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剛剛起步的零售商家關於什麼外貿童裝原單、正品、尾單等很多字眼也有些不是很清楚。 有些批發商就藉助些文字游戲來模糊自己的貨品欺騙零售商,這是很無聊的!最終是在砸外貿童裝批發生意的牌子。 你是能做幾年算幾年,我們卻是進出口公司,一直要做外貿童裝的,總要長期維護聲譽啊。可惜這年頭沒有幾個那麼想。 外貿原單正品:和公司下的訂單是同一批貨,無論質量和工藝都是同樣的,也就是沒有任何差異的貨品。 先來看看國內歐美外貿原單生產的現狀,小商家有必要了解一點.才能知道能批發的量會有多大。 亞洲的日本韓國訂單在品牌商考察過廠家,合同一經敲定,就會有銀行提供信用證,小樣成品經過檢驗後就會有30%-50%左右的資金從銀行劃撥到廠家的賬戶。這樣廠家的風險就會相比小很多。 所以,中國的童裝小廠大部分只敢接日本,韓國,新加坡或者國內品牌的訂單。 最主要的是,韓國的牌子說的不好聽一點:其實也就是國內市場上的威鵬和班尼路。絕大部分是連國際N線童裝品牌的檔次都輪不到。 這樣低級別的所謂原單弄些出來,有什麼難的.去打悶包批發,不挑好的次的.最低的衣服低至三。五元一件。 所以現今的外貿童裝市場以這樣的中低檔次的韓國青年款童裝居多.仿冒的也最濫,都趕上地攤貨的價格了,這塊韓國的外貿童裝市場已經陷於低層次競爭的泥沼,濫的不能再濫了。 (有些供貨商日韓仿單銷不好了,乾脆還把它們改貼歐美大牌.簡直是壞了一鍋粥的老鼠屎,又想禍害另一鍋粥。) 好的歐美品牌商都要求搞到出口配額的外貿公司找工藝和設備比較先進的有實力的廠來生產自己品牌的童裝。並且歐美公司的訂單是沒有預付款(訂金)的,一旦因為出口配額或者產品少許的差次,就很有可能造成無法出口,合作的加工廠老闆就會血本無歸。 做歐美單子,可以說工藝要求高,風險大,資金還自己墊付。 如果不是下單的外貿公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這些合作加工廠再做些跟單,或者任其差不多的款式立刻搖身一變為:源自於哪國的某個自有品牌來賺錢,加工廠都是不太願意接單的了。 現實就是:歐美原單接單量就相對日韓的少,一批訂單的商的數量和加工童裝數差異決不大,而且流出控制很嚴.不封廠的,也禁止訪客進入廠區,最後還是監督裝船的公司代表來掛吊牌。 我們深圳一個長期合作的工廠的外單尾貨封倉一律是五年!五年後品牌商允許處理,否則,再也別接單了..一個廠一年只做一個牌子生意的多的是。 何苦為了幾票尾貨,去害了一年的生意呢? 即便原單能拿的出來,歐碼和美國碼,尺寸太大,我們也是不拿的,就拿專供亞洲市場的貨品,接近中國人的尺碼。 只有零售商批發走了,也能銷得出去的尺碼,我們才做批發。 還有些款式看著很時尚,中國女人敢穿的出去的有幾個呢?量根本也出不多的款式也不進。 歐美原單剩下就很少,尺碼又多不符合中國人的,款式還要琢磨是否走得了量。你說剩餘能批發的會有多少?! 我們敢如大多數批發商大言不慚地說的:常年提供百分百原單正品批發嗎? 所以說,我們能批發的多數就是加工原廠的跟單,原廠跟單和其他加工廠的仿單的區別就是工藝! 不要小看仿做的工藝差距,本來就是歐美品牌商考察過的機器設備,工藝水平,生產能力,仿做的細節又一絲不苟,並且往往工藝手段也是按原單給出的工藝手冊一樣,別出心裁不容易仿造。 同樣是品牌的仿貨,大為不同!!!店家不要斤斤計較進價,喔,這一款低了十元二十元.關鍵你要看貨品正不正。 大部分倒閉的小店決不是因為進貨成本增加了些,而是貨源選擇不好。!
❷ 中國製造網做外貿效果怎麼樣
阿里,環球,MIC這幾個傳統的B2B老牌電商平台的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屬於撮合型貿易平台,就像一個菜市場一樣,把買家和賣家聚集都按一起,自己賺個攤位費。現在全球經濟低迷,買家的購買習慣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呈小批量,多頻次的趨勢快速發展。咱們外貿企業要改變一談做外貿就是做平台的陳舊觀念。各大搜索引擎才是流量入口,流到B2B平台上的只是一小部分流量,沒有 必要為這一小部分流量投入重金,盲目競爭。
大家可以了解下eworldtrade平台,平台會員服務包含了,online B2B,SEO(搜索引擎優化),SEM(搜索引擎營銷),SMM(社媒推廣)還有專門的一對一客服幫企業開發買家,而且協助訂單成交。您完全不用擔心找客戶,只用專注如何把潛在客戶轉化成訂單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