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只是反对将旗袍唐装作为汉民族的服饰,同时提倡复兴汉服也只是针对汉民族而已。他们希望自己民族了解自己的民族服饰,民族文化,呼吁大家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提高自己日益下降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而已。当我们被入关的满人剃发衣服的时候,当我们被西方列强用火炮敲开国门的时候,当我们在白人、日本人、韩国人、黑人面前缺乏自信甚至中国的女人们被他们认为很easy的时候,当面屏幕都在给满清歌功颂德的时候,甚至当我们面对少民的欺负无力反抗的时候,我们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汉民族难道不该做点什么吗?汉服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汉服了解我汉家文化,通过汉服了解我汉家历史,通过汉服唤醒我汉家荣辱观。我们国家在军事上已经足够强大了,不在是随便让人欺负却只敢攻打人家大使馆发泄的满清了,但是我们的人民却依然如同百年前没有任何的自信心,头上的辫子剪了,心中的辫子却还在。所以提倡汉服很有必要。
提倡汉服,是提倡“将汉服作为在一些场合用于代表汉族形象的服饰”这一观念,不是让所有人穿,不是成为国服。那为什么反对唐装旗袍?不是反对人穿,而是反对(在汉服理念提出之前)相当部分人将唐装旗袍作为汉族的民族服饰、作为汉族的形象代表。这些服饰应追溯至满族服饰,是满族服饰与现代审美结合的产物,可以是近代中国的代表,甚至可以是现代中国的形象,但不应作为汉族的代表。这和入侵没关系,就像如果设计师用火星人服饰与地球审美结合设计出新的服饰,受到欢迎,被大部分汉族人穿着,我也不能承认让这种东西作为汉族的形象代表呀。我们的包容,是乐于接触甚至吸收其它文化,我们可以穿各种衣服,我们不排斥、不抵制其它文化,但不是用其它文化来替代我们呀。我们这个民族的形象,应由汉服代表。汉族之形象,谓之汉服,顺理成章,你可以推翻我们宣传的所有衣制,这也是好事呀,因为可以有更多专业的人加入。我们所做的也就有了意义。
② 慈禧见珍妃穿旗袍,为何便强行扯下,居然还用竹竿杖责她
因为慈禧本来就不喜欢珍妃,看到珍妃穿着用大量珍珠做的旗袍觉得嫉妒认为自己都没有这么穿过就让人强行扯下,还用竹竿打她。可怜珍妃堂堂一个宠冠后宫的妃子居然被慈禧命人脱了衣服打,说到底还是光绪没有掌握朝堂大权,不然又何至于此。
珍妃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是一个积极推动光绪变法而被针对的一个存在,但是在现实中她其实也参与过卖官鬻爵这种事。她曾经利用光绪帝的宠爱,搞了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卖官赚钱,这才被慈禧抓住把柄,进行了打压。
③ 真丝旗袍破了怎么办
真丝破了修补方法之
丝线破洞还没断裂类真丝服饰:
1.我们先来丝线勾破了,但是还有残留的线在窟窿处,并没有完全的锻炼。这样还可以补救。只要能把新的丝线顺着裙子的纹路慢慢的勾密实,还是可以把窟窿缝补起来的。
2.做法是先找到一样的颜色的真丝线,在某宝上就能买到。如果是品牌真丝裙,应该在购买的时候,店铺会送一点备用的真丝线的。然后准备一个细针,开始缝补破洞。
3.用针断裂处丝线勾勒出来,顺着稀松的纹路来会的勾线缝补。没有什么难度,讲个心细,就能把窟窿缝补好。当然缝完后,和原装货是有区别的,但不细看影响不大。过于追求的细节的美眉,就要慎用这一招了。
已经破成了一个破洞类真丝服饰:
1.再说已经破成了一个破洞类的,已经破成了这样的了是没法缝补的,真丝容易勾丝,缝一针就会勾扯一针。没有残留的丝线做底子,是越缝补越糟糕,破洞越大。不能缝补,却可以做其他办法挽救。
2.找一块面积比破洞大点的布,最是硬一点的,好缝制的布料。再找一个花朵一样的饰品,不喜欢花朵也可以用蝴蝶啊,其他喜欢的图案,同样在某宝上可以买到。
3.把花朵缝制在布料上,然后再把布料放在破洞处。把花朵露出来调整一下角度,再在裙子背后缝补好。从背后缝补,不会看出针线的痕迹。缝好后,你的真丝裙不但没有破洞,还多了朵漂亮的装饰物,更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