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來童裝市場做的大嗎
現在最好掙的錢一是兒童,二是老人。二胎政策開放,有條件的都要二胎了。關鍵看你走什麼路線是便宜廉價批發,還是精品上檔次的。更重要的是看你手頭上的資金是否充裕
2. 2020服裝行服相關經驗業的未來前景
服裝行業肯定有盈利,但是並不代表每家店面都能賺錢,這里又必須將服裝行業分為線上及線下的銷售,我們都知道實體門店的生意不好做,說沒有受到網路的影響是假的,但是,真正能夠靠著短視頻帶貨的門店或者公司也並不是那麼多,反之,隨著消費升級下,將線上與線下完美結合的服裝獲得了較大的成功。
服裝行業
正規杠桿交易平台!牛市行情,適當杠桿盈利翻倍!
首先,需要關注幾個重要的數據。
1、人均衣著消費支出
衣食住行,衣服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這個關系民生的重要行業卻只佔據了較低的份額,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為1289元,增長4.1%,占據人均消費的6.5%,同時還要注意,農村居民跟城鎮居民的衣著消費水平差別很大。
2、女裝是服裝消費市場的主體
這點應該是毫無疑問的,女性對於衣著的消費遠遠大於男性,或者說,男性選擇了一家適合的服裝品牌基本很難改變,比方說易論個人,休閑服飾非常少,幾乎都是正裝,也沒那麼多時間去逛衣服店,所以,買衣服基本就是固定的品牌,要麼就是定做。
女性則不同,除了高端奢侈品牌,其餘品牌的集中度也就相對較低了,換言之,你們家的衣服好看,別人家的衣服也好看,那就一邊買一件咯,從整體佔比來看,女裝占據服裝銷售的48.1%,隨後才是男裝,佔27%左右,集中度最高的是運動服/鞋。
3、服裝零售額增速逐年降低
從數據來看,自2011年的增長達到37.1%之後,8年時間以來每年都是下滑的,到去年的服裝行業銷售額增速已經降為-4.78%,全年總的零售額為9870.4億。
站在供給的角度講,國內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量是持續下滑的,隨著改革的進行,風險及不確定性體現較為明顯,行業整體雖然發展平穩,但需求跟供給是同步下滑的,很大程度上,這跟經濟增速下滑是相輔相成的。
4、線上零售規模逐年增長
這可以說是必然,隨著消費的升級、價格的降低以及便利性,服裝行業網路渠道逐漸完善,可事實上線上銷售的增速也依舊是逐年下滑的,區別在於增速雖然不到,但是毛利率卻有所增長。
今年雙十一的數據顯示,大牌女裝表現非常兩眼,優衣庫、波司登、伊芙麗、Only等品牌可謂是力壓群雄,再如運動服飾安踏的增速高達63%,2018年僅網路零售額就高達5000億以上,已經大幅超過了實體門店的銷售。
其次,服裝行業有盈利嗎?
通過上述四點,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國內服裝行業的賺錢效應,盈利自然是有的,只是早已從當初的實體店盈利變成了網路銷售盈利。
隨著短視頻近幾年的崛起,「網路帶貨」一詞不脛而走,隨手打開某一短視頻APP,最多的往往是女性帶貨的情況,實話實說,從欣賞的角度講,視頻中的男生女生穿的衣服那是真好看,但是,網路帶貨火起來的每個城市也就那麼些人,也就是說不是每一家運用網路帶貨模式進行銷售都能生意很好。
然而不單單是衣服,還有其餘商品也同樣在線上銷售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易論曾經在一部電影中看到一句話印象較為深刻,說淘寶當年為什麼衣服賣的這么好?男主角一語中的,那是賣的圖片。
而現在的視頻帶貨也是這個道理,試想一下,一名身高一米七,體重200斤的人,穿什麼衣服好看?結論自然不用易論多說,換言之,我們在視頻中看到的帶貨的男生女生無一不是好相貌、好身材,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服裝符合人們的審美。
對於2019年以來,預計的服裝增速將放緩至3.5%,除了女裝是最大的銷量占據地之外,童裝及運動服飾的增長也在逐漸體現,說道這里,易論又得從個人實際情況分析一下。
易論的孩子剛滿兩歲,我們家每年的衣服消費大概在8000-10000元之間,我個人是這個三口之家衣服消費最少的,而最多的是孩子,鞋襪衣帽年消費40%都在孩子身上,所以,上文說童裝增長體現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我們家女裝消費也基本接近40%……
從行業競爭方面看,在我國,服裝行業的集中度很低,屬於明顯的遍地開花,這一點從A股市場85家服裝紡織概念股就能看出來,不過知名度較高品牌的行業集中度倒是相對較高,比如男裝的海瀾之家,女裝的優衣庫(日本)、伊芙麗,運動服裝的安踏等等。
整體的行業集中度只有6.9%,對比發達國家後我們發現國內的服裝行業僅僅還處在成長期,目前已經在看是凸顯行業的變化,未來服裝行業將逐漸集中,不分品牌恐怕就得小時在大眾的視野了。
你可能無法想像到中國服裝行業的市場競爭格局,排名第一的是耐克及阿迪達斯,佔比均為1.9%,其次是海瀾之家,佔比1.1%,隨後是優衣庫及安踏,佔比1%,1%以下的品牌佔比高達93%,這樣的格局太過分散,行業龍頭算是暫時無法定論,但是要想盈利並不難。
最後,看一下服裝行業未來的空間。
行業未來的空間想要提升,首先取決於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大致可以分為三點,其一是現行優秀的企業或者說已經有品牌效益的企業需要提升競爭優勢,本身產業鏈就很長,潮流變化快的情況下,首先要做到的是持續盈利。
其二是在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企業倒下,也一定會有企業崛起,行業集中度在自然的發展周期中逐漸提升;其三是龍頭企業擴張,隨著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性價比、服裝的受歡迎程度等因素決定著消費者是否買你們家的衣服。
其次,國內目前排名前十的服裝企業市場份額僅僅只有10%,距離發達國家35%以上的市場份額相差太遠,舉個例子,假設某服裝品牌在國內排名第一,年營業收入為200億,國內全年的服裝銷售額為1萬億,那麼達到35%的市場份額則占據3500億,那麼該企業就能從200億的營收提升到350億的營收,這中間的差距非常大,同時,這也是行業集中度提升的最直接的好處。
所以,現目前國內的服裝市場空間已經達到萬億級別,未來增速3.3%左右的情況下,行業還將繼續發展,那麼該行業未來的市場規模也將逐漸擴大,空間並不小,別忘了國內還沒有千億級別的服裝行業上市公司。
綜上,隨著改革的進行以及經濟的增速的下滑,國內的服裝製造及消費者需求也跟隨下滑,這屬於周期性變化,當市場經濟逐漸穩定增速後,服裝供給與需求也將穩步推升,線上與線下的結合為服裝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該行業實現盈利的增長只是時間問題,同時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再度為行業的優質公司提高營收,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現狀將逐漸得以改善,行業空間也將逐步放大……
3. 今年的童裝市場前景怎麼樣
童裝市場增長勢頭強勁
「感覺小孩的服裝比大人的還要貴,但該買的還是要買。」日前,在烏魯木齊市時代廣場挑選童裝的市民劉女士感慨地說,「價錢不是首先考慮的,面料、款式等才是首選。」
我國的童裝行業發展的較遲,但近年來,隨著二孩政策放開以及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品牌童裝企業更是迎來了發展的機遇。
自2008年開始,我國童裝行業保持持續高速增長態勢。受益於我國消費升級與二胎政策紅利。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高端童裝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已達722億元,並呈現出逐年增長態勢,2012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增速更是創下近六年來新高,市場規模達到了1796億元,同比增長14.3%。初步測算2018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達到2058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4.6%。
2008-2018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0年市場規模增速為10.5%)
童裝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
「六一前夕銷量特別好,很多款式都賣斷貨了。」烏魯木齊市時代廣場一家童裝專賣店的促銷員告訴記者,「接下來暑期又快到了,應該又會迎來銷售高峰,這幾天我們門店在忙著補充貨品,還將推出不少促銷活動。」
「原來大家並不看好童裝,從事該行業的人也不多。之前增長可能在20%左右,從2016年開始,增長速度相當快,到今年年底,我們的增長量應該會達到50%。」福建晉江專業從事童裝生產的一家服裝企業負責人陳明表示。
近年來,我國童裝行業實現快速增長,鼓勵生育政策使童裝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2017年中國童裝市場零售規模達1597億元,同比增長9.76%,近五年復合增速8.23%,而整體服裝行業零售規模2017年同比增長僅1.36%,童裝零售額增速明顯高於整體服裝市場。
「二胎政策的放開,讓市場的規模進一步增大,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陳明說。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兒童業在購物中心所佔的比重從2012年的8%已提升至2017的20%。2013年獨生子女政策開放二胎後,2014年中國新生兒出生率開始回升,隨著鼓勵生育政策的不斷推行,未來新生兒數量有望進一步增加,童裝消費需求將進一步釋放。
「小孩子身體長得比較快,大多衣服只能穿上一季,就穿不下了。」采訪中,大部分家長表示,童裝消費相比成人服裝具有替換頻次高的特點。
從投資者關注的業績來看,童裝板塊相關上市公司股價表現較好。近期A股市場上涉及童裝的上市企業相繼發布了2019年一季報。其中,安奈兒2019年一季報凈利潤4692.88萬元,同比增長30.01%;起步股份2019年一季報凈利潤4660.85萬元,同比增長47.63%;森馬服飾2019年一季報凈利潤3.47億元,同比增長11.6%。
新一輪消費升級推動品牌化發展
「價格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質量和款式。」采訪中,不少家長都持這樣的觀點。
據了解,80後、90後的年輕一代父母逐漸成為童裝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對童裝的面料、設計等都更為注重。新的消費觀念不僅促進童裝消費規模的快速增長,也對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過去幾年童裝產品同質化、消費場景單一化的現象比較普遍。但隨著90後進入婚育高峰期,有著更高審美要求的年輕父母們,對童裝有了更多不同場景的需求。」陳明說,新一輪的消費升級,對童裝生產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挑戰,必須抓住消費趨勢的變化,加大研發設計的力度,讓童裝的風格更具場景化。
福建一家童裝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2015年之前大量的三四線城市以下的消費者市場,對於童裝的購買都是去輕紡市場、服裝市場來完成的。但在這幾年,對品牌的要求更高了。
在互聯網時代,網上購買衣服已經成為很多人的選擇,服裝商場也變得冷清。但記者在烏魯木齊多個商超走訪發現,童裝銷售處人流量都比較多,特別是一些品牌童裝,前來試衣服的小孩子更多。
據了解,對童裝市場而言,具有綜合消費體驗的購物中心是童裝銷售的重要渠道,「讓孩子在購買過程中享受體驗的快樂感覺,特別穿上新衣服的新鮮感是無比快樂的。」烏魯木齊市民主路上一家商超的負責人表示。
正是看到童裝的發展前景,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服裝品牌開始進軍童裝市場。目前,中國童裝行業角逐者主要來自浙江、福建、廣東,約20多個童裝品牌。
高端童裝行業有待發展
據了解,童裝市場的受眾主要是0~16歲年齡段人群,按價格劃分為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場。我國童裝行業起步較晚,目前正處於成長階段,具有市場需求增長迅速、成長空間加大等特點。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品牌尚沒有形成,高端市場長期由國際品牌主導,國內缺乏知名大牌。
「童裝企業的規模普遍不大,貼牌、雜牌、無牌工廠仍然較多,以及童裝企業的設計人員嚴重缺乏,企業之間的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等一系列問題。」陳明表示,「傳統童裝品牌面臨著不小的壓力,不少成人品牌延伸到童裝領域,成人品牌的童裝業務來勢洶洶,童裝品牌受到不小的沖擊。」
在浙江省湖州市織里鎮,聚集了近1.3萬家童裝生產企業、7000餘家童裝電商企業。從最開始只供線下渠道到藉助淘寶等電商渠道,2017年,織里童裝的線上銷售額高達70億元。在青島,即墨區政府此前宣布,該區將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共建世界級童裝產業集群先行區,爭取用5~10年時間,將即墨打造成全國首個世界級童裝產業集群。
中國童裝市場的集中程度遠遠小於英美等其他發達國家,仍有較高的增長空間。童裝市場份額呈現分散化特徵,單個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有限。中投顧問的報告顯示,國內童裝前十品牌的市場佔有率總和為11.3%。
這也給了中小企業一些競爭機會。「高端童裝行業還沒有形成強勢領導品牌,市場集中度比較低,童裝行業已然成為我國服裝業的最後一塊蛋糕,誰都有可能成為童裝市場的領導者。」前瞻產業研究院在報告中分析。
「童裝的最終購買決策者歸根結底並不是孩子本身,而是他們的父母。父母的個性化審美也會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穿什麼往往會彰顯家庭品位。因此,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不再對性價比敏感,而是更看重品牌、設計感和個性化。」業內人士說。
4. 2020年開童裝店,有市場嗎是不是都網購了。
實體店還是家長比較信奈的渠道來的,也可以加盟小獅貝恩童裝連鎖店,可以配送網店,有保障
5. 明年的童裝市場怎麼樣
這幾年童裝市場一直都是處於比較飽和的狀態,主要還是看你個人的操作,找到好的貨源,店鋪選址沒問題的話,童裝市場還是可以的!我個人也是做童裝的,可以互友交流一下
6. 2020年如果開一家店,做小孩兒童的,選什麼行業掙錢,比如母嬰店,童裝,除了這些,還有新型的嗎
選擇開一家兒童手工樂園,在店裡不僅可以讓孩子在興趣愛好方面得到培養,也能夠提高動手動腦能力,經營內容有可以提高孩子們動手能力的手工類,也有體現出團隊意識,活躍動腦能力的益智類等等,綜合性的經營內容,經營方式有課堂系列,親子互動系列,零售等等,靈活性經營,經營簡單,而且收益高。
7. 2020年做什麼天貓店還有前途,童裝可以嗎
我覺得無論你做哪個店面,其實都是可以的,主要選擇一個好的行業,童裝的話也是不錯的,這種母嬰類的話,目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掙錢的。
8. 近幾年,童裝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挺有市場的,不光是童裝,服裝的市場就如同餐飲一樣,總會有人要買的,不過做的人比較多,競爭還是比較大的,具體的情況多去看看、考慮一下才好。
9. 今年的童裝生意為什麼這么難做了
本人就是做童裝的,有一家兩千多平的童裝公司,近兩千五平的倉庫,線上也有一家阿里店鋪,至於好不好做這個問題,最主要是要看自己的,這個問題和小馬過河是一個道理的,別人行不一定你就可以,別人不行也不代表你就不行。整體環境來說,童裝市場很大,然而利潤率來說的話童裝沒男裝的大,款式來說童裝更替沒女裝快,三者起點最低是童裝,所以你能觀察一下發現,童裝店開起來的很多,這樣導致關閉的也會很多,畢竟什麼事情都會在更替中前行,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年輕的女子生了孩子後,想著一邊帶孩子一邊自己能做個事情,首先第一想到的就是開童裝店,往往新開的童裝店不懂經驗,第一批貨通常都是小童的,甚至6歲以上的孩子衣服都會很少見到。開不開主要還是要看自己能不能經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