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是北京化工大学信管专业的,想转到我们学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去,难度大吗需要注意准备些什么
各学院公布各专业可接收人数。凭借之前的学习成绩,GPA≥3.0可以申请转专业,申请转入同一专业的同学在一起竞争,按成绩择优入取,成绩越好优势越大。具体流程:到教务处领取申请表格,填写好后在规定日期之前交至化工学院办公室,化院会组织安排面试,面试会问“你为什么要转专业?”“你认为原专业和想转入专业有什么不同?”之类的问题,最后公布转专业成功的同学名单。
在我看来,面试只是一个过程,重要的是成绩。
『贰』 北京化工大学信管专业就业主要做什么
我们那届去的比较分散,有去银行的,有去做管理咨询的,有去做IT的,也有一部分做了会计和人力资源。总体来看收入水平比北化一些热门专业平均要高出2k左右吧。
『叁』 北京海淀有什么学校校服是白色有3条黑道
太平路中学
『肆』 信管的超级学长们,请教!!!
我也是信管专业的,你的学长啦!!
大学在石家庄上的!!石家庄对信管的需求不是很多,而且都是很基本的,他们一般只要求计算机专业就OK,至于是不是信管用人单位并不是很在乎,他们在乎的是工作经验。所以,你最好抓紧一切可能多打工,积累工作经验。
在北京对信管需求也是一般的!可以从事软件实施、维护等工作。
让我来谈谈这个问题吧,建解如下:
21世纪是信息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领域应用广泛,网络经济的发展对电子商务、金融工程等人才的需求势必增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的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人才将受到人才市场的青睐。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IT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压力,这些企业不仅需要计算机软、硬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通信工程师,更需要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开发和管理人才,以便进行企�事业和部门的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了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奋斗历程,国家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举措,提出了我国国家信息化宏伟蓝图。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应该而且必须有强有力的学科支持,以便培养数以千万计、几千万计的管理人才、IT人才及其综合型的复合人才。
一、 就业前景
毕业后可报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国家和省市各级信息产业、财政和金融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管理的关系日渐紧密,也日趋融合,信息和信息技术已经并将进一步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以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开发与管理,信息产业管理,系统仿真与知识管理等内容为主的该研究方向一直是重点研究领域,而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研究方向近年来除了在原有领域继续开展研究外,加强了对电子商务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研究。
二、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
主要到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据最新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统计分析,不同行业单位,不同省市地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有所不同,下面就是有关详情:
1. 机关单位接受本科毕业生数量最多的10种专业是: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侦察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汉语言文学、交通运输、刑事科学技术、会计学等。
2. 科研设计单位接受毕业生最多的10种专业是: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
3. 高等学校接受本科毕业生专业最多的10个专业是: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体育教育、法学、临床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极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思想政治教育、会计学。
4. 医疗卫生单位接受本科毕业生最多的10种专业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中医学、麻醉学、医学影象学、公共事业管理。
5. 金融单位接受本科毕业生最多的10种专业是:金融学、会计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财政学、英语。
(注:高校除个别专业如:英语、数学、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外,已不接收本科学历学生。)
三、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在银行业、服务业、证券业、图书馆、学校、机关等担任计算机工程助理师。主要从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负责管理信息领域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使用和管理工作;大型数据库数据管理员,在信息管理领域内负责大型数据库的系统管理、安全管理和性能管理工作;网站,在工程师的指导下,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工作;计算机高级文员。
四、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
国有企业16.03%;录取研究生12.63%;三资企业9.13%;民营及私营企业9.06%;金融单位6.32%;高等学校5.76%;机关5.56%;科研设计单位4.35%;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4.14%;其它事业单位2.73%;出国1.12%;部队0.34%;医疗卫生单位0.04%;其它0.56%。
与以上相比本专业的各方向及就业率分别是经济信息管理73.14%、信息学91.67%、科技信息86.46%、管理信息系统83.26%、林业信息管理57.3%。
『伍』 信管毕业生,能做哪些工作
他们一般只要求计算机专业就OK,至于是不是信管用人单位并不是很在乎,他们在乎的是工作经验。
所以,你最好抓紧一切可能多打工,积累工作经验。
在北京对信管需求也是一般的!可以从事软件实施、维护等工作。
『陆』 北服是大学吗
北京服装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是全国唯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始建于1959年,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1998年由纺织工业部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下设13个教学系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有4个双学位专业点, 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有在校生8000余人,在校职员工700余人。[1]
创办时间
1959年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学校类型
工科
属性
市属本科高等院校
主管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类别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杨石头、邹游、兰玉
学校官网
http://www.bift.e.cn
图集
学校概况招生计划历年分数线招生简章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学术研究
▪ 科研机构
▪ 科研成果
▪ 学术资源
3 办学条件
▪ 师资力量
▪ 院系专业
▪ 教学建设
▪ 学科建设
▪ 对外交流
4 文化传统
5 学校领导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北京服装学院
英文名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简 称
北服(BIFT)
创办时间
1959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工科
属 性
市属本科高等院校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现任校长
刘元风
知名校友
杨石头、邹游、兰玉
主管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硕士点
12 个
校 训
弘毅日新 衣锦天下
主要院系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
学校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街甲2号
学校代码
10012
历史沿革编辑
1959年,北京纺织工学院创建;
图书馆
1964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
1968年,文革期间,学校迁入江西省分宜县五七干校,在校学生300名;
1971年,并入北京化工学院;
1978年,结束并校,招收第一届统考生;
1984年,北京化纤工学院复校,在校学生1120名;
1988年,更名为北京服装学院;
1998年,由纺织工业部主管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2]
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学术研究编辑
科研机构
校园景观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1个,市级研究机构1个。[3]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数字与交互媒体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1个):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
市级研究机构(1个):北服·南山中国职业装研究院
产业创新园(2个):中关村时尚产业创新园(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北服共建)、服饰时尚设计产业创新园(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之一的民族服饰博物馆和中关村科学城)
科研成果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1200多项,授权专利25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10项。2004-2006年,学校均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该校主持完成的“PA6/PE共混海岛法超细纤维及人造麂皮的开发和产业化研究”项目,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4]
学术资源
学术刊物
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1年,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服装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与纺织服装行业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论文、应用技术报告、综合性学术评论及专题论述,特别是纺织服装新材料、纺织化学、纺织技术、染整技术、服装 CAD技术、生态纺织品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 2004 年、2008年连续两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十多个著名数据库或文摘杂志列为固定收录刊源,其中包括《美国化学文摘 CA 》、《世界纺织文摘(WT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hinaInfo) 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纺织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等。 [5]
《艺术设计研究》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服装学院主办。该刊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获《全国艺术院校学报最佳版式》奖,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著名数据库与文摘杂志列为固定收录刊源。[5]
馆藏资源
北京服装学院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拥有不同学科、不同语言的藏书95.5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60.1万余册,拥有中外文期刊近900种,电子期刊3万余种,多媒体资料2万余部,各种数据库70余个。
办学条件编辑
师资力量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工780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3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专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13人。[1]
教学团队[6-7]
序号 团队名称 负责人 级别
1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艺工结合教学团队 刘元风 国家级
2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艺工结合教学团队 刘元风 市级
3 服装设计与营销管理教学团队 胡月 市级
4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团队 张巨俭 市级
5 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团队 郭燕 市级
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刘瑞璞、赵国梁、郑嵘
院系专业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下设13个教学系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1]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造型艺术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础教学部
艺术设计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商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生部
外语系
国际学院
计算机信息中心 -
专业设置[8]
二级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方向) 本科所授学位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 工学
传播学(时尚文化与传播实验班) 文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 艺术学
表演(服装表演与品牌推广) 艺术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服装安全与评价、纺织化学) 工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服装材料与工程) 工学
轻化工程(服装色彩与功能) 工学
艺术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艺工融合联合教学实验班) 工学
产品设计 艺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学
环境设计 艺术学
摄影 艺术学
动画 艺术学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学
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与金融) 经济学
广告学(品牌策划与传播) 文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分析师) 管理学
工商管理(企业零售管理) 管理学
市场营销(时尚品牌管理) 管理学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 管理学
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化 工学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外语系 商务英语 文学
造型艺术系 绘画 艺术学
雕塑 艺术学
公共艺术 艺术学
教学建设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市级精品课程5门;完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部,承担国家级规划教材20部。[1]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艺术设计[9]
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业设计、轻化工程、表演[9]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艺工融合应用型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服装服饰实验教学中心[11]
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服装材料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服装服饰实验教学中心[11]
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北服-爱慕服装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服-新百丽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服-盛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精品课程
校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所在部门
姓名
职称
1
素描
孙纲
教授
美术系
2
水粉
张玉祥
教授
3
服装材料学
王越平
副教授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4
市场营销
宁俊
教授
商学院
5
管理学(系列课程)
陈桂玲
副教授
6
有机化学
李秀艳
副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薛天宇
副教授
工业设计与信息工程学院
8
机械设计基础
罗家莉
副教授
基础课部
9
工程制图
李杰
副教授
10
大学物理实验
陈祖刚
教授
市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所属院系
课程层次
所属学科
负责人
中国服装史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本科 艺术类 袁仄
服装设计学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本科 艺术类 胡月
成衣纸样与工艺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本科 轻工纺织食品类 刘瑞璞
数码设计基础 艺术设计学院 本科 艺术类 詹炳宏
服装画技法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本科 艺术类 刘元风
教学成果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承担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教育部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北京市级教改项目,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北京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项。2009-2012年,教师出版教材及各类参考书120部,其中《服装工业制板》等14部教材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入选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6部——《服装艺术设计》和《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术(男装/女装)》等。此外,学校教师承担国家级规划教材19部,编辑出版服装类、美术类、艺术类三大系列教材33部。[12]
学生荣誉
2011-2014年,该校非艺术类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方案大赛银奖、北京市大学生物理竞赛特等奖、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特等奖、北京市英语竞赛特等奖等各类奖项 171 项,艺术类学生获“红点奖”、“汉帛杯”等国际国内大赛奖项656项,获奖数量和层次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1]
学科建设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13]
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3个):设计艺术学、艺术学、材料学[13]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4]
授予学位学科名称 项目名称
设计学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4]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法学 民族学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工学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 纺织工程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管理学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企业管理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
美术学 美术学
设计学 设计艺术学
硕士专业学位 艺术
对外交流
北京服装学院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制服、火炬接力服装、中国运动员领奖服、颁奖礼仪服之“青花瓷”系列、残奥会入场服等设计,以及“神七”、“神九”、“神十”航天服饰及舱内用鞋设计,建国60周年群众游行方队和志愿者的服装设计,广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设计、深圳大运会颁奖礼仪服装设计以及北京市中小学校服、两代学位服等设计研发工作。2012年,与国内三所艺术院校共同组建并培育“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中心”,旨在探索并建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共同推进民族艺术的传承。[1]
文化传统编辑
校训
弘毅日新 衣锦天下
“弘毅”取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求北服人要心胸开阔,抱负远大,坚忍不拔。“日新”取自《礼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求北服人要不断进取,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引领时尚。“衣锦天下”取自《易经》“垂衣裳而天下治”,蕴含了衣被天下、衣美天下之意,表达了北服人努力使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自信,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愿景。[15]
校徽
学校领导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呼文亮 院 长 刘元风
党委副书记 倪赛力 副院长
廖青、贾荣林、仲丛生
『柒』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上的照片规格是多大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上的照片规格如下:
1、淡蓝色背景颜色,近期正面免冠彩色头像数码照片。
2、照片规格:26mm(宽)×32mm(高),分辨率150dpi以上。
3、人像在相片矩形框内水平居中,头部占照片尺寸的2/3,常戴眼镜的学生应配戴眼镜,人像清晰,层次丰富,神态自然,无明显畸变。
4、数码照片要求为jpg格式。
5、照片文件大小应小于60K。
学籍管理系统简介:
学籍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籍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学籍管理系统
『捌』 北京信管改名了吗
没有改名字,现在还是原来的名字,
『玖』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属于什么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健全的人格、一定的国际视野、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基础和综合人文素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常被业内人士简称为“信管专业”,两个字,涉及信息和管理两个方面,基本能概括其主旨。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信管专业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还是比较高的,需要学习的课程也比较多,如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编程等相关知识。
如清华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涉及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学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该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大学信管专业除了管理学和信息科学技术方面的课程外,还包括数字图书馆、中文信息处理等课程。浙江大学该专业本科阶段核心课程包括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数据库技术、通信与计算机网路、商务智能、电子商务概论、数据挖掘、运作管理等。
『拾』 北京市信管职高哪个专业好
机电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