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煤礦選礦一般用什麼方法什麼設備
煤礦選礦一般採用重選或者浮選
最常用的煤礦選礦設備有:鄂式破碎機、球磨機 、磁選機、高頻篩、振動篩、浮選機、給料機、槽式給礦機、攪拌桶、斗式提升機、皮帶輸送機、高效濃縮機、圓盤造粒機、搖床、螺旋溜槽、螺旋分級機、跳汰機、尾礦回收機等。
煤礦選礦設備和選礦工藝的發展是同步的,設備是基礎,工藝是主導,一種新型煤礦選礦設備的研發成功,往往帶來選礦工藝的變革,煤礦選礦設備的技術水平不僅是工藝水平的前提,也直接影響著生產過程的暢通和應用,鄭州市中亞機械廠專業生產選礦設備,詳情請登陸鄭州市中亞機械廠選礦設備網咨詢。
B. 要去非洲淘金啦,好高興啊,國內哪家淘金設備可以出口到那裡啊
濰坊金盟砂金礦業,砂金設備樣樣俱全。淘金設備暢銷非洲奈及利亞、迦納、幾內亞、獅子山、巴布亞紐幾內亞、剛果等多個國家。
淘金設備主要分陸地用的淘金設備和水裡用的淘金船。
目前主流淘金設備設備工藝有如下幾種:
1、振動篩(滾筒篩)加傳統溜槽工藝,本工藝適合礦體中顆粒度較大的砂金的提取與回收,金氈,對毛細金回收效果差一些,沙礦在溜槽內容易板結,造成跑礦。
2、振動篩(滾筒篩)+鼓動溜槽工藝。本工藝在傳統溜槽基礎上,在鼓動溜槽上,採用上下鼓動,水流形成漩渦,去除輕沙,重沙留在鼓動溜槽格槽內,通過上下鼓動,防止沙礦板結,大大提高了回收率。
3、振動篩(滾筒篩)+皮帶溜槽+離心機工藝,本工藝是目前國內外比較先進的砂金提取工藝,適合於大部分礦體。用離心機提取細粒度金,用大顆粒選礦槽回收大顆粒金。保證設備的回收效果,單體顆粒金達到90%以上。
至於採用哪種工藝設備,根據客戶礦體及經濟實力決定,總之,適合礦體的設備才是最可行的。
C. 選礦設備的選礦方式
選礦設備有很多種,干選、濕選、重選、磁選、浮選法等多種選礦方法。以下是多種選礦方法介紹:
選鐵:1、原礦破碎;2、磨礦工藝;3、選別技術;4、燒結球團技術;
選錳:機械選(包括選礦、篩分、重選、強磁選和浮選),以及火法副集,化學選礦法等。
選鉻:首先採用跳鈦機、搖床、螺旋選礦機、離心選礦機和皮帶溜槽選別,也用水力分選別過搖床中礦
選鈦釩磁鐵礦:是在對它經一段磨礦,一粗、一精、一掃的磁選流程磁選出磁鐵礦精礦之後的磁尾進行。
選銅:浮選、磁選、重選等方法或濕法冶煉等。
選鉛鋅:一般用磁-浮、重-浮、重-磁-浮等聯合選礦方法。
選鋁:一般採用手選。
選鎳:1、浮選;2、採用破碎、篩分等工序預先除去分化程度弱,含鎳低的大塊基岩。
選鈷:一般採用浮選。
選鎢:按礦石類型鎢選礦分為黑鎢和白鎢。選礦方法有手選、重選、浮選、磁選、和電選等方法。
選錫:選礦方法為重力選礦、浮選工藝。
選鉬:主要是浮選法。
選汞:有手選、重選和浮選,其中以浮選應用廣泛也最有效。
選銻:主要有手選、重選、浮選等方法。
選鉑族:1、合理球磨,採用合適的旋流器分級;2、回收率;
選金:金在礦石中含量極低,提取黃金需要將礦石破碎和磨細並採用選礦方法使金分離出來。主要是重選和浮選。
選銀:1、浮選法;2、單一浮選法和浮-重選法、浮選氰化法的聯合流程,其中以浮選最為重要。
選鈮鉭鈹鋰:手選法、浮選法、化學或化學-浮選聯合法、熱烈選法、放射性選法、粒浮選礦法。
選鍶:重石社天青石選礦中最常用的方法,最普遍的結構流程為以跳汰-搖床為主體的流程。
選稀土金屬:一般採用磁選、浮選得到精礦含稀土氧化物約60%
沸騰式 選礦機 利用離心力 沉降浮選 跳鈦除雜 的一種新型選礦設備 回收率可達99%
D. 煤礦井下溜槽都有哪幾類
有三種:
1、皮帶輸煤機;皮帶機;皮帶運輸機;皮帶輸送機 定義1:由承載於一長列槽形托輥的橡膠帶連續運煤的機械
2、刮板運輸機
3、搪瓷溜槽自溜。(傾角大於25度)
E. 溜槽選礦的工作原理
溜槽選礦的基本原理:礦粒在礦砂溜槽中的鬆散分層,主要是由於斜面水流脈動作用所產生的上舉力引起。其實質可理解為礦粒在垂直上升流中的沉降。由於不同密度和粒度的礦粒沉降速度不同,分層結果是密度大的粗粒位於最底層,密度小的細粒位於最上層,而密度大的細粒和密度小的粗粒居於中間。
F. 金屬礦產的選礦工藝及流程有哪些
鐵:(1)礦石破碎;(2)磨礦工藝;(3)選別技術;(4)燒結球團技術;
錳:機械選(包括選礦、篩分、重選、強磁選和浮選),以及火法副集,化學選礦法等。
鉻:採用跳鈦機、搖床、螺旋選礦機、離心選礦機和皮帶溜槽選別,也用水力分選別過搖床中礦。
鈦釩磁鐵礦:是在對它經一段磨礦,一粗、一精、一掃的磁選流程磁選出磁鐵礦精礦之後的磁尾進行。
銅:浮選、磁選、重選等方法或濕法冶煉等。
鉛鋅:一般用磁-浮、重-浮、重-磁-浮等聯合選礦方法。
鋁:一般採用手選。
鎳:(1)浮選;(2)採用破碎、篩分等工序預先除去分化程度弱,含鎳低的大塊基岩。
鈷:一般採用浮選。
鎢:按礦石類型鎢選礦分為黑鎢和白鎢。選礦方法有手選、重選、浮選、磁選、和電選等方法。
錫:選礦方法為重力選礦、浮選工藝。
鉬:主要是浮選法。
汞:有手選、重選和浮選,其中以浮選應用廣泛也最有效。
銻:主要有手選、重選、浮選等方法。
鉑族:(1)合理球磨,採用合適的旋流器分級;(2)回收率;
金:金在礦石中含量極低,提取黃金需要將礦石破碎和磨細並採用選礦方法使金分離出來。主要是重 選和浮選。
銀:(1)浮選法;(2)單一浮選法和浮-重選法、浮選氰化法的聯合流程,其中以浮選最為重要。
鈮鉭鈹鋰:手選法、浮選法、化學或化學-浮選聯合法、熱烈選法、放射性選法、粒浮選礦法。
鍶:重石社天青石選礦中最常用的方法,最普遍的結構流程為以跳汰-搖床為主體的流程。
G. 溜槽選礦的基本原理怎樣它有哪幾種
溜槽選礦是利用沿斜面流動的水流進行選礦的方法。狂將給如溜槽後,不同密度的礦粒的鬆散分層與分離過程是在水流的作用力、礦粒重力(或離心力)、礦粒與槽底得摩擦力等的聯合做度下進行的。分層結構是密度大的礦粒集中在下層,以較低的速度沿操底向前移動,然後排出槽外或沉寂在槽底上成為精礦;密度小的礦粒集中在上層,比較大的速度被水流帶走,成為尾礦。因此,不同性質的礦粒,在槽內得以按密度選分,但礦粒的粒度和形狀影響分選的精確性。
溜槽的種類較多,根據處理礦石的粒度,可以分為礦砂(大於74微米)溜槽及礦泥(小於74微米)溜槽兩大類。
礦砂溜槽主要用於金、鉑、錫砂礦及其他稀有金屬,如獨居石、鋯英石等砂礦的粗選。
礦泥溜槽常用與錫、鎢及稀有金屬的粗選作業。皮帶溜槽則專用於精選。
信息來源於:www.gyxxjx.com
H. 聽說目前色選機有溜槽式的和履帶式(皮帶式)的兩種,我們是做茶葉的,不知道哪一種比較好請幫幫忙……
我朋友是做色選機軟體研發的,據他介紹,履帶式色選機主要有兩個優點:
一、降低產品破損率,因為履帶式色選機是靠履帶的傳送把產品送到分選區域,在此過程中,產品是相對靜止的。 槽機是利用重力讓產品沿著槽道滑至分選區域,在滑動的過程中產品之間會產生很大的碰撞和摩擦,而且產品上下運動的幅度比較大,這會使產品受到撞擊,這樣產品會大量的破損。
二、履帶式色選機適用性比較廣,因為溜槽機的槽道是根據產品形狀和大小設計寬度的,對於體積差異比較大一些的產品,不能同時適用。而履帶式機器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茶葉屬於易破損產品,可以考慮履帶式機器,不過你最好親自去考察比較一下兩種機器。
I. 砂金選礦主要採用什麼選礦方法主要設備有哪些
砂金選礦主要方法是重選法。目前在我國砂金生產中常用的重選設備有:溜槽、各種類型跳汰機、搖床,近年離心選礦設備在砂金選礦中也得到廣泛應用,並且取得了較好指標。為了改善砂金的選礦作業條件和提高選礦指標,一些科研、設計、生產單位和大專院校正在研究應用一些較高效率砂金選礦設備,如橫流皮帶溜槽、短錐水力旋流器、振動溜槽等,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浮選、磁選、靜電選礦、混汞以及化學法主要用來分離重選精礦。
目前,我國許多砂金礦山普遍採用大型固定溜槽進行粗選,其粗精礦可單獨採用淘金盤或小型固定溜槽加淘金盤進行精選。固定溜槽結構簡單,不需動力,處理量大,選別粒級寬,富集比大,製造容易,使用和維修都很方便。但清溜勞動強度大,對細粒選別效果差。使用於自然金粒度較大,小規模生產時做為粗選設備。國外大都用圓錐選礦機、螺旋選礦機和羅斯溜槽不消耗懂管理、處理量大等優點外,還有降低勞動強度、強化細粒級回收和易於搬遷等優點。
跳汰機是選別礦金砂的主要設備之一,它對細粒金也有較好的選別效果,在工業生產中選別砂金礦時金的回收率可以達到85-90%。據報道,蘇聯採用跳汰機做粗選,金回收率為90-94%。由此可見,如果能夠較好的控制跳汰機的選別條件,是可以獲得較高選別指標的。但跳汰機的精礦產率相對大些,要加強精礦作業。
搖床選別砂金礦的富集比高,但生產能力低,所以不能用做粗選設備,主要用於精礦作業。在工業生產中,如果能很好的控制操作條件,可以獲得理想的選別指標,金的作業回收率可達98%以上。
高科機械廠始終堅持以質量,誠信,求實,創新為宗旨,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質量,一流的服務為目標,培養出勇於超越,追求領先的企業精神;打造出誠信第一,用戶至上的企業品牌;贏得了無數客戶的青睞,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具有雄厚的及時力量,精益求精的設備,先進的工藝流程,嚴格的檢測手段,過硬的產品質量,完善的售後服務,因此取得了廣大用戶的無比信賴。
「以技術求發展,以產品質量求生存」是我們企業的宗旨,我廠以優質的產品,完善的服務,歡迎新老客戶及各界同仁光臨我廠洽談業務,指導工作,鞏義市孝義高科機械廠願與您攜手共創輝煌!
我們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標准和非標准訂做各種機器設備,免費提供設備安裝並保證質量。歡迎四方用戶來人來電函洽談業務。
J. 目前我國錫礦石的選礦方法都有哪些
錫礦石的選礦方法是由其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如前所述,目前世界上生產的錫精礦絕大多數產自錫石礦床,而錫石的密度比共生礦物大,因此,錫礦石傳統的選礦工藝為重、力選礦。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入選礦石中的錫石粒度不斷變細,從而出現了錫石浮選工藝和選擇性絮凝工藝。此外,由於錫礦物中往往有各種氧化鐵礦物存在,如磁鐵礦、赤鐵礦和褐鐵礦等,這些礦物用浮選和重選均不能與錫石很好地分離,所以,近年來在錫礦選礦流程中出現了磁選作業。這種磁選作業是以錫鐵分離為主要目的,這有別於以鎢錫分離為目的的乾式磁選工藝。總之,錫礦石的選礦方法已突破傳統的單一重選工藝而步入幾種選礦方法聯合使用的新時期。盡管如此,重力選礦仍然是錫礦選礦的主要方法。
我國的錫選礦技術居世界前列,現將其特點分述如下:
1:原礦的處理
錫選廠的原礦處理大致可分以下幾項內容:洗礦、脫泥、破碎、篩分、配料、調(造)漿、重介質預選等。對於不同選廠,或各項內容兼有,或只有其中幾項。現擇其要者略述如下:
脫泥作業是重選過程的關鍵作業,它直接影響選別指標,在我國現有選廠中有80%以上的原礦為砂錫礦。例如雲錫砂錫礦,原礦中有40~60%-10微米粒級細粒礦泥,這對任何一種選礦方法來說,都是一種干擾因素。脫泥作業實際上分為兩個階段,一為礦泥的解離與分散,一為泥與砂的分離。這兩個階段可以是分別進行,也可以同步進行。脫泥的主要目的是解離與分散混雜和附著於粗顆粒上的細泥和細泥內結成的泥團。目前,國內採用的脫泥設備有水槍、各種洗礦機等。被分散後的礦泥的排除可採用隔篩篩後直接用125毫米(或75毫米)水力旋流器脫除(先脫泥後分級);而更多的是先經大直徑旋流器(250毫米或500毫米)分級,其溢流再用上述小口徑旋流器脫泥(先分級後脫泥)。國外,採用的脫泥旋流器直徑小至50毫米,甚至25毫米。
重介質預選近年來已在國內外錫選廠中應用。我國廣西大廠、雲南個舊都採用了這一工藝。澳大利亞、玻利維亞和英國等重要錫選廠也都在採用。國內多採用重介質旋流器。國外則發展D.W.P分選器,其效果很好。重介質預選經濟效益主要決定於脫廢率,一般地說,脫廢率低於20~25%,則無經濟價值。
此外,有時也用圓錐選礦機作為預選設備。
2:礦砂的選別
錫礦的礦砂選別一般都採用多段磨礦多段選別流程,因為錫石性脆,較其他共生礦物易於過粉碎。一般的段數為二至四段。
從流程上來看,如果需要脫除硫化物,就存在一個先脫硫還是後脫硫,一次脫硫還是多次脫硫的問題,這些都是要根據礦石性質來確定。在選錫系統本身,按照我國經驗,是在搖床精礦和中礦之間產出一個次精礦,並將它集中處理,稱為「次精礦集中復洗」。次精礦中除了部分單體錫石外,大部分為鐵錫結合體,粒度較粗。將這部分物料用復洗流程,與主流程分開,單獨磨礦,單獨選別。這樣做的結果既避免了這部分高含鐵的物料混入一般的中礦,影響中礦的選別,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次精礦的分離效率。
礦砂選別的設備主要有跳汰機和搖床,也有的使用各種型式的溜槽。
礦砂選別系統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如何減少錫石的過粉碎。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要盡量使已成為單體的錫石不再重新入磨。目前採用的多段磨礦、多段選別以及用細篩作為磨礦的閉路設備等都是可行的方案。
窄級別分級入選也是我國錫選礦的一條成功經驗。
3:礦泥的處理
礦泥的處理我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
礦泥處理流程分為礦泥預處理和礦泥的選別兩部分。
礦泥的預處理部分包括礦泥的集中(歸隊)和濃縮等,目的是為了保證進入礦泥選別系統的給礦數量均衡、質量(粒度、濃度等)穩定。
60年代中期以來,用由我國自行研製的一系列礦泥選別設備所組成的錫礦泥處理工藝,已為國際選礦界矚目。這種工藝流程的核心部分為離心機———皮帶溜槽———刻槽礦泥搖床,最終精礦由搖床得出。此外,根據近期的進展表明,僅用兩次離心機就得出貧中礦甚至富中礦的可能性正在成為現實。
具有我國特色的這一錫礦泥處理流程,經過20年的變遷,目前已處於更加完善的階段。同時,國外處理礦泥的設備和工藝也不斷出現,如小口徑水力旋流器、巴特萊-莫茨萊翻床和橫流皮帶以及錫石浮選工藝等的應用。我國也在逐漸引進和消化這些新設備和新工藝,使礦泥處理工藝日臻完善。
4:錫石浮選
錫石浮選工藝出現於六十年前。第一個在德國建立的以油酸作捕收劑的錫石浮選車間(50噸/日)於1938年投產,迄今已50年了,但是,至今錫石浮選工藝並沒有在生產上大量採用,已投產的錫石浮選車間數量很少,究其原因,一是葯劑成本過高,二是葯劑毒性對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然而,就選礦技術本身而言,錫石浮選工藝是取得了進展的,特別是在新型浮選劑方面,開拓了較為廣闊的領域,尤其是砷酸類和膦酸類錫石浮選劑的出現(典型的例子為甲苯腫酸和苯乙烯膦酸),使浮選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我國已在雲南和廣西相繼建立了錫石浮選車間,其中廣西長坡選廠於1975年建成了100噸/日的錫石浮選廠,使用混合甲苯胂酸作捕收劑,給礦錫品位0.6%,精礦錫品位25%,錫回收率65%。
盡管目前錫石浮選在實踐中存在一些問題,但隨著技術經濟的發展,它將作為錫礦石選礦的方法之一,得到更加廣泛的運用。
5:磁選
濕式強磁選機70年代初在鐵礦選礦上得到了長足進展,很快就被引入到錫選礦流程中,並越來越顯示出它在錫選礦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錫選礦流程中一般可用於三個部位:
(1)原礦磁選
原礦經制備後,在進入選別作業之前先經磁選處理。這在某種意義來說,也可稱為進行磁力分級(相對於按粒度分級)。得到的非磁性部分與磁性部分分別進入重選主流程。其中,非磁性部分是比較容易處理的,可獲得較高的回收率和精礦品位,磁性部分則較難選別,可不強求高質量產品,而多產出富中礦甚至貧中礦。其他部位的分選情況也大體如此。
(2)次精礦磁選
如前所述,次精礦含鐵礦物較多,正是磁選能發揮作用的良好部位。
(3)精礦磁選
在上述兩個部位設置磁選均要求錫石與鐵礦物盡可能的單體分離。但是,這與減少錫石過粉碎的目的相矛盾,往往顧此失彼。鐵礦物作為結合體進入精礦後,可較為充分地進行磨礦,對錫石過粉碎的顧慮也相對少一些。因此,在實踐中,這個方案為較多的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