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视剧旗袍里林大江是谁演的
地区:内地类型:谍战/言情片长:47集出品时间:2011年1月导演:李舒演员:马苏、王志文、李幼斌人物介绍:马苏--饰关萍露、王志文--饰丁默群、李幼斌--饰钱鹏飞《旗袍》剧情梗概:日寇铁蹄踏进中华,泸沟桥事变、上海沦陷、南京大屠杀……中华大地满目疮痍。血雨腥风中热血青年们携起手来,为家国为民族甘愿洒热血。关萍露就在这个特定的年代成长起来,从懵懂的爱国青年,成长为冷静、干练、成熟的中共地下谍报人员。她是有着良好潜质的演员,一名优秀的专栏作家。她有着知性的美丽,身材曼妙,酷爱旗袍,曾经一度成为沪上名媛,但是她的生活和感情却一团乱麻。她是一名女版的潜伏者,代号“旗袍”。她必须承受孤独、误解和打压,自从参加地下党组织后,在残酷战斗中面对陷阱、阴谋、谋杀,凭着坚强信念和过人心智,迅速成长为谍战精英。她是一名公认的汉奸,但是却是最最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此,她必须忍辱受重,背负骂名和遭受欺凌,在逆境中前行。她是一名情感缺失者,奉命爱上不爱的男人,还要被所爱的男人所痛恨,找到了真爱却没有圆满结果。她的身份有口难辩,每一次执行任务,几乎都要经受巨大的精神煎熬。她牺牲的时候,留下的仅有衣柜里一袭袭寂寞的旗袍……剧中人 饰演者丁默群 王志文钱鹏飞 李幼斌关萍露 马 苏中野云子 蒋林静武 田 申军谊尚小兰 史兰芽赵世杰 祖 峰关 父 刘佩琦胖 子 朱家三吴士保 过齐鸣(林大江 张柏俊)上官锋 杨洪武曹敏芝 杨 静木 村 雷 雷涩 谷 陈继铭李芬芳 程瑶瑶陈瞎子 吴 楠宋方春 丁 克戴 笠 吴秀君丹 丹 黄巾绮余三界 李 华李 善 练 卓鲍远山 张 杰丁秋生 董彦麟阿 三 贾 宏春 官 李 霆赵安家 梁国枫赵太太 吴永灵山 口 李振起杨东妹 王 慧林太太 仇晓燕老 洪 刘天锡黑 皮 李 军阿 龙 司号召小 七 仝庆雷洪 英 余心甜崔燕燕 李天余小 婧 张函宁李部长 尹 进素 琴 江易珈王主任 张志伟九 叔 刘广厚丁余氏 冯小琴小 王 张科研大 叔 高 森三 叔 汤振世
B. 赞旗袍秀的诗句
1、题旗袍秀
佳丽靓金枝,风采神玉秀。
织锦连衣袂,水袖映春秋。
满腹经纶卷,一身气质裘。
歌喉抒诗韵,弹指写风流。
作者桑山,原名张泽芳,男,汉族,祖籍湖南耒阳,现居新疆乌鲁木齐市,汉语言文学中文系毕业,获得第二届《龙魂杯》网络文学大赛现代诗歌类一等奖、第一届诗酒文化大会现代诗优秀奖,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新疆频道副站长。
2、旗袍秀
柔情似水小蛮腰,
风韵无边步态摇。
垂柳摆条轻似舞,
疑猜瑶殿女飘飘。
作者梁锡涛,黑龙江省鸡西市高中物理教师。
3、尤物——颂旗袍走秀《荷塘月色》
从春到秋,
没有一首诗歌,
能形容出,
这般的美艳。
瑶池中那一株株盛开的莲,
只因一缕尘缘,
婀娜飘落,
充满情爱的人间。
一支谣曲响起,
寻香而至的蝴蝶共翩跹,
上,故事经典,
下,烟雨江南。
四周无数闪烁的目光,
比夏日更火热,
心内奔跑的激情,
瞬间雷鸣爆发。
而我终于看见了传说中的,
月光溅落,
银河奔流。
作者冯亚娟,笔名千纸鹤,女,1976年10月出生,辽宁省作协会员,营口市作协会员。诗歌发表于《诗潮》《海燕》《阳光》《中国诗影响》《诗意人生》《天津诗人》《四川诗歌》《辽宁诗界》,《辽河》《香稻诗报》等多家文学杂志报刊。在全国各省、市级诗歌比赛中偶有获奖。
4、旗袍
石库门,一条老弄堂,
楼上有胭脂花匝地而落,
女子的背影投在斑驳的幕墙上,
画一样安宁。
她们说,
那走过青石路面的女子就是你,
锦缎的光泽忽隐忽现,
仿佛一抬腿,就触及一个女人,
柔软的灵魂。
滚边、立领、小盘扣,
曾经的绝色风华隐在流年中,
却终留不住婉约的梦。
六十多年了,她每天,
依然是小轩窗,正梳妆,
一卷线书,一阙宋词,一袭暗香
都跌落在相思的枯井中。
找一块橡皮,擦掉乡愁,
用一方徽砚代替素描的铅笔,
忘掉那些誓言:雪落时,
便劫了你,和你,
九月的酒窝。
作者筱米(庄筱濛),蒙古族,土默特左旗人,客居广东。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阴山作家网主编,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作品见《辽河》,《山风》,《水仙花诗刊》,《土默川》,《大西北诗人》,《大楚文学》,梅州日报,南方周末及各类网络平台。
5、旗袍
一袭青花瓷,
与三月的毛毛雨和韵,
就是烟雨朦胧的江南。
两只黄鹂鸟,
为湖畔的细柳传情,
就是碧波荡漾的江南。
竹篙在乌篷船头咿呀一声,
民国就从芦苇荡里划过来,
商末的绸缎,
从老字号布庄抛一个媚眼,
隋唐的公子就打马而来,
上弦月下又多出一对恋人。
发髻高高挽起清晨,
心思缜密的盘扣,
勾画出闺阁女子的曲线。
高跟鞋,
早已印证乌衣巷的幽深,
旗袍的裙裾,
迷离了水乡最后一抹黄昏。
吴歌,原名:吴德传。祖籍河南省信阳市人,现在广州经营一家服装公司。
定居广州。
自九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诗歌作品先后发表于《诗选刊》、《延河》、《山东诗人》、《世界汉诗》等各类纸刊。
诗歌作品曾获《诗选刊》杂志社“中国诗歌网杯”美丽河北,名村古镇”诗歌大奖赛三等奖。第二届“梦.乌镇”诗歌大奖赛提名奖。
C. 您知道张曼玉在《花样年华》里换了多少件旗袍
影片中张曼玉换了三十几身旗袍
D. 红岩第2章 主要内容
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
E. 东方电视剧中王丽娜的扮演者是谁
《东方》电视剧中王丽娜的扮演者是程瑶瑶。
程瑶瑶,1986年3月18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
2008年,还在中央戏剧学院就读的程瑶瑶便出演了个人的首部电影剧作品《永不言退》。2009年,程瑶瑶因主演公益电影《寻找微尘》而被观众所熟悉。2010年,程瑶瑶出演了谍战剧《旗袍》。2011年,程瑶瑶主演了数字爱情片《末路皇妃》。2013年,程瑶瑶凭借年代剧《如锦》赢得了更高的关注度。
人物评价
程瑶瑶总是给人一种治愈心灵的感觉,云淡风轻、清丽脱俗,是众多观众朋友对她的一致评价,程瑶瑶也凭借自然不做作的表演风格,靓丽的外形和清新的气质,备受众多导演和制片方的青睐,而无论是在《美人三嫁》、《末路皇妃》中,还是在《杀机四伏》中,她的每一次亮相都堪称惊艳(新浪网评)。
F. 旗袍里的李芬芳是谁演
扮演者是程瑶瑶。2010年,程瑶瑶与李幼斌、马苏、王志文合作出演了谍战传奇剧《旗袍》,并在剧中饰演了为理性牺牲的李芬芳。
G. 美人三嫁电视剧全集剧情
剧情: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草莽出身的沈虎占据了整个北京城,并强抢前清肃亲王府的七格格玉融为妾,欲报当年的羞辱之恨。
谁知道沈虎在对玉融报复中,终于明白自己深爱玉融的内心,而两人也由此上演了一段爱恨纠缠的爱情绝唱。
主演介绍:
程瑶瑶,1986年3月18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
2008年,还在中央戏剧学院就读的程瑶瑶便出演了个人的首部电影剧作品《永不言退》。2009年,程瑶瑶因主演公益电影《寻找微尘》而被观众所熟悉。2010年,程瑶瑶出演了谍战剧《旗袍》。
H. 壮族的民居特色,服饰,风俗习惯,节日
1、民居特色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南北两个大方言,但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大体相同。南北两大方言大致以郁江和右江为分界线,延伸到云南省文山州的广南、砚山一带。
北部方言约占壮族人口的2/3,划分为8个土语区,即邕北土语、右江土语、桂边土语、柳江土语、桂北土语、红水河土语、邱北土语、连山土语;南部方言约占壮族人口的1/3,划分为5个土语区,即邕南土语、左江土语、德靖土语、砚广土语和文麻土语。
壮族也有自己的文字,唐宋以来,壮族民间曾流行“土俗字”,这种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利用汉字的音、义组合而成。根据1989年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办公室出版的《古壮字字典》(初稿)统计,共有10700多个字,其中定为正体字的有4918个。
壮族并没有统一的信仰,壮族民间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树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灵等。
魏晋以后,随着道教和佛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壮族宗教信仰体系在其影响下发生了变异,形成以原始的麽教为主,融道教和佛教为一体,信仰多神的“宗教”,并出现了半职业性神职人员——师公。
2、服饰
壮族服饰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
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
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
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3、风俗习惯
如果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热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双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和客人共餐,要两腿落地,和肩同宽,不能跷二郎腿。
饮食以大米、玉米、薯类等为主食。认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
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普遍喜欢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不爱吃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
4、节日
壮族的节日多与当地汉族相同,春节、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汉族民间节日,也是壮族的岁时节日。壮族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是“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
(8)旗袍2018年冬季瑶益扩展阅读
壮族的饮食:
壮族是最早栽培和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发达,稻米也自然成为壮族人民的主食。稻米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有蒸、煮、炒、焖、炸等,各种米饭、米粥、米粉、米糕、糍粑、粽子、汤圆等,是壮族人民日常喜爱的食品。
如果掺和其他材料,还可以制成许多更加味美营养的食品,如八宝饭、八宝粥、竹筒饭、南瓜饭、“彩色糯米饭”等。
居住在干旱山区的壮族,由于不宜种植水稻,则以玉米为主食。壮族人民喜食水产,鱼蛤螺蚌,皆为珍味;山林中的菌果、蝉、蛇、禽、兽,也是壮族人民的日常佳肴。
嚼槟榔是壮族的传统习俗,今广西龙州等地的壮族妇女仍有此喜好。有些地方,槟榔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
I. 中国服饰百年变迁
中国服饰文化历史悠久,百年不过是其中短暂的瞬间。
但20世纪却由于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均发生巨大变化,使服装也随之出现频繁的变化。
20世纪的20-30年代,清朝的三寸金莲靴、长袍马褂逐渐被西装西帽、锦缎连衣裙所取代。
与此同时,在上海还掀起了“旗袍花边运动”,滚缎带、镶蕾丝、缀珠片的旗袍风行一时。
但这种富丽开放的气息却因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而终止。
在战乱和动荡的年月里,人们对服装的需求被降低到以国产土布为代表的“节俭实用为最好”。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基本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百废待兴。
人们的思想也很单纯,就是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蓝、灰、黑”是当时人们穿衣的“主旋律”。
中国服饰发展的春天与中国人时尚观念的复苏开始于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1978年。此后,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思想逐渐开放,单调的款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着装的要求。大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和连衣裙开始流行于市民的生活中。
进入新世纪,着装已逐渐成为人们展示自我的一种方式。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唐装旗袍开始走向世界,中国服装在全球受到注目和尊重。
图为“飞虎队队员”龙启明(左)小时候和哥哥、父亲穿着长袍马褂的合影(20世纪20年代末摄)。
图为1929年,一个铁路职员家庭的7个子女合影。照片后排左立者王惠兰时年15岁。
她身着浅色长棉袍,发辫盘于两耳侧,簪花,是那时少女时兴的装束。
图为民国时期穿套裙的妇女。与20世纪初相比,上装的短袖设计是一种进步。
图为身着中山装的机关干部参加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大会(1951年10月摄)。
图为哈尔滨亚麻纺织厂的女工在试穿“布拉吉”(1957年2月整理)。
图为1979年3月19日,由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率领的法国时装表演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服装表演。
台上衣着的多姿多彩与台下的一片“灰、黑、蓝”形成鲜明对比。
图为1986年,北京街头几位穿着裙装的姑娘在聊天。
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街上流行红裙子》让红裙子在80年代初受到年轻女性的青睐。
图为广西田林县平洋瑶寨的瑶族青年穿上西装(1986年9月摄)。
图为1987年4月,北京的春天虽然时有寒意,但爱美的姑娘们还是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健美裤、宽松套裙等流行的春装。
图为1989年,顾客在北京隆福大厦的蒙妮莎时装自选部里选购服装。
北京蒙妮莎时装有限公司当时制作的服装以先进的剪裁、制作工艺、多款式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图为大连1991年流行的风韵独具的超短裙(1991年9摄)。
图为1991年,体现潇洒、奔放风格的大色块绒线编织外衣备受女青年的青睐。
它成为当时春秋时节姑娘们穿着的主旋律。
图为1992年,宁波申洲织造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文化衫。文化衫在20世纪90年代曾流行一时。
图为1993年5月14日至19日,首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来自中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个服装企业参加了展出。
世界服装设计界的3位巨匠——意大利的瓦伦蒂诺、费雷和法国的皮尔·卡丹都携带精品参展,并举办专场时装表演。
这是模特在一场时装表演上展示用弹性纤维面料制成的泳装。
图为1993年,北京一家服装公司举办Lee Cooper牛仔服展示活动,展出一件裤长2.2米的牛仔裤,令观者瞠目。
20世纪90年代初,Lee Cooper作为第一个欧洲牛仔品牌在北京登陆,给中国服装市场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图为2002年2月12日,一对身着唐装的父女走在洒满初春阳光的上海街头。
2001年,上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上,与会领导人身着唐装的集体亮相,使唐装成为新世纪初的时尚关键词。
2008年10月19日,在丰台区大红门新世纪服装商贸城内,演员在表演主题为《年代》的行为艺术。
J. 程瑶瑶演过的儿女传奇电影有哪些
《末路皇妃》扮演“叶慧心”
1912年,刚过完年,世代行医的叶家准备将女儿叶蕙心〔程瑶瑶饰〕送到宫中给宣统皇帝做妃子。结果一行人走到半路,听说宣统皇帝已颁布《退位诏书》,叶父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急火攻心,吐血而死,只剩下叶蕙心和一名贴身丫鬟。主仆二人收拾行囊,准备扶柩回乡。可没有想到,"末代皇妃"流落东州的消息不胫而走。
盘踞东州数年的少帅龙飞〔侯京健饰〕得知后,立刻派出数十名手下前来抓人。而杀人不眨眼的土匪头子--雪狼,也想抢她回去做压寨夫人。由此,二人围绕叶蕙心展开了一场争夺。
《我是谁》饰演“杨若兮”
若兮是苏州医院顾俊德教授的妻子,夫妻二人迁到了上海。但是,自从来到上海之后,若兮身边就一直怪事连连。因为丈夫俊德近一段时间很忙,于是就让管家慧姨找了一个名叫萍儿的丫鬟来陪她。萍儿这丫鬟干活麻利,说话讨人喜欢,几天下来若兮就跟她亲如姐妹,若兮还常把自己的衣服送给萍儿。穿上若兮的衣服,梳上若兮的发型,萍儿和若兮就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以至俊德和熟悉若兮的人都把萍儿当成了若兮,把若兮当作萍儿。最终事态发展令若兮始料未及,不仅萍儿以女主人身份自居,还和俊德以夫妻相当,这让若兮很懊恼,去质问俊德,俊德却也把若兮当成萍儿,并认为她精神有问题,并把若兮送进了精神病院。那么,萍儿为何要冒充若兮,这背后有什么隐情?
《美人三嫁》扮演“爱新觉罗玉融”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草莽出身的沈虎占据了整个北京城,并强抢前清肃亲王府的七格格玉融为妾,预报当年的羞辱之恨,谁知道沈虎〔侯京健饰〕在对玉融〔程瑶瑶饰〕报复中,终于明白自己深爱玉融的内心,而两人也由此上演了一段爱恨纠缠的爱情绝唱。
《猛虎嗅蔷薇》饰演:文采薇
小虎曾是孟家养子,但意外导致养父过世,便离开孟家,漂泊十年后,成了走私贩。他偶然救下采芹和采薇两姐妹,更与采芹一见钟情,可采芹正是仕龙的未婚妻。采芹既迷恋小虎,又想嫁给仕龙做上等人。采芹与仕龙成亲那日,小虎欲带采芹私奔,采芹谎称妹妹采薇与小虎有私情,以保住自己与仕龙的婚姻。小虎为报复采芹,与采薇成婚,婚后两人有了感情。仕龙发现采芹才是与小虎私情的人,对小虎产生了仇恨,以多年前一桩绑架案抓捕起诉小虎。尔后仕龙悔悟自己被愤怒蒙蔽双眼,撤销了控诉。孟夫人也道出了小虎身世——小虎与仕龙是亲兄弟。小虎与采薇终成眷属。采芹剃度为尼,忏悔过去。
《杀机四伏》程瑶瑶 饰:文素
朱一龙诠释民国版史密斯夫妇,由朱一龙 、程瑶瑶领衔主演,他们在片中饰演一对恋人,"敌对"情节酷似《史密斯夫妇》,不同的是把故事背景营造在民国时期,使该片颇具看点。故事讲述了文素(程瑶瑶 饰)被心爱的谭帏(朱一龙 饰)怀疑成爱国同盟会的情报人员,正当谭帏准备抓捕文素时,却发生了戏剧化的转折,文素为救谭帏生命垂危,谭帏这才知道自己冤枉了文素,文素复原后,谭帏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遭遇到强劲的对手,此人就是他心爱的女人文素……整个情节进入颠覆性变化,人物命运也由此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