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童裝大全 > 關於帽子課文的導入方法

關於帽子課文的導入方法

發布時間:2021-07-27 07:36:48

『壹』 語文的導入方法

課堂導入的方式 語文課堂教學
課堂導入即教師採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或創設一定教學情景拉開一堂課的序幕,隨之進入課堂教學主體的過程。課堂導入是教學藝術的第一個閃光點,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一節課導入的成敗直接影響著整節課的教學效果,「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恰當而引人入勝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一個死板、落入俗套的課堂導入則好比一道難吃的「飯前開胃菜」,不但不能增加食慾,反而敗了胃口,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激情大減。在講究文學性與語言美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導入更是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語文課堂教學具有自己的學科特點,教師對課堂教學導入的設計應該結合語文的學科特點和文本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來進行。筆者也對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導入進行過一些思考和嘗試,現將部分導入法總結如下:
1、故事導入法
即用與課文內容或主題相關相似的故事、趣事導入,這種導入法,意在以趣味性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結合故事設置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起來,激起學生躍躍欲試探索新知的慾望。
如教學《斑羚飛渡》一文,文章體現的是動物為了生存捨身互救的主題,可以以一個類似的故事導入:非洲沙漠中一隊野生駱駝很久沒有水喝,已經到了危及生命的地步,它們好不容易發現了一處水源,可水面在低於地面的地底深處,駱駝隊焦躁不安起來,這時走出幾只老駱駝,它們圍著水源走了幾圈,其中一隻老駱駝跳了下,另外幾只也毅然跳了下去,水面升高了,年幼的和年輕的駱駝喝到了得以延續生命的水,它們得救了,可這群駱駝圍著水源久久不願離去。聽了這則故事,你有何感想?
以一個與課文主題類似的故事,創設教學情景,讓學生通過思考作答了解動物的互助精神,由思考而領悟,由領悟而感動,讓學生在感動中學習,建立品讀文本的良好氛圍。
又如《晏子故事二則》可以從外交家談起,先講周恩來機智應對的外交故事,再轉回課文,古代也有言辭犀利、機智過人的外交家,引出晏子;《懷疑與學問》一文提倡懷疑精神,可以用一個生物教師用測驗告訴學生應大膽懷疑的故事導入;再有鄭振鐸的《貓》,可由古埃及對貓的崇拜談起,推及現代人對貓的喜愛。
總之,故事導入法,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對課文產生興趣,由有興趣而自主積極地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詩詞格言導入法
即結合教學內容引入詩詞格言,增加課堂教學的文學氛圍,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使他們願學、樂學。

比如,針對《荔枝蜜》這一傳統篇目,可先由感悟生活談起,列舉名家詩詞,再向課文本身過渡:生活中,一朵鮮艷的小花,一株枯萎的小草,一滴晶瑩的露珠,常常都能觸發我們的情感,啟示某種生活的道理,蘇軾中秋觀月發出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感嘆;青年毛澤東佇立桔子洲頭,不禁仰天長問「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而作家宗璞偶遇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便領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那麼,當代著名散文家楊朔看到滿山遍野的荔枝樹,品嘗著香甜的荔枝蜜,又領悟到什麼呢?
這樣通過詩詞範例的導入,既回顧了經典名句,又引發了學生感悟生活的興趣,還讓學生產生了疑問進而願意積極探究課文,一舉三得。
另外,如《岳陽樓記》的教學可以用與中國三大名樓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相關的詩詞名句導入;酈道元的《三峽》,可讓學生回憶背誦已學過的關於三峽的名句;又如詩歌《靜夜》的導入,可設計為讓學生朗讀寫月色的名句。
總之,在課堂之初用詩詞名句導入,既能使學生增廣見識,加強文學積累;又能增加課堂教學的文學氛圍,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導入法。
3、 人事跡導入法
即由課文作者的生平事跡談起,通過情感熏陶,引發學生對作者人格、人生態度的敬重,從而使學生對該文本產生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陳涉世家》時,不少學生看到作者司馬遷曾受過「宮刑」時,常常竊笑,針對這一情況,教師的導入可以從人生態度的角度來引導學生,既簡介作者,又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先由「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引入英雄的概念,古今英雄甚多,為民請命的是英雄,盡忠直言的是英雄……但還有一種英雄,他們敢於戰勝生活加諸於自己的磨難,孫臏臏足而著《孫臏兵法》,漢代的司馬遷遭受「宮刑」,受到人生中莫大的打擊與屈辱,但他沒有被生活打倒,相反他以他的堅強戰勝了磨難,著成了流芳千古的歷史巨著《史記》,成為了另一種意義上的英雄,《陳涉世家》就是《史紀》中的一篇。
這樣通過對作者本身人格的正面肯定,引發學生對作者的人格的敬重,在情感上觸動學生,使學生帶著尊重、尊敬的心理,更積極地學習課文。
又如《哨子》一文的導入,可先由作者富蘭克林的生平談起,一個只讀過兩年書的人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最終成為科學家、政治家,引入富蘭克林關於時間的精闢論述,肯定其人生態度,進而引入對課文的學習。
作者事跡導入法重在結合教學內容從思想情感上觸動學生,達到「動情」的目的。
4、 評價導入法
此種導入法主要針對名家名篇,讓學生了解一定的文學常識,加強文學積累。
如講到《促織》時,可以郭沫若為蒲松齡紀念館的題字「畫人畫鬼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導入,通過對作品價值的評價引入課文;再有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可用古人評價「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導入,讓學生明確該詞作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又如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可從宋詞的流派談起,使學生明了本詞的詞風。
5、 釋題法
即由解釋題目開講,大體分兩種情況:
a)釋名物 適合於標題涉及到人名、地名、物名,而這些又是學生不知道的,如《藤野先生》《蘇州園林》《哥白尼》等;
b)釋題意 適用於有些文題的含義艱澀難懂或意有所指的文章,如《始得西山宴遊記》等,由教師幫助學生尋題識文。
c)釋結構 即由分析文本標題結構入手,了解文章主要內容。如《過秦論》,實為論秦國過失。
當然,課堂導入有法,但無定法。語文課課堂導入的方式方法很多,立足文本可設置懸念導入,也可描述人物形象導入,也可由風光景色導入,也可由引發矛盾導入,也可由誘發想像導入,還可由設計練習導入……不管運用什麼方法,都是為課堂教學服務。因此,導入的設計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導入設計應有針對性,針對教材實際、學生實際、知識實際。因人而異,因課而異。
②導入設計應有新穎性,勿千篇一律,雷同陳舊,應富於獨創,富有個性。
③導入設計應有生動性,語言應生動,一課一個導入,不落俗套。
④導入設計應有科學性,引用材料必須准確無誤,要符合教學規律的原則。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視課堂導入的方式,根據文本內容和教學需求恰當地設計課堂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激情,更高效率地開展教學,為課堂教學增色。

『貳』 怎樣在美圖秀秀里導入可用的帽子

截取的

『叄』 有趣的帽子故事導入

我這里有一頂神奇的帽子,只要戴上它,瞬間有了所有的超能力,什麼都會,不會唱歌會唱歌了,不會跳舞的人會跳舞了

『肆』 課堂導入常用的幾種方法都有什麼

一、 開門見山,直接導入

二、溫故知新,復習導入

三、創設環境,情境導入

四、邊玩邊學,游戲導入

五、邊唱邊學,歌曲導入

六、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導入

導入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堂課如同一篇優美的散文,開頭便要精彩,引人入勝;一堂課又恰似一首動人的樂曲,開頭就要定好基調,扣人心弦,常言道:好的開頭便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語文的第一個環節,十分關鍵,應當引起重視。

好的導入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聚攏起來;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能使學生情趣盎然,又能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讓課文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4)關於帽子課文的導入方法擴展閱讀:

作用

1、安定學習情緒。課堂導入常常是課前騷亂與課堂肅靜的分界線。學生從課間休息時的游戲打鬧到上課鈴響後安靜下來,需要有個過度轉換階段,這就需要發揮課堂導入的作用。

機敏的教師善於運用導入語,以自身的風度、清晰的聲音、新奇的內容、精彩的語言三言兩語控制全場,抓住學生心理,讓學生思維盡快回歸到課堂腦力思考的起跑線上,從而發揮開場白威懾全局的特有魅力。

2、吸引學生注意。教學過程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心理認識過程,需要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等多種心理活動的參與,而注意力是否集中則是這種認識過程能否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和重要保證。

巧妙地導入新課,可以起到先聲奪人、先聲服人的效果,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一上課就能把興奮點轉移到課堂上來,集中在教學的內容上。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上課,才能「箭無虛發」,句句入耳,點點入地。教者輕松愉快,聽者心傾神往。

3、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會引導學生步入知識的殿堂,收獲豐收的喜悅。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成功的藝術就在於使學生對你所教的東西感到興趣。」精彩的導入會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露,進入一種美妙的境界。

在導課過程中,教師風趣幽默的講解,富有感情的朗誦、漂亮美觀的板書、瀟灑動人的風姿或一幅美麗的繪畫、一首美妙的樂曲都可以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新課的興趣。

4、溝通師生情感。良好的導課是接通師生信息的電鍵。一上課教師登台亮相後,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抹笑容、一句話語,如果一下子博得學生好感,那便取得了通往學生心靈的通行證,為教學之間的信息交流、情緒反饋打開了通路,鋪平了道路,使教師的講課建築在學生對你的期待、信賴、尊重、理解的基礎上。

朴實親切的導語會在師生之間搭起一座友誼的橋梁,師生的情感會在導課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得到交流和升華。高明的教師總是善於運用獨特的開場白來活躍氣氛以達到師生心理相容的目的。這種良好的教學氛圍,既有利於教師的教,也有利於學生的學。

5、明確教學目的。目的性是人類實踐活動的根本特性之一,教學有無明確的目的和學生是否明確目的是衡量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准。有經驗的教師總是在導課過程中讓學生預先明確學習目的。

當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思維處於活躍狀態時,教師就要適時地講明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從而激發學習動機,使學生保持旺盛長久的注意力,並自覺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學習活動。

『伍』 我的世界帽子怎麼導入 (用apk)

這個一定要使用輔助工具,如果你用的是js的話,例如最常見的方塊啟動器,多玩我的世界盒子和葫蘆俠我的世界都可以,如果用類似TMI的apk文件就一定要用方塊啟動器。原版無法使用mod

『陸』 小學語文的導入方法有哪些

一、用激情渲染氛圍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說:「激情是一種狀態,是一種溫度」她認為:「沒有溫度的男人,在課堂上是立不起來的空麻袋;沒有溫度的女人,在課堂上就是一點沒人愛的舊瓷碗。一點感覺都沒有,沒有魅力。」
好的教師無論怎樣的氣候與環境,總能在短短的時間里抓住學生,師生一起用心用情提升課堂的溫度。這種溫度的提升需要老師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老師的「精」、「氣」、「神」。在老師「激情而又自然的引領下」,學生「心靈豐滿」起來,精神充實起來。學生的思想在課堂張揚,學生的生命在課堂成長。而學生的精彩正是來源於老師激情的點燃,來自老師巧妙的引導,來自老師熱情的鼓勵。就這樣,學生的信心被一點點激發,學生的激情被一點點點燃,學生的思維在一點點的燃燒,課堂的溫度在一點點提升,以至於沸騰。
常聽到不少同行埋怨:「現在的學生上課沒激情。」我想,其實學生的激情是無限的,只是它們隱藏在學生的內心,只要我們用自己的熱情去激發,課堂上的孩子們總是熱情奔放,活力四射的。如教學《釣魚的啟示》時的導入:
師:同學們坐得真端正,一看就知道是守紀律的好學生,冒昧地問一下,老師不在的時候,你們有沒有違反過紀律?
生:有的說「有」,有的說「沒有」。
師:老師欣賞你們的坦誠和勇敢,但是更提倡大家向劉洋和高敏學習,學習她們在老師不在的時候,也能遵守紀律,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自律」,那同學們要做到「自律」這兩個字很不容易嗎?
生:學生談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可能說不難,有的同學,特別是好動的學生可能覺得比較困難。
師:是啊,同學們,我每個人都願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做的事,可是我們要注意分清對錯,如果明知道做得不對還要去做,不能自律就不好了。那麼,今天老師就要向同學們介紹一位新朋友,他是美國的著名建築設計師,在他的生活中,他就時刻嚴格自律,從而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信任。可是他的自律精神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呢?你們想不想知道秘訣?
生:想
師:好,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穿越時空,一起回到他的小時候,看看這位美國著名設計師小時候的經歷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3課:《釣魚的啟示》。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導入新課,自然引出「自律」並使「自律」貫穿全課,激發了學生的語文激情,這樣我想學生學習下面的課文時,熱情會更高一些,為學習文章做好了鋪墊,因此,請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激情吧。
二、借道具點燃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動力。一篇課文的導語一旦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主動的跟隨教師去探討知識的奧秘。那麼怎麼才能讓導語在第一時間激發學生的興趣呢?
我覺得在導入的時候借用一下道具,可以更好地達到這一目的。道具有視覺型道具,比如,結合課文的實物演示,近距離將讀者與作者溝通,便於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語文課本中的插圖,是作者精心繪制而成的,我們可以利用它導入新課,提起學生的興趣;還有視聽型道具,比如錄相、FLASH動畫等,視聽結合,能放鬆心情,陶冶情操,激發靈感和興趣。
我在教《非常漂亮的貝殼》一文之前,我先讓學生收集各種各樣的貝殼。上新課時,讓學生將貝殼放在講台上,一起觀賞,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進入新課教學。又如教授《小柳樹與小棗樹》時,我運用FLASH課件作為導入新課的輔助材料,它融畫面、文字、音樂於一體,讓學生獲得美的享受,很快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通過它們之間形體對話,生動形象地使學生懂得「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不足」這一深刻的道理。
適當地藉助教學道具可以設置良好的學習情境,打破思維混沌的狀態。從而喚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的慾望,強化學習氣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時機,把學生的思維從感性升入理性。
三、設懸念啟迪思維
懸念可以造成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具有強烈的誘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設置懸念應生動形象、簡潔鮮明。
小學生特別具有好奇心,他們閱讀課文,往往會對故事發展或人物命運產生一種十分關注的心情,根據學生這種心理去設置一些懸念性的問題,往往能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
如教《狐假虎威》一課時,我這樣導入:「假如一隻狐狸和一隻老虎在一起,誰怕誰?誰吃掉誰?」學生答:「這還用問?當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說:「但是今天要講一個故事卻是老虎聽從狐狸的話,狐狸輕而易舉地指揮著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覺得狐狸威風凜凜。你們說奇怪不奇怪?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嗎?請打開課文——《狐假虎威》這一段導語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急於要弄清問題的心情,驅使他們認真學習課文。
有位實習老師在上《驚弓之鳥》時,開篇就布疑陣:「現在,空中飛著一隻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辦法能把它打下來?」學生憑經驗紛紛說,用箭射,用槍打,用彈子彈……至此,我首先肯定學生的回答是正確的,但話峰一轉,說:「可是,古時候有個射箭能手更贏,卻是拉弓,不用箭,「嗖」的一聲把這只大雁射下來了,這究竟是什麼緣故呢?答案就在課文中。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文,看誰先把答案找到。」
由於懸念的誘惑,學生立即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種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主動認真地讀書、思考。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懸念要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如果故弄玄虛,那就失去了懸念的意義,有時甚至會把學生弄糊塗。
四、講故事、猜謎語構建愉悅情感課堂
學生大都很愛聽故事、猜謎語,每每遇此都很認真,興趣特別高。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新課時設計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故事或謎語等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一旦他們對所學的內容產生了興趣,就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使整個教學過程收到極好的效果。
例如《女郵遞員的信》的導入「同學們,請你們猜一條謎語。謎面是:身穿綠衣裳,工作特別忙,送信又送報,人人喜洋洋。謎底到底是什麼?……對,是郵遞員。有一位女郵遞員還寫了一封信,信中介紹了她一天的繁忙,但有意義又很有趣的生活。我想大家一定願意知道她信中的一切,好,我們現在就來學習《女郵遞員的信》。」
雖然謎語很簡單,但因為教師豐富而有感情的朗讀再加上適當的肢體語言,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了,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馬上就調動起來了。整堂課都在非常活躍的氣氛中進行著……這就是利用謎語或故事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導入方法。它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強烈的探究心理,把學生由「要我讀書」變成「我要讀書」,從而進入「願學」、「樂學」的境界,調動了學生積極學習的主動性。
另外,還可以採用引經典,溫故知新,介紹背景,做游戲,音樂、歌曲等方法引入課題。選用什麼樣的導入形式,不僅要求教師具有敏銳的眼光,靈活的思維,創造的頭腦,而且要求教師在設計過程中必須依據如下原則:靈活性原則、精練性原則、實效性原則、規范性原則、知識性原則、啟發性原則、思想性原則、趣味性原則和針對性原則,設計導入應注意「實」(講求實效),「精」(精明扼要),「活」(方法多樣),「美」(給人美感享受)的和諧統一,同時還要兼顧啟迪學生的思維。
總之,導入絕非雕蟲小技,不足掛齒,而應該把它看成是一門藝術,一門科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藝術深入研究的過程中,萬萬不可忽視對導語藝術的思考,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語文教學更加絢麗多彩,展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柒』 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方法有哪些

具體而言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情境型 指教師根據文本的意境,創設一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讓學生想像優美的意境,體驗美好的情感.簡言之,通過導入引導學生進入作品描寫的情境.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創設並引導學生進入教材所描繪的情境,無疑對優化課堂教學起著重要作用.古人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從中受到感染,教師就要善於挖掘課文中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披文以入情」,產生心理上的共鳴.在閱讀課的導入中時常是通過營造出一種氣氛,或再現一個場面,從而把課文描繪的意境再現出來,把學生潛在的審美意識和追求美的情趣激發出來,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順利進入到課文學習中去.
1、看圖導入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的每一課都安排了意境優美、色彩鮮艷的情景圖,配有教學掛圖,通過網路資料還可查閱到更多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它們作為直觀教材,比形象的語言更具有說服力和真切感,可以使學生獲得較深的印象,可以化抽象為具體,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鮮明地揭示事物之間的關系.教師在導入時充分發揮其作用,以此導入新課,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習的興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2、 藉助媒體導入 隨著人類社會的日益進步,多媒體教學的日趨完善,現代的課堂趨向於「聲情並茂」.在課堂導入時教師根據需要結合聲、色、圖,甚至是影視片段來輔助我們的教學,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可感性,能讓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創設一個讓學生積極思考的氛圍,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達到語言所難以企及的效果.
3、意境導入 也稱激情導入,在教學文質兼美、情文並茂的名篇佳作時,教師如能創設出一個與課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進入角色, 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從而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將會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許多名師在教學優美的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和抒情散文時,常常用一段富有詩情畫意的導語,將學生帶入課文的那種優美的意境,使學生處於一種良性的情感准備狀態.如孫雙金老師在教《春望》一詩時的導入:「同學們,今天孫老師和大家一起走進歷史的隧道,去感受歷史上一位苦難詩人、人民詩人、偉大詩人——杜甫的心理歷程.(課件出示《春望》全詩)大家知道唐朝曾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發生了『安史之亂』,叛軍攻入長安城後燒殺搶掠,把繁華的都城糟蹋得幾乎成了一片廢墟.在第二年的春天杜甫來到長安街頭,目睹長安城滿目荒涼的景象,觸景生情,揮筆寫下了《春望》這首千古絕唱.」接著配上音樂,教師有感情地朗讀《春望》.孫老師用短短的幾句話作為導語,卻震撼了全班學生的心靈,同時在媒體的輔助下,學生很快進入詩情詩境.
(二) 質疑型 教師在導入新課時,運用提問質疑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教師通過質疑激起了學生的探索興趣,達到以趣促思的目的.在質疑的同時,適當運用懸念,還能激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問題是思維的開端,一個恰當的問題,能一石激起千層浪,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南宋時的教育家陸九淵雲:「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是問號.」
1、提問導入 它是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來進入課堂.教師可對學習內容進行提問,通過設立一個疑點激發學生的思考,也可以單刀直入,直接提出問題,使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迅速進入新課.如邱老師在教《海底世界》一課時,一走進教室就用興奮的目光掃視學生,然後問:「同學們,你們喜歡大海嗎?」學生說:「喜歡」邱老師興致勃勃地說:「我也喜歡大海,大海是那樣的遼闊美麗,望著這美麗的大海,我忽然產生一個想法:這大海的深處是什麼樣子呢?當學生說也想知道時,邱老師相機誘導說:「好!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海底世界》,它將向我們介紹海底深處許多新鮮、有趣的事,那麼海底究竟什麼樣呢?讓我們來細心讀課文吧!」在本案例中,邱老師一進課堂便向學生提問,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調動著學生的思維能力,誘導著學生由疑而思.亞里士多德說:「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常有疑點,常有問題,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創新.」
2、懸念導入 俗話說:「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小學生好奇心更強,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設置懸念激發好奇,吊起學生的胃口,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上例中邱老師設置的「大海的深處是什麼樣子?海底究竟什麼樣呢?」激發起學生急於探索海底世界的興趣,造成學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狀態.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語文教師要針對教材的關鍵、重點和難點,巧設懸念,把學生的注意、興趣、思維吸引到懸念上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為整堂課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 激趣型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

『捌』 課堂導入常用的幾種方法

為了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我校開展了各學科的課題研究活動,利用課題來推動教師學習,使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方法和眼光與時俱進。我所在的研討小組擬定的課題是:。我擔任三年級語文課的教學,從課題的擬定到現在已經一個學年,這一年中我圍繞課題進行實踐探討,對課堂的導入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導入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堂課如同一篇優美的散文,開頭便要精彩,引人入勝;一堂課又恰似一首動人的樂曲,開頭就要定好基調,扣人心弦,常言道:好的開頭便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語文的第一個環節,十分關鍵,應當引起重視。好的導入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聚攏起來;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能使學生情趣盎然,又能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讓課文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創造科學有效的導入形式,就必須把握課文特點,根據學生好奇心理,運用喜聞樂見的導入形式導入新課。那麼,怎樣導入新課呢? 首先,導語設計必須具有針對性。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針對不同教材;不同條件;不同時間選擇不同的適當方法,必須做到與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有機結合,融為一體。 其次,導語設計必須具有吸引力。注意力是學習的先導,它直接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因此,必須充分運用新課導入這一教學環節,在極短的時間內,巧妙地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到位。 第三,導語設計必須具有趣味性。只有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才能愛學、樂學、會學、善學。根據以上原則,在教學的實踐中,我做了一些嘗試。下面我就談談語文課堂導入的幾種方法: 1、談話導入法 如在教學《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時,可以採用這種方法。教師可以這樣談話導入:同學們當我們眼望蔚藍的天空和廣闊的天地時,心中一定曾經想過:這天地是從哪兒來的?其實,這個問題,古代的人也曾經想過。他們想出了種種答案。我們今天所學的一篇課文,就從一個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它的題目是《盤古開天地》(板書課題) 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請你們說說:這篇課文寫的是什麼內容?看到《盤古開天地》,同學們會提出什麼問題呢?教師這樣導入新課,會引起學生積極的思考。 2、情景導入法 那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課文,可運用語言、電化教具等手段,創設一種生動感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為之所動、所感,產生共鳴。教學《荷花》時,可以這樣導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公園看荷花,你們想不想去?(播放音樂感染學生)我們走進公園就聞到一股清香,(老師閉上眼深深聞了一下)加緊步伐走向荷花池。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乘著音樂的翅膀去看荷花吧。(出示各種荷花的圖片)你們在看的時候可以指指點點,也可以同桌商量。形象的描述和圖片音樂的結合把學生引入了大自然,引進了美麗的荷花池邊,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隨著老師的引導輕松愉快地進入學習情境。 再如上《一面五星紅旗》一課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迎著東方的晨曦,懷著赤誠的情意,伴隨庄嚴的樂曲,國旗徐徐升起, 同學們,在這庄嚴肅穆的升旗儀式中,望著鮮艷的的五星紅旗,你會想到些什麼?五星紅旗,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五星紅旗,永遠飄揚在我們心裡。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尊重它,愛護它。今天,就讓我們飽含深情與作者一起去異國他鄉,去感受一面五星紅旗在一位中國留學生心中的分量。板書課題:《一面五星紅旗》。雖然同學們都知道五星紅旗,但並不理解五星紅旗的真正意義,就有必要補充相關的語言和背景資料,使孩子們肅然起勁,為下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調。 3、背景介紹法 有些課文描繪的人或事,學生可能會感到生疏,這時教師可通過介紹背景來導入新課。如教學《趙州橋》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在我國河北省趙縣的河上有一座歷史悠久、舉世聞名的石拱橋──趙州橋。趙州橋經過1300多年的風吹日曬,仍然保持著當年的雄姿,而與它同時代的建築幾乎都不存在了。這座橋為什麼歷經千百年依然巍然不動呢?讓我們走進課文《趙州橋》尋找答案吧!這種導入巧妙地提出了學習任務,創設出了探求知識的情境。 4、名言導入法 古今中外有許多至理名言,字字鏗鏘、句句響亮、寓理深刻、耐人尋味。在教學之始如若引用相關相聯的名言導入新課。如上《和時間賽跑》這一課時,可採用了名人名言導入:時間是什麼?高爾基說: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魯迅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郭沫若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別林斯基說:在所有的批評家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同學們,你們認為時間是什麼?根據你的生活體驗,用一個比方來說說。你和時間賽跑過嗎?你們是祖國的花都,是祖國的未來。應該珍惜大好時光,好好學習,請同學們記住他們說的話。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和時間賽跑》這篇文章。這種導入能讓學生明確本課的學習目的,既渲染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5、圖片導入法 《槐鄉的孩子》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時可以用插圖導入:出示插圖,讓學生觀察。問:圖上畫有什麼人?他們在干什麼?從表情看出他們心情怎樣?讓我們來讀讀課文《槐鄉的孩子》,看看這里的孩子有什麼樣的快樂?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這樣既調動了學生認識人物的積極性,又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圖像導入新課,可以增強教學效果。它們作為直觀教材,比較形象的語言更具有說服力和真切感,可以使學生獲得較深的印象,可以化抽象為具體。教師在導入時充分發揮其作用,以此導入新課,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習的興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6、故事導入法 精彩的故事能引人入勝、扣人心弦,令人回味無窮,對學生而言,則更能引起他們的濃厚興趣和強烈的傾聽慾望,因為喜歡聽故事是人類的天性,從兒童時期到少年、青年、老年,故事一直陪伴在我們左右,人們沉醉其中、樂在其中。小學生更愛聽故事,抓住小學生這個心理特徵,運用一些成語故事、寓言故事、科學家或名人的故事,甚至教師自己根據教材編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導入新課,引起學生的注意,既可以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又容易使學生領悟教材的內容。例如,《太陽》一課可用課件播放故事《後羿射日》。用故事導入新課既與教材吻合,引出太陽的遠,又用這種生動有趣的形式,吸引學生興趣,能夠在情境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7、實物導入法 這種導入法適合於講授直觀的、能看到差別的教學內容。如教學《畫楊桃》時,用實物導入,能吸引學生的視線,可使學生感到自然、親切、真實可信。實物還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在學習課文前,出示與課堂內容有關的實物,導入自然,便於理解。我是這樣導入的:看,今天老師也帶了一樣禮物來考考大家,(出示楊桃)這叫楊桃,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還能生津止渴.止血止痛呢!它的形狀很特別,坐在你的角度上看,你看到它長什麼模樣?多角度看、 豎起楊桃拿給學生看,學生的回答各不同。這時我順勢引入課文:這一看,可真不得了。大家看到的楊桃形狀真是千姿百態呀,這可真神奇!有一群小朋友也正忙著畫楊桃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師:出示課題 學生齊讀。課堂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很快地就融入課堂的學習氛圍中。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一節課,有一個好的開頭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這部分必須成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當和最精彩的開端。必須聲聲擊到學生的心扉上,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課程的延續思維或心理雜念的干擾,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使他們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的學習情境中去,提高學習效率。一堂好課,導入是關鍵。不管這一部分導入,時間多少,少得甚至不足一分鍾,多的幾分鍾,但是,我們希望,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希望課堂的收獲從導入開始! 總之,導入有法,但無定法。但無論用何種形式和方法導入新課都為了啟迪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語文課堂導入的方法還有很多,無論哪一種導入方法,我們都要根據課文特點、學生實際和教師個人風格擇善而用。只要教師深入研究,就能設計出精妙的課堂導入,最終達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玖』 語文課的導入方法都有哪些越多越好!

1、由精彩的描述導入

精彩的描述,能引起學生注意,激發閱讀興趣,引起聯想和想像,使學生自然進入文本。如:我們喜歡春天。喜歡春風輕吻臉頰的輕柔,春雨淅淅瀝瀝的清爽,……朱自清先生描繪的一幅幅春景圖更是美不勝收,讓我們來欣賞《春》,來體會春天的美好吧。

2、由軼聞趣事來導入

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對軼聞趣事興趣濃厚。要投其所好,根據文本,選好與課文相關的軼聞趣事,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闊了視野,又引起了對文本的興趣。如學習劉禹錫的《陋室銘》,可以先講文章的來歷。

3、從欣賞歌曲導入

歌曲以其優美的歌詞、動人的旋律,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教學過程中,根據文本需要選擇恰當的歌曲讓學生欣賞,營造一種特殊的氛圍,來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自然導入。如在講《小巷深處》時,讓學生欣賞歌曲《母親》。

4、由觀察插圖導入

語文教材有很多插圖,兼備能幫助我們感知、理解文本。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形象描繪、合理想像,這樣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學習《周庄水韻》時,先引導學生觀察文本中的彩圖,要求學生描繪畫面的景物。

5、由溫習相關詩詞導入

可以通過溫習與文本內容相關的詩詞來導入,這樣,既鞏固了古詩詞,又初步感知了文本,自然導入內容。如學習餘光中的《鄉愁》時,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與鄉愁有關的名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課文導入的作用:安定學習情緒;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溝通師生情感;明確教學目的;確定全課基調。

『拾』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6課《方帽子店》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並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中最令你意想不到的部分。

3、明白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我們也要敢於改變,勇於創新。

【教學難點】

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中最令你意想不到的部分。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板書課題《方帽子店》,指名學生讀。

2、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嗎?

3、是啊,怎麼會有這樣的店呢?這些方帽子有人買嗎?方帽子店的生意好嗎?……讓我們打開課本,跟著作者一起去故事中找尋答案吧。

【設計意圖】題目中的「方帽子」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是沒出現過的,學生看到就會產生很多疑問。一開課,就讓學生對課題進行質疑,這樣使學生帶著好奇和問題走進課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梳理,概括故事大意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准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長句多讀幾遍。

2、出示生詞,指名讀。

櫥窗 不能改 奇怪 不舒服

碗 扣在頭上 舒服 漂亮

香蕉形 圓筒形 各式各樣 古董

①齊讀詞語。

②誰來選用上面的這些詞語,簡單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設計意圖】三年級學生的概括能力還不強。為了降低學習難度,這一環節設計了三組詞串,分別圍繞「方帽子戴著不舒服」「圓帽子又舒服又漂亮」「方帽子成了古董」這三個內容,引導學生學習。

學生只要把這三個內容連成一句通順的話就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樣,降低了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難度,讓學生知道概括內容有法可循。

三、對比,呈現故事內容

1、下面,老師要帶大家去認識這一家店。

(1)出示:「這家帽子店從來沒有做過別的帽子。」

①「這家帽子店」你知道是哪家店嗎?

②他們做的是什麼帽子呢?

(2)出示:「他們的櫥窗里都是方帽子。第一頂是方的,第二頂是方的,第三頂還是方的……」

你知道省略號省略了什麼嗎?

(3)這真是一家有意思的店。你能給大家介紹介紹這家店嗎?

2、這家店賣的方帽子,大家喜歡嗎?默讀4~10自然段,找一找大人和孩子各是怎樣的表現。

(1)出示:「他們圓圓的腦袋藏在方帽子里,緊的地方太緊,寬的地方太寬,冬天戴著不太暖,夏天戴著卻熱得滿頭大汗。」

①這樣的方帽子真是又奇怪又不舒服,從哪兒能看出來?

②誰來讀讀這句話?

③既然這樣,那大人們為什麼還戴著方帽子呢?(「因為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

④這些大人們給你怎樣的印象?

(2)出示:「小孩子們可不喜歡戴方方的帽子,他們喜歡用紙做出圓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頭上,又舒服又漂亮。」

①孩子們喜歡的是什麼帽子?你覺得這樣的帽子好嗎?

②「假如我們用布做成真的帽子……」你想像一下,孩子們會做出什麼樣的帽子呢?

③這些孩子們又給你怎樣的印象?

(3)這些大人們寧願戴著又奇怪又不舒服的方帽子,也不想著做些改變。孩子們可不這樣,他們動手做出了自己喜歡的圓帽子。你能用自己的話描述這些大人和孩子嗎?

3、出示:「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現了幾頂圓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了一驚。」

(1)知道方帽子店的主人為什麼吃驚嗎?

(2)分角色朗讀方帽子店的主人和兒子的對話。

(3)為什麼方帽子店主人要讓兒子把舒服的圓帽子丟掉呢?

4、後來,人們還喜歡方帽子嗎?從哪裡可以看出來?默讀課文16~20自然段,畫出相關的句子。

(1)小組內討論交流。

(2)出示:「孩子們慢慢地長大了,想出了許多帽子的式樣,圓的、香蕉形的、圓筒形的……」從這句話中,你想還會有什麼形狀的呢?

(3)出示 「專賣從不改變的方的好帽子」和「專賣各式各樣的舒服的好帽子」兩個句子。

同學們,你們覺得哪家店的帽子才是真正的好帽子?

(4)在競爭中,圓帽子最終贏得了大家的喜愛。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部分的主要內容嗎?

與關於帽子課文的導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淘寶上應該選什麼尺寸的褲子 瀏覽:132
貴州省哪個男裝品牌賣的好 瀏覽:383
配妮子外套的褲子好看嗎 瀏覽:893
怎樣用夾子編織圍巾 瀏覽:702
白色長款襖配什麼圍巾好看嗎 瀏覽:938
深藍色衛衣如何搭配外套 瀏覽:574
外國比較火的衛衣品牌 瀏覽:439
襯衫領撐預訂訂購價格 瀏覽:416
適合冬天做褲子的布料 瀏覽:221
莆田哪裡有定做褲子的 瀏覽:549
畫校服玫瑰素描 瀏覽:970
貴陽女裝品牌加盟 瀏覽:274
黑色馬甲裙配什麼外套好看 瀏覽:681
谷饒無痕文胸批發 瀏覽:310
紅豆保暖睡衣女士的 瀏覽:513
褲子尺寸表怎麼看 瀏覽:514
制服裙擺頭像 瀏覽:305
優衣庫的褲子怎麼量寬度 瀏覽:362
男生褲子32碼身高多少 瀏覽:673
睡衣棉綢連衣裙的裁剪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