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颯圖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颯圖商標總申請量3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3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颯圖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B. 西安周邊旅遊
西安位於關中平原,是我國的七大古都中,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我去過西安3次,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西安的城牆。在國內來講,保護得如此完好的城牆建築,只有西安和南京。另外,縣一級的城牆保護最好的要數平遙。
西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市區內部及周邊郊縣的著名旅遊景區很多。各景區和景點的距離都很近,在交通上的花銷相對就可以減少。
具體出遊線路安排:
D1行程:廣州——西安
1、K82次 廣州——西安 廣州站始發時間:17:00 終到西安時間:次日19:38
2、K226次 廣州——蘭州 廣州站始發時間:18:51 到達西安時間:次日22:53
另外,可以選擇在鄭州中轉換乘。這樣到達西安時間可以在早上。不過,從廣州直達西安的這兩趟車到達西安的時間都不好,都是在晚上。到達西安後,可以選擇住在西安火車站的國營鐵路招待所。或者住在廣場對面解放路上的解放飯店。其實,在西安火車站住宿賓館很多,選擇的范圍也很多。注意安全和衛生就可以了。價格一般在80到120元之間,標准間。
D2行程:西安——臨潼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在火車站廣場西側就有公交306路車,可以直接到達臨潼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你要問清楚走高速的5元,低速的4元,到達兵馬俑。建議你選擇高速,高速路況好,到達時間大約40分鍾。兵馬俑門票100元。我03年12月去的,當時全票60元,學生票35元。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據史書記載:秦始嬴政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亟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當時,秦朝總人口約2000萬,而築陵勞役達72萬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園以南2000米的三劉村到縣採石場部之間,有高5~25米的多級黃土崖。修陵園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運至臨撞,工程十分艱難。
秦始皇陵土陵冢高43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都城的皇城和宮城。內城略呈方形,周長3890米,除北面開兩門外,其餘三面各開一門。外城為長方 形,周長6294米,四面各開一門。陵家位置在陵園南部。
秦始皇兵馬桶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l 500米處。昔日,這里是一片墳地,當地農民在掘墓時曾發現有像人一樣的東西。1974年3月,在陵東的西楊村村民抗旱打 井時,在陵墓以東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間,發現規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馬桶坑,經考古工作者的發掘,才揭開了埋葬於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寶藏。
秦始皇兵馬桶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捅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牆間空檔的過洞中。
在一號坑中已發掘出武士捅500餘件,戰車6乘,駕車馬24匹,還有青銅劍、吳鉤、矛、箭、弩機、銅戟等實戰用的青銅兵器和鐵器。俑坑東端有210個與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態、服式、發型各不相同,個個栩栩如生,形態逼真,排成三列橫隊,每列70人,其中除3個領隊身著銷甲外,其餘均穿短褐,腿紮裹腿,線履系帶,免盔束發,挽弓挎箭,手執弩機,似待命出發的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個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個個手執3米左右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間隔在11條東西向的過洞里,排成38路縱隊。南北兩側和兩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為衛隊,以防側尾受襲。這支隊伍陣容齊整,裝備完備,威風凜凜,氣壯山河,是秦始皇當年浩盪大軍的藝術再現,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號坑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呈曲尺形方陣,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但布陣更為復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二號坑建有1.7萬平方米的陳列大廳,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化遺址陳列廳。秦兵馬俑博物館官長袁仲一解釋說:「一來,為的是更好地保護文物,二來,因為把整個軍陣全部清出地面,起碼需要5~7年的功夫。這樣做的好處是遊客既可以參觀到二號坑局部的風采,有可以親眼看到二號坑的挖掘工作。」
據初步推算,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兩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坑內布局分為4個單元。
第一單元,位於俑坑東端,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採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
第二個單元,位於俑坑的右側,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跡)。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車後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為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於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
第三單元,位於中部,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後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
第四單元,位於軍陣左側,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為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
三號坑在一號坑西端25米處,面積約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門前有一乘戰車,內有武士俑68個。從3號坑的布局看,似為總指揮部,統帥左、右、中三軍,只是沒有建成而已。
四號坑有坑無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從2個坑的布局和陣法看,二號坑陣式復雜,兵種齊全,是對陣的中堅力量。這種編組方法在兵書上叫作「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偶落鉤連,折曲相對。」《孫臏兵法》說:「在騎與戰者,分為三,一在於右,一在於左,易則多其車,險則多其騎,反則廣其弩」,三者有機結合,才能百戰不殆。二號坑是這位古代軍事家的理論圖解。
從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記年號看,兵馬俑從葬坑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後修建的。秦始皇憑借他「揮劍決浮雲」、「大略駕群才」的能力,滅六國,統天下。兵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強馬壯、叱吒風雲的氣勢。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位,繼續大修阿房宮和弛道,賦稅徭役比以前更為繁重,從而引起農民大起義。在這種形式下,三號坑中途終斷,四號坑未及放兵馬俑,就匆匆填死了。發掘中發現有火焚痕跡,可能與楚霸王入關火燒阿房宮有關系。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回國務院將秦始皇陵定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兵馬俑一號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廳,設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向中外廣大旅遊者開放。
文化遺產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實際上它是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
世界第八個奇跡 外國元首、學者參觀秦俑博物館後認為,秦俑坑的發現,不僅在我國,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可以說是世界第八個奇跡,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公認它是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
震驚中外的考古發現 1974年,中國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捅發掘出土,被認為是古代的奇跡,是本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秦兵馬俑,無論在數量上、質量上,還是在考古發現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見,它對於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紀秦代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藝術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材料。它既是中國人民的藝術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遺產。
古代泥塑藝術的寶庫 秦始皇兵馬俑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而塑造的,藝術手法細膩、明快,手勢、臉部表情神態各異,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顯示出泥塑藝術的頂峰,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D3行程:大雁塔、寒窯和碑林博物館
在火車站廣場南解放路,直接坐5路車,可以直接到到大雁塔北廣場站。車費1元投幣。游覽完大雁塔後,可以在大雁塔北廣場做BUS前往曲江寒窯。
大雁塔坐落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南部的慈恩寺內。慈恩寺是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子李治為紀念亡母文德皇後以報答養育之恩而修建,故名"慈恩寺"。當時,共有十三處院落,房屋達一千九百八十七間,並請赴印度取經回國的高僧玄奘主持寺務,著名的畫家閻立本、吳道子都在此繪制過壁畫,可見規模之宏大。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寺內西院建塔,名慈恩寺塔,用以存放從印度帶回來的經籍。現在的塔名是據《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記載:摩揭陀國有一僧寺,一日有一隻大雁離群落羽,摔死在地上。僧眾認為這只大雁是菩薩的化身,決定為大雁建造一座塔,因而又名雁塔,也稱大雁塔。
大雁塔初建時為磚表土心五層方塔,後改造為七層方形樓閣式,唐大歷年間再改為十層,到明代,又以磚面加砌唐塔之外。現塔身通高64米,每層為仿木結構,底層門楣有精美的線刻佛像,西門楣為阿彌陀佛說法圖,圖中刻有富麗堂皇的殿堂。塔底層南門內的磚龕里,嵌有兩通石碑:《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大唐三藏聖教序記》,均為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餘通。至今,大雁塔仍是古城西安的標志性建築,也是聞名中外的勝跡。國務院於1961年頒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寒窯 位於西安市南郊曲江池東隅,相傳曾是王寶釧居住過的地方,因而馳名中外。
王寶釧的故事,數百年來不但在我國的民間廣為流傳,而且還傳到了美國、日本、俄羅斯以及東南亞各國。
傳說在後唐時期,長安城中有位名叫王寶釧的姑娘,聰明伶俐,才貌雙全。其父王允是當朝宰相,要給她挑選個王孫公子作女婿,但她不顧當時的等級世俗觀念,不惜與家庭決裂,而同她所愛的行乞青年薛平貴結了婚。不久,邊疆告急,薛平貴降服了「紅鬃烈馬,赴西涼參戰去了。王寶釧隻身居住在長安南郊五典坡的一個小土窯洞內,不要家裡斗米升面的補貼,靠挖野菜度過了18年孤苦伶仃的日子,等待丈夫凱旋,重過幸福的生活。
這個故事盡管史料上並無記載,但王寶釧忠於愛情,不向封建勢力低頭,含辛茹苦十八載而冰心不變,在她身上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婦女勤勞、勇敢、正直、忠貞的高尚情操,因而受到廣大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喜愛,並代代傳頌。人們將相傳她居住過的窯洞稱為「寒窯「(意為貧困、清寒之窯)。今天曲江池附近的農田裡薺菜(一種野菜)很少,人們說這是王寶釧當年吃糠咽菜時挖光了。尤其是戲劇《五典坡》從明朝起久演不衰,更使寒窯名聞遐邇。那時,這兒殿堂林立,樹木繁茂,西安周圍各縣民眾前去祭拜的甚多。
游覽寒窯,行至溝口,首先映入人眼際的是一座玲瓏精巧的小角亭,名叫「思夫亭」,是王寶釧登高遠眺、盼夫早歸的象徵。經思夫亭,依南坡前行,便是屹立在崖腳的五間大殿,名為「貞烈殿」,藍磚青瓦,雕梁畫棟,甚是富麗堂皇。殿內塑有王寶釧與薛平貴的彩色塑像和薛平貴降服紅鬃烈馬的出征像。順此繼行,進一圓形磚門,便是寒窯古院。上下有兩層綵樓依崖而建,飛檐翹角,廊亭颯然。下邊兩窯為「別窯」和「探窯」,分別塑有王寶釧斟酒別夫,其母前來探女的塑像。這是根據戲劇《五典坡》中的兩節劇情而塑。從「別窯」沿樓梯而上,越過成仙洞,便是「茹苦洞」。相傳,這里就是王寶釧當年生活起居的寒舍。洞內僅有一個小土炕,炕前洞壁上只有一個一尺見方的小窗戶,窗框是幾根歪斜的樹枝,洞內幽暗無光,炕下僅有兩人轉身之地。
出了窗院向東,即是「妖馬洞」,相傳此刻薛平貴所降妖馬的藏身洞穴,洞長100多米,窄狹曲折,漆黑清冷,遊客需摸索著才能前行。出了另一洞口,始入後溝。這里是秦漢時代宜春苑的所在地,山林悄靜,悠然自美。
觀賞提示:通過寒窯,可以看出廣大勞動人民群眾對中國古代婦女勤勞、勇敢、正直、忠貞的高尚情操的贊美和喜愛。
必看景點:「別窯」和「探窯」 「茹苦洞」
碑林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藝術寶庫。它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點之一,也是歷代名家書法藝術薈萃之地。「碑林」由於碑林叢立如林,蔚為壯觀而得名。碑林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已它獨特的收藏而成為中外馳名的藝術瑰寶。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碑林不只是以歷史悠久、保存碑石之多、規模之大著稱於世,而更重要的,還是這些碑石文字珍貴的史料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
D4行程:阿旁宮 在火車站廣場乘坐5路車,至大差市下車,換302路車,前往阿旁宮遺址。秦始皇的阿房宮
阿房宮是秦始皇稱帝時修建的皇宮。位於今西安市西郊趙家堡和大古村之間,據說裡面能容納上萬人,還能豎立五丈高的大旗桿。想像昔日之規模,實在使人驚嘆不已!阿房宮的修建一方面是要顯示皇帝的威嚴,另一方面為了容納更多的人進行朝拜。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大業中,每征服一國,便在京城咸陽北坂仿照其國宮殿重新建造,稱為"六國宮殿"。秦始皇一次就把各地的12萬領主和富商大賈遷徙咸陽,昔日咸陽宮殿林立,人口急增。但是咸陽南臨渭水,北靠高原,無發展前途,於是秦始皇便向渭河以南的廣闊平原拓展。公元前212年,他征發70萬刑徒,在西周灃鎬附近興建阿房宮前殿,"阿房"意即"近旁",是指離咸陽近的意思。誰知,前殿尚未竣工,秦始皇便死去。他死後,秦二世繼續營建。相傳,阿房宮大小殿宇共700餘所,一天之中各殿氣候不盡相同。秦始皇生前,把從六國掠奪來的珠寶、美女深藏宮內。他巡迴各宮室一天住一處,死時,還未把宮室住遍。秦朝末年,項羽火燒阿旁宮,據傳大火三個月不熄,加以兩千年來的風雨洗禮,今天的阿旁宮僅保存一處建築夯土遺址,東西長2500米,南北長1000米,高20米,佔地26萬平方米,當地人稱"始皇台"。
另外,時間允許的話,推薦你去延安看看。一來看看紅色旅遊著名城市,和當年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生活和戰斗過的棗園,寶塔山等景點,另外,在延安市轄區范圍內黃陵縣的中華始祖黃帝陵,以及景區內的香港首任特首董建華手書的香港回歸紀念碑和有何厚鏵手書的澳門回歸紀念碑。都是很值得一看的景點。另外,在距離西安25公里的陝西興平有楊貴妃墓,據說女孩子用墓上的土來擦擦,會變得更漂亮。
C. 最近西安發掘的西漢古墓具體在哪裡
最近西安發掘的西漢古墓在【西安市南郊的鳳棲原】。
墓主人是【西漢的重臣、曾官拜尚書令、光祿大夫的張安世和夫人】。
張安世是張湯之子。性謹慎,以父蔭任為郎。漢武帝時,因其記憶力強,擢為尚書令,遷光祿大夫。漢昭帝即位,拜右將軍,以輔佐有功,封富平侯。昭帝死後,他與大將軍霍光謀立宣帝有功,拜為大司馬。他為官廉潔,曾舉薦一人,其人來謝,他以為舉賢達能,乃是公事,豈能私謝,於是與之絕交。他生活簡朴,雖食邑萬戶,仍身穿布衣,夫人親自紡織。元康四年(前62)春,因病上書告老還鄉,漢宣帝不舍。他勉強視事至秋而卒。在麒麟閣十一功臣中排名第二。
D. 太平鳥男裝西安有嗎
太平鳥(小寨海港城店)
地址:雁塔區 小寨海港城(近小寨好友多)
太平鳥(東大街店)
地址:碑林區 東大街322號(老孫家泡饃旁)
太平鳥(李家村萬達店)
地址:碑林區 雁塔北路8號李家村萬達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