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歐美一個女子組合 mv里穿的是很古代宮廷的裙子 很火辣
你看是不是
Girls Aloud的Can't Speak French
Ⅱ 那種上個世紀歐美女人喜歡穿的裙子叫什麼就是很大的裙擺,下面有架子撐起來,需要束胸的裙子,如圖
新洛可可時期的克里諾林裙。
這一時期表現女性纖細的腰除了緊身胸衣外,擴大裙子所產生的強烈對比也能達到視覺上的效果。裙子的膨大化是靠穿數層襯裙來實現的,一般至少重疊四至六層,最多可達三十層,因而人們創造出用馬尾襯做硬襯裙,也有把毛、絲、或棉織物漿硬後用來做的。於是新的裙撐誕生了,稱作克里諾林(crinoline),這個詞源於義大利語,是馬毛和麻的意思。1850年底,英國人發明了不用馬尾硬襯的新型克里諾林,是用鯨須、鳥羽的莖骨、細鐵絲或藤條做輪骨,用帶子連接成鳥籠狀的裙撐。這種裙撐1860年傳人法國,以歐仁妮皇後為中心的宮廷和社交界上流女子們所喜愛,迅速成為流行服裝,以致影響到西歐各國的所有階層,甚至農婦們也仿效其形式,故服裝史上也把這一時期稱為克里諾林時代。
Ⅲ 西方古代穿的裙子蓬蓬的叫什麼名字
18世紀的時候,歐洲時尚的服飾,當時的長裙一般都用硬的撐裙物或襯裙撐起來,後來演變成了專門穿在腰上的內裝撐衣架,稱為裙撐或者裙環。那時最流行的是華都長服,是個叫華都的人設計的。
Ⅳ 歐美歷史上有個性感天後她讓人的印象就是風撩起了她的裙子,而她嫵媚的壓著裙子…那位女星叫什麼
瑪麗蓮·夢露 Marilyn Monroe
別名:諾瑪·瓊·培克 Norma Jeane Baker
三圍:37-23-36 (官方資料) 35-22-35 (服裝師記錄)
生辰:1926年6月1日 祭日:1962年8月5日
身高: 5英尺5又1/2寸 眼睛顏色: 藍
成名作品:《尼亞加拉》
生前作品:(部分)《慧星美人》(1950年)《柏油叢林》(1950年)《青春常駐》(1951年)《尼亞加拉》(1953年)《紳士愛金發女郎》(1953年)《如何嫁給一個百萬富翁》(1953年)《七年之癢》(1954年)《公共汽車站》(1956年)《王子與舞女》(1957年)《熱情似火》(1959年)《不合時宜的人》(1961年)《瀕於崩潰》(1962年)
瑪麗蓮·夢露是美國二戰後紅極一時的性感電影明星,肯尼迪家族的第二代人物——肯尼迪總統和其弟鮑勃(時任美國司法部長)則是當時政壇的風雲人物,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懷疑她和他倆之間有著說不清的曖昧。可惜的是那時還沒有「狗仔隊」(就算有那些人可能也沒有偷拍的「狗膽」)跟在夢露後面,因此一直沒有人可以拿得出三個人在一起的照片。不過拿不出來照片不等於沒有照片,最近,當年同為夢露和肯尼迪總統密友的瑪蒂爾德格萊姆向世界昭示了目前唯一一張同時攝入夢露和肯尼迪兄弟身影的照片,這張黑白照片和它背後的故事似乎告訴我們:她和他倆之間真的有故事!
1963年5月19日是肯尼迪總統45歲生日,民主黨特意召開盛大的慶祝晚會,晚會廣邀社會和演藝界名流助興,瑪麗蓮·夢露即是其中之一,根據晚會組織者的解釋,他們請來夢露是想「讓當今世界最有權力的總統和本世紀最有魅力的女演員歡聚一堂」,然而,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解釋很快就讓隨後發生的一些細節戳破。
首先,夢露在晚會上動情地為總統演唱了一曲《總統,祝你生日快樂》,隨後,格萊姆一家為總統和客人安排了助興舞會,肯尼迪兄弟、夢露和其他演藝界名人興高采烈地開始狂歡。據有些傳記作家調查,夢露和肯尼迪總統共舞次數當在五次以上。
最讓人感到意外的事情發生在舞會結束後第二天凌晨,格萊姆回憶說:「第二天一早有人找到我家,他們自稱來自於為總統服務的保密部門。這些不速之客向我索取頭天晚上拍下的照片——當時這些照片我已經沖出了底片——但是他們只拿走了有夢露圖像的幾張照片。不過後來我發現這些人百密一疏,他們還是漏了兩張。」
漏下的兩張就是如今我們看到的照片,一張是夢露為總統唱那首「生日快樂歌」的照片,另一張則是目前唯一一張同時紀錄有夢露和肯尼迪兄弟圖像的照片,我們看到肯尼迪兄弟一左一右站在夢露身邊,三個人正親熱地交談著什麼。格萊姆回憶說:當晚肯尼迪兄弟在保鏢的簇擁下離開了舞會,而夢露後來也在別人的陪伴下告辭,終其舞會,真的看不出他們之間有什麼曖昧。不過,為什麼第二天一早馬上有白宮保密機關的工作人員來格萊姆家索取夢露的照片?難道肯尼迪兄弟害怕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曾和夢露在一起呆過並興高采烈地聊過天?晚會之後僅過了幾個月,夢露在自己家中孤獨而神秘地死去,再往後,肯尼迪兩兄弟相繼死於非命。她和他倆之間的故事,照片帶給我們的,只能是有關他們之間親密接觸的更多猜測。
Ⅳ 歐美好多頭像裡面都是這種裙子 這種裙子叫什麼
網球裙,百褶短裙,AA百褶裙
Ⅵ 請問以前西方人穿裙子時會在裙子裡面放置一個像架子一樣的來支撐裙子這個部分的名字叫什麼qwq
以前西方人穿裙子時會在裙子裡面放置一個像架子
Ⅶ 西方冷兵器時代,貴族女子的裙子叫什麼
六朝女服漢族婦女的服飾,魏晉時期大體沿襲秦漢舊俗,有衫、褲、襦、裙等形制。南北朝以後逐漸有所變化。初期,婦女所著衣衫多為對襟,衣袖寬大,並在袖口綴有一塊顏色不同的貼袖。所著長裙式樣很多,有間色裙、緯紗復裙、丹碧紗紋雙裙等。腰間有帛帶系扎,有的還在腰間纏一條圍裳,用來束腰。此外,在一些婦女中間,還有穿一種名雜裾垂髾的女服,這是深衣的一種變式。它的特點是在服裝上飾有「襳髾」。所謂髾,是指在衣服下擺部位固定的一種飾物,它一般用絲織品製成,上寬下尖,形如三角,並層層重疊;所謂襳,是指從圍裳中伸出來的飄帶。由於飄帶較長,走起路來牽動下擺的尖角,像燕子飛翔。北方少數民族婦女,除穿著衫、裙外,還有穿裲襠和褲褶的。只是婦女與男子有所不同,裲襠最初多穿在裡面,後來才罩在衫襖之上。穿褲褶的婦女,頭上多戴有籠冠。有的同時還身著裲襠,與當時的男子一樣裝束。
隋唐梳妝唐代婦女發髻名目繁多,她們以各種金玉簪釵、犀角梳篦作裝飾。到唐太宗時,婦女發髻漸高,發式變化多種多樣。到晚唐五代,高髻上插有各種花卉,令人目不暇接。(發式-)(發式二)唐代婦女講究面飾,有的臉上敷鉛粉,有的塗胭脂。用丹脂塗臉頰,色如錦綉,叫綉頰。有的額上畫有鴉黃,眼眉處用青黑色繪出各種式樣,總稱黛眉。唐婦女盛行闊眉,也稱桂葉眉,用黛色淡散暈染,把眉毛畫得又短又闊,略呈八字形。獨具特色的花鈿又叫五彩花子、媚子、花釵,一般用金箔、紙、魚骨、魚鱗、蜻蜓翅膀、茶油花餅等做成,做工精巧,色彩繽紛以紅、黃、綠為主,有圓形、尖形、花形及各種對稱形,把它貼在額間、鬢角、兩頰、嘴角。唐代婦女面頰上用丹青、朱紅等顏料繪出種種圖形,有月形、錢形,這叫妝靨。有些婦女喜歡用淺絳的檀色來點唇,據考,我國古代甘肅祁連山盛產紅藍花,匈奴族稱祁連山為焉支山。古人把焉支山上的花製成膏汁、粉類,用來化妝。五代十國南唐皇帝李後主有個宮女用帛纏足,足形彎如月牙兒。她在六尺高的金制蓮花上輕盈起舞,很受李後主的寵愛。此後,纏足之風愈演愈烈,「金蓮」也便成了婦女小腳的代名詞。但負擔沉重體力勞動的婦女是不裹足的。
宋代梳妝宋代婦女發式以高髻為尚。有的青年女子髻高逾尺,有的梳成朝天髻,有的用假發編成各種樣式戴在頭上,有的用金銀珠翠製成各種花卉鳥類的簪釵梳篦,插在發髻上面,有的用漆紗、金、銀、玉等製成兩鬢垂肩的高冠。宋代貴族婦女用羅、絹、金、玉、玳瑁製成桃、杏、荷、菊、梅等花卉簪在發髻上。把一年四季的花卉合在一起嵌在冠上,時稱「一年景」。據說當時朝廷官吏也受插花風氣的影響,皇帝、大臣也有戴花的。宋代婦女喜歡戴真花,以牡丹、芍葯為多。她們穿紫衣服簪白花,穿鵝黃衣服簪紫花,穿紅衣服簪黃花。鬧娥,是婦女的一種頭飾,用烏金紙剪成蝶形,以朱粉點染。玉梅,是白絹制的梅花。雪柳,是用紙或絹製成的迎春花枝。還有一種「梅花妝」,據說,南北朝壽陽公主在正月初七卧於含章殿檜下時,梅花落在她額上,仕女們覺得非常美麗,爭相效仿,在額上畫梅,於是「梅花妝」流行開來,歷經隋唐五代,到宋代仍然盛行。宋代女服宋代婦女冬穿襖,夏穿衫,衣著特點是上淡下艷。上衣服色一般是淡綠、粉紫、銀灰、蔥白等,以清秀為雅;下裙服色一般是青、碧、綠、藍、白、杏黃等。婦女外出或成婚,頭上戴蓋頭。蓋頭有兩種,一種是在唐代風帽的基礎上改制而成的。另一種是一塊大幅帛巾;多為紅色,在結婚入洞房時用它遮面,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本世紀。宋代青年男女離別時常以香囊、羅帶互贈留念。香囊,是裝有香料的小袋;羅帶,即是絲帶。
Ⅷ 西方宮廷裙子後背系繩設計一般叫什麼
格式錯誤 待刪
Ⅸ 外國古代宮廷的公主裙都是蓬蓬的,裡面好像放進去了一個大的東西,那是什麼啊
裙撐,或者叫襯裙,日文寫做「パニエ」,是法語洛可可式橫向裙撐的音譯。是gothic&lolita衣裝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說,一條可以裙撐的lolita洋裝,是不完整的——特殊款式除外。
製作裙撐的材料有多種多樣,一些極度另類的gothic品牌,甚至會選用皮條、藤等材質製作,但一般主流的gothic&lolita品牌,一般都是採用硬紗或棉布堆積製作。
而相比之下,更適合在四季穿著的就是紗制的裙撐。其優點為:質量輕巧,透氣,根據製作時紗堆積的多少,幾乎可以達到所需要的任何蓬起的程度哦!其缺點為:不親膚,穿著時推薦同時穿著南瓜褲在裡面,因為它的空洞面積比較大.
還有一點:裙撐是消耗品。 不管是棉布的還是硬紗的裙撐,時間長了,都無法繼續維持原先的蓬起的曲線,所以建議裙撐要一年一換.講究一點的話,根據季節,半年就要更換一次.
其中,棉布的裙撐是以棉布本身的體積堆積出自然的曲線,其優點是:外形華美、曲線自然,極其適合在冬季或不需要太誇張的蓬起的裙子下穿著;缺點是:過於厚重,春夏或使用在質地比較薄的洋裝下不合適,蓬起的量有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