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個中國海軍水兵帽卡通圖片
你要的圖片如下:
水兵帽無檐有以下好處:一是艦艇高速航行時避免帽檐兜風,二是觀察儀器、儀表時避免帽檐碰儀器,三是艙室比較低矮,水兵帽無檐的硬圈對頭部有保護作用,不會因風浪顛簸而碰傷頭部。
3. 水兵帽的水兵帽的飄帶
19世紀初,無檐水兵帽取代了漆布水兵帽而風行於世界各國海軍。水兵帽無檐,主要是避免艦艇高速航行時帽檐兜風和使用觀察儀器時帽檐碰壞儀器;水兵帽的硬檐圈對水兵的頭部有保護作用,使他們不至於因海上顛簸而碰傷頭部;水兵帽的飄帶既可以做風向標使用,也可以用以系住帽子不使其脫落。關於水兵帽飄帶的來歷,在早期雖然主要是為了測試風向而設計的,但還有另外一種說法。1805年,法國拿破崙軍隊入侵英國,英國海軍統帥納爾遜率領艦隊與法國艦隊激戰,打敗了拿破崙艦隊。戰中,納爾遜將軍重傷身亡。英國皇家海軍為他發喪時,全體水兵都在帽後綴上兩條黑紗,表示悼念和敬重。自此以後,英國海軍士兵帽就正式綴上了兩條黑色飄帶。由於飄帶所具有的測風和裝飾作用,逐漸為各國海軍所仿效。
綜觀各國海軍,水兵的服裝基本大同小異,一般都戴無檐帽,通常為白色或藍色,帽檐為硬圈,前方一般標有文字;帽檐的後方有兩條黑色的飄帶,這兩條長長的飄帶,是最有特色的一種標志。關於它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 還有一種說法,水兵帽無檐,主要是避免艦艇高速航行時帽檐兜風和使用觀察儀器時帽檐碰壞儀器;水兵帽的硬檐圈對水兵的頭部有保護作用,使他們不至於因海上顛簸而碰傷頭部;而且,水兵帽上的飄帶還可以測試風向,起到風向標的作用。然而,要說飄帶是用來測試風向的說法,也未免有些牽強。作為一名長期生活在海上的水手,海風從什麼方向吹來,難道臉上、身上就沒有感覺嗎?再說,艦船上那麼多的風帆和旗幟,不是隨時都能顯示出風向嗎?
所以,以上這些說法,都難以令人信服。
4. 海軍帽子後面的帶子是什麼意思
用來測風向的。
與現代的戰艦不同,早期的各國戰艦比較原始,沒有什麼高科技儀器,自然也沒有用來測風向風速的儀器。
然而在海上航行作戰風向風速的掌握又是最重要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船上的人們就想到了在士兵帽的後面綴兩條帶子,因其作用這兩個帶子被稱為風向帶。
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很實用。雖然現代科技發達,但是這種軍帽設計還是被保存下來了。
歷史
最早大約在1770年,英國有些船員開始戴一種帽檐上翻得像棒球帽式的帽子,那就是水兵帽的雛形。那時候只是在帽子的正面綴訂船員個人或家族的徽章。
1800年,帽子改為黑色高筒有檐禮帽的形狀,有些人還在帽牆縫上印有艦船名的布條。此後不久,即1805年英、法艦隊在特拉法爾加角進行海戰,英國艦隊打敗了法、西聯合艦隊,英海軍統帥納爾遜在戰斗中重傷身亡,其遺體被運回英國安葬。
從1810年至1820年間,高筒禮帽的外形改為低筒禮帽的形狀,帽檐上綴訂的布條上開始印有鐵錨、王冠或玫瑰花等圖案,以及艦船的名稱。
直至1864年,英國水兵帽改為水兵帽的形狀,並在帽子左側加綴了到肩部的兩條黑色飄帶作為裝飾。
在1868年,英國海軍部宣布,為統一英國水兵著裝,水兵帽上的帶子一律改為黑色,上面用金線綉制或用黃色印製水兵所在艦船名稱,並均需加綴HMS三個英文字母。帶子在帽子左側打結,打結後餘下的長度不得超過2英寸(5.08厘米)。這個規定一直延續至今。
5. 一什麼水兵帽
略 頂;根;張;只;條;把
6. 為什麼水兵的帽子後面有兩條帶子
海軍水兵帽的特色是無檐並配有兩根飄帶,之所以這樣,自有它的道理。水兵戴無檐帽,一是避免艦艇在高速航行中帽檐兜風,二是避免在使用觀察儀器時,帽檐碰壞精密的儀器設備以及給觀察帶來的不便。水兵帽後的飄帶在早期主要是為了測試風向,今天雖然現代氣象設備已廣泛使用,但這一樣式仍保留了下來。
7. 海軍水兵帽什麼時候改為平帶了
水兵帽是指海軍士兵戴的無檐帽。通常為白色或藍色,帽檐為硬圈,其外表為黑色,前方一般標有文字;帽檐的後方有兩條黑色的飄帶,有的飄帶上亦標有文字,有的飄帶上還印有勛章的綬帶等識別標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水兵帽帽檐和飄帶的前方均標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字樣。
海軍水兵帽的特色是無檐並配有兩根飄帶,之所以這樣,自有它的道理。水兵戴無檐帽,一是避免艦艇在高速航行中帽檐兜風,二是避免在使用觀察儀器時,帽檐碰壞精密的儀器設備以及給觀察帶來的不便。水兵帽後的飄帶在早期主要是為了測試風向,今天雖然現代氣象設備已廣泛使用,但這一樣式仍保留了下來。
8. 問:這種帽子上面寫著字 是當海軍就能給的嗎 那叫什麼帽子 是海軍就能有是嗎
海軍帽,後面黑色的帶子是用來辨別風向的
9. 海軍的帽子上兩條飄帶有什麼作用嗎
海軍士兵戴的無檐帽,通常為白色或藍色,帽檐為硬圈,其外表為黑色,前方一般標有文字,帽檐的後方有兩條黑色的飄帶,有的飄帶上亦標有文字,有的飄帶上還印有勛章的綬帶等識別標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水兵帽帽檐和飄帶的前方均標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字樣。19世紀初,無檐水兵帽取代了漆布水兵帽而風行於世界各國海軍。水兵帽無檐,主要是避免艦艇高速航行時帽檐兜風和使用觀察儀器時帽檐碰壞儀器;水兵帽的硬檐圈對水兵的頭部有保護作用,使他們不至於因海上顛簸而碰傷頭部;水兵帽的飄帶既可以做風向標使用,也可以用以系住帽子不使其脫落。關於水兵帽飄帶的來歷,在早期雖然主要是為了測試風向而設計的,但還有另外一種說法。1805年,法國拿破崙軍隊入侵英國,英國海軍統帥納爾遜率領艦隊與法國艦隊激戰,打敗了拿破崙艦隊。戰中,納爾遜將軍重傷身亡。英國皇家海軍為他發喪時,全體水兵都在帽後綴上兩條黑紗,表示悼念和敬重。自此以後,英國海軍士兵帽就正式綴上了兩條黑色飄帶。由於飄帶所具有的測風和裝飾作用,逐漸為各國海軍所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