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蒙古族的代表顏色是什麼或常用的顏色是什麼有忌諱的顏色嗎(
在大千世界五光十色的顏色中,蒙古族有著自己的喜好和忌諱。古代的蒙古族人們喜歡白色和藍色。白色(查干)象徵著人類社會生活中的真實、純潔、正直和美好。來過草原的人們都會有感受,草原上的藍天白雲顯得格外的美,那綠草如菌,羊群如雲,又與藍天白雲相映生輝,呈現著和諧的自然美。所以,在逢年過節和歡慶喜事的時候,都喜歡穿白色的服裝。
蒙古族也喜愛藍色(呼和),他們把藍色視為自然界中永恆、美好的色彩,希望自己民族像永恆的藍天一樣永存和繁榮興旺。在日常生活中,蒙古族特別喜愛紅色(烏蘭)。以為紅色溫暖親切,把它作為本民族的標志,帽纓等裝飾品大都是紅色的。蒙古袍也喜歡穿紅色的,馬鞍子也是紅色的。穿用的衣物格外喜歡鮮艷明快的色調。他們喜歡熊熊燃燒的簧火和蒙古包里的爐火,認為燒的越旺越好,這預示著世世代代繁盛紅火。
蒙古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一樣,也有自己忌諱的顏色。黑色在蒙古族人眼裡標志著穢氣,或代表著喪事。
『貳』 蒙古族的哈達顏色都代表什麼
哈達的顏色為藍、白、紅、綠、黃,藍色喻為藍天,白色象徵白雲,綠色象徵江河水,紅色象徵空間護法神,黃色象徵大地。
蒙古民族崇尚的哈達是藍色的,這與其民族宗教信仰有關。白色和黃色哈達原本不屬於蒙古民族。後來,隨著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的全面滲透,白色哈達和黃色哈達也隨之出現在蒙古草原。
但是,因為幾種哈達的使命和寓意不同,在使用方面有著根本的區別,白色哈達僅限於在喪葬場合使用,黃色哈達只是拜佛時使用,這兩種外來的哈達無法取代固有的藍色哈達。
鄂爾多斯蒙古族也有少量使用銀灰、白、黃、藍等顏色的哈達的習慣。
(2)蒙古族的帽子代表什麼顏色擴展閱讀
哈達的種類和尺寸
方誌《蒙古·二卷》中雲所謂哈達者,帛也。或以綢、或以白、或藍,長短不一,長約一尺五寸或一尺二寸,兩端有拔絲,約半寸許,其長短視受者分級而定。
一般而言哈達可分為四種:
1、第一種哈達叫佐達尼莫德勒或納庫哈達
而納庫哈達又分為「吉祥八瑞」、「有寂安樂」、「巴(化)日呈祥」、「長壽哈達」等四種。
其中「化日呈祥」哈達中央織有隱花吉祥結、妙蓮、寶傘、右旋海螺、金輪、勝利幛、寶瓶和金魚等八祥瑞圖,上下兩端為二龍戲珠;左右兩邊為相互連接,象徵堅固不摧,永恆在萬字元號和藏文偈句「白晝吉祥夜吉祥、日照中天亦吉祥、日日夜夜呈吉祥、願得三寶賜吉祥」字樣。
這種哈達的規格為300厘米或600厘米長,66厘米寬左右。這種特製哈達一般敬獻給活佛和喇嘛等高僧。
2、第二種哈達叫阿喜哈達
長100~200厘米,上織有吉祥八瑞或菱形圖案,這種哈達一般敬獻給長輩、先生和父母。
3、第三種哈達叫素喜哈達
長66~99厘米,寬40厘米,哈達的兩端印織有吉祥字樣,一般在親朋好友互贈時用。
4、第四種哈達叫素達哈達
長99~132厘米,寬24厘米左右,質地不太好,紡得稀疏如網,用在大眾場合互相認識或交際時用。
『叄』 蒙古族戴帽子常用等顏色
佩掛首飾、戴帽是蒙古族習慣 。各地區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內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頂高邊平,里子用白氈製成,外邊飾皮子或將氈子染成紫綠色作裝飾,冬厚夏薄。帽頂綴纓子,帽帶為絲質,男女都可以戴。呼倫貝爾的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男子戴披肩帽,女子則戴翻檐尖頂帽。用瑪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銀等珍貴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飾富麗華貴。
『肆』 蒙古族高帽子的寓意
過分誇獎的意思。比如說,你不要給我戴高帽子了,就是說,你不要過份誇獎我的意思
『伍』 蒙古族的 服飾是什麼
那達慕蒙古族服飾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以女子長袍為例,科爾沁、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多穿寬大直筒到腳跟的長袍,兩側開叉,領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貼邊;錫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則穿肥大窄袖鑲邊不開叉的蒙古袍;布里亞特婦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長袍;鄂爾多斯的婦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為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扣;而青海地區的蒙古人穿的長袍與藏族的長袍較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飾各地差別不大。春秋穿夾袍,夏季著單袍,冬季著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時喜歡穿布料衣服,逢年過節或喜慶一般都穿織錦鑲邊的綢緞衣服。男裝多為藍、棕色,女裝喜歡用紅、粉、綠、天藍色。腰帶是蒙古族服飾重要的組成部分,用長三四米的綢緞或棉布製成。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兩種,蒙古靴做工精細,靴幫等處都有精美的圖案。佩掛首飾、戴帽是蒙古族習慣。各地區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內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頂高邊平,里子用白氈製成,外邊飾皮子或將氈子染成紫綠色作裝飾,冬厚夏薄。帽頂綴纓子,帽帶為絲質,男女都可以戴。呼倫貝爾的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男帶披肩帽,女帶翻檐尖頂帽。瑪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銀等珍貴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飾富麗華貴。男子的顏色多為藍、黑褐色,也有的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
蒙古族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綉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似與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蒙古族傳統服裝——蒙古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格外醒目。
蒙古族服飾具有濃厚的草原風格。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
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喜穿軟筒牛皮靴,長到膝蓋。農民多穿布衣,有開衩長袍、棉衣等,冬季多氈靴烏拉,高筒靴少見,保留扎腰習俗。男子多戴藍、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未婚女子把頭發從前方中間分開,紮上兩個發根,發根上面帶兩個大圓珠,發稍下垂,並用瑪瑙、珊瑚、碧玉等裝飾。還有比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飾工藝。摔跤比賽服裝包括坎肩、長褲、套褲、綵綢腰帶。坎肩袒露胸部。長褲寬大。套褲上圖案豐富,一般為雲朵紋、植物紋、壽紋等。圖案粗獷有力,色彩對比強烈。內褲肥大,用10米大布特製而成。利於散熱,避免汗濕貼於體表;也適應摔跤角力運動特點,使對手不易使用纏腿動作。套褲用堅韌結實的布或絨布縫制。膝蓋處用各色布塊拼接組合縫制圖案,紋樣大方莊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裝各部分配搭恰當,渾然一體,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陸』 蒙古族帽子的樣子
各個年齡段的帽子是不一樣的。各個地區也是不一樣的,
『柒』 蒙古族的衣服上的顏色代表著什麼意義
蒙古族腰帶不離身 蒙古族是一個游牧民族。獨特的生息環境,"逐水草而他遷徙"的游牧經濟,造就了蒙古族人民蒼勁雄健的民族氣質和獨具魅力的草原文化。服飾藝術豐富多彩、璀璨奪目。 四季都穿長袍 內蒙古、新疆牧區,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俗稱蒙古袍。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較肥大,女袍則比較緊身,以顯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條和健美。不同顏色各有象徵 袍子的顏色,男子多喜歡穿藍色、棕色、女子則喜歡穿紅、粉、綠、天藍色,夏天更淡一些,有淺藍、白、粉紅、淡綠色等。蒙古人認為,像汁一樣潔白的顏色,是最為聖潔的,多在盛典、年節吉日時穿用;藍色象徵著永恆、堅貞和忠誠,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紅色是像火和太陽一樣能給人溫暖、光明和愉快,所以平時多穿這樣顏色的衣服;被看作是至高無尚的皇權的象徵,所以過去除非活佛,或者受到過皇帝恩賜的王公族,人是一律不能穿用的。腰帶防風抗寒 腰帶是蒙古族服飾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綢緞製成,長三四米不等。色彩多與袍子的顏色相協調。素腰帶既能防風抗寒,騎馬持僵時又能保持肋骨的穩定、垂直,而且還是一種漂亮的裝束。男子扎腰帶時,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騎乘方便,又顯得精悍瀟灑,腰帶上還要掛上"三不離身"的蒙古刀、火鐮和煙荷包。女子則相反,扎腰帶時要將袍子向下拉展,以顯示出嬌美的身段。
『捌』 蒙古族帽子分類
各地區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內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頂高邊平,里子用白氈製成,外邊飾皮子或將氈子染成紫綠色作裝飾,冬厚夏薄。帽頂綴纓子,帽帶為絲質,男女都可以戴。呼倫貝爾的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男帶披肩帽,女帶翻檐尖頂帽。
蒙古族的人通常穿蒙古族的傳統服飾——蒙古袍。
在內蒙古、新疆等地牧區,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俗稱"蒙古袍"。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較肥大,女袍則比較緊身,以顯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條和健美。其式樣和顏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異。一般蒙古袍的特點是寬大袖長、高領、右衽,多數地區下端不開衩。袍子的邊沿、袖口、領口多以綢緞花邊、"盤腸"、"雲卷"圖案或虎、豹、水獺、貂鼠等皮毛裝飾。既美觀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實用功能。冬天防寒護膝,夏天防蚊蟲叮咬、遮暴曬。行可當衣,卧可作被。
在草原上,男女老幼四季都喜歡穿長袍,這就是蒙古族特有的蒙古袍。袍身寬大,束有腰帶,因性別不同,樣式和顏色也不同。一般女子所穿的蒙古袍比男子的窄些,多以紅、粉、綠、天藍等為主色,逢節慶之時,還要配戴用瑪瑙、珍珠、珊瑚、寶石、金銀玉器等編織的頭飾;男子則多喜歡穿棕色和藍色的蒙古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