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百米短跑的訓練方法(要詳細)。
一、周一:速度和專項能力練習
准備活動:慢跑1000米-1500米,各種拉長活動、協調練習、跑的專門練習、沖跑或彈性跑。
速度練習:30米、60米、80米、100米、150米。(100米跑段在中後期跑6-10個,主要是提高專項能力。400米專項跑150-200米6-10個)
快速力量、中力量練習練習
腰腹肌練習:懸垂舉腿或仰卧起坐60--80次
放鬆活動
周二:小力量、一般耐力練習
1、准備活動:慢跑1500米-2000米,各種拉長活動、協調練習、跑的專門練習、沖跑級彈性跑。
2、上肢力量+級跳(利用杠鈴或壺鈴/級跳為多級跳)
3、抗阻力練習(利用橡皮條)
4、一般耐力練習3000—5000米慢跑
周三:速度耐力練習
准備活動:越野跑或球類活,各種拉長活動、協調練習。
沙袋擺腿
100米、200米專項:200米、300米間歇跑或不同跑距的組合跑4-8組組合跑方案:(300米+200米+150米)×2-3組400米專項:600米、400米、300米間歇跑或不同跑距的組合跑4-8組。組合跑方案:(600米+400米+200米)×2-3組
上肢力量練習:卧推或抓舉等。
放鬆活動。
周四:多項身體素質練習
准備活動:慢跑800米,力量性准備活動。
上肢力量:卧推或抓舉或高翻
下肢力量:全蹲+半蹲
動作力量練習:60米後蹬跑或快跑計時、100米跨跑等。速度計時:先計時,後力量。
放鬆跑
高抬腿,我想這個不用我多說了,許多人都知道動作要領,重要作用是提高步頻,所以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要盡量快速
小步跑,這個也是經典訓練動作之一,練的是一種感覺,腳蹬地的感覺
跑樓梯,以高步頻來爬樓梯,距離不要太長,力求短期加速
擺臂練習,眼睛直視前方,肩部盡量不晃動,手臂大約成90度角,放鬆自然擺動,可以體會不同擺動速度
起跑訓練,作為一個短距離項目,起跑十分關鍵,可以讓同學幫忙發令,找到一個感覺,提升反應速度
韌帶訓練,其實韌帶也是跑步的一個核心,壓好韌帶,成績又會有新的突破
深蹲,練習腿部肌肉爆發力,還是很有效果的
周五:高抬腿,我想這個不用我多說了,許多人都知道動作要領,重要作用是提高步頻,所以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要盡量快速
小步跑,這個也是經典訓練動作之一,練的是一種感覺,腳蹬地的感覺
跑樓梯,以高步頻來爬樓梯,距離不要太長,力求短期加速
擺臂練習,眼睛直視前方,肩部盡量不晃動,手臂大約成90度角,放鬆自然擺動,可以體會不同擺動速度
起跑訓練,作為一個短距離項目,起跑十分關鍵,可以讓同學幫忙發令,找到一個感覺,提升反應速度
韌帶訓練,其實韌帶也是跑步的一個核心,壓好韌帶,成績又會有新的突破
深蹲,練習腿部肌肉爆發力,還是很有效果的周六:技術和素質練習
准備活動慢跑1000米+體操。
專門技術練習
加速跑80米
跑格(節奏和步幅)
60米托重物跑×4
肩帶力量、軀干力量、腰腹肌練習
放鬆活動
② 短跑力量訓練
度很顯然是影響短跑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以90~95%的強度進行20~60m跑,每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鍾,進行2~3組,這將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同時,改變短跑的起跑姿勢,採取站立式、轉身式和行進間起跑,這也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上面這種提高速度的訓練,應在質量良好的,即平坦、乾燥、硬度適中的道面上進行。溫暖的天氣將有利於提高這種訓練的效率。冷天氣不利於這種訓練,但在完成適當的准備活動後也可以進行。
發展步頻:最佳時期11——13歲。側重於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鬆能力。
訓練手段:[1]高速 大幅度擺動腿前後擺動聯系,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折疊技術,擺動腿大小腿折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
[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盡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
[3]快速擺臂 擺腿練習,要求腿 臂動作協調進行。
發展步長:步長能力的大小主要決定於跑時的後蹬力量 ,後蹬角度,擺動力量,擺動速度,以及髖關節的靈活性等。著重發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髖關節的靈活性。
方法:負重換腿跳,負重大步走,負重跑,負重跳台階,跑台階,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
③ 短跑運動員拉韌帶視頻
2。如何提高短跑速度
起跑姿勢--蹲距式
跑姿勢--前20米身體有前傾逐漸轉為正直。
短跑項目是屬於極限強度工作項目。生理學、生物化學的理論認為極限強度工作屬於由無氧代謝方式供給能量。短跑技術要求人的軀干稍前傾,但不能低頭彎腰。兩臂應彎曲在體側做前後擺動。由此可見,短跑技術要求特別高,是一項要求全身配合,反應快,靈活性高,強度大的激烈運動項目。我在平時的訓練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發展爆發力練習
爆發力由兩個有機組成部分確定,即速度與力量。因此,可採用以下練習方法:1、跳深;、2、縱跳;3、負重縱跳;4、負重蹲跳起;5、負重深蹲;6、負重弓箭步交換跳。
二、柔韌的練習
柔韌素質是指人的各個關節活動的幅度,肌肉韌帶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運動中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於增大運動員的步幅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訓練中通常採用以下方法:1、體前屈練習;2、把桿拉腿;3、縱、橫臂叉;4、肋木體前後快速屈伸;5、踢腿(正、側面以及外擺內合四個方面),盤腿坐膝等;6、快速的蹲立練習。
三、動作速度的訓練
這個環節是短跑訓練的關鍵,我通常採用的方法是輔助練習法、重復法、比賽法和游戲法。其中比賽法是進行速度訓練經常使用的方法,由於速度練習時間短,經常使用比賽法,能使運動員情緒高漲,表現出最大速度。和比賽法作用一樣,可以激發運動員高漲的情緒,同時,由於游戲過程中能引起各種動作變化,還可以防止因經常安排表現最大速度的練習而引起的「速度障礙」的形式。
星期一,四,1、跳深;15組*10次
星期二、負重弓箭步交換跳10組*30次
星期三,30米沖刺-60米沖刺-80米沖刺,10組,關鍵在於提高步頻,下坡路跑提高成績效果顯著
星期五,柔韌的練習、踢腿10組*30次,負重縱跳10組*15次
星期六,負重深蹲15組*10次;30米沖刺-60米沖刺-100米沖刺全程6組
星期日 積極性的休息:比如打球等
每次訓練准備活動和放鬆活動不可少。
如何提高短跑速度
速度很顯然是影響短跑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以90~95%的強度進行20~60m跑,每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鍾,進行2~3組,這將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同時,改變短跑的起跑姿勢,採取站立式、轉身式和行進間起跑,這也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上面這種提高速度的訓練,應在質量良好的,即平坦、乾燥、硬度適中的道面上進行。溫暖的天氣將有利於提高這種訓練的效率。冷天氣不利於這種訓練,但在完成適當的准備活動後也可以進行。
發展步頻:最佳時期11——13歲。側重於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鬆能力。
訓練手段:[1]高速 大幅度擺動腿前後擺動聯系,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折疊技術,擺動腿大小腿折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
[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盡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
[3]快速擺臂 擺腿練習,要求腿 臂動作協調進行。
發展步長:步長能力的大小主要決定於跑時的後蹬力量 ,後蹬角度,擺動力量,擺動速度,以及髖關節的靈活性等。著重發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髖關節的靈活性。
方法:負重換腿跳,負重大步走,負重跑,負重跳台階,跑台階,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擺動腿積極下壓和小腿由前向後積極著地),蛙跳,單足跳等練習,提高跑時的後蹬能力。與此同時,採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條高抬腿「車輪跑」,收腹跳等訓練手段,提高擺動速度,並且採取其它一些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加強髖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訓練。
發展絕對速度: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也空間的節奏。
訓練方法:(1)20—40米行進間快跑練習。(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趕跑練習。(3)下坡跑練習。(4)順風跑練習。(5)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
(1)行時間跑30—60米,3—4次X2—3組。
(2)短距離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組。
(3)讓距離追趕跑60—100米,3—5次X3組。
(4)短距離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組。
(5)順風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組。
(6)短距離變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次X2—3組。
(7)膠帶牽引跑(30—60米,4—5次X2—3組。
(8)反復跑30—60米,4—5次X2—3組。
發展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的訓練方法
1各種球類運動;(1)雙手推滾球→接著起跑追趕滾動球的練習 (2)雙手向前上拋出球→接著跑出追趕並接住球的練習
2各種游戲性質的反應練習;
3發令或聽信號(口令、掌聲等)的蹬起跑器的練習; 半蹲踞式姿勢,聽到槍聲迅速向上跳起並觸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擺臂練習,持續時間5~10~20秒;
5最高頻率的各種形式高抬腿跑,持續時間5~10秒;
6最快頻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離30~40米;
7快速後蹬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9快速單足跑,完成距離30~60米(計時、計步)。
10 直立姿勢開始,逐漸各前傾斜接著快速跑出。
11 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練習,距離40—50米
另外在提幾點建議:
首先,比賽前《從今天到賽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賽前三天開始多吃高塘食物,比賽當天吃飯八成飽,要好消化,比賽前30 --40分鍾可以飲200ML葡萄糖水濃度40%。另外吃三片維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2、認真做好運動前的准備活動。田徑運動很容易造成肌肉、關節和韌帶損傷,尤其下肢受傷的機會更多。防止的唯一辦法是賽前的准備活動。准備活動越充分越不容易受傷。可在慢跑的基礎上對肩關節、肘關節、背腰肌肉、腿膝踝關節等部位進行活動,強化肌肉韌帶的力量,提高機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從而防止受傷,就可提高運動成績。
4、運動或比賽前,學生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體力的積蓄,賽前應控制過多的飲食和飲水,更不得飲酒。
5、運動或比賽後,應做好放鬆活動,以盡快恢復體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對身體各部分進行放鬆性的抖動、拍打,雙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6。等全身發熱時才脫外衣,跑結束後應立即披上外衣,以防傷風感冒。長跑時所穿的鞋襪應柔軟和腳,
要有信心拿第一!
④ 如何提高短跑速度
跳躍練習——立定跳8組(100%),立定3級跳5組(100%),立定5級跳5組(100%)以上跳躍沙坑完成。負重15KG杠鈴400米跨跳2組(100%),中間穿插無負重400米跨跳2組(放鬆)。腹卧撐50個3組。
折疊腿跑:
上體正直或稍前傾,兩臂前後擺動。
後蹬結束立即向前上方抬大腿和收小腿,膝關節放鬆,大小腿充分折疊,邊折疊邊向前擺動。
在擺腿折疊前擺的同時,另一腿的大腿積極下壓,足前掌著地,膝關節緩沖。
提高速度:
速度很顯然是影響短跑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以90~95%的強度進行20~60m跑,每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鍾,進行2~3組,這將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同時,改變短跑的起跑姿勢,採取站立式、轉身式和行進間起跑,這也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
上面這種提高速度的訓練,應在質量良好的,即平坦、乾燥、硬度適中的道面上進行。溫暖的天氣將有利於提高這種訓練的效率。冷天氣不利於這種訓練,但在完成適當的准備活動後也可以進行。
發展步頻:最佳時期11——13歲。側重於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鬆能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短跑
⑤ 100米短跑如何訓練
先說一下動作吧;
聽到發令後,迅速用力蹬地,雙臂屈肘,前後、有力、迅速的擺動。前30米左右為起跑加速階段。這時步幅要小,後蹬要快而強。身體要保持較大的前傾度。
30米後身體基本直立,進入途中跑階段。途中跑是百米沖刺中距離最長,速度最快的階段。這時,兩臂有力的前後擺臂,前腿抬至水平位置,而後迅速下壓,前腳掌著地後扒,當腳的著地點運動至身體重心投影點後轉為後蹬。後蹬完成後折疊小腿,越緊越好,然後前提大腿,進行下一次邁步。在途中跑階段,步幅開闊,頻率快。
80米以後進入沖刺跑階段。這時,加大擺臂幅度和力度,加大後蹬力度和速度。重心前移。在終點線前3米左右時,上體迅速下壓,重心迅速前移,用胸口或肩膀撞線。撞線技術在普通比賽,沒有電子計時時沒什麼用。
針對性的練習方法:
起跑加速:最好的是做斜坡沖刺*8組【前百米飛人鮑威爾就是這么練的】
下面的也不錯
快頻率推牆提腿後蹬*6組*20/組 身體與地面夾角45度
俯撐快頻提腿後蹬*4*30
30米計時起跑*8組
途中跑:下坡跑、順風跑、牽引跑、中上速放鬆大步跑跑【體會途中跑動作】
後蹬跑、車輪跑 以上練習都是*4*150米
負沙袋快速折疊小腿*4組*50
沖刺跑:負重半蹲跳*4組*10
單足跳*每條腿4組*30米【用前腳掌跳】
另外,多練手持沙袋擺臂非常重要4組*每組60下
每個星期要有2次專項【100米】練習。每次3組,每組3次
⑥ 小學生短跑教程 小學生短跑訓練方法
1、原地快慢交替擺臂
擺臂不僅能維持跑動中的身體平衡,促進支撐腿的後蹬,同時也促進腿的擺動頻率。
方法:原地站立,聽擊掌信號做練習。擊掌要有快慢節奏,一般是慢一快一慢。每次練習2—3組,每組15″~20″。要求是肩關節放鬆,有聳動感。前擺時注意向前用力。
2、高抬腿跑
增強大腿前群肌肉力量和髖關節韌帶的柔韌性,發展小腿肌肉力量和膝關節的靈活性,提高動作頻率。
方法:⑴原地或支撐練習,定時(10″~15″)或定次(30次~40次);⑵行進間練習,從慢到快,逐漸過渡到途中跑;⑶原地負重(沙袋式綁腿系於小腿上部)練習,方法同⑴;要求是大腿與軀干成直角,支撐腿蹬伸充分,提高重心,防止上體前傾或後倒。
3、快慢交替小步跑和高頻率短距離跑
縮小跑的動作幅度,加快動作頻率。
方法:⑴快慢節奏變化練習;⑵逐漸過渡到加速跑練習。練習距離30米~50米。要求是上下肢動作協調放鬆,快頻率,腳尖向下,前腳掌積極扒地。
4、 跑、跳格
有利於提高步頻,培養下肢跑的節奏。
方法:⑴跑格格間距離可取60~80厘米⑵總長為20米的距離。站立式起跑或蹲距式起跑20米×3或4,每次休息1~2分鍾,每組休息3~5分鍾。
要求:腿部後蹬力量有勁,擺動腿高抬。
5、牽引跑
改善動作頻率,提高刺激。
方法:跟隨跑、下坡跑或順風跑。練習距離在20米左右。要求是以最大努力做練習。
⑦ 怎樣鍛煉短跑爆發力
提高爆發力,主要採用負重訓練、跳躍訓練和抗阻力訓練。訓練量大約為最大負荷量的65%~75%,動作速度快,完成6~8組,每組12個左右。採用跳躍訓練時,選擇重約40~60公斤的杠鈴桿做弓箭步跳。完成8~10組,每組約為15個左右。注意一定要把弓箭步跳動作做完整為止。要求運動員注重踝部的爆發力訓練。發展力量耐力可採用負重輕的,跳躍距離長的練習。訓練量大約為最大負荷量的40%~60%,要求強度小,重復次數在15~20次以上。跳躍訓練可選50~100米距離的負重練習。負重和抗阻力練習的主要方法有:負杠鈴練習分為全蹲、半蹲,要求是下蹲時動作要慢,挺起時要快,以提高肌肉的爆發力為主,最大負荷量70%~80%起,逐漸增大到運動員所承受負荷的100%,完成6~8組,每組5~8次。負重弓箭步走,最大負重量60%,距離20~30米,完成6~8組。負重半蹲跳,最大負荷量70%~80%,完成6~8組,每組8~10次。壺鈴跳,完成5~7組,每組12~20次。負重直腿跳,最大負荷量的30%~40%,完成6~8組,每組20~30米。拖輪胎跑,重量10~20公斤,完成5~6組。距離30米、60米、100米。卧推、挺舉、抓舉及持器械擺臂等練習。皮帶牽引跑,用皮帶束住腰部、小腿、臀部,藉此來發展腰後肌群,小腿肌群,髂腰肌等力量,完成8~10組。 提高最大速度跑能力的訓練方法:行進間30~60米,3×3組,組間歇1~2分鍾。4×100米接力跑,3×2組。讓距離追趕跑60~100米,5×3組。短距離組合跑(40米+60米+80米+100米)×3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3組。下坡跑30~60米,4×3組,組間歇3~5分鍾。短距離變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皮帶牽引跑30~60米,4~5次×2~3組。反復跑30~60米,5×3組。 提高反應加速跑的主要練習方法:半蹲踞式姿勢,聽到槍聲迅速向上跳起。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練習,距離30~60米。在跑道一邊站立,聽哨聲後快速跑到另一邊,反復做10×4組,間歇2分鍾。二、速度耐力的方法和手段一、中等強度具體的手段: (一)50米×4次×3組,次間間歇1分鍾,組間間歇3分鍾 (二)200米×8次,間歇3分鍾 (三)50米×10次,間歇1~2分鍾 (四)300米×6次,間歇2分鍾 (五)100米快走+100米慢走+100米快跑,訓練量因人而異。 (六)(300米+200米)×(3~4)組,300米和200米之間休息1分鍾,組間間歇3~5分鍾二、次極度限強度(一)300米×(3~4)次,間歇5~8分鍾 (二)600米+500米,間歇20分鍾 (三)500米+300米+200米,間歇時間分別為5分鍾和12分鍾 (四)200米×3次,間歇10分鍾 (五)300米+200米,300米和200米之間休息10~20分鍾,200米的強度接近極限三、極限強度具體的手段: (一)、100米×3次,間歇15~20分鍾 (二)200米×2次,間歇20~25分鍾 (三)300米+200米,間歇25分鍾 (四)500米+300米,間歇30分鍾 (五)600米×1次
⑧ 怎麼提高短跑速度有什麼訓練方法
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也空間的節奏。 訓練方法:(1)20—40米行進間快跑練習。(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趕跑練習。(3)下坡跑練習。(4)順風跑練習。(5)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 (1)行時間跑30—60米,3—4次X2—3組。 (2)短距離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組。 (3)讓距離追趕跑60—100米,3—5次X3組。 (4)短距離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組。 (5)順風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組。 (6)短距離變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次X2—3組。 (7)膠帶牽引跑(30—60米,4—5次X2—3組。 (8)反復跑30—60米,4—5次X2—3組。 發展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的訓練方法 1各種球類運動;(1)雙手推滾球→接著起跑追趕滾動球的練習 (2)雙手向前上拋出球→接著跑出追趕並接住球的練習 2各種游戲性質的反應練習; 3發令或聽信號(口令、掌聲等)的蹬起跑器的練習; 半蹲踞式姿勢,聽到槍聲迅速向上跳起並觸及高物4最快速度的擺臂練習,持續時間5~10~20秒; 5最高頻率的各種形式高抬腿跑,持續時間5~10秒; 6最快頻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離30~40米; 7快速後蹬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9快速單足跑,完成距離30~60米(計時、計步)。 10 直立姿勢開始,逐漸各前傾斜接著快速跑出。 11 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練習,距離40—50米 100米的技巧 用腳尖跑,頭向上仰以便呼吸流暢;手掌攤開減少空氣阻力;騰空不要太高能減少落地時間;到最後20米時深吸一口氣然後屏住呼吸全力沖刺。
⑨ 田徑中短跑如何提高成績有哪些訓練方法
短跑的訓練方法
(一)學習掌握直道途中跑技術
(1)集體原地弓步擺臂練習。
要求:深吸一口氣,注意肩部放鬆下沉。練習過程中體會擺臂的正確動作。
(2)兩人一組的擺臂練習。
要求,練習者的同伴手扶練習者肩部(預防聳肩動作)。同時注意觀察練習者的臉、頸、肩和雙臂動作,及時提醒練習者注意這些動作要放鬆。
(3)慢跑中擺臂練習。注意隨著跑速的提高,加大擺臂的幅度和速度。
(4)手扶肋木做跑的模仿練習。注意折疊前擺和蹬擺協調配合兩個技術環節。
(5)跑的專門性練習接加速跑。要求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體會膝、踝關節的放鬆和途中跑各環節的正確技術。
(6)站立式起跑60~80米的放鬆大步跑練習。注意擺臂配合。要求在神經系統和肌肉不緊張的情況下,通過反復中速跑練習,體會和掌握途中跑技術。
(7)加速跑20~30米後接不減速的輕松慣性跑練習。要求學生體會放鬆跑的效果,並通過反復跑的練習提高快速跑中的放鬆能力。 以下幾個練習主要是在技術掌握到一定程度後,用來提高素質和鞏固技術熟練程度採用的。
(8)三至四個人一組的50~60米快速跑的練習。要求練習者既有競爭意識, 又要動作放鬆自然,步伐開闊,上肢、下肢以及軀乾的姿勢和動作正確。
(9)讓距離跑。將學生分成前後兩排,位置左右錯開,跑得較快的學生編在後排,開始時,做原地高抬腿跑或站立,當聽到口令後迅速跑出,後排學生追趕前排的同學。
(10)行進間30~40米計時跑。要求加速時先逐漸增大步幅,後加快節奏的方法進行。
(11)接力游戲。可以採用迎面接力或沿跑道依次接力,主要是通過改變練習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緊張活潑的氣氛中進一步掌握技術動作。
(二)學習掌握起跑後加速跑技術教學方法
(1)正面斜撐肋木,做推手擺臂練習。兩人一組,互要觀察練習者面、頸、肩各部位的放鬆情況和擺臂的幅度和方向,及時指出錯誤動作,並幫助糾正。
(2)正面斜撐肋木,做高抬腿跑練習。要求,練習者認真體會大腿快速有力的前擺動作。注意前擺時腳離地面不太高,後蹬時,充分伸展髖、膝、踝三關節。
(3)直體前倒接加速跑20~30米後做不減速慣性跑練習。 要求,兩腳開立同肩寬提起足跟,直體前倒。當身體失去平衡瞬間,迅速跑出。要求認真體會加速跑的動作要領。
(4)由體前屈開始,加速跑20~30米後接不減速的慣性跑。 要求兩腳開立同肩寬,一臂在前自然放鬆,一臂屈臂在後。然後前移,至身體失去平衡時迅速跑出。
(三)學習掌握蹲踞式起跑技術教學方法
(1)游戲,提高快速反應的能力。
①黑與白。把練習者分成兩排對面站立,也可採用背向站立或迎面行進等形式,命名一隊為"白隊",一隊為"黑隊"。 當游戲開始時,教師喊"黑"或者"白"的口令,兩隊聽到口令後互相追拍。
②喊號接球游戲。練習者站成一個圓圈,順時針報數。教師持一球站於圓心,游戲開始時,教師將球拋起後喊號,被叫的學生迅速起動,跑到圓心接球。
(2)採用各種姿勢聽不同信號起跑。
(3)學習安裝起跑器,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按小組自行安裝。
(4)全組學?quot;各就位"、"預備"口令時的動作。要求練習者練習時,本小組其他同學指導練習者完成動作。依次輪換,並且同學之間互相糾正錯誤(動作)。
(5)用膠皮帶做阻力起跑練習或雙人抗肩的阻力起跑練習。要求軀干保持前傾姿勢,阻力適當,以不影響練習者動作的連貫性為准。
(6)在斜桿下做起跑和起跑後加速跑練習。 要求斜桿前端不要壓得太低,以免產生低頭躲桿跑的錯誤。
(7)蹲踞式起跑練習(無口令)。要求學生經過反復練習,選擇出適與自己的起跑器安裝方法和最佳起跑姿勢。
(8)聽口令後蹲踞式起跑30米。要求練習時對起跑信號做出快速反應,並注意體會正確技術。
(9)"預備"口令與"嗚槍"之間,以不同的時間間隔做起跑練習, 要求對起跑信號做出快速反應。
(10)蹲踞式起跑60米。可以採用讓距離的追逐跑或計時跑等形式。要求練習者認真體會加速跑和途中跑的銜接技術。
(11)改進起跑和起跑後加速跑步幅的練習。在起跑器前按照正常的落地位置,畫出標志,要求練習者起跑後腳落在標志上。
(四)學習掌握彎道跑技術教學方法
(1)叫號追拍游戲。學生站成5~6米半徑的圓圈。逆時針1-3報數。游戲開始時,教師喊號,相同號數的練習者逆時針追拍他前面的同學。要求游戲結束後每位同學都談一談圓周跑和直道跑的不同之處。
(2)原地擺臂練習。
(3)在一個半徑10~15米的圓圈上,用慢速、中速和快速等不同的速度跑,反復體會彎道跑技術以及與跑速的關系。
(4)在彎道上,中速跑、快速跑60~80米,體會和掌握彎道跑技術。
(5)學習進彎道跑技術。直道上15~20米加速跑,在進入彎道前2-3步時,有意識地內傾身體,用左腳掌外側著地,右腳掌內側著地,進入彎道後快跑40~50米。
(6)學習出彎道跑技術。要求以很快的速度跑出彎道。進入直道時,順慣性做2~3步自然跑進,使向內傾斜的身體逐漸恢復正常姿勢,然後加速跑20~30米。
(7)直道→彎道→直道跑150~200米。
(8)學習彎道起跑器的安裝方法。
(9)彎道起跑40~60米。要求起跑時身體正對彎道的切點方向。
(五)學習掌握終點跑技術教學方法
(1)在走和慢跑中做撞線動作。當離終點線一步時做上體前傾雙臂後擺的撞線動作。做這個練習時可將學生分成小組,每一組一根終點帶,讓學生分組練習。
(2)中速跑30米後的撞線動作。
(3)加速跑40~60米。跑過終點後逐漸減速。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跑過終點,不改變跑的動作。
(4)加速跑40~60米做撞線動作。要求在最後10米開始加大擺臂的幅度和力量,在最後一步做撞線動作。
(5)預防過早前傾上體撞線的練習。把終點帶延後50厘米,做各種距離跑的終點撞線練習。
(6)100米全程跑終點撞線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