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一下,煤礦井下軌道運輸巷與膠帶運輸巷有什麼區別
煤礦井下軌道運輸巷與膠帶運輸巷的區別在於運輸的工具不同,軌道運輸巷,在巷道內安裝兩條鋼軌並用枕木固定,使用防爆型電機車牽引礦車或人力推車運輸煤炭產品及材料、矸石、廢渣等;膠帶運輸巷又稱皮帶運輸巷,在巷道內安裝皮帶運輸機,使用電力牽引皮帶運輸煤炭產品及材料、矸石、廢渣。
B. 煤礦的運輸大巷是裝皮帶運煤的,但在掘進時運料是要用軌道,難道掘好後在拆了軌道
皮帶運輸大巷確實是運煤的,但是在掘進時它的掘進斷面大,可以一邊安裝比較小的皮帶,一邊安裝軌道,當掘進完時,它得把軌道,小皮帶都拆了,退裡面的掘進機或者掘進設備,完了在安裝大型皮帶運輸機!現在的大煤礦都不安軌道了,都是水泥路,開的是防暴汽車,皮帶大巷,運輸大巷,回風巷,同時掘進,在運輸大巷和皮帶大巷之間每個200米就有一個聯巷的
C. 井下運輸系統圖
根據井下運輸系統特點,所抽象為點狀、線狀、面狀地物的特性將其細分為電機車、地面煤倉、運輸皮帶、絞車、巷道共五個主題圖層。
1) 電機車點狀圖層主題屬性表項目包括: 名稱、型號、廠家、所在地點。
2) 地面煤倉面狀圖層主題屬性表項目包括: 名稱、地點、面積 ( m2) 、堆煤量。
3) 運輸皮帶線狀圖層主題屬性表項目包括: 名稱、型號、長度 ( m) 、寬度 ( cm) 、材料、完好性。
4) 絞車點狀圖層主題屬性表項目包括: 名稱、地點、型號、廠家。
5) 巷道線狀圖層主題屬性表項目包括: 名稱、巷道類型、支護材料及形式、長度( m) 、斷面積 ( m2) 、用途描述。
在各主題圖層的主題屬性表結構中,可以根據用戶方的實際需要,對欄位的定義進行增加、刪除、移動、編輯修改等操作。
井下系統運輸圖如圖 4. 3 所示。
圖 4. 3 井下運輸系統圖
D. 礦井掘進斷面圖和巷道布置圖的區別
礦井掘進斷面圖和巷道布置圖的區別:
1、斷面圖注重的是巷道特徵,如尺寸、支護方式等
2、巷道布置圖注重的是各種巷道彼此間的位置關系。
從地面到井下,掘進的工程主要包括井筒、巷道、峒室三大部分。
1、井筒。
按坡度分:立井、斜井、平峒。
按功能作用分:通常有主井(出煤)、副井(材料、人員運輸等)、風井(通風)、混合井(出煤、運料等)等
2、巷道。
1)、按坡度分:水平巷道(平巷、石門等)、傾斜巷道(上山、下山等);
石門:指垂直(或斜交)於煤層走向的水平巷道。
2)、按煤岩別分:岩巷(斷面中岩層佔4/5及以上)、煤巷(斷面中煤層佔4/5及以上)、半煤岩巷道
3)、按巷道類別分:開拓巷道、准備巷道、回採巷道
4)、按作用分:運輸巷道(如工作面機巷、皮帶上山、軌道上山等)、通風巷道(如工作面風巷、回風上山等)、排水巷道(如泄水巷、水倉等)、其它巷道等。
3、峒室。
礦井主要有泵房、變電所、絞車房、炸葯庫、充電峒室、信號峒室、等候室、躲避峒等。
4、斷面形狀。
主要有折線形(如矩形、梯形、斜梯形等)和曲線形(拱形、圓形、馬蹄形、橢圓形等)兩大類。
應用多的主要有拱形、梯形、矩形(斜矩形)、圓形,其它還有馬蹄形、橢圓形、斜梯形等。我礦採用的主要有拱形、梯形、矩形(斜矩形)。
E. 水害發生原因
因為這次突水點沒有直接見到,初步分析有兩種突水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性是皮帶巷正前方。第一次突水前,皮帶巷正前岩層傾角變陡,距破碎帶很近,有可能發生突水。但該巷道距L2較遠,已超過45m,原掘進中沒有突水,這次能否引起突水,仍是疑問。
第二種可能性是原二1突水點復活。第一次突水點因注漿加固質量不良,追排水時水壓增到27kg/cm2時引起原突水點復活。經過對第一次注漿堵水的檢查,認為有用的堵水鑽孔少,注漿壓力低,重新突水的可能性較大,於是在原二1突水點又進行打鑽注漿,同時又在皮帶巷正前施工兩個鑽孔,雖見5~8 m落差斷層,但二孔漏水不大,L2灰水位高(+83.5m)排除了突水的可能。後來在原二1突水點進行大量注漿堵水,將水堵住,證明這次突水在原二1突水點附近。
第二次注漿時,特意將第一次打中突水通道起關鍵作用的注6孔重新透開,發現該孔L8到L2水泥凝固良好,且孔內不漏水,證明第一次突水通道未被沖開。施工8 號孔時,在斷層帶發生二次掉鑽,分別為0.4m和0.2m,並且注入量最多。因此判斷第二次突水點與第一次一樣,仍在二一大巷正前斷層帶,但突水通道已不是原來的通道,可能在8號孔附近。
1.第一次堵水存在的問題
1)加固孔少且距突水點遠。在僅有的4個注漿堵水孔中,注6孔雖起到了切斷水源的作用,但其餘3孔距突水點遠達16~22m,且注入量也少,僅占總注入量的20%,造成突水點附近裂隙充填不完全,加固不牢,是薄弱環節。
2)注漿壓力低。由於第一次注漿終孔壓力只有25~30kg/cm2,以致漿液擴散范圍小,圍岩裂隙未能充填緻密。
3)水泥標號低。注漿用的325#水泥,由於標號低,加上注入大量砂石(596m3),造成固結不良。
4)檢查孔位置離突水點遠。後期施工的7#檢查孔距突水點較遠(19m),不能檢驗出注漿的真正質量,因而造成錯覺,認為已加固好了。
2.淹井原因
由於沒有認識到會在追排水過程中再次突水,這是導致決定先排水,後施工水閘門的原因。
第一次排水恢復一水平線後,原計劃在二水平入口的-90m處施工3座水閘門,實行分水平隔離,但由於二水平水漫至一水平流出,水閘門施工不易,另外考慮到2台潛水泵追排水只需一天多時間即可排到-200m標高,然後關閉二水平東大巷水閘門,再修建上部水閘門就容易得多。因此決定先排水後建閘門。但不料在追排水過程中再次突水,終因防排水設施不完善,造成淹井。
3.水害治理
由於突水量巨大,淹井後仍採取先堵後排的復礦辦法,封堵突水點,排水復礦,二水平建防水線。
F. 刮板輸送機為什麼不能用於大巷中
樓主問的應該是井下主運輸皮帶巷吧~!
就像上面那位同志回答的那樣,刮板輸送機的用途主要用於掘進迎頭,運輸要求不高的情況下。
主運輸皮帶巷作為整個煤礦集中運輸巷道,對運輸設備要求較高,既要輸送量大,又要實現國家規定各種安全保護。
而且皮帶機簡單易維護,一部敷設距離較長,如一部強力皮帶機可敷設七八百米。而溜子敷設長度限制極大,最長約百米左右,因此,顯而易見!
G. 煤礦井下有風橋、風門、切眼、運輸順槽。請高人幫忙解釋一下這些概念以及它們的工作原理。
風橋是為了解決兩條巷道平交時通風風流不能混合時設置的橋形巷道,通俗的理解就是一個巷道在另一個巷道的上方或者下方跨過去,風流不混合
風門是為了隔斷風流而設置的設施,有調節風門和風門之區分
切眼是開掘出的巷道用來安裝採煤設備的場所,回採期間就成為工作面了
運輸順槽是連接工作面的一條巷道,一般安裝帶式輸送機運出工作面采出的煤炭
H. 皮帶巷是什麼意思
皮帶大巷就是 用皮帶輸送原煤的大巷 一般用3噸礦車運輸原煤 但速度沒有皮帶快
I. 煤礦機巷,軌巷,聯絡巷,上隅角各怎麼定義的
機巷就是 布置在工作面下端,鋪設膠帶輸送機,主要作用就是運出煤炭和引入風流
軌巷就是與工作面上端相連,一般鋪設軌道,用礦車運設備材料以及回風
聯絡巷就是短距離連接機巷和軌巷的巷道
上隅角採煤工作面的上端,同時靠近回風巷上幫和采空區邊緣的三角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