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當帽子又可以當圍脖戴的帽子通常被稱為連帽圍巾。
連帽圍巾的特點如下: 多功能性:它結合了帽子和圍巾的功能,既可以為頭部提供保暖,也可以作為圍脖使用。 編織特色:連帽圍巾的編織方法相對復雜,通常需要在圍巾的基礎上編織出帽子部分,並通過特定的編織技巧來確保帽子與圍巾部分的連接和整體美觀。 設計多樣性:根據不同的編織方法和材料選擇,連帽圍巾可以呈現出多種不同的風格和外觀,滿足不同人群對時尚和保暖的需求。
編織連帽圍巾的注意事項: 在編織過程中,需要確保帽子部分與圍巾部分的連接處平整且牢固,以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脫線或變形等問題。 根據個人喜好和需求選擇合適的材料和顏色進行編織,以達到最佳的保暖和時尚效果。
B. 編織連帽圍巾的方法
編織連帽圍巾時,首先需要了解帽子的織法。花樣由2針反針+10針正針組成(大麻花,每20行擰一次),接著是2針反針+4針正針(每8行擰一次)。這個花樣由18針構成,我編織了6個這樣的花樣,共108針。帽子的編織是從圈織開始,直到達到所需的長度,然後將一端收緊並放置一個毛線球,另一端挑75針織單羅紋(大約12行)。
接下來是圍巾的織法。花樣由8針單螺紋+10針正針(大麻花,每20行擰一次),再是2針反針+4針正針(每8行擰一次),然後是2針反針+10針正針(大麻花,每20行擰一次),最後是8針單螺紋。這總共由44針構成,圍巾的長度大約為2米。圍巾的兩側口袋是片織而成,每個半花樣的長度約為10針正針(大麻花,每20行擰一次)+2針反針+4針正針(每8行擰一次)+2針反針+10針正針(大麻花,每20行擰一次)。織成後,再將這兩個半花樣縫合到圍巾上。
最後,對於這款連帽圍巾來說,最獨特的地方在於帽子與圍巾的縫合位置不再位於圍巾的中心點。具體的位置可能因個人喜好而有所不同。我通常是將圍巾繞脖子一圈,兩邊保持相同的長度,在脖子後面找到合適的縫合位置,然後進行縫合。
C. 織成人帽子起多少針
在編織帽子時,針數的選擇至關重要。根據常用的毛線型號,比如273號粗毛線,建議使用大約110針;212號中粗線,則推薦使用130針;至於216號細線,則可能需要150針。這些針數的選擇與編織者的技巧密切相關。
現今流行的韓版帽子通常顯得較為寬松,這主要是通過使用粗針和粗線來實現的,這樣的效果同樣美觀。許多編織品的款式和說明都非常豐富多樣,你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款式。
在編織過程中,針號的選擇也十分重要。常用的針號包括雙螺紋鋼針14號花樣13號。具體步驟如下:首先雙螺紋起針168針,織9cm雙層;其次,在雙螺紋織好的基礎上均勻增加8針,增加至176針,開始織花樣,每8針一組花,排了22組花,織了13cm後開始冒頂;最後,冒頂為平針,將176針平分成八等份,每份22針,每排收8針,直至只剩16針時,用線穿好。
參考織圍巾的起針數,針和線的粗細是關鍵因素。使用打算織圍巾的針和線起10針,織一個小片,再用軟尺測量這個小片的寬度,就可以得知合適的起針數量。
編織工藝品中豐富多彩的圖案往往在編織過程中形成,有的編織技法本身就具有圖案花紋。常見的編織技法包括編織、包纏、釘串、盤結等。最基本的編織技法有編辮、平紋編織、花紋編織、絞編、編帽、勒編等工藝。
編辮是草編中最普遍的技法之一,沒有經緯之分,通過邊編邊搓轉的方式,將麥秸、玉米皮等原料編織成3~7股的草辮,通常作為草籃、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平紋編織則是草編、柳編、藤編普遍運用的技術,它以經緯為基礎,按一定規律互相連續挑上(緯在經上)、壓下(緯在經下),形成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