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南開封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河南開封好玩的地方有有很多,比較不錯的有大相國寺、鐵塔公園、龍亭公園、清明上河園、小宋城,它們具體為:
1、大相國寺。大相國寺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北宋時期,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擴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國佛教活動中心。後因戰亂水患而損毀。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
B. 困難群眾春節補貼多少
「按時足額發放退休人員和城鄉老年居民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優撫對象撫恤補助優待金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待遇,扎實做好低保家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殘疾人家庭、零就業家庭、特困人員、去產能困難職工等幫扶救助工作……」新年來臨之際,中央發出《關於做好2018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關心困難群眾生活工作。
1月29日,雪後的蘇北小城盱眙,低保戶季月忠的妻子陳長霞從銀行出來時,把500元慰問金和存摺塞進舊棉衣內袋。她走後,社區會計特地在手機上登錄「陽光扶貧」App,核實了一下該戶的收入情況。
C. 《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原文
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
--------------------------------------------------------------------------------
1962年冬天,正是豫東蘭考縣遭受內澇、風沙、鹽鹼三害最嚴重的時刻。這一年,春天風沙打毀了20萬畝麥子,秋天淹壞了30多萬畝莊稼,鹽鹼地上有10萬畝禾苗鹼死,全縣的糧食產量下降到了歷史的最低水平。
就是在這樣的關口,黨派焦裕祿來到了蘭考。
展現在焦裕祿面前的蘭考大地,是一幅多麼嚴重的災荒的景象呵!橫貫全境的兩條黃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邊的黃沙;片片內澇的窪窩里,結著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鹽鹼地上,枯草在寒風中抖動。
困難,重重的困難,像一副沉重的擔子,壓在這位新到任的縣委書記的雙肩。但是,焦裕祿是帶著《毛澤東選集》來的,是懷著改變蘭考災區面貌的堅定決心來的。在這個貧農出身的共產黨員看來,這里有36萬勤勞的人民,有烈士們流血犧牲解放出來的90多萬畝土地。只要加強黨的領導,一時就有天大的艱難,也一定能殺出條路來。第二天,當大家知道焦裕祿是新來的縣委書記時,他已經下鄉去了。
他到災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隊去了。他到貧下中農的草屋裡,到飼養棚里,到田邊地頭,去了解情況,觀察災情去了。他從這個大隊到那個大隊,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幹部談論。見到沙丘,他說:"栽上樹,豈不是成了一片好綠林!"見到澇窪窩,他說:"這里可以栽葦、養魚。"見到鹼地,他說:"治住它,把一片白變成一片青!"轉了一圈回到縣委,他向大家說:"蘭考是個大有作為的地方,問題是要干,要革命。蘭考是災區,窮,困難多,但災區有個好處,它能段練人的革命意志,培養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
焦裕祿的話,說得大家心裡熱呼呼的。大家議論說,新來的縣委書記看問題高人一著棋,他能從困難中看到希望,能從不利條件中看到有利因素。
"關鍵在於縣委領導核心的思想改變"
連年受災的蘭考,整個縣上的工作,幾乎被發統銷糧、貸款、救濟棉衣和燒煤所淹沒了。有人說縣委機關實際上變成了一個供給部。那時候,很多群眾等待救濟,一部分幹部被災害壓住了頭,對改變蘭考面貌缺少信心,少數人甚至不願意留在災區工作。他們害怕困難,更害怕犯錯誤……
焦裕祿想:"群眾在災難中兩眼望著縣委,縣委挺不起腰桿,群眾就不能充分發動起來。'幹部不領,水牛掉井',要想改變蘭考的面貌,必須首先改變縣委的精神狀態。"
夜,已經很深了,焦裕祿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披上棉衣,找縣委一位副書記談心去了。
在這么晚的時候,副書記聽見叩門聲,吃了一驚。他迎進焦裕祿,連聲問:"老焦,出了啥事?"
焦裕祿說:"我想找你談談。你在蘭考十多年了,情況比我熟,你說,改變蘭考面貌的主要問題在哪裡?"
副書記沉思了一下,回答說:"應該在思想前面加兩個字:領導。眼前關鍵在於縣委領導核心的思想改變。沒有抗災的幹部,就沒有抗災的群眾。"
兩個人談得很久,很深,一直說到後半夜。他們的共同結論是,除"三害"首先要除思想上的病害;特別是要對縣委的幹部進行抗災的思想教育。不首先從思想上把人們武裝起來,要想進行除"三害"的斗爭,將是不可能的。
嚴冬,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祿召集在家的縣委委員開會。人們到齊後,他並沒有宣布議事日程。只說了一句:"走,跟我出去一趟",就領著大家到火車站去了。當時,蘭考車站上,北風怒號,大雪紛飛。車站的屋檐下,持著尺把長的冰柱。許多逃荒的災民扶老攜幼擁擠在候車室里。他們正等待著國家運送災民前往豐收地區的專車,從這里開過……
焦裕祿指著他們,沉重地說:"同志們,你們看,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是我們的階級兄弟。是災荒逼迫他們背井離鄉的,不能責怪他們,我們有責任。黨把這個縣36萬群眾交給我們,我們不能領導他們戰勝災荒,應該感到羞恥和痛心……"
他沒有再講下去,所有的縣委委員都沉默著低下了頭。這時有人才理解,為什麼焦裕祿深更半夜領著大家來看風雪嚴寒中的車站。
從車站回到縣委,已經是半夜時分了,會議這時候才正式開始。
焦裕祿聽了大家的發言,最後說:"我們經常口口聲聲說要為人民服務,我希望大家能牢記著今晚的情景,這樣我們就會帶著階級感情,去領導群眾改變蘭考的面貌。"
緊接著,焦裕祿組織大家學習《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文章,鼓舞大家的革命干勁,鼓勵大家像張思德,白求恩那樣工作。
以後,焦裕祿又專門召開了一次常委會,回憶蘭考的革命斗爭史。在殘酷的武裝斗爭年代,蘭考縣的幹部和人民,同敵人英勇搏鬥,前仆後繼。有個地區,在一個月內曾經有九個區長為革命犧牲。烈士馬福重被敵人破腹後,腸子被拉出來掛在樹上……焦裕祿說:"蘭考這塊地方,是同志們用鮮血換來的,先烈們並沒有因為蘭考人窮災大,就把它讓給敵人,難道我們就不能在這里戰勝災害?"
一連串的階級教育和思想斗爭,使縣委領導核心在嚴重的自然災害面前站起來了。他們打掉了在自然災害面前束手無策、無所作為的懦夫思想,從上到下堅定地樹立了自力更生消"三害"的決心。不久,在焦裕祿倡議和領導下,一個改造蘭考大自然的藍圖制訂出來了。這個藍圖規定在三五年內,要取得治沙、治水、治鹼的基本勝利,改變蘭考的面貌。這個藍圖經過縣委討論通過後,報告了中共開封地委,焦裕祿在報告上,又著重加了幾句:
"我們對蘭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對著當前嚴重的自然災害,我們有革命的膽略,堅決領導全縣人民,苦戰三五年,改變蘭考的面貌。不達目的,我們死不瞑目。"
這幾句話,深切地反映了當時縣委的決心,也是蘭考全黨在上級黨組織面前,一次庄嚴的宣誓。
"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
焦裕祿深深地了解,理想和規劃並不等於現實,這澇、沙、鹼三害,自古以來害了蘭考人民多少年呵!今天,要制服"三害",要把它們從蘭考土地上像送瘟神一樣驅走,必須進行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付出高昂的代價。
他想,按照毛主席的教導,不管做什麼工作,必須首先了解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要想戰勝災害,單靠一時的熱情,單靠主觀願望,事情斷然是辦不好的。即使硬幹,也要犯"閉塞眼睛捉麻雀"的錯誤。要想戰勝災害,必須詳盡地掌握災害的底細,了解災害的來龍去脈,然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部署。
他下決心要把蘭考縣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況摸透,親自去掂一掂蘭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
根據這一想法,縣委先後抽調了120個幹部、老農和技術員,組成一支三結合的"三害"調查隊,在全縣展開了大規模的追洪水、查風口、控流沙的調查研究工作。焦裕祿和縣委其他領導幹部,都參加了這次調查。那時候,焦裕祿正患著慢性的肝病,許多同志擔心他在大風大雨中奔波,會加劇病情的發展,勸他不要參加,但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同志們的勸告,他說:"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他不願意坐在辦公室里依靠別人的匯報來進行工作,說完就背著干糧拿著雨傘,和大家一起出發了。
每當風沙最大的時候,也就是他帶頭下去查風口、探流沙的時候;雨最大的時候,也就是他帶頭下去冒雨涉水,觀看洪水流勢和變化的時候。他認為這是掌握風沙、水害規律最有利的時機。為了弄清一個大風口,一條主幹河道的來龍去脈,他經常不辭勞苦地跟著調查隊,追尋風沙和洪水的去向,從黃河故道開始,越過縣界、省界,一直追到沙落塵埃,水入河道,方肯罷休。在這場艱苦的調查中,焦裕祿簡直變成一個滿身泥水的農村"脫坯人"了。他和調查隊的同志們經常在截腰深的水裡吃干糧,蹲在泥濘里歇息……
有一次,焦裕祿從固陽公社回縣城路上,遇到了白帳子猛雨。大雨下了七天七夜,全縣變成了一片汪洋。焦裕祿想:"洪水呀,等還等不到哩,你自己送上門來了。"他回到縣里後,連停也沒停,就帶著辦公室的三個同志察看洪水去了。眼前只有水,哪裡有路?他們靠著各人手裡的一根棍,探著,走著。這時。焦裕祿突然感到一陣陣肝痛,不時彎下身子用左手按著肝區。三個青年懇求他:"你回去休息吧。把任務交給我們,我們保證按照你的要求完成任務。"焦裕祿沒有同意,繼續一路走,一路工作著。
他站在洪水激流中,同志們為他張著傘,他畫了一張又一張水的流向圖。等他們趕到金營大隊,支部書記李廣志一看見焦裕祿就吃驚地問:"一片汪洋大水,您是咋來的?"焦裕祿掄著手裡的棍子說:"就坐這條船來的。"李廣志讓他休息一下,他卻拿出自己畫的圖來,一邊指點著,一邊滔滔不絕地告訴李廣志,根據這里的地形和水的流勢,應該從哪裡到哪裡開一條河,再從哪裡到哪裡挖一條支溝……這樣,就可以把這幾個大隊的積水,統統排出去了。李廣志聽了非常感動,他沒有想到,焦裕祿同志的領導工作竟這樣的深入細致!到吃飯的時候了,他要給焦裕祿派飯,焦裕祿說:"雨天,群眾缺燒的,不吃啦!"說著,就又向風雨中走去。
送走了風沙滾滾的春天,又送走了暴雨連連的夏季,調查隊在風里、雨里、沙窩里、激流里度過了一個月又一個月,方圓跋涉了5000餘里,終於使縣委抓到了蘭考"三害"的第一手資料。全縣有大小風口84個,經調查隊一個個查清,編了號、繪了圖;全縣的千河萬流,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涵閘……也調查得清清楚楚,繪成了詳細的排澇泄洪圖。
這種大規模的調查研究,使縣委基本上掌握了水、沙、鹼發生、發展的規律。幾個月的辛苦奔波,換來了一整套又具體又詳細的資料,把全縣抗災斗爭的戰斗部署,放在一個更科學更扎實的基礎之上。大家都覺得方向明,信心足,無形中增添了不少的力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夜已經很深了,陣陣的肝痛和縣委工作沉重的擔子,使焦裕祿久久不能入睡。他的心在想著蘭考縣的36萬人和2574個生產隊。抗災斗爭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基層幹部和群眾的思想覺悟也有高有低,怎樣才能充分調動起群眾的革命積極性?怎樣才能更快地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起轟轟烈烈的抗災斗爭?
焦裕祿在苦苦思索著。
在多年的工作中,焦裕祿善於從毛澤東同志著作中汲取營養,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叫做"白天到群眾中調查訪問,回來讀毛主席著作,晚上'過電影'。"他所說的'過電影',主要是指聯系實際來思考問題。他說:"無論學習或工作,不會'過電影'那是不行的。"
現在,全縣抗災斗爭的情景,正像一幕幕的電影活動在他的腦海里,此時此刻,他常覺得毛澤東同志所倡導的深入群眾,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方法,是多麼重要!他決定發動縣委領導同志再到貧下中農中間去,集中群眾的智慧尋求解決困難的辦法。他自己更是經常住在老貧農的草庵子里,蹲在牛棚里,跟群眾一起吃飯,一起勞動。他帶著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對群眾的無限信任,在廣大貧下中農中間詢問著、傾聽著、觀察著。他聽到許多貧下中農的要求和呼聲,看到許多社隊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革命精神。他在群眾中學到了不少治沙、治水、治鹼的辦法,總結了不少可貴的經驗。群眾的智慧,使他受到極大的鼓舞,也更加堅定了他戰勝災害的信心。
韓村是一個只有27戶人家的生產隊。1962年秋天遭受了毀滅性的澇災,每人只分了12兩紅高梁穗。在這樣嚴重的困難面前,生產隊的貧下中農提出,不向國家伸手,不要救濟糧、救濟款,自己割草賣草養活自己。他們說:搖錢樹,人人有,全靠自己一雙手。不能支援國家,心裡就夠難受了,決不能再拉國家的後腿。就在這年冬天,他們割了27萬斤草,養活了全體社員,養活了8頭牲口還修理了農具,買了7輛架子車。
秦寨大隊的貧下中農社員,在鹽鹼地上刮掉一層皮,從下面深翻出好土,蓋在上面。他們大幹深翻地的時候,正是最困難的1963年夏季,他們說:"不能幹一天就干半天,不能翻一杴就翻半杴,用蠶吃桑葉的辦法,一口口啃,也要把這鹼地啃翻個個兒。"
趙垛樓的貧下中農在七季基本絕收以後,冒著傾盆大雨,挖河渠,挖排水溝,同暴雨內澇搏鬥。1963年秋天,這里一連九天暴雨,他們卻奪得了好收成。賣了8萬斤余糧。
雙楊樹的貧下中農在農作物基本絕收的情況下,雷打不散,社員們兌雞蛋賣豬,買牲口買種子,堅持走集體經濟自力更生的道路,社員們說:"窮,咱窮到一塊兒;富,咱也富到一塊兒。"
韓村,秦寨,趙垛樓,雙楊樹,廣大貧下中農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使焦裕祿十分激動。他認為這就是在毛澤東思想哺育下的貧下中農革命精神的好榜樣。他在縣委會議上,多次講述了這些先進典型的重大意義。他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應該把群眾中這些可貴的東西,集中起來,再堅持下去,號召全縣社隊向他們學習。"
1963年9月,縣委在蘭考冷凍廠召開了全縣大小隊幹部的會議,這是扭轉蘭考局勢的大會,是蘭考人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一次誓師大會。會上,焦裕祿為韓村、秦寨、趙垛樓、雙楊樹的貧下中農鳴鑼開道,請他們到主席台上,拉他們到萬人之前,大張旗鼓地表揚他們的革命精神。他把群眾中這些革命的東西,集中起來,總結為四句話:"韓村的精神,秦寨的決心,趙垛樓的干勁,雙楊樹的道路。"他說:這就是蘭考的新道路!是毛澤東思想指引的道路!他大聲疾呼,號召全縣人民學習這四個樣板,發揚他們的革命精神,在全縣范圍內鎖住風沙,制服洪水,向"三害"展開英勇的斗爭!
這次大會在蘭考抗災斗爭的道路上,是一個偉大的轉折。它激發了群眾的革命豪情,鼓舞了群眾的革命鬥志,有力地推動了全縣抗災斗爭的發展。它使韓村等四個榜樣的名字傳遍了蘭考;它讓毛澤東思想的偉大紅旗,在蘭考36萬群眾的心目中,高高地升起!
從此,蘭考人民的生活中多了兩個東西,這就是縣委和縣人委發出的"奮發圖強的嘉獎令"和"革命硬骨頭隊"的命名書。
"當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共產黨員要出現在群眾面前"
就在蘭考人民對澇、沙、鹼三害全面出擊的時候,一場比過去更加嚴重的災害又向蘭考襲來。1963年秋季,蘭考縣一連下了13天雨,雨量達250毫米。大片大片的莊稼汪在窪窩里,漬死了。全縣有11萬畝秋糧絕收,22萬畝受災。
焦裕祿和縣委的同志們全力投入了緊急的生產救災。
那是個冬天的黃昏。北風越刮越緊,雪越下越大。焦裕祿聽見風雪聲,倚在門邊望著風雪發呆。過了會兒,他又走回來,對辦公室的同志們嚴肅地說:"在這大風大雪裡,貧下中農住得咋樣?牲口咋樣?"接著他要求縣委辦公室立即通知各公社做好幾件雪天工作。他說,"我說,你們記記:第一,所有農村幹部必須深入到戶,訪貧問苦,安置無屋居住的人,發現斷炊戶,立即解決。第二,所有從事農村工作的同志,必須深入牛屋檢查,照顧老弱病畜,保證不許凍壞一頭牲口。第三,安排好室內副業生產。第四,對於參加運輸的人畜,凡是被風雪隔在途中的,在哪個大隊的范圍,由哪個大隊熱情招待,保證吃得飽,住得暖。第五,教育全黨,在大雪封門的時候,到群眾中去,和他們同甘共苦。最後一條,把檢查執行的情況迅速報告縣委。"辦公室的同志記下他的話,立即用電話向各公社發出了通知。
這天,外面的大風雪颳了一夜。焦裕祿的房子里,電燈也亮了一夜。
第二天,窗戶紙剛剛透亮,他就挨門把全院的同志們叫起來開會。焦裕祿說:"同志們,你們看,這場雪越下越大,這會給群眾帶來很多困難,在這大雪擁門的時候,我們不能坐在辦公室里烤火,應該到群眾中間去。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
簡短的幾句話,像刀刻的一樣刻在每一個同志的心上,有人眼睛濕潤了,有人有多少話想說也說不出來了。他們的心飛向冰天雪地的茅屋去了。大家立即帶著救濟糧款,分頭出發了。
風雪鋪天蓋地而來。北風響著尖利的哨音,積雪有半尺厚。焦裕祿迎著大風雪,什麼也沒有披,火車頭帽子的耳巴在風雪中呼扇著。那時候,他的肝痛常常發作,有時疼得厲害,他就用一支鋼筆硬頂著肝部。現在他全然沒想到這些,帶著幾個年輕小夥子,踏著積雪,一邊走,一邊高唱《南泥灣》。
這一天,焦裕祿沒烤群眾一把火,沒喝群眾一口水。風雪中,他在9個村子,訪問了幾十戶生活困難的老貧農。在許樓,他走進一個低矮的柴門。這里住的是一雙無兒無女的老人。老大爺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個瞎子。焦裕祿一進屋,就坐在老人的床頭問寒問飢。老大爺問他是誰?他說:"我是您的兒子。"老人問他大雪天來幹啥?他說:"毛主席叫我來看望您老人家。"老大娘感動得不知說什麼才好,用顫抖的雙手上上下下摸著焦裕祿。老大爺眼裡噙著淚說:"解放前,大雪封門,地主來逼租,攆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焦裕祿安慰老人說:"如今印把子抓在咱手裡,蘭考受災受窮的面貌一定能夠改過來。"
就是在這次雪天送糧當中,焦裕祿也看到和聽到了許多貧下中農極其感人的故事。誰能夠想到,在毀滅性的澇災面前,竟有那麼一些生產隊,兩次三番退回國家送給他們的救濟糧、救濟款。他們說:把救濟糧、救濟款送給比我們更困難的兄弟隊吧,我們自己能想辦法養活自己!
焦裕祿心裡多麼激動呵!他看到毛澤東思想像甘露一樣滋潤了蘭考人民的心,黨號召的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硬骨頭精神,已經變成千千萬萬群眾敢於同天抗、同災斗的物質力量了。
有了這種精神,在蘭考人民面前還有什麼天大的災害不能戰勝!
「縣委書記要善於當『班長』」
焦裕祿常說,縣委書記要善於當"班長",要把縣委這個"班"帶好,必須使這"一班人"思想齊、動作齊。而要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就必須靠毛澤東思想。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縣人委有一位從豐收地區調來的領導幹部,提出了一個裝潢縣委和縣人委領導幹部辦公室的計劃。連桌子、椅子、茶具,都要換一套新的。為了好看,還要把城裡一個污水坑填平,上面蓋一排房子。縣委多數同志激烈地反對這個計劃。也有人問:"錢從哪裡來?能不能花?"這位領導幹部管財政,他說:"花錢我負責。"
但是,焦裕祿提了一個問題:
"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嗎?"他接著說明了自己的意見:
"災區面貌沒有改變,還大量吃著國家的統銷糧,群眾生活很困難。富麗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連想也很危險。"
後來,焦裕祿找這位領導幹部談了幾次話,幫助他認識錯誤。焦裕祿對他說:蘭考是災區,比不得豐收區。即使是豐收區,你提的那種計劃,也是不應該做的。焦裕祿勸這位領導幹部到貧下中農家裡去住一住,到貧下中農中間去看一看。去看看他們想的是什麼,做的是什麼。焦裕祿作為縣委的班長,他從來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他對同志們要求非常嚴格,但他要求得入情入理,叫你自己從內心裡生出改正錯誤的力量。不久以後,這位領導幹部認識了錯誤,自己收回了那個"建設計劃"。
有一位公社副書記在工作中犯了錯誤。當時,縣委開會,多數委員主張處分這位同志。但焦裕祿經過再三考慮,提出暫時不要給他處分。焦裕祿說,這位同志是我們的階級弟兄,他犯了錯誤,給他處分固然是必要的;但是,處分是為了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當前改變蘭考面貌,是一個艱巨的斗爭,不如派他到最艱苦的地方去,考驗他,鍛煉他,給他以改正錯誤的機會,讓他為黨的事業出力,這樣不是更好嗎?
縣委同意了焦裕祿的建議,決定派這個同志到災害嚴重的趙垛樓去蹲點。這位同志臨走時,焦裕祿把他請來,嚴格地提出批評,親切地提出希望,最後焦裕祿說:"你想想,當一個不堅強的戰士,當一個忘了群眾利益的共產黨員,多危險,多可恥呵!先烈們為解放蘭考這塊地方,能付出鮮血、生命;難道我們就不能建設好這個地方?難道我們能在自然災害面前當怕死鬼?當逃兵?"
焦裕祿的話,一字字、一句句都緊緊扣住這位同志的心。這話的分量比一個最重的處分決定還要沉重,但這話也使這位同志充滿了戰斗的激情。階級的情誼,革命的情誼,黨的溫暖,在這位犯錯誤的同志的心中激盪著,他滿眼流著淚,說,"焦裕祿同志,你放心……"
這位同志到趙垛樓以後,立刻同群眾一道投入了治沙治水的斗爭。他發現群眾的生活困難,提出要賣掉自己的自行車,幫助群眾,縣委制止了他,並且指出,當前最迫切的問題,是從思想上武裝趙垛樓的社員群眾,領導他們起來,自力更生進行頑強的抗災斗爭,一輛自行車是不能解決什麼問題的。以後,焦裕祿也到趙垛樓去了。他關懷趙垛樓的2000來個社員群眾,他也關懷這位犯錯誤的階級弟兄。
就在這年冬天,趙垛樓為害農田多年的24個沙丘,被社員群眾用沙底下的黃膠泥封蓋住了。社員們還挖通了河渠,治住了內澇。這個一連七季吃統銷糧的大隊,一季翻身,賣余糧了。
也就在趙垛樓大隊"翻身"的這年冬天,那位犯錯誤的同志,思想上也翻了個個兒。他在抗災斗爭中,身先士卒,表現得很英勇。他沒有辜負黨和焦裕祿對他的期望。
焦裕祿,出生在山東淄博一個貧農家裡,他的父親在解放前就被國民黨反動派逼迫上吊自殺了。他從小逃過荒,給地主放過牛,扛過活,還被日本鬼子抓到東北挖過煤。他帶著家仇、階級恨參加了革命隊伍,在部隊、農村和工廠里做過基層工作。自從參加革命一直到當縣委書記以後,他始終保持著勞動人民的本色。他常常開襟解懷,卷著褲管,朴朴實實地在群眾中間工作、勞動。貧農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有多少泥。他穿的襪子,補了又補,他愛人要給他買雙新的,他說:"跟貧下中農比一比,咱穿得就不錯了。"夏天他連涼席也不買,只花四毛錢買一條蒲席鋪。
有一次,他發現孩子很晚才回家去。一問,原來是看戲去了。他問孩子:"哪裡來的票?"孩子說:"收票叔叔向我要票,我說沒有。叔叔問我是誰?我說焦書記是我爸爸。叔叔沒有收票就叫我進去了。"焦裕祿聽了非常生氣,當即把一家人叫來"訓"了一頓,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錢如數送給戲院。接著,他又建議縣委起草了一個通知,不準任何幹部特殊化,不準任何幹部和他們的子弟"看白戲"……
"焦裕祿是我們縣委的好班長,好榜樣。"
"在焦裕祿領導下工作,方向明,信心大,敢於大作大為,心情舒暢,就是累死也心甘。"
焦裕祿的戰友這樣說,反對過他的人這樣說,犯過錯誤的人也這樣說。
他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
縣委一位副書記在鄉下患感冒,焦裕祿幾次打電話,要他回來休息;組織部一位同志有慢性病,焦裕祿不給他分配工作,要他安心療養;財委一位同志患病,焦裕祿多次催他到醫院檢查……焦裕祿的心裡,裝著全體黨員和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
1964年春天,正當黨領導著蘭考人民同澇、沙、鹼斗爭勝利前進的時候,焦裕祿的肝病也越來越重了。很多人都發現,無論開會、作報告,他經常把右腳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頂住肝部。他棉襖上的第二和第三個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經常揣在懷里。人們留心觀察,原來他越來越多地用左手按著時時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東西頂在右邊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辦公坐的藤椅上,右邊被頂出了一個大窟窿。他對自己的病,是從來不在意的。同志們問起來,他才說他對肝痛採取了一種壓迫止痛法。縣委的同志們勸他療養,他笑著說:"病是個欺軟怕硬的東西,你壓住他,他就不欺侮你了。"焦裕祿暗中忍受了多大痛苦,連他的親人也不清楚。他真是全心全意投到改變蘭考面貌的斗爭中去了。
焦裕祿到地委開會,地委負責同志勸他住院治療,他說:"春天要安排一年的工作,離不開!"沒有住。地委給他請來一位有名的中醫診斷病情,開了葯方,因為葯費很貴,他不肯買。他說:"災區群眾生活很困難,花這么多錢買葯,我能吃得下嗎?"縣委的同志背著他去買來三劑,強他服下,但他執意不再服第四劑。
那天,縣委辦公室的幹部張思義和他一同騎自行車到三義寨公社去。走到半路,焦裕祿的肝痛發作,疼得蹬不動車,兩個人只好推著自行車慢慢走。剛到公社,大家看他氣色不好,就猜出是他又發病了。公社的同志說:"休息一下吧。"他說:"談你們的情況吧,我不是來休息的。"
公社的同志一邊匯報情況,一邊看著焦裕祿強按著肝區在作筆記。顯然,他的肝痛得使手指發抖,鋼筆幾次從手指間掉了下來。匯報的同志看到這情形,忍住淚,連話都說不出來了,而他,看來還是神情自若的樣子,說:
"說,往下說吧。"
1964年的3月,蘭考人民的除"三害"斗爭達到了高潮,焦裕祿的肝病也到了嚴重關頭。躺在病床上,他的心潮洶涌澎湃,奔向那正在被改造著的大地。他滿腔激情地坐到桌前,想動手寫一篇文章,題目是:《蘭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他鋪開稿紙,擬好了四個小題目:一、設想不等於現實。二、一個落後地區的改變,首先是領導思想的改變。領導思想不改變,外地的經驗學不進,本地的經驗總結不起來。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四、精神原子彈--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
充滿了革命樂觀主義的焦裕祿,從蘭考人民在抗災斗爭中表現出來的英雄氣概,從蘭考人民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干精神中,已經預見到新蘭考美好的未來。但是,文章只開了個頭,病魔就逼他放下了手中的筆,縣委決定送他到醫院治病去了。
臨行那一天,由於肝痛得厲害,他是彎著腰走向車站的。他是多麼捨不得
D. 當代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聞
共產黨員吳智勇
銷售公司作為工程機械廠的龍頭部門,總經理吳智勇以一個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
以務實的工作作風,扎實的工作態度,帶領公司全體員工舞起銷售的龍頭,創造了可
喜的成績,促進了工程機械廠的經營發展。
他認為公司就是大家的堅強後盾,將服務延伸至每個家庭。誰家有個難事、急事,他
總是第一時間給予協助解決。員工喬遷新居的現場有他組織的搬家隊;員工的親人生
病住院有他親切的慰問。
E. 萬寶集團的大事記
萬寶集團社會公益 在高速發展的同時,萬寶始終不忘回報於社會。1994年6月,一場大雨使開封龍亭大殿後牆倒塌。萬寶公司領導獲悉後,當天便組織員工為修復工作捐款,成為開封首家捐款超萬元的企業。
1996年8月,開封縣劉店鄉黃河灘區7個自然村被洪水圍困,為支援災區,萬寶公司領導當天便把麵粉和方便麵送到受災群眾手中,又成為第一家奉獻愛心的開封企業。
1997年元月,為表達愛心,替市政府分憂解難,萬寶公司又捐了款,購買麵粉、花生油,分送內電廠、無線電一廠、印染廠等我市3家困難企業的特困職工。
1998年6月,萬寶公司向開封市救助協會捐贈物資。
1998年,為弘揚社會正氣,萬寶公司向見義勇為光榮負傷的四位勇士捐款。萬寶還慰問園丁,向金明中學捐款。
1998年8月份,為支援抗洪救災,獻出萬寶的愛心,公司總經理鄭茜又慷慨解囊。
萬寶常年無私援助8名因家境貧困而失學的「春蕾女童」,幫助她們重返校園。
2001年9月,萬寶得知開封市有十一名特困大學生需要幫助時,立即捐資,並贈送了日常生活用品等物,使特困大學生感激涕零。
2003年,發生「非典」疫情以來,萬寶公司積極參與抗擊「非典」的活動,向戰斗在一線的人員和組織贈送防「非典」物品,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
2003年10月,萬寶公司員工得知黃河蘭考段蔡集控導工程出險後,立即組織起來,為災區捐錢捐物。
2003年元月份,萬寶公司向殘聯語言培訓中心的孩子贈送了一台冰櫃,並向他們表示了節日的慰問。
2003年1月16日、21日,萬寶公司組織人員到市區、以及洧川鎮、水波鄉看望20多家特困戶,送去了現金和油、棉被、麵粉等生活用品。
2004年元月8日,萬寶公司總經理鄭茜在《汴梁晚報》上看到《我的書還能讀下去嗎》一文後,了解到小嘉琦跟著殘疾的媽媽生活,連交學費讀書的錢都湊不齊,對小嘉琦的處境十分關心,立即趕到小嘉琦家中送去了愛心款,帶去了漂亮的羽絨服和棉被。
2004年「六一」兒童節前夕,萬寶公司組織人員赴兒童醫院、通許豎崗小學,向數百名孩子送去了消毒櫃、書包、筆記本、筆、杯子、傘、消毒液等物品,使孩子們過了一個有意義的兒童節。
2004年5月12日,萬寶公司門製作了六十套校服到陽光小學慰問有障學生,副總經理郭春雨代表萬寶給孩子們送上了萬寶人的一片心意。
2004年12月22日,萬寶人專程到尹桂榮老人家中送去了棉被、棉衣、肉、面、油等生活用品和現金。並檢查小屋的破損情況,為老人修繕房屋,保證一家人能在這里過上一個充滿溫馨的「暖冬」。
2005年1月6日,萬寶公司展開了「萬寶人與您共面海嘯災難」的捐贈活動,為受災地區送去了萬寶人的愛心和情 誼。
2005年3月24日,萬寶公司組織員工參加植樹活動,栽下了樹木數量達三千多棵的「萬寶林」。
萬寶公司員工因患心臟病,須做費用高達數萬元的心臟搭橋手術,2005年7月29日上午,萬寶人自發地組織起來,並於短短1天時間內就籌集到了萬余元的捐款,送到了員工的病床前。
2005年6月7日,高考的第一天。考生在考場內緊張答題時,考場外,站在烈日下的家長們顯得比考生們還要緊張。為了緩解考生家長的緊張情緒,使他們有個清涼的心境,萬寶公司專門組織人員向等候在各考點前的家長送去了礦泉水,並搭起了遮陽傘。
2005年7月31日,萬寶公司總經理鄭茜率隊與民建市委企業委員會、民建鼓樓總支、郊區工商局、一師附小的有關領導在「八一」建軍節前夕前往駐汴某部慰問子弟兵,為子弟兵送去了2台櫃式空調及部分文娛用品,受到部隊官兵的熱烈歡迎。 為了解決學生門學習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2006年5月30日,萬寶公司向鼓樓區輔讀學校有障學生捐贈了急需的消毒櫃等生活電器用品。
2006年5月31日上午,環衛工人收到了萬寶公司送去的禮物——環衛服裝。贈送儀式上,萬寶人表達了對工人師傅的敬意。
2006年7月,萬寶總經理鄭茜得知通許縣一個賣燒餅的家庭考出了一名大學生,但因貧困而不能供其繼續上大學的事情,她把學費送到學生家中。她說:「每當看到考上大學卻無力籌集學費的貧困生無助的眼神時,我總有一種揪心的痛。我第一個念頭就是要幫助他們。」
2006年7月13日上午,萬寶公司領導帶領員工向戰斗在一線的交警贈送慰問品,同時,也送去了全體萬寶人對交警同志們的敬意。
2006年7月8日上午,在萬寶東區店前,萬寶公司領導將兩輛嶄新的奧斯電動車送給了分獲開封地區文、理科第一名的杞縣高中學生許鋼槍和盧彪。
2006年7月9日上午,萬寶公司聯合杞縣高中在建行會議室召開了「高考經驗交流會」,杞縣高中 校長及狀元就孩子教育及學習經驗進行了交流,學生及家長表示受益匪淺。
2007年春節到來之際,萬寶公司總經理鄭茜帶領工會一行數人專程到困難職工家中慰問,送去了麵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及現金。
2007年4月20日,萬寶公司組織人員赴一線慰問交警,送去了遮陽傘等防暑降溫用品。
2007年6月28日上午,萬寶公司領導帶領員工向戰斗在一線的交警贈送慰問品,再次送去了全體萬寶人對交警同志們的敬意。
2007年8月28日,萬寶公司資助杏花營農場晨陽中學13歲學生何圓霞。
2007年8月30日,萬寶公司總經理鄭茜到貧困生拜蓋宇家送去學費。拜蓋宇於2003年從開封高中畢業,並以576的優異成績被鄭州大學錄取。由於家庭貧困,學費無處籌措,得到了西部開發助學工程的資助。然而,西部開發助學工程的資助是4年,而她所學的建築規劃設計專業學制是5年,這第5年的許費還是沒有著落,萬寶公司總經理鄭茜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立即給拜蓋宇送去了學費。
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8級地震,鄭茜馬上作出反應,發起全體員工捐款,為災區人民送出一份愛心。僅2008年上半年,萬寶前後陸續向慈善協會、民政救災等部門捐款。
2008年3月, 萬寶總經理鄭茜得知堅強女孩陳輝帶著癱瘓的養父上大學的感人事跡後,深受感動,為處在困難中的父女二人解決實際困難。
2008年3月18日,河南萬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琦為市慈善協會捐款。
2008年 5月14日,萬寶公司的千餘名員工共同發起了「萬寶人獻愛心支援四川災區」的捐助儀式。儀式上,許多萬寶員工表達了對災區人民的關心之情,並希望萬寶人這份心意能給身處困境的災區群眾帶去溫暖和實實在在的幫助。
2008年5月15日,市社會福利院孤殘兒童收到了來自萬寶公司的關愛與溫暖。為了解決孤殘兒童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萬寶公司向孩子們捐贈了急需的微波爐、電磁爐、電飯煲及大量的玩具、兒童食品等物品。
2009年1月14日上午,東郊白塔村12歲女孩小苑家裡愛心涌動,萬寶公司總經理鄭茜帶領員工送來了愛心款和食用油等物品,並與這位堅強的女孩結成了幫扶對子。
2010年4月,鄭茜發動公司全體員工為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捐款,並通過各種渠道多次捐款奉獻愛心。鄭茜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要盡自己的一份努力參與到災區的重建中去。
2011年,鄭茜多次去看望「感動開封」十佳母親劉傳真老人和她輔導的30多名孩子們,並送去了學習桌、凳子、液晶電視、DVD、服裝、暖手寶、葯品等學習生活用品。
2011年7月16日,愛心老人劉傳真帶領她撫養照顧的孩子們到萬寶商廈旗艦店,向一直為她們提供幫助的萬寶人表示感謝。
2012年3月,萬寶出資為愛心老人劉傳真修繕房屋。
2012年6月1日,萬寶為「愛心老人」劉傳真愛心輔導站的孩子們送去了嶄新的校服和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用品。
2012年6月11日,萬寶攜手市中心血站在萬寶商廈門前開展無償獻血奉獻愛心活動。
2012年6月21日,萬寶為SOS兒童村的孩子們捐贈了集列印、復印、掃描於一體的多功能一體機壹台。
2013年3月14日,萬寶集團送給位於南土街的愛心書屋500本嶄新的圖書,這是萬寶為開封貧困家庭孩子和留守兒童的一份特殊禮物
2013年4月23日,萬寶公司員工向雅安災區去、捐款5萬元。
數年間,萬寶公司不遺餘力地援助支持與己素不相識的個人和群體,累計已為社會捐資捐物達數百萬余元,帶動了許許多多企業和個人的愛國愛民熱情。同時,萬寶公司積極幫助市政府排憂解難,解決下崗職工、青年就業近2000人次,為開封市經濟的繁榮與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多次受到省、市有關領導和眾多新聞媒體的贊譽。
F. 民政救助可以救助重大罰款嗎
民政救助不能救助重大罰款。
一、受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
1、救助對象:
主要包括因各類自然災害導致住房損毀以及口糧、取暖、飲水等基本生活難以維持的受災群眾,要把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重點優撫對象以及其他特殊困難群體作為救助重點。
2、救助標准:
①因災造成家庭基本生活難以維持的受災困難群眾,根據受災困難群眾家庭現剩餘糧食數量及現居住在當地家庭人口(不含外出務工半年以上人員)狀況進行評估,救助時段為3-6個月,按人均15公斤/月糧食的標准計算,發放口糧補助;
②因災造成受災困難群眾需取暖救助的,棉衣被救助按一人(1床·件),按家庭人口每人一次性給予400元救助;
③因災造成受災困難群眾需飲水救助的,按家庭人口每人一次性給予300元的救助;
④因發生火災等突發性意外事件,造成家庭財產重大損失,導致家庭基本生活難以維持的,一次性給予500—3000元的救助。
3、救助程序:
受災困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工作,按照個人申請、組評議、村(社區)初評並公示、鄉鎮審核、縣民政部門審批、建檔立卷等程序嚴格操作,確保公開、公平、公正,不得弄虛作假,優親厚友,以權謀私。
二、合作醫療保險資助:
根據中央及省市關於對農村五保對象、城市「三無」人員、六十年代精簡退職老職工合作醫療保險資助的指示精神,結合本區域這三類人員的實際情況,經研究決定,對農村五保對象、城市「三無」人員、六十年代精簡退職老職工合作醫療保險實行全額資助,確保全縣這三類人員人人參合。
三、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
1、供養對象:
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
2、條件及程序:
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應當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因年幼或者智力殘疾無法表達意願的,由村民小組或者其他村民代為提出申請。經村民委員會民主評議,對符合本條例第六條規定條件的,在本村范圍內公告;無重大異議的,由村民委員會將評議意見和有關材料報送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四、農村敬老院供養:
1、供養對象:
敬老院以供養五保對象為主。在沒有光榮院的地方可優先接收孤老優撫對象入院供養。有條件的敬老院可以向社會開放,吸收社會老人自費代養。精神病患者、傳染病人不得接收入院。
2、供養條件:
五保對象入敬老院須由本人提出申請,經鄉鎮人民政府(村辦敬老院經村民委員會)批准,並由本人和敬老院雙方簽定入院協議,符合規定條件的對象,入院自願、出院自由。
五、農村最低生活保障:
1、保障對象:
凡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當地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村居民,均可向當地人民政府申請最低生活保障。
2、申請程序:
農村居民申請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應由村民本人在戶籍所在地提出申請或村民小組提名,村民委員會受鄉鎮人民政府委託受理村民申請,經過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和組織民主評議後提出初步意見;鄉鎮人民政府社會救助工作機構進行審核並提出審核意見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社會救助機構審批。
六、城鄉醫療救助:
1、救助對象(具有當地常住戶籍):
①農村五保對象;
②城市居民中無勞動能力、無收入來源、無法定贍養(無撫養、扶養)人的人員(以下稱城市「三無」人員);
③六十年代初精簡退職老職工;
④城鄉低保對象;
⑤家庭經濟困難在校大學生。即各類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包括民辦高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本專科、全日制研究生中的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困難家庭大學生;
⑥在鄉重點優撫對象(不含1-6級殘疾軍人);
⑦城鄉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
⑧縣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經濟困難家庭人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救助:
①因違法犯罪、酗酒、自殘、自殺、打架斗毆、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職業病、孕產期保健、分娩、美容保健以及賣淫嫖娼、吸毒引起的性病和其它責任事故發生的醫療費用。
②在非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或自行購買葯品的費用。
③超出居民醫保或新農合規定的葯品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范圍的醫葯費用。
④未按規定參保參合的人員不予救助。
2、救助方式和標准:
①資助參保參合:
農村五保對象、城市「三無」人員、孤兒、六十年代初精減退職老職工、在鄉重點優撫對象參加居民醫保或新農合的個人自付部分由醫療救助基金給予全額資助。其餘城鄉低保對象按照困難程度和本年度醫療救助資金結存情況予以適當資助參合。
②門診醫療救助:
⑴農村五保對象、城市「三無」人員、六十年代初精減退職老職工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的醫療費用,經居民醫保或新農合報銷後,個人自付部分由醫療救助基金給予全額救助。
⑵城鄉低保對象、家庭經濟困難在校大學生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的醫療費用,經城鎮居民醫保或新農合報銷後,個人自付部分由醫療救助基金給予50%的救助,年救助封頂線為100元。
⑶在鄉重點優撫對象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的醫療費用,經居民醫保或新農合報銷後,個人自付部分按優撫對象門診救助規定實行年度一次性補助。患有特殊病種的醫療救助對象的門診醫療費用參照住院醫療救助標准給予救助。
③住院醫療救助。
⑴農村五保對象、城市「三無」人員住院治療發生的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的醫療費用,先由居民醫保或新農合報銷後,個人自付部分在年封頂線內實行全額救助,年救助封頂線原則上為30000元。
⑵六十年代初精簡退職老職工住院治療發生的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的醫療費用,先由城鎮居民醫保或新農合報銷後,個人自付費用在10000元以內的實行全額救助,10000元以上部分按50%的比例實施救助,年救助封頂線原則上為30000元。
⑶城鄉低保對象、家庭經濟困難在校大學生住院治療發生的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的醫療費用,先由城鎮居民醫保或新農合報銷後,個人自付部分超過3000元的,按不低於30%的比例實施救助,年救助封頂線原則上為20000元。
⑷在鄉重點優撫對象住院治療發生的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的醫療費用,先由城鎮居民醫保或新農合報銷後,按優撫對象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的有關規定執行。
⑸城鄉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縣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經濟困難家庭人員住院治療發生的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的醫療費用,先由城鎮居民醫保或新農合報銷後,個人自付部分超過10000元的,按不低於20%的比例實施救助,年救助封頂線原則上為10000元。
④臨時醫療救助:
對患有非重大疾病、但無力支付先期醫療費的急診患者,可憑定點醫療機構診斷書和民政部門核發的相關救助證件,按照醫療救助申請程序,通過村(社區)、鄉鎮人民政府向縣民政局申請最高額度3000元的臨時醫療救助金,年救助封頂線為5000元。
⑤農村兒童兩病救助:
對符合規定的農村參合兒童兩病在定點醫療機構醫治後,醫療費用的20%由醫療救助基金給予補償。醫療費用經審核後,由縣合醫辦向定點醫療機構進行全額支付,縣民政局每季度將應支付的20%醫療救助費用撥付縣合醫辦。
G. 棉衣,棉衣!長津湖之戰志願軍為什麼沒有
棉衣棉衣,長津湖之戰志願軍沒有棉衣的原因是:入朝初期,志願軍東孚嚴重不足,志願軍入朝後,主要遇到的三個困難,一個是武器武裝的裝備的劣勢和彈葯不足,一個是吃的問題,特別是熱式供應困難,還有一個就是東府緊張,造成大量非戰斗減員。
H. 開封氣象特點
開封連續19年「暖冬」今年中斷[2005-3-9]
作者:王伯銳
本報訊 記者王伯銳報道 在開封連續出現19年的「暖冬」終於走到了盡頭。據開封市氣象台透露,由於冷空氣比較活躍,降水天氣較多,2004年至2005年的冬天比常年氣溫偏低1℃。
從氣象意義上說,如果某一年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氣溫比前30年冬季平均氣溫高出0.5℃以上,那麼這個冬季就可稱為「暖冬」。據開封氣象台專家介紹,自去年入冬以來,開封市的氣候呈現出氣溫前高後低、降水多的特點。去年12月,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但從12月下旬開始,我市的天氣發生轉變。由於冷空氣活動頻繁,降水天氣較多,2004年至2005年的冬天平均氣溫為0.5℃,比常年偏低1℃。
I. 南方人現在去河南開封市需要穿什麼衣服,天氣冷嗎
冷啊,
最高溫度在十度以下,最低溫度在零下四五度,應穿厚毛衣或薄棉衣,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