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部隊裡面政委指導員和團長師長什麼的從衣著上能區分嗎 應該怎麼區分
是分不出來了,軍銜和職務關系不是很大的,有可能政委的軍銜比團長大,也有可能團長的軍銜比政委大。
Ⅱ 部隊里的等級雜分啊連長、團長、營長那些,肩上的星啊杠對應身份是什麼
一杠一星的基本上是少尉排長,、一杠三星上尉正連級幹部,兩杠一星少校營級幹部,團長不是兩杠三星的上校就是兩杠四星的大校
Ⅲ 旅長、司令、師長、連長、營長、團長、排長,這些官職的大小如何排列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這樣的人,就是雖然沒有去參軍,但是對於軍營的生活特別的嚮往,然後年輕的時候也有過參軍的想法,但是那個時候可能說因為一些身體上面的原因,比如說近視或者說一些其他原因沒有去當兵,但是在之後的話還是會對於軍營生活比較嚮往,然後也會去了解一些這方面的資料。
同時的話對於身邊的退伍軍人感覺非常的親切,總是纏著人家讓對方給我們講一些軍營里的故事,其實我就是這樣的人,然後我對於這個軍銜的話也有一定的了解。畢竟看很多戰爭片的話都信仰一下這個人是什麼級別呀,誰的官大這些問題。
那麼我國的軍銜是怎樣劃分的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除了以上的級別之外,還有就是我們部隊的文職的軍官,他們也有著一些級別,但並不是軍銜,他們是享受我們的待遇,但是沒有軍銜。
比如說享受正團級待遇,正軍級副師級這樣的待遇。
Ⅳ 拿破崙軍隊制服是怎樣的
拿破崙時代軍服概論
一、總論:
「閱兵式上騎兵們連馬蹄都擦得閃閃發亮」
拿破崙時代的軍隊所穿著的制服可能是整個軍用服裝史上最精工細作,華麗耀眼的軍服了,而同時代的觀察家又都毫不掩飾對法軍制服的驚訝與艷羨。拿破崙戰爭的老兵在晚年的回憶錄中有時候也會流露出對他們從前所穿著的庄嚴華美的軍服的悼念之情,他們認為再沒有比此更完美的制服了,他們把這些軍服和他們皇帝的超凡魅力聯系在一起,他們深信這魅力既曾經在歐洲出現過,那就會再次為人所見。1840年拿破崙的遺體被運回巴黎時,他的金色靈柩由一隊老兵護送,而這些老兵依然穿著他們已經襤褸褪色的老舊軍服。(資料來源:施奇克的《戰地服裝,從1700年至今的世界各大軍隊制服》Schick - "Battledress. The Uniforms of the World's Great Armies 1700 to the Present.")
拿破崙時代的軍服是昂貴的。例如一個普通法國步兵的全部服裝要花費200-250法郎,給一個近衛獵騎兵配齊全套行頭共需花費951法郎,一個常規步兵團的擲彈兵要300法郎,而一個騎兵則通常在500法郎以上。裝備最貴的是那些有盔甲保護的重騎兵,每個人大約要2000法郎!然而如此巨大的花費並沒有阻礙團長和指揮官們花盡他們全部的預算來給部隊購買昂貴的閱兵禮服。拉納元帥曾擔任過近衛軍司令,但他在任上時對給他的近衛軍部隊配備艷麗昂貴的制服有著狂熱的積極性,並極大超支了近衛軍的開支預算,結果這很快就給他帶來了麻煩,拿破崙用貝西埃爾撤換了他。
既然裝備花費如此之高,當時軍隊士兵的服裝套數就更加讓人吃驚了。你可能會想士兵們大概擁有兩到三套軍裝就會很滿足了吧,比如一套閱兵時穿的禮服,一套軍中穿的常服和一套休假時穿的便服。但是不,法國人可不會滿足於此。比如在一場盛大的閱兵式中老近衛軍炮手們會穿上深藍色的馬褲和白色長綁腿,而在平時和普通的閱兵中則穿實用得多的黑色綁腿。他們還能得到亞麻或者棉製的長燈籠褲(drawers,即knickers的舊稱——譯注),這種能起到保暖作用的褲子通常可以穿在馬褲的外面或者不穿馬褲而直接穿著。上等馬褲需要經常洗滌,但對燈籠褲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更有甚者,近衛騎兵部隊擁有10套不同的制服:
- 作戰服(tenue de campagne)
- 行軍服(tenue de route)
- 野戰服(tenue de charge)
- 常服(tenue de service)
- 執勤服(tenue de quartier)
- 廄務服(tenue d'ecurie)
- 社交服(tenue de societe)
- 便服(tenue de ville)
- 閱兵服(tenue de parade)
- 盛大閱兵禮服(tenue de grande parade)
Ⅳ 軍隊中,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司令。的肩章是怎樣的有圖說明更好。
他們都沒有肩章 你說的都只是他們的職務, 中國軍銜有 將官 上將(三棵金星) 中將(兩個金星)少將(一個) 大校(兩杠四星) 中校 (兩杠三星) 上校(兩杠兩星) 少校 (兩杠一星)
Ⅵ 那些營長,團長,排長等等的職位大小是怎麼排列的
你可以按照軍旗的等級來參照:司令--軍長--師長--旅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當然具體部隊的實權以及級別也會有一點點不同的,比如一些特戰旅,可能一個旅長軍銜比師長還高,待遇,話語權更高,實際級別也可能高!
Ⅶ 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怎麼排序
從小到大的順序: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
1、班長
班長不屬於軍官,由士官或優秀的義務兵擔任。民兵或部隊中依照規定職權直接領導管理和組織指揮一個班所屬士兵進行戰斗、訓練、執勤和工作的士官(志願兵)或義務兵,是現代軍隊中最基層組織「班」的負責人。
2、排長
排長,民兵或部隊中率領一排戰士的軍官,軍銜一般為少尉或者中尉。在有些國家的軍隊中或者在戰爭時期,排長也可以由資深的軍士代理,一個排約20-30人。
3、連長
連長,是在軍隊中連一級編制的最高指揮員,一般由上尉或中尉擔任。 一般每連三個排,每排三個班,一班大約十人,加上炊事員等,每連大約一百人。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連長是連隊黨支部副書記,政治上受政治指導員(黨支部書記)監督。連長和政治指導員平級,都是正連級,分工負責連隊的軍事工作和政治工作。連長一般配備通訊員。
4、營長
營長:是軍隊中營一級編制的最高軍事長官或指揮員(武警叫大隊長),在1955年施行的軍銜制中,營長的編制軍銜是大尉,在1988年以後施行的軍銜制中,編制軍銜為少校,資歷較淺者為上尉,資歷較深者為中校。每個營有加上炊事員在500人左右。
5、團長
團長,軍隊中一個團級單位的最高指揮官,一般由上校或者中校擔任。在軍隊中團營編制有三營制、四營制。分別是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營或三個步兵營加一個炮兵營。少數團隊也有五營制編制的。
6、旅長
旅長,是軍隊中旅一級編制的最高軍事指揮員,上級為軍長或師長,下級為團長或營長。旅長一般由大校或上校擔任。一般一個陸軍步兵旅的人數在3000到9000人之間,每個兵種的旅人數不一,兵種內部視任務不同,所編制的兵員也不同。
Ⅷ 旅長、司令、師長、連長、營長、團長、排長,這些官職的大小如何排列
司令,在軍以上的級別主要有軍、集團軍、方面軍、軍區、總軍委里都有司令這一職務。
在行政級別上,現在世界主要國家把旅和師平級化了。
排職從在到小的排序為:司令、師長、旅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
Ⅸ 軍隊中團長、營長、連長這些排名和級別是怎樣的
大小順序排列依次是:司令-軍長-師長-旅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工兵。
你說的3個裡面當然是團長大了。
Ⅹ 排長 連長 營長 軍長 師長 團長 按大小的順序排列誰大誰小
從大到小的順序為:師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
1、排長:民兵或部隊中率領一排戰士的軍官,軍銜一般為少尉或者中尉。在有些國家的軍隊中或者在戰爭時期,排長也可以由資深的軍士代理,一個排約20-30人。
2、連長:是在軍隊中連一級編制的最高指揮員,一般由上尉或中尉擔任。 一般每連三個排,每排三個班,一班大約十人,加上炊事員等,每連大約一百人。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連長是連隊黨支部副書記,政治上受政治指導員(黨支部書記)監督。連長和政治指導員平級,都是正連級,分工負責連隊的軍事工作和政治工作。連長一般配備通訊員。
3、營長:是軍隊中營一級編制的最高軍事長官或指揮員(武警叫大隊長),在1955年施行的軍銜制中,營長的編制軍銜是大尉,在1988年以後施行的軍銜制中,編制軍銜為少校,資歷較淺者為上尉,資歷較深者為中校。每個營有加上炊事員在500人左右。
4、團長:軍隊中一個團級單位的最高指揮官,一般由上校或者中校擔任,每個團原來約一千多人 加強團可達3000人。上級為師長(或旅長) 下級為營長。
在解放軍中,和團長平級的是團政委,政委有部署命令的權力,只有團長署名未經政委副署的命令無效,由此實現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個制度是在古田會議建立的。
在團級部隊有團黨委,黨委書記是政委,團長是副書記,在人事任免方面,政委居於主導地位,團長則負責軍事工作。
5、師長:師的最高軍事指揮員,軍銜一般是少將或者准將,有些國家則是由相近的軍階,如大校擔任。軍隊師級編制的最高軍事指揮首長,即軍事主官。
在設立政治委員的軍隊中,師長和師政治委員同為全師人員的首長,共同負責全師的工作。師長對全師的軍事工作負主要責任。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每個師在8000-10000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