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职业正装 > 民国风格子旗袍

民国风格子旗袍

发布时间:2025-08-15 17:06:20

Ⅰ 五十多岁穿的旗袍

这类的旗袍有很多啊,主要看个人气质与衣服搭不搭了。

这几个是素雅类型的,比较适合温婉端淑气质的妈妈。

PS:以上都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能帮助您就最好了。:)

另外现在旗袍店有很多,线下线上的都有,您如果拿不定主意可以去线下店试穿。:)

Ⅱ 逆生长的安悦溪,旗袍配上什么样的发型娇俏又灵动



改良旗袍不仅可以彰显个性潮流的一面,也可以打造温婉恬静的淑女感。粉色的轻纱旗袍裙,甜美又浪漫,飘逸的荷叶袖和下摆,在举手投足间摇曳出灵动仙美的气息,尽显女子温柔的一面。旗袍领比较端庄典雅,而领下的叶子挖空设计,则多了几分时髦与娇俏的味道,整体温温润润,约会或者通勤都比较合适。

Ⅲ 今年流行什么样的旗袍

一、复古旗袍连衣裙
复古旗袍连衣裙,格子体现稳重女人温柔风格,民国风复古传统朴素又大方。

二、旗袍连衣裙高档真丝妈妈装
旗袍连衣裙高档真丝妈妈装,微紧收腰让腰臀部的曲线更有女人味,传统民国风味复古优雅。

三、旗袍纯棉连衣裙
旗袍纯棉连衣裙,文艺时尚俏皮少女感十足,修身显瘦凸显玲珑身材,穿着有种重返十八岁的感觉。

四、旗袍礼服连衣裙
旗袍礼服连衣裙,刺绣工艺给这款旗袍增添了勃勃生机,青春活泼减龄,穿着甜美婉约!

五、中式旗袍连衣裙女
中式旗袍连衣裙女,撞色格子盘扣民国风味十足,收腰修身两边开衩拉长全身线条还具有复古文艺范。

六、真丝五分袖立领旗袍
真丝五分袖立领旗袍,苎麻真丝宽松舒适,胖瘦均能穿。飘逸裙风仙气十足,穿出精致柔媚之味。

七、七分袖旗袍连衣裙裤裙套装
七分袖旗袍连衣裙裤裙套装,越南风味中国式旗袍裙裤,修身奥黛风范穿着优雅有女人味。

八、蕾丝旗袍连衣裙
蕾丝旗袍连衣裙,是一款现代感的旗袍连衣裙,裙摆飘逸穿着轻快活泼,时尚减龄!

Ⅳ 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看过《邪不压正》的朋友一定对裁缝巧红和朱局长情人唐凤仪民国时期的经典服饰——旗袍影响深刻吧。以下便是对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的起源、变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知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作为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唐凤仪的着装充分展示了民国时期,旗袍在中国女性中的地位,唐凤仪可以说八面玲珑,风情万种,但成熟背后缺依然有一颗少女的心。同时唐凤仪妖娆的身姿和旗袍相互映衬,女性将旗袍优美的线条充分展现出来,旗袍将女性特有的妩媚体现的淋漓尽致。

裁缝巧红的着装着代表的是民国时期普通百姓人家女性的衣着。那种普通女性穿的长袍和男性的长袍都体现了中国在当时大众的含蓄之美。长袍将男女身体的大部分都包围起来,没有旗袍的妖娆,没有旗袍的开衩,拍迅但在当时的普通百姓人家,女性几乎都是这种类型的服饰。

事实上,这个起源于旗人长袍的服饰,第一次将中华女性秀美的身材展示在世人面前。一经出现,旗袍便成为民国时期,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最喜欢的服饰,并在随后的发展中衍生出丰富多姿的“旗袍文化”。

1、由旗人长袍发展而来

旗袍本不是汉服,而是旗人的长袍,原本满族男女都可穿旗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来的旗袍有关系。

清代初期旗人所穿的长袍,其外部呈长方形,圆领口,窄袖、有扣襻且衣襟右掩,两腋部分明显收缩。长袍下部开衩,下摆宽大,长袍长可掩足。旗人的长袍从上到下由整块衣料剪成,颜色较素。清代中叶,旗人的长袍除圆领外,还出现了狭窄的立领,袍身和袍袖也比清初时宽大,而且长袍的下摆一般多垂至脚踝。

有清一代,旗人长袍的造型线条以直线为主,不用曲线,给人平直硬朗的感觉。而且,长袍上下一体,使得线条比较流畅,长袍能够盖住脚,八旗女子的天足被掩盖在袍摆之下,因此当旗人女子穿上“花盆底”高底鞋之后,腰线得以抬高,下肢也被拉长,使穿着者显得亭亭玉立,再加上八旗女子们头上常戴高大的“如意头”、“耷拉翅”假髻,更显得妩媚多姿。

但是,毕竟宽大、厚重的长袍没有曲线的展示,还是给很多爱美的女性带来颇多不满。随着民国的建立,服饰也成为时代革新的一个标识,男性服饰出现中山装,女子从满人的长袍中发现了女性服饰之美,摈弃宽袍大袖的缺陷,吸取了西方的审美趣味,便诞生了旗袍。这种新式服装,大胆地体现了女性体态的曲线美。

旗袍的流行,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流行初期的改良旗袍一改宽大、平直的特点,对宽大直腰(无腰身)的满人长袍进行收腰的设计,缩小袖口,形成腰身,以贴合女性的身体曲线;其次,旗袍的长度减短,满人穿长袍,往往脚上穿着四五寸高的花盆底鞋子,长袍的下摆要盖住鞋底,而汉人穿平底鞋,没有高高的鞋底,头上也没有高大的发髻,旗袍的下摆因此大幅度剪短。

改良后的旗袍不仅可以凸显身体曲线,旗袍的开衩还可以展示女性的秀腿,因此深得女性欢迎。再加上上世纪20年代正好是女权运动兴起的时期,追求男女平等,放足、剪发、天乳、上女学、婚姻自由等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之后,她们竞相身着旗袍,让看惯了旗人长袍、汉族妇女对襟衫以及袄裙的中国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没过多久,女性纷纷效仿,她们扯上一块布料,不一定是高档的面料,哪怕就是普通的面料,在裁缝的巧手之下,就裁出一件贴合身体的旗袍。

不过,旗袍的出现,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张爱玲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当时的旗袍,袍身宽松,廓形平直,友指袖身缩小,袖口增大,形成“倒大袖”的形制。

早在上世纪好贺配初期,“倒大袖”便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女性服饰风格,女子的袄子有倒大袖的款式(大袖袄),清末贵族妇人的大襟衫也是倒大袖的形制,民国初年在女学生中流行的“文明女装”也是倒大袖。因此,最初的旗袍也结合倒大袖的风格,形成了“倒大袖”旗袍。

上世纪20年代,在一些关于宋庆龄的图片中,就有她穿着多款倒大袖旗袍的记录。1923年12月21日,宋庆龄陪同孙中山前往广州岭南大学演讲,她穿着黑绸缎面料的倒大袖旗袍,脖子上围着一条格子围巾,襟口、袖口处都绣着一朵花。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宋庆龄在治丧期间,穿的丧服是黑色长袖倒大袖旗袍。

1925年宋庆龄拍摄的一张照片中,所穿的旗袍是一款特殊的倒大袖旗袍。从旗袍镶的边来分析,旗袍做工考究,属于大做。不过到了上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层出不穷,倒大袖旗袍已经很少见了。

此时旗袍总体特点是领小、袖小、下摆多变化,核心是讲究腰身。依穿着者的不同身材,量身定做,在腰身的放、收之中,体现旗袍的贴身。翻看当年的照片,会惊奇地发现,旗袍在每一个穿着女性的'身上都是合身、妥帖的,绝对没有后来制服的松垮感觉。其原因就是旗袍是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饰,千人千样。

2、旗袍变化多端

民国时期,女性旗袍呈现出变化多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旗袍的下摆长短、腰身宽窄、领口样式、袖子大小等方面的变化。

先说领口样式。先是时兴低领口,继而流行高领口,即使在盛夏酷暑,薄如蝉翼的旗袍仍必须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以示时髦。后来领口高到直抵腭下,继而至耳。而后盛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不要领子,也是一种时尚。

旗袍下摆长度时长时短。长时盖过脚面,走起路来衣边扫地,短时则在膝盖略上些。上世纪30年代旗袍流行长下摆,长可及地,盖住脚面,被形象地称为“扫地旗袍”。

长旗袍一般配高领,衣领紧裹脖颈,有的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女性穿着旗袍,也不改高耸的姿态。再配上高跟鞋,长旗袍将女性的身材衬托得亭亭玉立。考虑到旗袍贴身而穿,行动有所不便,于是旗袍开始开衩,尤其是高开衩正好解决了贴身行动不便的问题,而且高开衩在女性走动时,隐约露出白皙的大腿,散发出撩人的姿态,非常性感。

上世纪30年代旗袍大衩逐渐流行。所谓大衩,当时也仅仅是衩高过膝,尽管如此,这种旗袍还是受到老派人士的抨击。不过,裸露小腿的旗袍并没有绝迹;后来旗袍开衩到达臀部,而且腰身也变得紧窄,女性秀美的腿部得以充分地展示,不过大开衩流行几年后,又渐渐回落。

旗袍袖子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忽高忽低,时而长过手腕,时而短至露肘,最后变成无袖。

当时旗袍的第二个特点是与西式服装结合得十分完美,剪裁合身,除两边开衩外,前后也可开衩,并出现了左右对襟旗袍。上世纪30年代末期,还有一种改良旗袍,旗袍借鉴西式服装剪裁方法,有了胸省和腰省(省,在此专指服装方面的独特设计)。同时,第一次出现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变得适体。改良旗袍的出现,使玲珑突兀的女性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另外,荷叶袖、开叉袖等西式服装的装饰元素也被大量采用。

这种融合西方风格的旗袍可以与各式服装搭配。比如冬季在旗袍外面可以套裘皮大衣,在旗袍的领、袖处还加以搭配毛皮饰边,这些都是当时比较时髦的穿法。

3、阴丹士林旗袍风靡全国

随着旗袍的发展,当时的旗袍制作出现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两大流派。因旗袍的发源地在北京,所以最初阶段,融合汉族元素立领、左右两面开衩等特点的改良旗袍称之为京派旗袍;后来,由平面裁剪改为立体裁剪,增加腰身等时尚元素的旗袍,称之为海派旗袍。海派旗袍修长适体的特点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成为一种服饰风尚,并且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京派旗袍。

当然,两派主要以风格作为区分,并非简单的以地域为标准。即并非在北京的旗袍就是京派旗袍,在上海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方艺术为特点,形式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近年来有人提出“苏派旗袍”的概念,即江苏旗袍,这是一个新提法,多半是商业炒作的概念,与民国时期的京派旗袍、海派旗袍,并不是一个概念。民国时期,因为南京曾作为首都,其旗袍风格曾广为流行,但南京旗袍在制作风格上仍然属于海派风格,只不过在具体样式的制作上与上海旗袍略有差别。

民国时期,旗袍是女性最为代表性的服饰,其适用性非常广。上至贵族女性下至平民百姓,家庭妇女,都可穿着旗袍。旗袍的年龄跨度很大,十来岁的小女孩,七八十岁的老奶奶,皆可着旗袍。而且旗袍一年四季皆可穿着,其形制可单,可夹,可棉。夏季有单旗袍,冬季有棉旗袍,春秋天有夹旗袍,里面还可以衬穿其他的服饰。秋冬季节的棉旗袍为长袖,长下摆,重保暖轻时尚。

而且旗袍的搭配性广,受季节因素影响小,可以搭配多种服饰。天凉时旗袍外可加短背心或绒线衫,冬季在旗袍外面套裘皮大衣,领、袖处加以毛皮饰边。另外,旗袍还可以与丝巾、丝袜、项链、耳环、手表、皮包、高跟鞋等时尚之物完美搭配,正因为如此,旗袍成为民国女性的最爱。她们个个穿得风姿绰约,吸引世人的目光。

Ⅳ 海清民国旗袍造型真的是让人惊艳不已,还有哪些女艺人非常适合旗袍造型

哪些女明星的旗袍造型很好看呢?


倪妮就很适合。她的媚态带上旗袍,称之为风情女郎再贴切不过了。
在金陵十三钗当中扮演的玉墨,烫着大波浪卷,两瓣红唇,配上红色旗袍,熟女风味十足。

蒋勤勤穿白色旗袍,端庄柔美,肌肤水嫩,简直就是贵妇呐。
林志玲穿旗袍,就是中国版的芭比娃娃。


Ⅵ 方格简约旗袍,十分复古,这样的穿搭你喜欢吗

说起我们中国女性的标志性服饰,旗袍便是排在第一位的,旗袍是我们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旗袍带有很深厚的文化历史,形成于民国时期的旗袍则受到了广大女性朋友的喜爱。即便旗袍的形成时间是在上个世纪的20世纪,但是旗袍却是一直不会过时的,反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上了旗袍。小姐姐这一身旗袍是改良式的旗袍,方格的图案非常的简约,旗袍的整体款式也是非常的复古,是一身非常好看的搭配。

小姐姐这一身方格简约旗袍非常的复古,这几年复古风一直走在潮流前线,国潮文化成了当下市民讨论得比较多的话题,越来越多的朋友愿意穿带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衣服,小姐姐身上这款旗袍便是如此,旗袍的剪裁和整体设计都非常的完善,很适合当下的年轻人穿,当雨季来临时,我们可以穿这样的一身一份去古镇走一圈,简直就是徐志摩笔下的女主。

与民国风格子旗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州童装货源在哪里 浏览:450
塑身衣和收腹内裤哪个效果好 浏览:441
大红色的裙子怎么搭配鞋子图片 浏览:380
漯河太平鸟女装新玛特 浏览:939
新款狗头帽子 浏览:659
纯棉衬衫是什么短语类型 浏览:384
时尚三件套卫衣多少钱 浏览:490
灰色貂配什么颜色衣 浏览:590
东营胜利二中校服哪里有卖 浏览:388
这两条裙子都适合24岁的人穿吗 浏览:878
调查员对校服的调查 浏览:538
织里童装裤子批发市场 浏览:682
童装冬季裤袜厂家 浏览:764
国标童装尺码对照表 浏览:155
皮带运输机拉绳开关设置规定 浏览:672
民国风格子旗袍 浏览:884
男装设计师尺码31白色 浏览:454
睡衣风裤子如何搭配 浏览:410
运动凉鞋可以搭裙子吗 浏览:364
裤子面料掉浮沾身如何处理 浏览: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