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品牌服裝發展史
2008年10月07日 星期二 下午 01:13 • 安踏公司起步於1991年,開始漫漫創業之路,百年安踏由此拉開。
• 1995年,安踏開始走向體育營銷,加大品牌推廣力度,贊助了第67屆男/女子世界舉重錦標賽等
重大公益事業,被評為「中國公認名牌產品」、「中國億萬民眾最喜愛的家用產品」。
• 1997年,公司開始VI系統的建設,逐步規范商標識別的使用,由此拉開了安踏品牌戰略實施的
序幕。
• 1998年,參加體博會並贊助中國田徑協會,安踏品牌開始在體育用品行業嶄露頭角,當年被
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
• 1999年3月,安踏首創的全國極限運動精英賽到目前為止歷時七年,如今,該賽事已發展為全國
規模最大、水平最高、關注率最高、影響最為廣泛的極限運動賽事。
• 1999年,公司聘請了乒乓球世界冠軍孔令輝作為品牌形象代言人,並將「我選擇,我喜歡」作
為安踏的廣告語,開始安踏品牌大規模的推廣和宣傳,從此「安踏—孔令輝」效應在中國體育用
品業產生了較大影響,成為體育明星作為企業產品形象代言人最成功的範例。
• 1999年,安踏分別贊助第四屆全國城市運動會、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北京國際馬拉松賽、第
十三屆亞運會。
• 2000年,安踏贊助悉尼奧運會,在北京首創安踏國際時尚運動冠軍賽;同年,全國製鞋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安踏運動鞋在同類產品中市場綜合佔有率居全國第二。
• 2001年,「北京安踏東方體育用品公司」的成立,標志著安踏從單一的運動鞋向體育用品綜合品牌過渡,同年第一家安踏體育用品專賣店在北京利生體育用品商店開業,這意味著安踏專賣體系開始全面啟動。
• 2001年,安踏積極投入申奧年活動,先後贊助了福建、重慶、黑龍江、海南四省體育代表團的領獎裝備,並參與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雅典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贊助活動。
• 2002年3月,中國商業聯合會和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聯手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2001年度中國市場商品銷售信息發布會上,安踏運動鞋取得了2001年度運動鞋市場綜合佔有率第一的好成績。
• 2002年4月安踏與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主力球員、NBA球星巴特爾簽約,聘請巴特爾擔任安踏產品形象代言人,使安踏歷史性成為第一個NBA球員在國外賽場穿著的中國運動品牌
• 2002年10月,安踏與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簽訂協議,形成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將連續三年為CUBA各院校球隊提供全套運動裝備。
• 2003年,安踏贊助立陶宛職業籃球「青年近衛軍」海神籃球俱樂部,歷史上成為第一個贊助海外職業籃球隊的中國運動品牌。
• 2003年3月,安踏運動鞋取得了2002年度運動鞋市場綜合佔有率第一的好成績,這是安踏成為連續二年領跑中國製鞋業的唯一運動品牌。
• 2003年7月,安踏與全球中文門戶網站sohu強強聯手、共同打造安踏•搜狐體壇風雲頻道,這標志著中國體育用品首次挺進互聯網市場。
• 2003年7月,安踏連續三年(2004年——2006年)全面贊助全國男/女子排球聯賽的比賽運動裝備和指定排球。
• 2004年1月1日,中國著名排球運動員馮坤正式簽約安踏,出任安踏產品代言人,這是繼中國女排在時隔十七年重奪世界冠軍之後在排球界乃至於整個體育界爆出的一大亮點。
• 2004年4月2日, 2003年度運動鞋市場綜合佔有率評比結果顯示,「安踏」牌旅遊運動鞋在同類產品中再度榮列第一,這是安踏運動鞋自2001年評比以來連續三年蟬聯第一。
• 2004年5月1日,王皓和孔令輝這對「偶像組合」雙雙與安踏簽約,成為該公司的形象代言人,這是孔令輝與安踏的合作至少將延續到第6年,而王皓則成為繼孔令輝之後第二位與安踏同行的乒乓球國手。
• 2004年8月12日,安踏公司率先組織「百名安踏助威團成員」觀摩「2004雅典奧運會」的活動,這在中國體育用品業尚屬首例,是國內最大的民間組織活動。
• 2004年10月,安踏全面贊助CBA聯賽,將從2004—2007年連續三年獨家贊助14支球隊的運動裝備,使之成為CBA聯賽運動裝備唯一指定合作夥伴。
• 2005年1月,安踏再次贏得先機,贊助CBA-KBL中韓全明星對抗賽,成為本次對抗賽中CBA全明星隊運動裝備唯一指定合作夥伴,這是安踏繼成為「04—07CBA唯一指定運動裝備」之後又一次取得獨家贊助權。
• 2005年2月,安踏與中國乒乓球協會正式簽約,獨家贊助中國乒乓球俱樂部超級聯賽2005-2008年連續四個賽季的唯一指定運動裝備,雙方的合作,將進一步推動中國乒乓球事業的發展,同時也為安踏品牌樹立了良好形象。
• 2005年3月,安踏全面贊助「2005年CBA全明星賽」,安踏裝備閃耀十年CBA全明星賽場。
• 2005年4月2日, 2004年度運動鞋市場綜合佔有率評比結果顯示,「安踏」牌旅遊運動鞋在同類產品中再度榮列第一,這是安踏運動鞋自2001年評比以來連續四年蟬聯第一。
• 2005年4月,由中國籃球協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安踏公司聯合發起的「CBA與我共成長」公益計劃——安踏愛心行動正式啟動;
• 2005年5月第47屆世乒賽剛在上海結束,安踏公司和乒羽中心在上海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雙方合作的開始。
• 2005年7月25日,安踏公司與江西省體育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安踏成為江西省十運會代表團唯一指定領獎裝備。本次十運會安踏共贊助了江西、陝西、河南、貴州、雲南、海南、湖南、重慶等八省市的領獎裝備。
• 2005年9月,CBA05—06賽季安踏CBA王者系列裝備正式問世,本賽季,15支CBA球隊將全面穿著安踏裝備征戰職業聯賽。
• 2005年9月,安踏再次被評選為中國名牌產品的稱號。
• 2005年9月1日,「安踏愛心行動——愛心中國行」項目在新疆啟動,安踏公司將在福建、內蒙古、新疆、吉林、湖北、雲南、廣西、湖南、江西、河南等10個省區捐贈50個「安踏愛心體育室」,50個「安踏愛心圖書室」。
• 2005年11月9日,中國籃球協會和安踏公司聯合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安踏專門研發設計的CBA專用比賽裝備正式亮相,這是國內運動品牌第一次按照籃球運動前鋒、中鋒、後衛等位置的力學特點設計的CBA專業籃球鞋。同時,安踏與CBA球員王博舉行簽約儀式,把CBA球星王博網羅至旗下,成為安踏新的籃球形象代言人。
• 為表彰安踏公司為「CBA公益計劃」做出的貢獻,2005年11月10日,中國籃球協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授於安踏(中國)有限公司「2004-2005年CBA最具愛心企業」的榮譽證書。
• 2005年12月8日, 在「2005中國體育品牌風雲榜暨領袖年會」的頒獎典禮上,安踏公司獲得「2005中國體育品牌科技創新獎」、「2005中國體育品牌成功營銷」、「2005中國品牌最具優秀品質25強企業」三項大獎。標志著業界對安踏公司在運動行銷方面取得的高度評價和認可。
• 2006年1月22日和1月24日分別在韓國首爾和中國濟源舉行了2006年中韓男籃全明星賽的中韓兩站比賽,安踏作為CBA聯賽的唯一指定運動裝備為中國CBA全明星隊提供了全套比賽裝備。CBA明星隊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在主場力挽狂瀾,以一比一的總比分和韓國男籃平局結束比賽。
• 2006年3月18日,CBA2006全明星賽在上海萬人體育館舉行,安踏為本次全明星賽專門設計、製作了一整套全新的全明星比賽裝備,並隆重推出A112006CBA限量版全明星戰靴,在市場上引起一陣波瀾。
• 2006年3月19日,安踏借全明星賽人氣在上海南京路舉辦了安踏CBA明星上海面對面,巴特爾、王博、焦健、邊強及外援布蘭頓到場參加球迷互動,上海球迷度過了一次意義非凡的球星見面會。
• 2006年4月20日至23日,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在成都舉行,各大國際體用品品牌匯聚一堂,安踏以「科技領先,做中國聯賽發動機」的主線閃亮登場,贏得各方好評,成為了本屆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的一個亮點。在展會期間,安踏舉辦了和新簽約代言人CBA球星唐正東、王博、焦健、邊強、孟達、陳磊、陳永明的現場簽約儀式,同時與國外著名的運動力學公司愛思康公司和中國製鞋研究院專家舉行的簽約儀式更是讓眾多體育品牌震驚。
• 2006年4月20日,借著成都舉辦中國國際體育博覽會的東風,安踏在成都著名的鬧市區春熙路舉辦了安踏CBA成都春熙路見面會,唐正東等四名CBA明星的到場讓成都的市場近距離的感受到了安踏和CBA為大眾帶來的專業籃球的快樂。
• 2006年5月中旬,安踏極限運動進校園活動正式開展,北京、廣州、成都三地的十餘所大學的學子親身感受了安踏帶來的極限運動的驚險刺激和快樂。
• 2006年7月20日,「CBA與我共成長,安踏愛心活動西藏行」在中國籃協、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安踏公司的全力推動下順利進行。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本次愛心活動在西藏建小學,建圖書室、體育室,為西藏的孩子們送去了快樂和希望。
• 2006年7月15日,安踏圓夢CBA2006 KO 街頭籃球賽正式開始拉開戰幕,這個中國最大規模的街頭籃球賽將在中國上海、北京、廣州、成都等12個大型城市舉行,參加人數將超過2萬餘人。比賽最終的優勝者還會參加CBA新賽季選秀的運作模式吸引了不少球迷的踴躍參與。
• 2006年8月12日,安踏公司贊助100萬人民幣支持貧困大學生的學業。安踏為社會為下一代做貢獻的行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㈡ 20世紀西方服裝發展史
20世紀初,(又稱新女性時裝潮流)在起始階段,巴黎引領著潮流的同時很多國家的宮廷服裝還在作為流行源頭,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服裝產生變化,衣服的結實耐用,色深耐臟,穿著方便,便於快速行動已成為人們考慮的第一因素,裝飾的時髦性已經退居次位,女裙也進一步縮短(女裝的設計主調確立了適用,簡練,樸素,活潑而年輕)
20世紀30年代,(新外觀女裝潮流) 男孩風開始消失,曲線代替直線,女性優美線條又重新顯現(美國發明了松緊帶和針織女裝,拉鏈也廣泛的運用到了女裝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衣開始普及)20世紀40年代,在經歷過戰後緊張、勞累之後,婦女們急切的想擺脫掉「簡陋」,所以適度誇大縮小的新外觀女裝應運而生(領導這一潮流的是著名設計師迪奧)
20世紀50年代,(自由求新時裝潮流)直立衣領重新出現,女裙仍然到小腿肚中間,工裝褲開始流行(說明1850年李維斯特勞斯創造的牛仔褲得到了普遍的認同)。1954義大利風行結實的厚線衫,式樣屢變,色彩也時時更新追求美而富麗。20世紀60年代(瑪麗.匡特設計的)超短裙受到追捧,1966年英國(尼龍紡織協會)生產出透明和半透明面料。20世紀70年代,服裝的面料、款式、色彩更加豐富,人們的著裝觀念也更加開放多樣。
20世紀80年代,(中時裝設計注意國風時裝潮流)進入時裝設計多元化時期,1988年末約翰加利亞諾推出「中國軍服」系列,由此引發了東方熱,民族風情。
20世紀90年代,(環保自然時裝潮流)歐美國家經濟一直處於不景氣的狀態,能源危機進一步加強環保意識,伴隨著環保的熱潮,消費的意識、審美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①強調新簡約主義的實用性與機能性。②「貧窮主義」時裝(故意未完成的半成品)故意把服裝做舊。(中性時裝潮流)由於女子和男子一同參與社會競爭,所以人們淡化性別,追求個性思想使得女裝男性化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服裝現象。
21世紀,人在著裝過程中總在尋求一種價值,同時又在共同的前提下尋求差異。
童裝 再看圖片裡面應該有的
㈣ 急求!!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歐洲童裝樣式
<div> B <div>
試題分析: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霸權地位受到沖擊,但仍然是資本主義頭號強國,不能說「喪失」,故A項錯誤;20世紀六七十年代歐洲崛起並走向一體化,力圖擺脫美國的控制,推動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的方向發展,故B項正確;材料所述現象發生在文化領域,沒有反映「政治沖突」,故C項錯誤;美國與法國等歐洲國家都屬於資本主義陣營,他們之間是國家利益的沖突而非意識形態之間的矛盾,故D項錯誤。
㈤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 兒童有沒有像圖片中的裙子
沒有吧 這個裙子有點精緻了偏現代
㈥ 求完整服裝史越詳細越好,最好在舉例一些服裝品牌關於服裝款式風格的變化史。採納了會再多給分!謝謝了
RALPH LAUREN 從真實出發的美國風格RalphLauren,一位「讓美國風格在他手中變成了真實的價值觀」的設計師。在70年代原本是一位非設計本科出身的售貨員,因為無意間得到一個機會,大膽推出了一系列4-5寸的寬領帶,不但為當時的流行造成一股震撼,同時也為穩固的基礎。 在RALPHLAUREN服裝王國內,從男裝、女裝、童裝、運動服裝、一直到家飾品,無處不能嗅到一股自由、舒適的美國氣息,所有設計細節更架構在一種不被時間淘汰的價值觀上。一直專注塑造心目中融合了西部拓荒、印地安文化、昔日好萊塢情懷的「美國風格」,RalphLauren更是被雜志媒體們封為代表「美國經典」的設計師。 除了服裝外,PalphLauren的皮飾品以及各項配件都發展得非常完整,從頭到腳,包括眼鏡、飾品、皮包、皮帶、襪子、鞋子…等,講究的皆是一種「生活方式」,他領先潮流,卻又不過分新潮,帶有一種富裕的美國中產階級品味。
Ralph Lauren早在90年代前就開始發展HomeCollection手感扎實的藍白格紋棉布床單,印著小碎花的杯盤,銀質刀叉,充滿了美國南方庄園的悠閑氣氛,令人不禁嚮往。不過常常很多人都是認得POLO系列,卻不知他的設計師是RalphLauren;「POLO馬球」是Lauren設計的第一系列男裝,希望讓人聯想到貴族班的悠閑生活。RalphLauren還有數個正副品牌,分別是「永恆、質感、華麗與舒適的Ralph RalphLauren」、「專為注重個人風格的都會成功男士所設計的POLO RALPH LAUREN」、「完美詮釋美國牛仔風的POLO JEANSCOMPANY」、還有「新休閑時代運動風格的POLO SPORT」。
POLO是RALPH LAUREN 的年輕副線,價格不貴,很受上班白領歡迎。在國內知名度比其主牌RALPH LAUREN要高,POLO一件外套也就200多美金。 PURPLE LABEL,俗稱紫標系列,是RALPH LAUREN 最高檔的系列,採用象徵著高貴皇室的紫色。紫標是RALPHLAUREN最高端系列,只有通過他才能體現大師的設計精華,廣受歐美主流社會認可,基本都義大利造。跟POLO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襯衫都可能貴五倍,甭提其他了。這是稱呼的名稱,在主標上並不會體現出來,只是紫色的底用英文圓體綉上白色的RALPH LAUREN字樣。 RLX RALPH LAUREN系列,現已取代已經停產的POLO SPORTS系列。POLO公司品牌整合後推出的系列以專業的登山潛水運動為主攻方向。從運動服裝中尋找設計靈感,另一方面又專為此類運動設計專業的服裝配飾,短短兩三年間就在高檔運動服裝中占據了固定的市場份額,並形成了完整的品牌線。RLX主要放在對面料的深入研究強調高科技在服飾中的運用,對外在的造型上,追求簡潔,利落,強調運動的功能性和舒適性,起價格也是NIKE,ADIDAS一類的大眾貨色的運動品牌所不能比擬的。 RЯ RALPH ;LAUREN BYPOLO之中的復古系列。美國式復古風格所演繹的完美之作。80年代中期出現的POLO男性復古系列,後來具體哪年停產已經不詳。去年重新投入生產,最原始、傳統的美國風格激情展現。整整影響了一代男性著衣風格。也是RALPHLAUREN中POLO衫經典的由來。所謂男性最值得擁有的10大品牌(POLO的POLO衫,ARMANI的西裝都在此列)就是來源於其中的DOUBLE R的復古水洗風格。經典從這里展開。所有DOUBLERL系列中的產品均為做舊洗水的款式,做舊+復古的款式是每一個陽剛男性所值得推崇的。RRL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見過仿品。 Ralph Lauren為POLO公司旗下的女裝系列。其中分為BLUE LABLE, BLACKLABLE最為廣泛銷售。中國專櫃所有POLO女裝均為RL的BLUELABLE系列。價格相對平易近人。但其黑標產品為高端系列。在去年COLLECTION系列退出之前,一直是POLO女裝之中最為昂貴的。就拿襯衫而言,基本都在200美金左右的價格。而其羊絨產品更是最為奢侈。黑標系列就和男裝的紫標一樣,都以面料作為最大賣點。不管是哪一款成衣,其面料無不是精細之作。手感到質感非常奢華。黑標是POLO中的奢侈品,其品位一直定位在幽雅的時尚女性。設計的風格十分成熟穩重。到今年為止,黑標所有衣服上都沒有綉POLO的馬標。但今年在官方站上居然看到BLACKLABLE的成衣上也出現了POLO馬標。看來其最奢華地位在漸漸的被COLLECTION系列代替。
BIG PONY是RALPHLAUREN公司在2005年推出的系列,目前大陸地區已經有售,其標志用加大版本馬標替代傳統意義機綉細小LOGO,自從在美國網球公開賽暴光後迅速在全球尤其是善於追潮的日本及東南亞地區超音速竄紅,其標志性機綉大馬所使用的線,僅限一家英國服裝工作室定製。馬標綉制方式及走線布局屬於商業機密,其工作室還同時承擔NIKE公司旗下系列服飾商品中所有鉤子標志業務,道理如同日單LEVIS的紅旗,無論哪年款式,均由唯一一家外方公司客供一樣。
㈦ 二十世紀初歐洲女子服飾風格
簡述一下:另附上一篇關於西方服裝發展史的PPT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這篇PPT是我以前在網上找的,裡面有圖片)
1870-1890年期間
合體連衣裙的普林塞斯(princess dress),突出特點是臀部突起,這種與上世紀出現過的臀墊巴斯爾相似,都認為是巴斯爾的復活,所以把這一時期稱為巴斯爾時期。此時與突出臀部相呼應的是要求女子挺胸收腹,為達到這種前挺後翹的外形特徵,緊身胸衣仍是不可少的重要服裝。極端的這種追求外形特徵就把女性身體側面輪廓改變成具有S型特點的柔美曲線
1890-20世紀初
這一時期藝術領域出現了新的思潮即新藝術運動。其特點就是否定傳統的造型樣式,採用流暢的曲線造型突出線性裝飾風格。服裝受新藝術運動影響能體現曲線美的女裝最受欣賞。女子上身用緊身胸衣把胸部托起,腰部勒細,背部沿脊背自然下垂至臀部外擴,劃出優美的曲線。連衣裙的袖子為羊腿袖,稱作gigotsleeve。
20世紀初
第一階段:
一次世界大戰
1900-1907
服裝仍然流行上世紀末S型樣式,服裝的造型基本相同,緊湊的上身、寬大的裙子、高聳的衣領,強調胸部、臀部突出,小腹平直,誇張的帽子上有復雜而龐大的鴕鳥毛或鸚鵡毛裝飾。
整個設計的核心內涵,就在於緊貼身體,把女性的身體都束縛成為一個標準的式樣。
如: 緊身胸衣————這個在西方女裝舞台上雄霸了300多年的塑身衣具,為塑造女性理想形象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它即將退出歷史舞台以前無疑是這個時期不可缺少的一種時尚。
第二階段:
1907-1914( 傳統型到現代型女裝)
把婦女從緊身胸衣中解放出 這階段女裝變化最顯著的特點是流行了數十年的S型服裝逐漸消退,緊身胸衣得到改良,其線條趨於直線,在年輕女性與中老年婦女穿著行為的激烈較量中,女裝從豐胸、束腰、翹臀的傳統形態向平胸、松腰、束臀的現代形態轉變。
1907年,特別強調s型曲線的服裝之風逐漸趨緩,女裝長度向下延伸,腰圍放大,臀圍收縮。
1908年女裝繼續向放鬆腰身的直線形轉化,裙子也開始離開地面,露出鞋面。
1909年以後緊裹臀部和腿部的蹣跚裙出現,迅速成為流行時尚。女裝的領口變大,配飾品也流行新藝術風格的珠寶和用絲帶串起來的彩珠鏈等。
第三階段:(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至戰後)
女裝向簡潔、輕便的方向發展。
1914年戰爭爆發以後,優雅繁冗的服飾很快被適應戰時環境的著裝所取代,裙子長度變短,露出雙腳和踝關節。
1915年,女裙長度縮短至小腿部位。戰爭期間婦女參加工作穿起了工作服,常見的工作裝造型為寬松、有袋、長及小腿肚的大衣,有的還穿長褲,與衣服配套的是長統靴。
在戰前幾年和戰爭期間,衣服和裙子都變得瘦而短,兩件套的衣服很常見。帽子在戰爭期間,逐漸變小。而且女士服裝的樣式也模仿男士的制服。總的來說,時裝變得更加直挺,去除了不必要的裝飾。
戰爭徹底改變了這一時期女性的整體形象,西方女裝從此趨於功能化和輕便化,初步完成向現代形態的轉變。在西方女裝由傳統型邁向現代型的發展進程中,不難看出變化的關鍵是對緊身胸衣的改造及處置;變化的基礎是生活方式與著裝觀念改變;變化的契機是婦女地位的提高與第一次。
20世紀以來,婦女服裝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長褲逐步成為重要內容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視長褲為正式服裝,時裝設計師也把長褲作為一個設計的要素來看待。女性長褲的發展與普及和婦女的解放程度是相輔相成的。可以說婦女越解放,長褲也就越流行。
此時 在歐洲一直作為內衣的襯衫被美國人作為外衣穿著,並開始在世界普及開來。
20世紀30年代,女裝「男孩似的」風格開始消失,直線被曲線所代替,女性身體的優美線條又重新顯現。特別是晚禮服,後背袒露幾乎至腰,無袖,腰和臀部都是緊裹的,有時在肩部還要飾以狹窄的緞帶或碩大的人造花,至臀部展寬。
20世紀50年代的女裝更加趨向隨意、自由。這期間,除了出現腋部寬松,袖口收緊的「主教袖」以外,直立衣領重新出現。女裙仍到小腿肚中間,而且比較寬松
㈧ 上世紀90年代流行什麼服飾
20世紀90年代發牛了很多戲劇忭的變化。服裝創意從街頭獲得的靈感不少於從下台獲得的靈感,二者之間的區別變得越來越模糊。前5年是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風格(從迷你裙、喇叭裙到嬉皮式和鵬克式)的回歸,如未來鵬克式、牛態服裝、民族風格和吉拉吉風格。90年代服裝最人的發展要數面料的應用。新型面料如將合成纖維加入純棉小看上去像是皮革的材料,可將70年代風格以新的面貌㈩現。 一種重要的穿著方式是混合與重疊:如將開衫連衣裙與長褲混穿,採用桃色和橙色相抵觸的顏色,採用天鵝絨花邊、刺綉花邊、閃光貼花及佩斯利圖案等多重形式的裝飾。主要風格元素包括漏二L領風雪衣、超號型戰二L褲和單帶帆布包。男裝都市休閑也十要流行非正式工作裝。90年代小期除非常正式的行業外,牛仔褲和針織套頭衫被廣泛接受。曾經只是星期五穿的服裝已經延伸到其餘幾個工作日。相反,成衣套裝的需求在開始萎縮,隨著新 『代定做西裝店設訃的改進,高質量的量體裁衣套裝的市場正在擴人。 八十年代的褲子就是最流行喇叭褲。到九十年代就開始小褲管 。
㈨ 誰知道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之間上海流行服裝的特點就是夜上海時期.積分不多,急求.
旗袍:海派時尚的典型 近代上海婦女服飾的最大特點是普遍穿著旗袍。旗袍最早是滿族旗人婦女所穿的長袍,其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所用材料以絲綢為主,袍上綉滿花紋,三百年來沒有改變。二十年代前期,穿旗袍的上海女性很少。從二十年代起,旗袍開始在上海婦女中普及,並逐漸傳到各地。但旗袍在款式上還沒有從清末旗裝中脫胎出來,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歐美服裝影響,旗袍的式樣明顯變化,如縮短長度、收緊腰身等等。上海旗袍的變化則集中反映了海派時尚的演進。 發展到三十年代,旗袍款式在傳統的基礎上廣泛吸取西服特點,使之成為一種中西合璧的服裝,且不斷創新,不斷變化。主宰其變化者即上海的服裝界。旗袍變化主要集中在領、袖及長度等方面。先是流行高領,領子越高越時髦,即使在盛夏之日,薄如蟬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聳及耳的硬領。轉而又流行低領,領子越低越摩登,當低到無法再低之時,索性穿起無領旗袍。袖子的變化也是如此,時而流行長袖,長過手腕;時而又流行短袖,短至露肘甚至無袖。至於旗袍的長度,更有許多變化,曾經流行長式,走起路來衣邊掃地;後來又改為短式,短至膝蓋,甚至將大腿露出。旗袍的造型結構受西方服飾影響越來越大,並越來越講究裝飾。 本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國近代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三十年代可以說是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說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典型代表。被稱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和加入西式風格的海派旗袍,很快地從上海風靡全國各地。 三十年代的上海上流社會名門閨秀追趕時髦、享受奢華的生活,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她們崇尚西化的生活:游泳、騎馬、跳舞、打高爾夫球,這也就要求服裝更美觀、合身。加上三十年代歐美流行收腰就更體現出女性美,這就註定旗袍會變得更修長而緊身,並有高叉,從而符合30年代精緻玲瓏、開放活潑的理想形象。 三十年代旗袍的款式有兩個特點:「中西合璧,變化多端」。當時愛美女性旗袍穿著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局部西化,也有在旗袍外搭配西式外套。局部西化是指領和袖採用西式服裝做法。如西式翻領、荷葉袖、開叉袖、還有下擺綴荷葉邊,或綴不對稱蕾絲等誇張的樣子,但這僅是一些明星和貴婦的社交禮服,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將旗袍和西式服裝搭配起來穿。比如:在旗袍外穿西式外套、裘皮大衣、絨線衫、背心等,在脖子上系圍巾,或戴上珍珠項鏈顯得大方而別致。 四十年代,旗袍的流行趨向於簡便。四十年代前期,受抗日戰爭的影響,旗袍以簡單實用為尚,面料也不講究。四十年代後期,旗袍造型注重強調人體曲線,暴露程度更大,旗袍擺線從小腿上部移至膝蓋處,有變短的趨勢。 當時修長而收腰的旗袍配上燙發、透明絲襪、高跟皮鞋、項鏈、耳環、手錶、皮包,都是最時尚的裝扮,女性角色的扮演得到了充分的強調。後來,還出現一種改良旗袍,就是在剪裁中加入很多西式剪裁方法,從而使旗袍更合體、更實用。旗袍,成為中華民族別具一格的"國服"了。 除了服裝之外,近代上海婦女所用的首飾,也很有特色。一些時髦的婦女,頸間多掛有項鏈,項墜被製作成為心形小匣,內貯玉照;耳際則懸掛著耳環、耳墜。由於在當時不尚穿耳,耳環多採用活動夾之;手指上大多戴有戒指;手腕上套著手鐲或手錶;胸前則佩有別針。外出是,一般還拎著小巧玲瓏的提兜和製作精美的絹傘。 將上海的流行旗袍與西方同期時尚相比,我們能看到很多有趣的現象。旗袍的整體風格變化與西方女裝的流行時尚幾乎完全吻合,只是依舊保持了中式和傳統的外形,這是在西方文明影響下中西服飾合壁的產物。 可以說,如果沒有近代上海的開埠,沒有西學東漸,就不存在旗袍西化,也就無所謂"海派旗袍"了。
㈩ 中世紀歐洲兒童都穿上一個世紀的衣服,為何會這樣
因為這已經是習慣了。
他們的上半身可能仍然保留著男性服裝的特徵,但是成年人會戴上花邊。衣領被戴在男孩的脖子上。這十根花邊是那個時代女性著裝的特徵。一些小男孩甚至穿著長裙或短裙,類似於他的姐妹們。童裝與成人不同的想法更多地體現在男孩身上,而在女孩方面,除了處於嬰兒期的嬰兒階段外,在其他時候,女孩的穿著與成年女性沒有什麼不同。也就是說,成年女性穿的是女孩穿的。成人童裝出現在上層階級中,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他們的孩子穿成人衣服。在普通人中間,從來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將兒童與成人區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