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局规定校服的收费标准因地区而异,具体金额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与当地物价部门协商确定。
2. 例如,高中生的针织夏装每套价格上限为104元,春秋装为128元,冬款棉衣套装为235元,冬季冲锋衣为235元,绒裤为90元。
3. 城市小学生的校服每套价格上限为60元,中学生的校服每套价格上限为70元。
4. 学校不得收取与学生入学或转学相关的捐资赞助费、帮困基金等费用。
5. 农村学校不得收取校服费用。
6. 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学生(家长)购买校服。
7. 学校按照上级规定采购校服,每3年为一阶段,通常在起始年级组织家长根据自愿原则购买。
8. 家长可以自行购买或制作校服,校服款式应保持稳定,减少家长重复支出。
9. 全市统一校服的学校需在广泛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按照“适用、实用、够用”原则组织征订。
10. 一般情况下,小学一、四年级及初一、高一新生统一征订校服,不组织毕业年级学生统一征订。
11. 如有遗失、损坏或不合体的情况,学生可以补定校服。
12. 统一校服的征订可以由学校代办,也可以由家长在供货商官网自行购买。
13. 采用“一校一服”的学校需广泛征求家长和学生意见,确定校服的价位、质量、款式、采购方式和售后服务等细节。
14. “一校一服”学校的学生服装在质量相近、件数相等的情况下,新一轮采购价格不得高于全市统一服的价格。
15. 在件数多于或质量优于统一服的情况下,新一轮采购价格不得高于统一服价格的两倍。
16. 每位学生采购的校服数量不得超过四套。
⑵ 北京有哪几所中学的校服是紫色的
1. 16中、13中、1中均可见紫色校服的身影。
2. 校服,作为学校规定的统一着装,旨在规范管理,体现学校形象。它起源于欧洲,并在我国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
3. 穿上校服,学生能够展现出精神饱满、活力四射的青春风采,同时也是学生时代的重要标志。
4. 校服制度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形象以及增强集体荣誉感起到了重要作用。
5. 尽管校服存在一些缺点,如可能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质量问题等,但它仍然是学校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6. 自辛亥革命以来,校服的样式和色彩伴随着历史变迁,承载了无数人的青春记忆。
7. 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等级色彩制约。
8. 三十年代,旗袍样式校服流行,逐渐取代了原有的裙衫式制服。
9. 四十年代,校服风格延续了三十年代的样式。
10. 五十年代,校服较为随意,缺乏统一规定。
11. 六十到七十年代,校服以旧军装为主,这一时期“校服”一词在我国消失了。
12.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校服重新回归,但校服样式各不相同。
13. 九零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运动校服成为主流,颜色和面料多样。
14. 二十一世纪,制服式校服因其规范性和美观性再次受到青睐,加入了时尚元素。
15. 2014年,教育部批准成立全国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推动校服标准的研制。
16. 2015年,《中小学生校服》国家标准出台,对校服的材质、安全性能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⑶ 谁知道这是西安哪个高中的校服
西安市长安区兴国初级中学,在长安区韦曲
⑷ 成都有几所初中校服是蓝色的
我知道的高新区的好多初中校服都是蓝的,还有四七九,是不同程度的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