我國古代的農具也相當先進。東漢時期發明的龍骨水車是一種灌溉機械,一直使用了近兩千年。鑒於我國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灌溉和蓄水工程有著特殊重大的意義,世界上大概沒有哪個國家有中國這么多關於治水英雄的傳說。約成於公元前三世紀中期的都江堰,規劃設計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又有一套科學的維修和管理制度,歷時兩千多年,至今仍發揮效益,這在世界水利史上堪稱奇跡。出於航運的需要同時兼顧農業灌溉,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就已在江淮地區開鑿了一批運河,如邗溝、鴻溝等。秦代開鑿的靈渠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設計布局部很合理。於隋代(610年)建成的京杭大運河全長五千里,貫通五省區,整個工程只用了六年多的時間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此宏大的工程不能不說是驚人之舉。據估計,中國的水利工程是在19世紀甚至20世紀才落後於西方的。
取代早期封建制而起的是亞細亞式官僚制度,其源起可歸因於龐大的水利工程建設。因為興建水利工程時要對征調的千百萬人實行管轄,更重要的是興修水利往往要超出封建諸侯的疆界。因而國家統一是大趨勢,中央集權也勢在必行。為強化中央集權統治,重要的生產部門必須受官僚機構控制,奉行重農抑商政策是中國社會由來己久的特點。因為唯有鹽鐵是從原始工業中心向四面八方擴散的,最便於控制和實行「國有化」,所以早在公元前400年就有人建議將鹽鐵收歸國有,終於在公元前119年實施成功,而西漢官僚統治初期的政績之一便是鹽鐵官營。
鐵是近代工業文明的第一個基礎,而在公元1380年以前,鑄鐵在西方十分罕見,可能偶而為羅馬人製得。但在中國則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已在大規模生產鑄鐵了,到公元一世紀中國人已是鑄鐵大師,歐洲人相比之下落後1500年。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早的鋼製品也是在我國,湖南長沙出土的一把鋼劍是春秋晚期製成的。大約在西漢後期發明了一種把生鐵炒成鋼的炒鋼技術,鋼的產量因此大增,歐洲人直到十八世紀才掌握這種技術。為使生、熟鐵含碳量均勻化,還發明了「雜柔生熟」的灌鋼技術,公元550年前後製造的「宿鐵刀」就是灌鋼所制。其他諸如固體滲碳鋼技術和淬火技術等,均顯示出中國在鋼鐵冶煉技術方面長期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與冶煉鋼鐵相關的是鼓風機的發明。公元31年杜詩的水排是最早的水力鼓風機。大約在1200年發明了一種把曲拐(偏心連桿)與活塞結合起來的鼓風風箱,並用於冶煉技術中。這種中國式風箱在形式上與往復式蒸汽機相當,只是以相反的方式工作,被認為是瓦特蒸汽機的直系祖先。我國在西漢時期已經用煤,早在戰國時期四川地區就開鑿鹽井取鹵煮鹽,至遲在東漢時期就開鑿天然氣井利用天然氣煮鹽。關於石油的最早記載見於《漢書》,最早的石油井見載於《大元大一統志》(1303年),而西方第一口油井是美國人於1859年鑿成的20多米深的大口井,我們的祖先則最早掌握小口深井鑽鑿技術,到鴉片戰爭時期深度已超過一千米。
萬里長城的修建正是為了保護農業文明免遭游牧民族的侵襲。遠在戰國時,各諸侯國為保衛各自的領土已分別築起了許多城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把原來的城牆加以連接和改造,形成了東起遼東,西達甘肅的萬里長城。現今保存的主要是明代的城牆。1969年阿波羅宇宙飛船首次登月,宇航員明顯可見的地球上的人造工程只有兩種,其一便是中國的萬里長城。除萬里長城外,我國古代還有許多建築奇觀。北魏建成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磚塔,塔高39.5米,共l5層,曾經多次地震至今完好;建於遼代的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高67.3米,9層,為現存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木構建築,亦經多次地震而無損。這些建築物對研究現代房屋抗震問題有很大參考價值。在橋梁建築方面,河北趙縣的安濟橋(俗稱趙州橋)弛名中外。這座大石橋為單孔敞肩結構,圓孔凈跨37.02米,橋拱跨度之大為當時石橋所僅見,敞肩結構更是匠心獨運。這是由隋代李春設計,於大業年間(605—618)建設的,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仍屹立於校河之上。而歐洲約於l340年始建第一座拱橋——法國泰克河上的賽雷橋,比趙州橋整整晚了700多年。
我國的造船技術也是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ll80年前後歐洲人才知道並應用船舵,而我國早在紀元開始時已有此物。在福建泉州灣發現了一艘宋代海船殘骸,這船長約53米,船上設有13個水密隔艙。水密隔艙的作用在於萬一部分船艙受損而進水時不致於全船覆沒。歐洲的船隻到十八世紀才開始有水密隔艙的。自宋代以後指南針用於航海,我國古代的遠航事業更是遙遙領先。明初鄭和七下西洋,遠達非洲東海岸,堪稱歷史壯舉。他率領的船隊中的船型多為「寶船」,長約150米,張帆9—12面,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隻。當時繪制的航海圖早已蜚聲中外,在海外交通史和航海技術史研究上具有重大價值。
發明指南針的先聲是對磁現象的認識。在西方,英國人尼坎姆於ll90年首次提到磁極性和磁感應現象,知道地磁偏角存在是十五世紀的事。而在中國,漢代王充在《論衡》中所載的「司南勺」可能是最早的磁性指示方向器。到了宋代,《武經總要》載有一種「指南魚」,是以薄鐵片剪成,用火燒紅後按一定方向和傾角蘸水冷卻製成的,使用時令其平飄水上即可指示方向。這是人工磁化的最早記載,其製作方法還表明當時已利用地磁傾角了。稍後的《夢溪筆談》又記載了以磁石磨針而製成的指南針,作者沈括還記述了指南針的四種裝置方法並討論其優劣,他還最早記載了地磁偏角。朱閾於1113年在《萍洲可談》中首次提到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
與航海交通有關的是地理知識。我國古代的地理學源遠流長。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以我國境內1252條河流為綱,綜述各地水文、地貌、土壤、植被、物產和城鎮建制等,是一部著名的綜合性地理巨著。東晉法顯和唐僧玄奘西遊歸國後分別著有《佛國記》和《大唐西域記》,為研究這些地區歷史地理的重要著作。明代徐宏祖所著《徐霞客游記》更是一部地學名著,其中對西南、中南地區石灰石溶蝕地的考察比歐洲同類考察早130年,對石灰岩地貌分類比歐洲早200多年。在地圖繪制方面,西晉裴秀提出制圖的基本原則——「制圖六體」,為我國古代地圖學奠定了理論基礎;他與京相蟠聯合繪制的《禹貢地域圖》是見於記載的最早的地圖集。北宋沈括曾以麵糊、木屑和蠟油製成一幅立體地圖,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立體地圖。清康熙曾組織了一次規模空前的大地測量(1708—1718年間),據此繪成的《皇輿全覽圖》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地圖。測量還發現了緯度越高的地方子午線每度越長的事實,成了地球為扁橢球形的最早實測證據。比這次大地測量更為人熟知的是唐代張遂(僧一行)於725年首次測得子午線一度長度,而外國最早實測子午線是在814年。
這種大規模的科學研究與中國的皇權政治有密切關系。皇帝通過科舉制度招攬知識分子充實他的官僚隊伍,因而就存在著「正統的」科學和「非正統」的科學之分,前者通常有財力和人才方面的便利。造紙術的發明便是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與封建官僚的歸納總結相結合的典型。在植物纖維紙發明以前,我國使用甲骨、竹簡等作文書工具。現已發現的最早的紙是在西安等地出土的,年代約為公元前二至公元前一世紀。這些紙以大麻和薴麻纖維製成,質地還較粗糙,不便書寫。東漢蔡倫是主管宮廷作坊的小官,他總結經驗,深入實踐,於105年發明了質量較好的紙,以樹皮、破布、廢麻為原料,成本也大為降低。至東漢末年,造紙業已形成一門獨立的手工業。紙得到廣泛應用之後,印刷術的發明乃大勢所趨。雕版印刷術一般認為是隋唐之際發明的。目前所見的明確標有年代的最早印刷品是868年刻印的《金剛經》,寬1尺,長6尺,用7張紙粘成,除印文字外述有圖畫,印刷已相當精美。唐代中期的長安和成都等地印書業相當興盛,主要印農書、醫書和字帖等。歐洲人最早看到的印刷物是蒙古人侵入歐洲時所帶的紙巾和紙牌。現存歐洲最早的印刷品出版於1423年,那已是《金剛經》之後555年的事了。宋代以後印刷術有進一步的發展。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詳細記載了畢升發明泥制活字印刷的事跡。元代王禎《農書》中附載有一篇《造木活字印書法》,詳載了製造木活字和利用木活字排版印刷的方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術專著。歐洲最早用活字印刷的是德國人谷登堡,他於1450製成鉛合金活字,印刷出版了《二十四行聖經》等書。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對傳播中華文明、提高民族素質有重大意義,而四大發明在歐洲社會中所起的革命性作用也是眾所周知的。
天文學被列為官方正統科學。因為統治者對授時特別關拄,歷政是國家政策,每個朝代都設有天文官,司天監是內府機構不可缺少的部分,採用皇帝頒布的歷法就是臣服的標志,根本不允許民間私修天文。由此積累了世界上最豐富的連續的古代天象觀察材料,這些材料已成為現代天文學界十分珍視的寶貴遺產。早在公元前1361年就有日食記錄,自春秋至清初,日食記錄約有1000次,月食記錄約有900次,有581項慧星記載,公元前467年首次記有哈雷慧星。自公元前28年以來系統地記錄了太陽黑子現象,比歐洲早了1500年。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1600年間,中國有90次超新星記錄,其中宋代記錄到的1054年金牛座超新星爆炸的資料對現代射電天文學研究有重要參考價值。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也出現在我國。公元前四世紀石申、甘德的《星經》比西方的伊巴谷同類作品早三百多年,而其中星數比《天文大成》中的多三分之一。敦煌石窟中發現的約公元八世紀的星圖是現存最早的,載星1350顆。而國外現存星圖沒有早於十四世紀的,在十七世紀前也沒有一幅星圖載星超過1100顆。我國古代歷法之多居世界首位,前後共有105種。二十四節氣為我國所獨有,是為農業生產掌握時令而創的,大約在戰國時期即已完備。出現於戰國時期的「古四分歷」即定一回歸年為365.25日,與今測值只差11分14.53秒。南宋時期的「統天歷」(1199年)的數據為365.2425日,與羅馬教皇十三世在1528年頒行的現今世界通行的格里高歷所用數值相同。渾儀是我國古代天文觀測的主要儀器,大約出現於戰國時期。東漢張衡除了創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動儀之外,他還創制了「水運渾天儀」,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機械計時器。元代郭守敬是赤道式天文裝置——簡儀的創始人,簡儀是改進後的渾儀,它的赤道裝置中的支架結構與近代天文望遠鏡普遍採用的天圖式裝置基本相同,而這種裝置在歐洲十八世紀才開始採用。中國人還利用機械裝置使渾儀自動旋轉,與天空每晚視運動同步進行,這就要求有機械鍾的發明。李約瑟指出:近代科學革命的關鍵儀器就是時鍾,而其靈魂則是擒縱裝置,過去認為它是十四世紀歐洲人的發明,但實際上早在723年已由中國的僧一行制出。l090年蘇頌在開封研製的水運儀象台,合渾儀和渾象為一體,既可用於天文觀測又可與以水力運轉的渾象核對,還能自動報時。其中巧妙的擒縱器使報時機構作等時間間歇運動,實為最早的機械鍾。
天文歷法的進步以數學為基礎。中國古代數學主要是代數學成就很大。公元前一世紀的《周髀算經》是我國最早的天文數學著作,其中已有勾股定理和比較復雜的分數運算。約成書於公元一世紀的《九章算術》是我國第一部最重要的數學專著,其中所述的分數四則運算、比例演算法等都是當時世界最高水平的工作,關於負數的概念和正負數加減法則的記載是世界上最早的。三國時劉徽為《九章算術》作了詳注,用出入相補原理證明勾股定理,用無窮分割法證明方錐體的體積公式,用圓內內接正多邊形面積無限接近圓面積的方法算得圓周率為π=3927/l250=3.1416。此後南朝的祖沖之繼續研究圓周率,得出3.1415926<π<3.1415927,並以355/113為圓周率的「密率」,比德國奧托取得該值早1100多年。他還精於歷法,創大明歷(462年)時定一交點月為27.2l223日,今測值為27.2l222日,已准確到十萬分之一日了。宋元時期我國古代數學發展達到高潮。北宋賈憲提出了求任意次冪正根的增乘開方法,還列出了指數為正整數的二項式定理系數表,這兩項成果早於歐洲人六、七百年。南宋秦九韻在《數學九章》(1247年)中推廣了增乘開方法,他提出的高次方程數值解法與西方的霍納法一致,卻早於霍納572年。南宋楊輝於l261年發表了用簡單數字疊成的三角形圖,在歐洲是1654年由帕斯卡發明的,後世稱為帕斯卡三角形,卻比楊輝的成果晚約四百年。宋元時期在內插法的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進展,這是在計算歷法時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元代王恂和郭守敬在制定授時歷(1280年)時解決了三次內插的問題,朱世傑則得出了高次差的內插公式,這比歐洲人早了三百多年。以《九章算術》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傳統數學,由於它機械化的思維方式與演算法形式的具體成果,從思想上與方法上正好切合於計算機出現後的時代要求,對於未來數學的發展將起巨大的指導與推動作用,應不惜痛下功夫挖掘研究。實際上,繼承中國傳統科學的精髓不啻為當代科學的一種新思路。中醫學也算正統科學,但與西醫的融合至今未達到,在百川歸海的總趨勢中應該努力發掘中國傳統科學這個寶藏。
先秦本是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面,中國文化中也曾出現過跟西方科學相一致的因素,諸如墨家對力學、光學和邏輯學的貢獻。然而這些「非正統」科學終也沒能在中國文化中紮下根,尤其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更趨於湮沒無聞。唯一的例外應該說是道家學派。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政治上的支持等,但其根基則扎在小農自然經濟的土壤中。煉丹術士的最大成果就是歪打正著,煉出了足以摧毀歐洲封建堡壘、騎土團的盔甲和奴隸多漿船的火葯。西方在十三世紀以前還不知道硝石為何物,而中國早在850年的《真元妙道要略》中就記載了用硝石、硫黃和木炭製成火葯混合物。此後不久,火葯就用到了兵器上。史料記載,公元970年和1000年都曾有人製成了火球、火蒺藜等火葯武器。1044年的《武經總要》提出了不同用途的火葯配方及其製作方法。早期的火葯武器都還是以彈射或拋擲的方式投出,然後利用火葯爆炸燃燒以殺傷敵人,但1259年發明的突火槍則是以火葯的爆炸力射出「子窠」的管狀火器,這是現代槍炮的發端。明代以後火葯兵器更有大發展,手榴彈、地雷、水雷、定時炸彈、子母炮等都出現了,以火葯作為推進動力運送火葯至敵方爆炸的火箭也出現了,並有單級、二級、往復火箭等多種類型。根據李約瑟的研究,導致火葯發現的煉丹術是在中國起源的,而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142年)是世界上最早的煉丹術著作。晉代葛洪所著《抱朴子》(300年)提到用錫、礬、寒監製造二硫化錫,而歐洲直到十四世紀才初次提到此物。作為生理煉丹的副產品,早在十一世紀就已開始從人尿中提煉激素作葯物,而西方直到1927年才由阿什海姆和宗德克從尿中獲得性激素;更有甚者,在提煉人尿中的類固醇激素時,竟然採用了皂素沉澱的方法,而這種方法在西方到19l5年才由溫道斯發明,完全是現代化的方法。
眾所周知,近代科學在歐洲興起,使西方走到了中國前面。但「我們必須記住,在早些時候,在中世紀時代,中國在幾乎所有的科學技術領域內,從制圖學到化學炸葯都遙遙領先於西方」。「我們每個人在我們的歷史中也有我們驕傲和自卑的理由。我們不必為過去而過多地煩惱。我們需要了解過去並揭示其與未來的關系」。(《李約瑟文集》)近百年來,中國人民前仆後繼英勇奮斗,終於悟出了一個真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個社會主義中國已經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也只有堅定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才可能實現中國科學的大翻身,當代中國科學技術的輝煌成就是最好的佐證。人工合成結晶胰島素問世,原子彈氫彈相繼爆炸,人造地球衛星發射上天及回收,楊樂、張廣厚首創函數分布論研究中兩個主要概念——「虧值」和「奇異方向」之間的有機聯系,陳景潤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突破,修瑞娟微血管循環理論的建立,「中國環流器一號」和正負電子對撞機加速器實驗室相繼奠基並投入使用,以及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所屬研究單位在超導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債,都是名列世界前茅,受到國內外交口稱贊。在世界上以中國人姓氏命名的現代科技成果也是令人瞻目的,諸如華(羅庚)王(元)方法,陳(景潤)氏定理,熊(慶來)無窮極,侯(德榜)制減法、吳(仲華)氏通用理論等,都是舉世公認的科研成果。偉大的中華民族必將以自己堅毅的意志和無比的氣概,甩掉三四百年來的落後帽子,又一次迅速趕上和超過世界科學技術的先進水平,創造出更加光輝的業績。
④ 宋徽宗明明知道奸臣是誰可是卻為什麼一直下不了決心去除掉奸臣呢
水火不能相容 忠義難以兩全
《水滸傳》全稱《忠義水滸傳》,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作者通過以宋江為首的各路好漢被逼上樑山的故事,生動地演繹了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現實,表達了對社會安寧、國泰民安的嚮往和對貪官污吏的痛恨,勾勒出一幅忠君愛國、除暴安良的理想圖畫。因此,正如小說題目所昭示的,忠義思想就是這部小說的主旨。這種思想的最大負載者就是作者以全力塑造的宋江這個人物。應該說這個形象在第70回之前是比較真實的,而第70回之後則顯得虛假不實。為什麼說小說中的宋江形象存在虛假成分呢?這要從宋江性格矛盾說起。盡管《水滸傳》取材於歷史上的真人真事,但作者畢竟又加上了許多理想成分,將這個人物理想化了。
宋江不僅是小說中的一個重要人物,而且也是小說中的一個特殊人物。說他重要,是因為作為起義軍領袖,他親手創建、發展、壯大了起義隊伍,使之成為宋王朝的心腹大患;說他特殊,是因為他既委身於造反之列,卻又始終不能忘懷對封建統治階級的耿耿忠心,最終又親手葬送了起義事業。「義」使他傾向革命,不滿現實;「忠」又使他瞻前顧後,優柔寡斷。這種雙重性格,不僅造成了宋江的個人悲劇,也造成了整個起義軍的悲劇。
在作者筆下,忠義思想無疑是宋江性格的核心。圍繞這一核心,作者大致是按照三個階段來演繹宋江生活的軌跡:一是俠義英雄時期;二是亡命江湖、落草為寇時期;三是招安以後。
其中,第一個時期是宋江人生的一個重要鋪墊。作者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突出描寫宋江的「義」。這不僅是人物性格的基礎,而且也是整部小說的基礎,所以,人物一出場,作者就為他定下了義的基調。小說第18回對宋江有一個總的介紹,寫他平生只好結交江湖好漢,一貫地扶危濟困,救人之急,有「及時雨」之稱。因此,天下不論識與不識的,提起宋江莫不交口稱贊,也無不以結識宋江為榮。宋江也正因此而獲得了極高的聲譽。在這一時期,宋江最大的一次義舉是私放了劫取生辰綱的晁蓋等人。雖然他出於「義」救了他們,但從內心裡又覺得他們犯下了彌天大罪,於法度上卻饒不得。可見,其所行之「義」,是以不觸及封建專制統治為前提的純粹的義,但是「義」和「忠」畢竟又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對立的兩種思想。當這兩種思想統一在一個人身上時,就難免要作出抉擇。顧及了對晁蓋的義,就不可能顧及對封建王朝的忠。「忠」和「義」的矛盾本來就潛在著,只不過在第一個時期沒有明朗化罷了。總的來看,俠義英雄時期的宋江,仗義疏財,扶貧濟困,是一個心懷忠義、品格完美的英雄人物。表現在他身上的「義」,體現了封建時代人民群眾嚮往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互相扶助的一種道德追求。
怒殺閻婆惜是宋江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為了逃避朝廷的懲處,他不得不亡命江湖,四處流浪。作者寫他亡命江湖的目的,還是在於展示一個「義」字。比如小旋風柴進對他的禮遇,清風山劫匪王矮虎前後不同的態度等,都從側面烘託了他的「義」。宋江的義,不僅使他俠名遠揚,而且像一塊護身符一樣多次助他化險為夷,遇難呈祥。各路英雄對宋江的頂禮膜拜,正是對他的「義舉」的回報。也正因如此,宋江才有那麼大的凝聚力,將眾多好漢團結在他的周圍,他也才能夠穩坐帥位,說一不二,具有那麼高的威信!顯然,「義」是他日後統率梁山的資本。
不僅如此,亡命江湖還給了宋江展示其組織才能。領導才能的機會。亡命清風寨時,為報劉高之妻害已之仇,他與花榮合謀定計,大敗官軍。此後,為了粉碎官軍的追剿,他又用計智賺秦明入伙,使秦明不得不走上造反之路。宋江以他的「義」和智慧,在清風山初步集結起一支造反隊伍。為了躲避大隊官軍的追捕,他又積極獻計獻策,要親率這支造反隊伍上樑山入伙。宋江以他的實際行動表現出對封建專制制度的極大蔑視與踐踏。當此之時,他可曾想到對皇帝的忠?秦明本無反心,他卻逼其造反,這是在維護封建制度嗎?計賺秦明,致使秦明家少數人被殺,這是在維護封建王法嗎?秦明無辜而被反名,其家人無罪而就地死,這是義還是非義?只是,宋江這種反抗思想的萌芽不久即為宋太公的一封家書所扼殺。出於忠孝,宋江一再拒絕了晁蓋的等人邀其上山入伙的建議,寧可淪為朝廷的囚徒,也不願意落草為寇與朝廷為敵!這種骨子裡對封建王朝的「忠」與行動上的不忠矛盾地糾纏在一起,使他的潔身自好與造反行為形成鮮明的對照,而「忠」對「義」的主導任用,又使宋江的入伙梁山充滿了曲折性和戲劇性。盡管在押赴江州途中,危險四伏,迭遇不測,使宋江飽受驚嚇,但他仍然不改初衷,多次謝絕了各路好漢殷殷挽留的好意。
刺配江州以後,宋江原本希望改過自新,再作良民,以上報朝廷,下安黎庶,但封建階級並不買他的帳,最後因為一首所謂的「反詩」而要革掉他的命。宋江雖然也是被逼上樑山的,但他的被逼與武松、林沖等人又是多麼的判然不同啊!
落草梁山以後,宋江充分發揮了他的領導才幹,整飭山寨,訓練隊伍,親率義軍攻城掠地,打敗官軍,嚴重威脅到宋王朝的生存。為了壯大自己,他又不擇手段地籠絡人才,將宋朝的統軍將領呼延灼、關勝等「逼」上樑山。為了招納盧俊義上山,一方面,宋江大展「義」舉,使盧俊義感激非常,另一方面又派人在他北京家中題下反詩,斷其歸路。乃至盧俊義蒙冤陷獄,宋江為救他又率兵遠行,兵臨城下。呼延灼、關勝、盧俊義等皆無反心,是宋江逼人家造反。等到人家情願歸降後,宋江又以日後封妻蔭子相安慰。他一方面自稱朝廷罪臣,見有輒稱「小吏」,稱已不得已暫居水泊,另一方面,卻又轟轟烈烈大造朝廷的反。不管作者的主觀意圖如何,落草為寇時期的宋江,始終洋溢著一種強烈的造反精神。正因如何他才能團結義軍民,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無論宋江骨子裡如何忠於朝廷,他的行為卻把他自己置於了統治階級的對立面。或許正因如此,招安以後,四大奸臣始終對宋江心存芥蒂,他們怎麼能容忍一個造過朝廷反的人和自己同殿稱臣呢?他們又如何敢給這個造反英雄以高度信任呢?宋江的「義」表現出了與朝廷公然對立的性質。客觀上講,第七十回之前的宋江比較可信,但後期的不和諧導致了人物性格的矛盾。
正當起義軍取得三敗高俅、兩贏童貫的輝煌勝利之際,宋江的思想與行為卻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這個一向標榜「替天行道」、「清君側」的人不僅沒有殺掉奸臣,反而恭恭敬敬地將其送下了山。為了招安,他甚至去找妓女疏通與皇帝的關系。因為在宋江看來,自己已完全具備了投降朝廷的條件。不是嗎?在官軍不能消滅自己的情況下投降,不正表明自己對朝廷的忠心嗎?可見,他是把梁山義軍的一切勝利,當作了向朝廷投降的資本。招安之後,他又馬不停蹄地為統治者破大遼、平方臘,不是再一次證明他的忠心嗎?可惜這只是宋江的一廂情願!事實上,宋徽宗這個無道昏君再糊塗,有一點卻表現得非常清醒,那就是從未信任過宋江!正應了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俗語,宋江的悲劇其實在冥冥中早就註定了,只不過他並不自覺,反而以「義」為借口,讓眾多梁山兄弟作了他「忠」的祭品。造過朝廷的反,是為不忠;投降朝廷,任人宰割,是為不智;讓眾弟兄因他而死,是為不義!而他偏偏以「忠義」相標榜!
通過上述對宋江忠義思想發展過程的分析,不難看出,忠義思想固然是宋江性格的核心,但忠與義的矛盾卻始終存在著,只不過在各個時期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罷了。而忠對義的主導作用,又使得宋江的一生充滿了悲劇色彩。
「忠」和「義」是極端對立的兩種思想。一方面,宋江對皇帝特別「忠」,始終沒起過反抗皇帝的念頭,所以他把自己的一切造反行為皆歸結為忠君愛國,為國除奸;另一方面,他對梁山兄弟又特別義。然而,皇帝與「賊寇」之間畢竟又是水火不相容的。皇帝才是造成社會黑暗的罪魁禍首。對殘民以逞的皇帝絕對忠,就不可能對人民群眾特別義。招安之後的殘酷現實一再證明了這一點,陳橋驛滴淚斬小卒就是一個明證。反之,對人民群眾特別義就不可能對皇帝絕對忠。遺憾的是,作者卻讓宋江將這對立的雙方「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開辟了所謂第三條道路。
首先,作者讓宋江把皇帝與奸臣分開,把起義宗旨限定在只反貪官不反朝廷上;其次,又把「義」放在「忠」的附屬地位,忠義思想實質上變成了絕對的忠君思想,而「義」又不可避免地成為束縛梁山好漢的一種精神枷鎖。試看李逵的反抗精神多麼強烈,可是一遇到宋江哥哥就低眉稱諾,一味順從,那怕成了宋江「忠」的犧牲品,還甘願做一名小鬼追隨他。梁山兄弟均反對招安,可是唯獨不反對自始至終主張招安的宋江,並對他表現出盲目的絕對的順從。正是在「義」的欺騙下,梁山兄弟才甘願隨宋江征遼寇,平方臘,一百單八將損折大半,最後連宋江自己也成了其忠義思想的犧牲品。這種悲劇性的結局說明,宋江的「忠」既未能贏得皇帝的信任,而他的「義」也沒能保全梁山兄弟的性命,甚至連反貪官污吏這一目的也沒能達到。
宋江性格的矛盾,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世界觀的矛盾。這從小說和題目《忠義水滸傳》上也不難看出。出於對封建正統思想的考慮,作者一方面一廂情願地安排宋江的出路,以使之合乎忠君愛國的理想,另一方面又以清醒的現實主義態度大力鞭撻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使造反起義成為不可迴避的現實,一定程度上表現了對造反英雄的歌頌。作者這種思想上的矛盾不僅毫無保留地體現在宋江這個人物的塑造上,使得宋江成為小說中最失敗的人物,而且體現在小說的招安結局上,使得《水滸傳》的主題呈現出完全對立的思想特性。作者既不想讓宋江起義達到改朝換代的目的。那麼,草寇生涯就不是一個美好的結局。在這種情況下,唯有招安即投降朝廷才是青史留名的美事。宋江這個形象的失敗,就在於他完全成了作者思想的傳聲筒,以至於人物性格的發展前後矛盾,破綻百出!
可以說,正是由於作者世界觀的矛盾導致了宋江性格的分裂,最終使其缺少真實感。
source:
透過天書看宋江
在封建時代,迷信是威服民眾、快速提升人氣、聚集力量的有效途徑。很多舉事者利用迷信鼓動大眾思想,樹立個人威望,同時尋得舉事的正義性合法性的依據。那種種神異就像一團團迷霧,紛紛擾擾,這紛紛擾擾在迷惑眾人眼睛的同時,也折射出神異製造者的真相,《水滸傳》也不例外。
一、為自己加冕--童謠
「 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這首童謠首次出現是第三十九回 ,蔡知府後堂, 黃文炳道:「不敢動問,京師近日有何新聞?」知府道:「家尊寫來書上分付道:『近日太史院司天監奏道:夜觀天象,罡星照臨吳楚,敢有作耗之人。隨事體察驅除。』更兼街市小兒謠言四句道:『耗國因家木……』因此,囑付下官,緊守地方。」
此時宋江還在大牢里,要說是宋江為抬高自己在粱山的地位而編出來的,那簡直是誣蔑。莫慌,我們且慢慢理會一下。蔡、黃的對話是私下交談,別人無從得知的,且他們的職責是斷絕謠言,絕不會宣揚。蔡知府審問宋江時確未提及,從戴宗梁山泊初會眾好漢一節可以看出,就是刑警隊隊長戴宗都一無所知,囚犯宋江怎會得知?倒是蔡知府的家信含糊提及謠言,吳用的假回書中揣度成童謠了,這為宋江的發揮作了伏筆。宋江是直到要被砍頭時,看了犯由牌才知道自己還「忘造妖言」了(見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漢劫法場 白龍廟英雄小聚)。
宋得救後,在華榮力挺下壓過晁蓋,破了無為軍。殺黃時,宋江宣讀的判決書里也沒有提及童謠,只說「你如何只要害我三回五次,教唆蔡九知府殺我兩個!」
回到梁山排坐次時宋江再次自作主張,讓新舊頭領,分列左右,得到眾人附和。隨後酒宴上宋江說起江州蔡九知府捏造謠言一事,與眾頭領:「叵耐黃文炳那廝,事又不幹他自已,卻在知府面前將那京師童謠解說道:「『耗國因家木』耗散國家錢糧的人必是家頭著個『木』字,不是個『宋』字?『刀兵點水工,』興動刀兵之人必是三點水著個『工』字,不是個『江』字?這個正應宋江身上。那後兩句道:『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合主宋江造反在山東。以此拿了小可。不期戴院長又傳了假書……」可見宋江被救後很快就知道了假書的內容,於是尋得機會好好的發揮一番。所謂黃文炳解童謠完全是宋江自說自畫。宋江此番經營立刻見效,李逵跳將起來道:「好!哥哥正應著天上的言語!(41回)隨後宋江又從玄女娘娘處得到了更為神秘的天書,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二宋江的政治主張與處世哲學
天書、天言皆天機,與心機近也,常人不可揣測。《水滸傳》中天書、天言(娘娘法旨)、詞《滿江紅》相互照應,清晰的勾勒出宋江內心深不可測輕不示人的心機。
娘娘法旨道:「宋星主!傳汝三卷天書,汝可替天行道為主,全忠仗義為臣,輔國安民,去邪歸正。他日功成果滿,作為上卿。」(第四十二回 )這實際是宋江的政治主張。宋江上山立足未穩,就打定了自己的算盤:打起替天行道的旗號,走全忠仗義輔國安民之路,去邪歸正——招安,才能位列上卿,光耀祖宗。說到這里,我們不妨再讀一讀宋江為自己量身打造的童謠,「耗國因家木……」首字「耗」已給自己定調,唯消耗而已。絕不同於方臘天書:「十千加一點,冬盡始稱尊……」所以當李逵魯莽的叫:「……做大宋皇帝……做小宋皇帝……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在那裡快活,卻不好!——不強似這個鳥水泊里!」踐越了宋江的政治紅線時,戴宗連忙喝道:「鐵牛!你這廝胡說!再如此多言插口,先割了你這顆頭來為令,以警後人!」(41回)再到第四十四回 戴宗對石秀道:「這般時節當不得真!一者朝廷不明,二乃奸臣閉塞。小可一個薄識,因一口氣,去投奔了梁山泊宋公明入伙,如今論秤分金錢,換套穿衣服,等朝廷招安了,早晚都做個官人。」 戴宗這句話頗耐人尋味。一投奔的是宋公明,把老大晾到了一邊。二等朝廷招安了,早晚都做個官人。此時宋江還未對眾人明言招安。第五十五回 宋江也只是含糊道:「某等眾兄弟,也只待聖主寬恩,赦宥重罪,忘生報國,萬死不辭。」直到第五十八回 宋江才對呼延灼明言招安。這說明宋江的先上山後招安的路線,戴宗很早就知曉,並認同這是很拿得出手的一面招牌,事實這一路線確實很得一部分人心,所以招安書一到「替天行道」馬上變成了「順天護國」。
⑤ 這個帽子什麼品牌
New Era
New Era 是全球領先的頭飾設計者、開發商和製造商,是一家擁有95年歷史的全球頭飾公司,每年生產2500萬件授權和非授權的優質時尚裝飾品。
它是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 (Major League Baseball) 官方球帽的唯一製造者和經銷商,還獲得全美籃球協會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美國冰球聯盟 (National Hockey League),以及 College -- Bowl Games and National Championships and Little League 的授權。New Era 也是於2005年推出的 EK by New Era 品牌的唯一所有人。New Era 成立於1920年,是一家總部位於紐約 Derby 的私營公司,並在加拿大、歐洲和日本設有分部。該公司擁有1,500多名員工,是公平勞工協會 (Fair Labor Association) 的 A 類會員。New Era 為美國知名的制帽品牌,除了生產美國職籃(NBA)、美式職業足球(NFL)的球帽之外,最風行的便是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帽子系列。隨著許多嘻哈明星、影視名人佩戴New Era帽子,New Era帽子跨出運動范疇,受到喜歡街頭文化及運\動休閑人士的歡迎,成為最新的時尚穿著指標。
在HIP-HOP界裡面最有人氣的帽款就是NEW ERA CAP了。號稱世界上質量最好與設計最佳的專業棒球帽品牌。其宣傳口號為「It's not a cap,it's a flag!」(這不是一頂普通的帽子,這是面旗幟!)。現在此品牌的正版頭飾在中國內地還難以買到
英文名稱
New Era
創立時間
1920
創始人
Wheatstone Koch
⑥ 唐朝的帽子的釋義
唐朝男子戴的帽子叫作襆頭。
襆頭從唐初的流行「平頭小樣」開始,造型不斷變化。「周武時代」武則天賜朝貴臣內高頭巾子,又稱為「武家諸王樣」。唐中宗賜給百官英王踣樣巾,式樣高踣而前傾,這種式樣與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所用巾子「魏王踣」相似。唐玄宗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賜供奉官及諸司長官羅頭巾及官樣巾子,又稱官樣圓頭巾子。到晚唐時期,巾子造型變直變尖。至於包裹巾子的襆頭,唐以前用繒絹,唐代改用黑色薄質羅、紗,並且有專門做襆頭用的薄質襆頭羅、襆頭紗。
⑦ 誰有一些關於<核舟記>和<活板>的題目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學家、政治家。1歲時南遷至福建的武夷山、建陽一代,後隱居於福建的尤溪一代。仁宗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進士。神宗時參與王安石變法運動。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提舉司天監,次年赴兩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出使遼國,駁斥遼的爭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整頓陝西鹽政。後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加強對西夏的防禦。元豐五年(1082年)以宋軍於永樂城之戰中為西夏所敗,連累被貶。晚年以平生見聞,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夢溪筆談》。
原文;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後典籍皆為板本。
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
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
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葯稍熔,則以一
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
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
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
十餘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
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
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葯熔,以
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翻譯; 用刻板印刷書籍,唐朝人還沒有大規模採用它。五代時才開始印刷五經,以後的各種圖書都是雕板印刷本。
慶歷年間,有位平民畢升,又創造了活板。它的方法是用膠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銅錢的邊緣,每個字製成一個字模,用火來燒使它堅硬。先設置一塊鐵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蠟混合紙灰這一東西覆蓋它。想要印刷,就拿一個鐵框子放在鐵板上,然後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滿一鐵框就作為一板,拿著它靠近火烤它;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塊平板按壓它的表面,那麼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展得像磨刀石一樣。如果只印刷三兩本,不能算是簡便;如果印刷幾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特別快。印刷時通常製作兩塊鐵板,一塊板正在印刷,另一塊板已經另外排上字模,這一塊板印刷剛剛印完,那第二板已經准備好了,兩塊交替使用,極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每一個字都有幾個字模,像「之」、「也」等字,每個字有二十多個字模,用來防備一塊板裡面有重復出現的字。不用時,就用紙條做的標簽分類標出它們,每一個韻部製作一個標簽,用木格儲存它們。有生僻字平時沒有準備的,馬上把它刻出來,用草火燒烤,很快可以製成。不拿木頭製作活字模的原因,是木頭的紋理有的疏鬆有的細密,沾了水就高低不平,加上同葯物互相粘連,不能取下來;不如用膠泥燒制字模,使用完畢再用火烤,使葯物熔化,用手擦試它,那些字模就自行脫落,一點也不會被葯物弄臟。
畢升死後,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們得到了,到現在還珍藏著。
⑧ 帽子有幾種分別叫什麼
帽子的種類帽子的品種繁多, 按用途分:有風雪帽、雨帽、太陽帽、安全帽、防塵帽、睡帽、工作帽、旅遊帽、禮帽等;接使用對象和式樣分,有男帽、女帽、童帽、幼兒帽、少數民族帽、情侶帽、牛仔帽、水手帽、軍帽、警帽、職業帽等;
按製作材料分,有皮帽、氈帽、毛呢帽、長毛紱帽、絨絨帽、草帽、竹斗笠等;按款式特點分,有貝雷帽、鴨舌帽、鍾型帽、三角尖帽、前進帽、青年帽、披巾帽、無邊女帽、龍江帽、京式帽、山西帽、棉耳帽、八角帽、瓜皮帽、虎頭帽等等。
帽子的大小以「號」來表示。帽子的標號部位是帽下口內圈,用皮尺測量帽下口內圈周長,所得數據即為帽號。「號」是以頭圍尺寸為基礎制定的。
帽的取號方法是用皮尺圍量頭部(過前額和頭後部最突出部位)一周,皮尺稍能轉動,此時的頭部周長為頭圍尺寸。根據頭圍尺寸確定帽號。
(8)司天監帽子擴展閱讀
帽子的由來:
原始人把獸皮、樹葉蓋在頭上以保護頭部,產生了帽子的雛形。《後漢書·輿服志》有「上古穴居而野處,衣毛而冒皮」的記載。中國古代的帽,主要有冠、冕、弁、巾幘、襆頭、盔等品種(見圖)。世界各國帽的歷史也很悠久。
歐洲古代男子多戴兜帽和無邊帽,女子多戴面紗和頭巾。古代歐洲和小亞細亞農村,習慣戴家庭製作的草帽或其他植物纖維編的帽。雅典和羅馬的傳統手工藝者常戴橢圓形帽頂的氈帽。
在羅馬,這種帽子是庶民的一種標記。海狸皮帽14世紀在弗蘭德斯流行,以後流傳到法國和英國等地。英國的圓頂硬禮帽,創始於1850年。
19世紀後半葉美國流行軟氈帽。在拉丁美洲和美國西部流行闊邊帽,它是一種帽邊在邊緣處向上捲起的高頂氈帽或草帽。
地中海東南岸一帶流行土耳其帽,其形制是平頂,無帽檐,圓錐形。阿拉伯人傳統頭飾是色彩鮮艷的穆斯林頭巾。日本有傳統的絲質塗黑漆的坎墨雷帽。在熱帶地區,人們戴軟木盔以免日曬。
⑨ 滿分 求 郭威 藏頭詩!~
郭東小溪嘩啦啦,
威聲不大濺水花,
快至此地細玩耍,
樂此不疲忘回家。
郭威快樂
⑩ 這個帽子叫什麼名字
CLOT 陳冠希 ACU限量帽子CLOT EDISON 陳冠希 近兩年創辦了自己的服裝品牌CLOT,並自己參與服裝的設計、用料等各個方面,成為中國第一潮牌,並在世界上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CLOT是一個LIFESTYLE的公司,創作服裝,包括CLOT品牌服裝以及在香港的JUICE店鋪、策劃PARTY、幫助香港一些公司做consultant,例如NIKE、PEPSI、levi『s…、更包括CLOT自己的音樂,現成員包括:陳冠希、MC仁、陳奐仁、DJ Tommy、廚房仔、恭碩良等一起,CLOT是一個FAMILY,是一個不可分開的家庭。 而他的店鋪JUICE也成為香港遊客的一旅遊勝地 CLOT也經常會與一些其他大品牌生產合作產品,像LEVI'S,NIKE,PEPSI等品牌. 前段時間EDC在上海長樂路開了自己第二家clot店ACU 第一家在香港 ACU開店當天的情況 可謂盛況空前 各大明星潮人都出現在ACU 藤原浩 黃秋生 等等。與NIKE的合作,鞋款的Nick name為「KISS OF DEATH(死亡之吻)」,Nike Air Max 1 NL X Clot 全球限量1299/對,想買也買不到.鞋身用卡其和橙色混搭,後跟有CLOT的標志和中國圖騰,鞋頭的透明設計也是鞋子的一大亮點!鞋墊和鞋盒的設計都透著濃烈的中國風 levi's x clot x fragment 517 褲腿後面LOGO的靈感來自星際大站~ levi's x clot x fragment 505 低調的設計,褲子用料十分厚實這兩條褲子只在香港和台灣發售,數量是香港100條,台灣200條[/ft] 穿梭時光 Levi』s結合其最具影響力代言人陳冠希所屬的潮流廠牌Clot,再次邀請著名設計師Madsaki共同合作,打造出了新一款Levi』s 517 X CLOT X Madsaki。此款Levi』s 517全台限量200件,售價8900元。在陳冠希對alieNEGRA的詮釋之下,1974年以後崛起的亞洲新世代,不但承襲亞洲傳統文化,更吸收外來的刺激,內化成獨一無二的亞洲潮流文化。他們在平凡現代人的外表下,擁有原創與獨特的自我想法,就如同「Alien」一樣!MADSAKI設計此款限量褲時,融入了個人獨特的未來觀感!MADSAKI選擇以在考古歷史上別具意義的NEVADA內華達古董褲為基礎,以內華達褲的古典洗色,搭配MADSAKI瘋狂 ACU [Shanghai] ACU名取自英文acupuncture(針灸)與acupressure(針壓法/推拿)打頭字母 ACU以經營高端球鞋為主 也是中國第一家高端boutique sneaker店 由CLOT凝結集團的三位主力成員 陳冠希Edison Chen 鍾俊腱Tom Chung 陳奐仁Hanjin傾力打造 2003年 創立CLOT COMPANY LIMITED 2009年 經歷人生低潮的陳冠希(Edison)雖然在演藝事業方面沒有重整旗鼓,但在商場上已積極奮發,陳冠希和好友潘世亨創立的「凝結集團」(CLOT Company Limited)在馬來西亞首府吉隆坡成立首間海外時裝分店JUICE KL。 EDISON,一個就算忘記,但是不可能看不見他的人. 也許很多人討厭他的壞笑,因為他的緋聞,因為他的唱片,因為他走路的姿勢,因為他對人的態度,因為他家 的背景,等等...... 所以在他被英皇雪藏的三年,他做了很多改變,頭一次承認自己的女友身份,頭一次開店,頭一次設計,頭一 次做唱片公司.而且,很明顯,三年後,他的事業、愛情都在得到收獲。 可能還是有人在懷疑,因為他家的資本還有因為針對了極少人氣來做限量,才得以使得他在銷售道路上 一帆風順。 他可能真的不是一個成功的藝人,但他絕對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也許還是個成功的設計師。 很多人還在針對CLOT,覺得質量和設計不足以走HI-FASHION道路。OK,CLOT本來就 是做CROSSER,街頭品牌雖然不應該出現在時裝SHOW上,但是很明顯CLOT有它自己的道 路,不能拿它與APE等街牌相比較。而且本人還幫LEVI'S做設計,連代言都拿到手了,如果不是因為他 越來越獲得別人的承認,你認為國外的資本家們會做這個商業策劃嗎? EDISON創立CLOT 凝結集團,本意也就是集合大家的力量,做本土潮流文化,與日本潮牌的合作 也好,共同設計也好,不過是為了「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些」,CLOT在等待成為巨人的那天, 而且現在看來,那天已經不再遙遠. 他在香港開辦的JUICE、在上海開的ACU正在成為國內潮人的聖地,不僅是NIKE、LEVI』S 還有PEPSI、BANDAI、LACOSTE等都有合作的規劃了,也許CLOT這個小巨人可以成就一個時尚界 的新名詞---------------HI-CROS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