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人汉人的国服是旗袍吗
旗女不论贵族女性礼服还是寻常女子的日常服饰却都是袍服,普通人已经习惯了“女子穿袍=旗女之袍”的历史记忆,所以在民国旗袍开始出现的时候会给普通人一种这是“旗袍”的联想。实际上民国旗袍首倡群体并不承认“旗袍”这个称呼,而是“只叫它做长衫、长衣或长袍,与男性服装混为一词,1926年2月27日上海《民国日报》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议改称“中华袍”,最后还是叫回旗袍。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1929年确定为国服。不过之前并未有国服这一概念,除了朝服有规定外,古人对待服装是很开明的,不同阶层都有自己的穿衣风格,而且一直都在演化中并无定则。周边国家常常效仿,或者说古代我们都在引领时尚潮流。
而现在更是百花齐放,日常你爱咋穿都行
② 中国国服是什么旗袍,还是汉服
中国国服是改良版的中式服装简洁、精炼、大方,中间一排中式绣花使其更加礼服化,也更典雅,左上口袋放了一块口袋巾,是借鉴西方元素显示贵宾身份,在晚宴等隆重场合表明对对方的尊重。
与传统中山装不同,中国国服把惯常的明门襟改为暗门襟,衬托本人大方、沉稳气质。以中山装为基础的改良中式服装场合适应性好,既“上得厅堂”,也能作为便服。
只要在颜色上稍作变化即可,还可用新式面料体现时尚感,年轻人穿同样好看,老少皆宜,推广性好。中式服装比西装更有特点,在国际舞台展现更加鲜明的中国符号和中国色彩,中国人看到也会感觉十分亲切。
自炎黄时期至清朝以前,汉服作为历史悠久的服饰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的国服、礼服和常用服装,清军入关后被清朝统治者强行废除,从此汉服走向没落。 民国时期中山装一度被公认为中国的“国服”。
中山装曾一度被世界公认为中国的“国服”。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了中山装。1929年,国民政府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同年公布的《服装条例》又选定旗袍为“国服”。
中山装虽然在建国后并未被明确定为国服,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穿中山装,大部分国家公务人员也将其作为制服。在一些重要的国际场合,许多名人仍习惯于选择以中山装亮相。
有人认为孙中山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设计的中山装主要着眼于政治考虑,略显简陋,还不能完全展示中华民族独有东方美学神韵,因而也就不能承担新时期国服的重任。
③ 旗袍在何时被国民政府定为“国服”
1929年,国民政府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同年公布的《服装条例》又选定旗袍为“国服”。
④ 女性国服为什么是旗袍,而不是汉服
女性国服之所以为旗袍而不是汉服,原因有三。其一,旗袍是女性追求平等的产物;其二,旗袍更能勾勒出中国女子的独特身材,且在大场合中更加端庄典雅;其三,汉服容易被人认为是亚洲别国的服饰,而旗袍能被人一眼就看出是来自中国的。
01、旗袍是女性追求平等的产物民国初期的男女地位并不平等,社会中还满是封建思想。但那时西方男女平等的思想已经开始传入中国,新时代的女性为了追求自由平等就开始通过行动来表明立场。她们开始刻意模仿当时的男子服饰,那时候男子都是穿着长袍,于是,她们就也穿长袍,来体现男女之间的平等,旗袍便被制造出来了。旗袍成了她们追求平等的产物,是男女地位平等的象征。
其实,无论是旗袍还是汉服,都是中国的传统服饰。不同的人对它们有不同的看法,眼光不同,观点就会不同。就我个人观点而言,女性国服我站旗袍。
⑤ 到底谁才算是真正的传统国服是旗袍、唐装还是汉服
相信在大家平常的生活阅历及对于历史的了解,都知道在过去的多年历史里面,旗袍,唐装和汉服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作为我们国家的传统国服,那么,这些风格迥异的服装类型,到底谁才是中国的真正的传统国服呢?接下来就来具体说一说。
当然,旗袍和唐装也算是中国传统的国服,但是真正能够代表中国的服装是汉服,旗袍主要是起源于民国时期,相对来说,在民国旗袍是出现最多的时间段,而唐装则主要是在汉服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改变,相对来说都是归属于汉服的。
⑥ 旗袍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它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旗袍最早出现于民国。
旗袍不是中国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出现于民国,由满族传统服饰旗装女士袍子结合西式立体裁剪而成的新式服装。
被誉为国粹是因为旗袍滚边采用满族传统滚边工艺,满族厂字领,满族盘扣,结合汉族的传统吉祥纹饰,和各类传统绣工(苏绣、蜀绣等)。
⑦ 中国国服是什么
有两种含义,第一是中国的游戏服务器,简称“国服”,其二“国服”也代表一个国家的服饰及民族的象征。比如日本的国服是和服,韩国的国服是朝鲜服(韩服)。中国汉服作为历史悠久的服饰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的国服。
一、中国的游戏服务器
国服,用于网络游戏上的词语。指本国的网络游戏服务器。即中国网络服务器,有时特指中国大陆网络服务器。
通常相对于外服来说的,例如韩服、美服,即是指的韩国网络服务器、美国网络服务器。广泛用于网游中。像跑跑卡丁车、百战天虫、英雄联盟等游戏,都存在韩服或美服。
有时也会特指中国大陆服务器,用以区分港服(中国香港网络服务器)、台服(中国台湾网络服务器)。例如PS4、暗黑破坏神Ⅲ,除了外服,还存在港服或台服,此时的中国大陆网络服务器就会简称为国服。
二、国服(代表一个国家的服饰)
国服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窗口,也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印度的纱朋等各国的传统服装,在各种重大礼仪上展示着其国家的文化魅力。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装在汉唐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辉煌,清朝以后汉服被清朝统治者强行废除从此走向没落。 近代中国服装吸取西方服饰艺术的特点创造出风格独特的服装。而汉服代表有中山装、唐装、旗袍、多元服装等。
(7)我国的国服是旗袍吗扩展阅读:
1、汉服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2、中山装
中山装是孙中山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由西式服装改良而来,吸收了西服的优点,参考日本学生的校服,创制出了独具风格的“中山装”。
中山装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五粒纽扣表示行政、司法、考试、立法、监察五权;袖子上的三粒纽扣代表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收紧领口,是时刻提醒中国人,有一种民族危机感,催人向上。
3、旗袍
旗袍是近代中国以旗装改造的一种中式服饰,基本款式有圆口领、窄袖、左杠、开视、扣拌。旗袍线条简洁流畅,显现女性的曲线美与朦胧的模糊美,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又符合当代女性的审美情趣。张曼玉在电影《花样年华》中身着多款工艺精良的旗袍,将旗袍的美无与伦比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⑧ 中国的国服是汉服还是旗袍
官方没有定国服,但是从包容性的角度来讲,汉服更具代表性,而且男女皆可。
⑨ 中国国服是汉服还是旗袍
国服应该是唐装,你看不管G20,还是东亚峰会,在中国举行得大型国际聚会,都会有各国领导人穿唐装得一幕,这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得机会,当然唐装就是典型代表。
汉服是中国倡导儒学,重视国语文化得一种重要途径。
旗袍则是东方女性阴柔美得代表服装,当年得宋霭龄在美国游说时一袭旗袍可谓增添了不少女性魅力,让西方人看到了不一样得美。
⑩ 中国的国服是什么
“唐装"
中国的旗袍和中山装是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国服
旗袍 -----中国女子的经典国服
********************************
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中国旗袍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
中山装----中国男子的经典国服
**********************************
中山装,其意不同于中山路、中山公园之类纯属纪念的名称,它是因孙中山先生亲自组织并参与具体研制而得名的。那是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作为总统的他常常要会见宾客,穿清朝的长衫马褂既不符合他的革命精神,也不符合国人的反清情结;而清代末期,由于政府腐败,一部分国土沦为殖民地,西洋服饰样式随之传入我国。于是有人建议采用西服样式,孙中山先生认为它不能代表中华民族的特色,而且大多数国人也不能接受。正如主张“文章可幽默,做事须认真”的林语堂在《论西装》一文中所言:“许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穿西装。这问题虽小,却已经可以看出一人的贤愚与雅俗了。倘是一人不是俗人,又能用点天赋的聪明,兼又不染常癖,总没有肯穿西服的,我想。在一般青年,穿西装是可以原谅的,尤其是在追逐异性之时期,因为穿西服虽有种种不便,却能处处受女子之青睐,风俗所趋,佳人所好,才子自然也未能免俗……不过平心而论,西装之所以成为一时风气而为摩登士女所乐从之,惟一的理由是,一般人士震于西洋文物之名而好为效颦;在伦理上、美感上、卫生上是决无立足根据的。……20岁至30岁的女子着西装,我还赞成,因为西装确可扬其身体美,身材轻盈,肥瘦停匀的女子穿西装,的确占了便宜。然而我们不能不为大多数的人着想,像纽约终日无所事事髀肉复生的40余岁贵妇,穿起西服,露其胸背,才叫人触目惊心。这种妇人穿起中服便可以藏拙,占了不少便宜。”最后他幽默地侃道:“狗不喜欢带狗领,人也不喜欢带上西装的领子。……冬天妨碍御寒,夏天妨碍通气,而四季都是妨碍思想,令人自由不得。文士居家为文,总是先把这条领子脱下,居家而尚不敢脱领,那便是惧内之徒,另有苦衷了。”同时他极言中国“衣裳”的好处:“不但能通毛孔呼吸,并且无论冬夏皆宽适如意,四通八达,何部痒处,皆搔得着。”孙中山先生于是找来一位裁缝共同设计新款式服装。他们参照西服的结构和中国传统服装紧领宽腰的特点,然后以当时在东南亚地区华侨中流行的一种服装为基础加以改进———在原来的立领上加上一个小翻领,在前胸设计了上下四个明口袋,好一个“四房挂厅”。这种服装式样美观大方,非常实用,很快就流行起来,并成为当时中国男子的“国服”。在以后几十年,它一直是中国人的正式服装。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生前在正式场合总是穿着中山装,显得格外庄重、坦荡和从容大度。
制: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
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其二,门禁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