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看圖寫話一年級下冊第一次穿裙子
女孩子穿裙子天經地義,但你見過男孩子吵著要穿裙子的嗎?
那時我還沒上學,有一次在家門口看到媽媽拿著一條漂亮的裙 子正往姐姐家走,從小就愛打扮的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心想,我要 是穿上這么好看的裙子,大家一定會誇我漂亮的。於是,我緊緊地跟 了上去,聽到媽媽對姐姐這條裙子她不穿了,要送給姐姐,姐姐別提 有多高興了。
我的嫉妒之心油然而生,立刻沖上去大聲說:「媽,我也要穿 裙子!」媽媽聽了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摸著我的頭說:「小強, 你,你也要穿裙子?哈哈哈……」我氣呼呼地說:「有什麼好笑的!
我怎麼不能穿裙子?」
別看我是個男孩,發起「小姐」脾氣還真是不得了。你瞧,我 一屁股坐到地上,又伸胳膊又蹬腿,又摸眼淚又擦鼻涕:「不嘛,不 嘛,我就要穿裙子!」熬不過我的「四皮賴臉加勇敢」戰術,媽媽只 好找了一條姐姐小時侯穿過的裙子給我。我樂得像吃了蜜似的,馬上 把裙子往身上一套,沖到門外,想讓村裡人好好誇我一番。沒想到事 與願違,一路上遇到的人都笑得合不攏嘴,有的人乾脆往石墩上一 坐,笑得直不起腰來。他們笑什麼呢?那時我可真納悶呀……
現在想起這件事,還會忍不住笑,不只是因為我身為男孩卻穿 了裙子,還因為我匆忙間把裙子給穿反了自己卻不知道……
⑵ 男孩子是不是都像我一樣,喜歡穿碎花裙子的女生啊
我喜歡穿絲襪的
⑶ 我是男孩,不能穿裙子。所以問問穿裙子是什麼感覺啊
嘿嘿、、偷穿自己媽媽的啦、、
很淑女,有魅力
涼快 怕起風
顯然跟褲子不一樣的感覺
⑷ 你給小男孩穿裙子是什麼感覺
給小男孩穿裙子是非常搞笑的一件事情,因為有的小男孩長得很漂亮,所以穿上裙子比女孩子都好看。
⑸ 男生穿裙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如果是民族服飾,那很正常,但如果指的是女裝,那就不一樣了。
穿女裝的次數只有兩種,0次和無數次,但也會有不一樣的時候。
其實就是看法不一了,多數人其實是受不了的,覺得變態啊,gay啊什麼的,穿女裝是外表,gay是性取向,兩個是不沾邊的。
少數喜歡的會認為很正常,但是穿到街上去又是另說了。
上街的話如果你長得偏女性化,頭發偏長,個子不算高,他們或許會把你認成女生,但如果相反的話,他們可能會嘲笑你,對你指指點點,這需要很大的承受能力和勇氣。
我哥哥長得很秀氣,很好看,上次漫展他出了一個個子很高的動漫人物,別人都把他認成了女孩子,我侄子長得也比較好看,有一次出去玩,我哥就給倆換了性別裝(他就是覺得我適合穿男裝),路上的人都說這對兄妹倆長真好看。
所以就是,女裝這種東西,接受得了的人接受的了,不能接受的就是接受不了。
還有就是,穿女裝的男孩子,不叫變態,那叫人間天使。
還有就是,裙子這種東西,最初是為了男人而設計的,而現在慢慢成了女生的「專利」,多數男人開始以穿裙子為恥辱
⑹ 在男孩子小的時候,給他穿裙子會對他產生影響嗎
我的朋友在網上發了一張她四歲兒子穿裙子的照片,還配文稱「帶兒子去買衣服,兒子死活要買這個裙子,穿了還不脫,攔都攔不住,他長大不會變成異裝癖娘娘腔吧?好擔心啊。」
男童喜歡穿裙子,這種情況非常普遍
這讓我想起來了我鄰居家的一個小男孩。我和我鄰居家的小男孩差不多歲數,到現在我還清楚地記得,在小時候他特別喜歡帶頭花,帶發卡,好幾次我見他,他的額頭中心都還有小紅點貼畫,但是現在他已經長成了一個一米九多的非常陽光的大男孩。其實,很大一部分男性在還是孩子的時候,都有過喜歡穿裙子的階段,這並不是個例,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家長不必太過擔心憂慮。
第二,要慢慢的教導孩子男女性別的區分,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告訴他什麼是男,什麼是女,男的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女的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他的性別是什麼,漸漸地,他就會在腦子里形成印象,明白這些道理。現在也有很多兒童書籍和課程來教導孩子關於性別的知識,家長也可以運用起來。
⑺ 我是個男孩子,卻喜歡穿裙子,但是父女知道後不讓,還說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話,我還怎麼辦
不歧視,但是也不會裝作很開放地告訴你,怎樣都可以。孩子,這里是中國。你生而為男,遵從自然還是比較好的。
⑻ 你給小男孩穿裙子是啥感覺
嗯,給小男孩兒穿裙子的話,我覺得只要想到她不介意就可以。
⑼ 男孩子為什麼不能穿裙子
軍軍的爸爸媽媽工作非常忙,經常出差,很少有時間和軍軍在一起。軍軍從小就住在外婆家,和表姐表妹們一起生活。外婆說女孩好養活,就讓軍軍穿起表姐的衣服,還留起了長發,梳成辮子,活脫脫一個可愛的小女孩。 軍軍6歲時,被爸爸媽媽接回了家裡。爸爸媽媽重新打扮軍軍時,發現了一個問題:軍軍只喜歡女孩的衣服和玩具,對於男孩的衣服和玩具沒有一絲興趣;而學校里,軍軍只喜歡找女同學玩,神態、聲音也越來越像女孩子。 父母從小就應該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性別差異意識。最初的時候,可以簡單地告訴他們男女生殖器官的不同,讓他們對男女差別有個初步認識。然後通過服飾、游戲、行為、語言等方面,給他們強烈的性別暗示和明確的性別區分。例如可以在他們能夠進行語言交流後,通過看圖識男女的方式,讓寶寶自己區分男女的不同,強化性別意識。 寶寶,咱們不理他們,寶寶穿裙子的樣子最漂亮了! 有的父母會因為自己對孩子角色(性別)的期待,或者因為風俗使然,而對孩子進行異性的打扮,男孩打扮成女孩,女孩打扮成男孩。這其實很容易混淆他們的性別意識,讓他們對自己的性別無法完成認同,甚至會對日後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男孩子穿裙子是很丟人的! 男孩子就應該穿男孩子的衣服嘛! 父母的這種想當然的回答方式,孩子當然無法滿意。 父母這里得到對自己性別的確認,也不能了解社會對個體的性別期待,自然無法在性別認知方面順利成長。 孩子有游戲的天性,如果讓孩子在嘻嘻哈哈中得到教育,無疑是一種寓教於樂的好方法。在這種角色混淆的游戲中,孩子以自己對周圍人或是電視中的觀察,也會覺得自己的這些穿戴十分可笑,繼而放棄一些錯誤的觀念或要求。 寶寶,如果爸爸穿著媽媽的裙子上班、到大商場,肯定會把大家嚇壞的! 不論我們說得多清楚,都很難一下子讓孩子認識到性別的不同。性別的不同對他們來說,是一項重大而神秘的事情。一旦他們發現了這個基本差異時,就會感到好奇或是害怕,胡亂加以詮釋,比如有的孩子會認為所有的人都應該有陰莖。 其實,這正是我們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的好機會。弗洛伊德認為,女孩會因為自己沒有陰莖而感到焦慮。但這是文化熏陶的結果,而不是天生的。在重男輕女的社會中,男性的生殖器也會在無形中成為一種驕傲的象徵。所以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無論有沒有陰莖,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他都是可愛的,父母永遠會為他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