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十送紅軍原唱是誰
原唱是宋祖英。
《十送紅軍》是張士燮填詞、朱正本譜曲、王雲之編曲、宋祖英演唱的一首中國民樂歌曲,歌曲語種是國語,發行於2003年3月1日,收錄在專輯《十送紅軍》中。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憑借著優美流暢的旋律、情真意切的歌詞,它幾十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作為電視連續劇《長征》插曲、片尾曲,其悠揚而凄婉的歌聲,給人們留下難忘的印象。但直到2001年7月3日,劇中才恢復了歌曲十送紅軍作者朱正本的署名。此歌很容易被認為是一首江西革命民歌,而事實上它卻是一首編創歌曲。
(1)歌伴舞十送紅軍拿帽子擴展閱讀
歌名:《十送紅軍》。
原唱:宋祖英。
歌詞:
一送(里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
秋風(里格)細雨(介支個)纏綿綿
山上(里格)野鹿聲聲哀號
樹樹(里格)梧桐葉呀葉落光
問一聲親人紅軍啊
幾時(里格)人馬(介支個)再回山
三送(里格)紅軍(介支個)到哪山
山上(里格)包穀(介支個)金燦燦
包穀種子(介支個)紅軍種
包穀棒棒咱們窮人掰
緊緊拉著紅軍手紅軍啊
撒下的種子(介支個)紅了天
五送(里格)紅軍(介支個)過了坡
鴻雁(里格)陣陣(介支個)空中過
鴻雁(里格)能夠捎書信
鴻雁(里格)飛到天涯海角
千言萬語囑咐紅軍啊
捎信(里格)多把(介支個)革命說
七送(里格)紅軍(介支個)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兒(介支個)穿梭忙
千軍萬馬(介支個)江畔站
十萬百姓淚汪汪
恩情似海不能忘紅軍啊
革命成功(介支個)早回鄉
九送紅軍上大道
鑼兒無聲鼓不敲
鼓不敲
雙雙(里格)拉著長繭的手
心像(里格)黃連臉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紅軍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個)傳捷報
十送(里格)紅軍(介支個)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個)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龍(里格)畫鳳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來晚也想紅軍啊
這台(里格)名叫(介支個)望紅台
(介支個)望紅台
❷ 誰記得一首歌
歌曲:十送紅軍 歌手:名雜牌精選
一送(里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
秋風(里格)細雨(介支個)纏綿,
山上(里格)野鹿聲聲哀號,
樹樹(里格)梧桐葉呀葉落光。
問一聲親人紅軍啊!
幾時(里格)人馬(介支個)再回山。
三送(里格)紅軍(介支個)到哪山,
山上(里格)包穀(介支個)金燦燦,
包穀種子(介支個)紅軍種,
包穀棒棒咱們窮人掰,
緊緊拉著紅軍手紅軍啊!
撒下的種子(介支個)紅了天。
五送(里格)紅軍(介支個)過了坡,
鴻雁(里格)陣陣(介支個)空中過,
鴻雁(里格)能夠捎書信,
鴻雁(里格)飛到天涯海角。
千言萬語囑咐紅軍啊!
捎信(里格)多把(介支個)革命說。
七送(里格)紅軍(介支個)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兒(介支個)穿梭忙,
千軍萬馬(介支個)江畔站,
十萬百姓淚汪汪,
恩情似海不能忘紅軍啊!
革命成功(介支個)早回鄉。
九送紅軍上大道,
鑼兒無聲鼓不敲,鼓不敲,
雙雙(里格)拉著長繭的手,
心像(里格)黃連臉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紅軍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個)傳捷報。
十送(里格)紅軍(介支個)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個)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龍(里格)畫鳳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來晚也想紅軍啊!
這台(里格)名叫(介支個)望紅台。
❸ 《十送紅軍》歌曲的串詞
十送紅軍及軍民團結一家親串詞
❹ CCTV1 播放的十送紅軍 片尾曲
電視劇十送紅軍主題曲歌詞
電視劇十送紅軍主題曲歌詞介紹:
十送紅軍片尾曲 長路
吳彤演唱
作詞:屈塬
作曲:吳彤
是什麼牽引他們
從皚皚雪山爬過
看時光荏苒已多少歲月
我依然在思索
是什麼支撐他們
在茫茫草地跋涉
深深的足跡已被芳草淹沒
只有風兒在訴說
(十送里格紅軍 哎)
多年以後
(秋風里格細雨 哎)
誰還記得
那條長路
開滿花朵
浸染著夢的光芒血淚顏色
那條長路
一曲長歌
不熄的星星之火
在記憶里閃爍
以上就是電視劇十送紅軍主題曲歌詞。
發布此文章僅為傳遞網友分享,不
❺ 十送紅軍是哪十送啊我怎麼聽歌里只有四送
合)一送里格紅軍
介支個下了山
秋風里格細雨
介支個纏綿綿
山上里格野鹿
聲聲哀號
樹樹里個梧桐
葉呀葉落光
問一聲親人紅軍呀
幾時里格人馬
介支個再回山
(男)三送里格紅軍
介支個到拿山
山上里格包穀
介支個金燦燦
包穀種子
介支個紅軍種
包穀棒棒咱們窮人掰
緊緊拉著紅軍手
紅軍啊
撒下的種子
介支個紅了天
(女)五送里格紅軍
介支個過了坡
鴻雁里格陣陣
介支個空中過
鴻雁里格能夠
捎書信
鴻雁里格飛到天涯海角
千言萬語囑咐
紅軍啊
捎信里格多把
介支格革命說
(女)七送里格紅軍
介支個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兒
介支個穿梭忙
千軍萬馬
介支個江畔站
十萬百姓淚汪汪
思情似海不能忘
紅軍啊
革命成功
介支個早回鄉
(男)九送紅軍上大道
鑼兒不聲鼓不敲
鼓不敲
雙雙里格拉著長繭的手
心像里格黃蓮臉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
紅軍啊
盼望里個早歸
介支個傳捷報
製作:周曉敏
(合)十送里格紅軍
介支個望月亭
望月里格亮相
介支個搭高台
高台里格十丈
白玉柱
雕龍里格畫鳳
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來晚也想
紅軍啊
這台里格台叫
介支個望紅台
你看看是不是十送阿?
❻ 求原版《十送紅軍》歌曲
十送紅軍歌詞 (江西民歌)
一送紅軍下南山,秋風細雨撲面寒,樹樹梧桐葉落完,紅軍幾時再回山?
二送紅軍大路旁,紅漆桌子路邊放,桌上擺著送行酒,祝願紅軍打勝仗。
三送紅軍上大道,鑼兒無聲鼓不敲,雙雙拉著長繭手,心藏黃蓮臉在笑。
四送紅軍過高山,山山包穀金燦燦,包穀本是紅軍種,撒下種子紅了天。
五送紅軍澧水河,鴻雁陣陣空中過,鴻雁能捎書和信,捎信多把革命說。
六送紅軍兔兒岩,兩只兔兒哭哀哀,禽獸能知人心意,血肉深情分不開。
七送紅軍七里灣,七里灣中一片田,涼風陣陣稻穀香,新米上市人走遠。
八送紅軍八角山,兩只八哥吐人言,紅軍哥哥莫走遠,財主回來要倒算。
九送紅軍過大江,江水滔滔船兒忙,眼望江水肝腸斷,窮苦百姓淚汪汪。
十送紅軍轉回來,武陵山巔搭高台,盼望紅軍打勝仗,盼望親人早回來。
❼ 十送紅軍廣場舞串詞
十送紅軍 串詞
十送紅軍朗誦詞解說詞串詞;1
男;當年每當紅軍上前線,各個村子的百姓經常到村頭、河邊、大道旁送別紅軍,有時一邊送一邊唱,其中一首送別紅軍歌,旋律婉轉優美;雖然無數革命回憶錄,在回憶自己早年參加革命的經歷,都洋溢著階級的仇恨和找到組織的喜悅;
女:《十送紅軍》的歌詞以敘事為基礎,並借敘事來表達革命根據地人民對紅軍的深厚感情以及對革命成功的強烈期盼。歌詞採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難舍難分請欣賞合唱十送紅軍領唱xx-x
十送紅軍朗誦詞解說詞串詞;2
男:大家對《十送紅軍》肯定不陌生吧。作為電視連續劇《長征》的片尾曲,其悠揚而凄婉的歌聲,給人們留下難忘的印象。此歌很容易被認為是一首江西革命民歌,而事實上它卻是一首編創歌曲。它的歌詞採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難舍難分。下面有請八(6)班的同學為我們演繹《十送紅軍》,掌聲有請。
十送紅軍歌詞
一送(里格)紅軍,
(介支個)下了山,
秋風(里格)細雨,
(介支個)纏綿綿.
山上(里格)野鹿,
聲聲哀號叫,
樹樹(里格)梧桐,
葉呀葉落光,
問一聲親人,紅軍啊,
幾時(里格)人馬,
(介支個)再回山.
三送(里格)紅軍,
(介支個)到拿山,
山上(里格)包穀,
(介支個)金燦燦,
包穀種子
(介支個)紅軍種,
包穀棒棒,
咱們窮人搬,
緊緊拉住紅軍手,紅軍啊,
灑下的種子,
(介支個)紅了天.
五送(里格)紅軍,
(介支個)過了坡,
鴻雁(里格)陣陣,
(介支個)空中過.
鴻雁(里格)能夠,
捎來書信,
鴻雁(里格)飛到,
天涯與海角,
千言萬語囑咐,紅軍啊,
捎書(里格)多把,
(介支個)革命說.
七送(里格)紅軍,
(介支個)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兒,
(介支個)穿梭忙.
千軍萬馬(介支個)江畔站,
四方百姓淚汪汪,
深情似海不能忘,紅軍啊,
革命成功,
(介支個)早歸鄉.
深情似海不能忘,紅軍啊,
革命成功,
(介支個)早歸鄉.
九送紅軍,
上大道.
鑼兒無聲鼓不敲,
鼓不敲.
雙雙(里格)拉著長繭的手,
心象(里格)黃連,
臉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紅軍啊,
盼望(里格)早日,
(介支個)傳捷報.
十送(里格)紅軍,
(介支個)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
(介支個)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
白玉柱,
雕龍(里格)畫鳳,
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來晚也想,紅軍啊,
這台(里格)名叫
(介支個)望紅台.
這台(里格)名叫
(介支個)望紅台。
❽ 《十送紅軍》歌詞
歌曲:《十送紅軍》
編曲:張士燮,陳傑,姚學誠
譜曲:朱正本
歌詞:
一送紅軍下南山,秋風細雨撲面寒,樹樹梧桐葉落完,紅軍幾時再回山?
二送紅軍大路旁,紅漆桌子路邊放,桌上擺著送行酒,祝願紅軍打勝仗。
三送紅軍上大道,鑼兒無聲鼓不敲,雙雙拉著長繭手,心藏黃蓮臉在笑。
四送紅軍過高山,山山包穀金燦燦,包穀本是紅軍種,撒下種子紅了天。
五送紅軍澧水河,鴻雁陣陣空中過,鴻雁能捎書和信,捎信多把革命說。
六送紅軍兔兒岩,兩只兔兒哭哀哀,禽獸能知人心意,血肉深情分不開。
七送紅軍七里灣,七里灣中一片田,涼風陣陣稻穀香,新米上市人走遠。
八送紅軍八角山,兩只八哥吐人言,紅軍哥哥莫走遠,財主回來要倒算。
九送紅軍過大江,江水滔滔船兒忙,眼望江水肝腸斷,窮苦百姓淚汪汪。
十送紅軍轉回來,武陵山巔搭高台,盼望紅軍打勝仗,盼望親人早回來。
(8)歌伴舞十送紅軍拿帽子擴展閱讀:
歌曲《十送紅軍》作為電視連續劇《長征》插曲、片尾曲,其悠揚而凄婉的歌聲,給人們留下難忘的印象。但直到2001年7月3日,劇中才恢復了歌曲作者朱正本的署名。此歌很容易被認為是一首江西革命民歌,而事實上它卻是一首編創歌曲。
空軍司令劉亞樓和部隊黨委決定由空政文工團創編《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其中有一場送別紅軍北上長征的內容。詞作家編創了一首《十送紅軍》歌詞給了朱正本。朱正本接到歌詞被深深打動,他立即想到那首江西的送別紅軍歌。
他說:「我採用了迴旋曲式手法重新創作,把六段歌詞的譜改成每段不同的人聲、不同曲調,並多次變化,以求情真意切。譜曲時,我投入了全部情感,在譜到『千軍萬馬江畔站,十萬百姓淚汪汪』時,我也流下了眼淚。整個曲子譜得相當順暢,總共不到一個小時。」
「由於當時劉亞樓司令為突出老區革命傳統,要求我們必須註明是民歌,總團領導建議我們署上朱正本、張士燮收集整理。這樣,《十送紅軍》就創作完成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十送紅軍
❾ 電視劇《長征》有插曲《十送紅軍》的是哪一集
在《長征》的第七集
劇情簡介:劉富帶著十多個老表由江西追上轉移的紅軍,他們向毛澤東控訴紅軍走後白軍還鄉團的罪行,哭訴游擊隊隊長阿玉犧牲的情景。毛澤東在長時間的凝思後,以大無畏的氣魄詠嘆《十六字令》。李德頑固堅持原定北出湘西同紅二、六軍團會合的方案。毛澤東力主放棄原定計劃,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
為了解決中央紅軍向何處去的問題。1934年12月12日,黨中央在湖南通道召開了一次臨時會議,主要討論了戰略方向問題。李德仍堅持朝二、六軍團的方向北進,毛澤東果斷提出中央紅軍放棄原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的主張。
他的正確意見得到與會者的贊同。但李德、博古仍以「三人團」的名義堅持北去湘江的計劃。周恩來接受洛甫的建議,在黎平召開政治局會議。會議否定了北去湘西的主張,決定向遵義進發。力爭把十幾萬敵軍甩在湘西,為紅軍爭取主動。
(9)歌伴舞十送紅軍拿帽子擴展閱讀:
後續——
紅軍突然揮師西進貴州,打亂了蔣介石的部署。蔣介石電令何健、薛岳堅持在湘黔交界張網,坐等紅軍。賀龍所部危逼常德。何健借機調湘軍嫡系回援常德。蔣介石密電薛岳拿下鎮遠,控制貴陽,並命貴州軍閥王家烈在遵義消滅紅軍。
貴州軍閥王家烈則欲借紅軍或蔣介石之手消滅對手侯之擔。蔣介石對參謀團主任賀國光交待控制西南諸省的構想,讓他立即入川,命劉湘派精銳部隊陳兵長江南岸,並密切注視川北紅軍的動向,勿讓朱毛紅軍與其會合。王家烈召集屬下共商消滅紅軍的策略。侯之擔當眾保證紅軍插翅也飛不過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