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大物博,單單民族來講就有56個民族,而少數民族十分的多,各族的文化風俗有十分的迥異,例如苗族人喜歡帶著多、重、大的銀飾。想不想知道為什麼要帶。本期苗族文化就為你介紹苗族人為什麼帶銀飾。
苗族尚銀,其銀飾追求多、重、大。逢年過節時,苗族姑娘戴在身上的銀飾有多達十多公斤的。如台江施洞的苗族銀飾,一隻絞藤紋項圈重達1。5公斤;而雷山西江苗族的大銀角,高寬均達80厘米以上。
苗家人一生中用銀處極多,尤其女性更勝,主要有四項:
一是青年男女定情,男方要送女方銀鐲、耳環等作信物,而在正式出嫁時如男方送不足一定銀兩則不能成婚。
二是苗家孩童是父母希望所在,其銀飾的頭帽、手鐲、腳釧、銀鈴響物、羅漢菩薩等,全是新買銀子做成。為求「長命富貴,驅鬼避邪」,苗人從少年乃至中年,在手、腳、耳等處均繫上適量的祀保銀釧。
三是日常家珍飾銀、存銀又是苗家富有的象徵。日常生活中,用銀子來進行饋贈也是常事。
四是給老年人祝壽或送葬都離不開銀子或銀飾物,常有些老人,生前將銀私藏,死後無人知曉。至今,湘黔邊區的苗族同胞用銀數量有增無減。
一般家庭在改革開放前為新娘送銀在四五十兩左右,而近年來都增至一二百兩,還要製成頭飾、項圈、手鐲、戒子、耳環、扣鏈、銀腰帶、牙簽、披肩等飾品,總之,「以銀為結,以銀為彩,以銀為榮,以銀為貴」成為苗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重要標志。貴州民族學院教授苗青認為:銀飾萌芽於苗族社會早期的巫術圖騰活動之中,產生於漢代,成熟於唐代,豐富於明清兩代,發展於現當代。在同一族群同一支系中,銀飾成為族群的識別符號。銀飾作為崇拜物,它把同一祖先的子孫緊緊地凝聚在一起;作為婚姻標志,它給人們的婚戀生活帶來良好的秩序;作為巫術器物,它又從心理上給人們提供生活的安全感。因此,苗族銀飾已不是單純的裝飾品,而是植根於苗族社會生活中的文化載體。
苗族女人身上戴滿銀飾的秘密:
苗族人如此崇拜銀飾,但是他們聚居的貴州地區並非白銀產區。那麼如此大量的白銀究竟從哪裡獲得呢?
居住在控拜村的200多戶苗家人,四百年多年前都是從榕江遷徙而來,頻繁的商業貿易讓苗族人有了打銀的原料。
苗族常年遷徙,漂泊不定,所以他們喜歡把所有的財富隨身戴在身上,人走則家隨;以錢為飾保值財產。這也許是苗族人好銀的直接原因。
苗族銀飾特徵:
以大為美
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藝術特徵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銀角幾乎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證。堆大為山,呈現出巍峨之美;水大為海,呈現出浩渺之美。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獨特見識,用美學的觀點來看是很有道理的。
以重為美
再看以重為美,貴州施洞苗族婦女自幼穿耳後,即用漸次加粗的圓棍擴大穿孔,以確保能戴上當地流行的圓輪形耳環,利用耳環的重量拉長耳垂。有些婦女因耳環過重,耳垂被拉豁。當地耳環單只最重達200克。黎平苗族婦女的簍花銀排圈講究愈重愈好,重者逾八斤。
以多為美
苗族銀飾上呈現出的「多」的藝術特徵,也是十分驚人的。很多苗族地區佩戴銀飾講究以多為美。耳環掛三四隻,疊至垂肩;項圈戴三四件,沒頸掩額;腑飾、腰飾傾其所有,悉數佩戴。特別是清水江流域的銀衣,組合部件即有數百之多,重疊繁復,呈現出一種繁縛之美。這種炫耀意識的物化在其他民族也不難見到。傣族男子的紋身習俗講究紋身部位愈寬、圖案愈復雜愈美;求偶期的哈尼族少女渾身上下戴著密密的珠飾、貝飾;青海牧區藏族婦女的「加龍」背飾充分體現了追求大和多的審美原則;德昂族的腰箍多達三四十圈,可謂追求飾品數量的典型。足見追求繁復的以多為美,不止苗族一家。
變與不變
值得一提的是,從貴州省博物館所藏不同時期的銀飾比較情況看,苗族銀飾追求大、重、多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止。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苗族銀飾的發展速度更為空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苗族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2. 自己做帽子的做法大全
只需要一件閑置的毛衣就行。
可以做出多種款式的帽子。
一起來看下是如何簡單製作的吧!
我們的毛衣是必不可少的。
製作教學
1、首先,將毛衣的下邊緣(正面和背面)對齊,然後剪出漂亮的圓形帽子形狀。確保它能夠覆蓋頭部,然後能蓋住耳朵。
為帽子點綴自己喜歡的圖案。
2、接下來,將兩個帽片放在一起,沿著帽子的曲線縫合。接縫處也要記得鎖邊。
3、將帽子翻回正面,然後用熨斗燙平。
4、為了製作帶蝴蝶結的粉紅色帽子,以同樣的方式剪出帽片,然後還要剪一片毛衣,用於製作蝴蝶結。
5、然後將條帶,放在帽子的底邊,沿著兩端縫制,將條帶連接在帽子上。
6、在剪下一塊小毛衣,將它包裹在剛剛貼在帽子上的條帶中心,然後手工縫制小條帶的兩端。
最後將前後帽片拼接在一起,完成我們的帽子。
7、還可以給帽子添加兩個按鈕,做裝飾。
8、也可以在帽子上裝飾條帶。
9、將這些條帶切成短片。
10、然後將小碎片組合在一起,在中間繫上線。
11、在底部纏繞線。
12、最後縫制在帽子上方。
這樣就完成咯!
3. 這款帽子的做法
麻煩發圖片,帽子,一種戴在頭部的服飾,多數可以覆蓋頭的整個頂部。帽子主要用於保護頭部,部分帽子會有突出的邊緣,可以遮蓋陽光。
4. 醬帽子的做法,雲南特色豬肉醬帽子怎麼做好
步驟
雲南特色豬肉醬帽子的做法步驟11.步驟一:新鮮土豬肉洗凈切丁
雲南特色豬肉醬帽子的做法步驟22.步驟二:鍋里放兩碗水燒開,倒入肉丁把血水瀝掉空干
雲南特色豬肉醬帽子的做法步驟33.步驟三:把姜和蒜剁成末備用,花生炒香備用
雲南特色豬肉醬帽子的做法步驟44.步驟五:鍋里倒油燒至7分熱,倒入准備好的薑末蒜末炒香,然後倒肉丁繼續炒,差不多10分鍾水分干,繼續倒香辣醬繼續攪拌,關小火熬制15分鍾左右,水分收干關火,香噴噴的牛醬出爐啦。
雲南特色豬肉醬帽子的做法步驟55.我家產品用的材料都是店主精心挑選的,全部都選用好的出來,零添加的純綠色健康食品,我自己家裡也吃,所以夥伴們請放心購買
雲南特色豬肉醬帽子的做法步驟66.煮麵條.米線.拌飯的首選,也有媽媽和家鄉的味道,讓你越吃越想吃
5. 苗族手工帽子的做法
1. 雞爪洗凈從中間剁開,入沸水鍋中煮10-15分鍾後撈出冷卻;
2. 蒜、辣椒剁碎,備用;
3. 開水盛在寬口容器中,倒入剁碎的蒜和辣椒,冷卻;
4. 取老壇泡菜水(約與開水等量),倒入盛開水容器中,與冷開水充分混合;
5. 泡菜水中加入花椒、胡椒粉,整個的辣椒、辣椒水及味精、鹽少許;
6. 苗族帽子是什麼材質做的
銀子
7. 雲南牛肉帽子的做法
准備材料:牛肉300克、花生油10毫升、草果1個、八角2個、香葉1片、昆明老醬3勺、干辣椒3個、蒜一個、鹽2勺、料酒適量
一、准備好材料
8. 不倒翁帽子的做法
准備材料:彩紙、膠水、剪刀、圓規
一、首先在彩紙上面用圓規畫一個半徑大約3厘米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