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旗袍历史时间及创始人
旗袍(qipao)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旗袍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新中国成立后,旗袍在内地渐渐被冷落。80年代,随着传统文化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带来的影响,旗袍逐渐在内地复兴,并于1984年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2011年,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论及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郑逸梅先生即称 “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后,周氏还以1923年的画报等资料推断,所谓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事实上,以当时上海的新闻界对社会现象敏感程度,一种新式样的风行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于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的出现提供了佐证。在作为旧帝都的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因此,将旗袍流行的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当为合理。
『贰』 中国旗袍第一人
宋轶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还不熟悉,但是她身着旗袍的各种照片却是在微博等网络平台各种走红,甚至有人称这个小姑娘为“中国旗袍第一人”,能够在各种穿旗袍的女明星中获此殊荣,足以见这个姑娘的确来头不小,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个“中国旗袍第一人”的宋轶究竟有何种风情。
银色旗袍素净简单,尤其是偏粗布的材质显得更加平庸无常,即使是外搭一件白色镂空针织开衫依然是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一套旗袍穿搭,但是细细看这姑娘的眉眼,似乎有些熟悉,而且宋轶静静地坐着不加任何的动作修饰,就有一种淡淡的优雅晕染开来。不知道是否有读者认出了这个姑娘,其实在大火的电视剧《伪装者》中,宋轶就是悲情女特工于曼丽的饰演者。
其实细细品品就会发现,宋轶真的能将旗袍穿得很有味道。素色丝绸旗袍优雅娴静,旗袍上的水墨画古典韵味十足,浅浅淡淡的黄色晕染其上,优雅知性与清新淡雅并存,宋轶的身材并不算前凸后翘的玲珑身材,但是却能将旗袍的端庄大气演绎得淋漓尽致,女人当如是!
虽然看上去瘦瘦小小,但是宋轶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却是女人味十足。鹅黄色旗袍素雅清新,旗袍上的绿莲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宋轶一头复古精致盘发,珍珠耳环熠熠生辉,领口间的鹅黄色盘扣更是小巧精致,这样的小女人味道的确耐人品味。
能被那么多人称为“中国旗袍第一人”,宋轶的旗袍装必然要有自己的特点,不然怎么能获此殊荣呢。宋轶的身材瘦瘦小小,穿上旗袍之后总是会给人一种怜爱之意,让人有忍不住想要保护这个女孩子的冲动。绿色旗袍上的蕾丝镂空优雅十足,披肩连肩的设计独出心裁,在昏暗的灯光下宋轶依靠在木墙上,这样简单干净的女孩子谁能不喜欢呢。
『叁』 旗袍是谁第一个发明并推广的
旗袍,据说是一个位叫丑娘娘的人发明的。平时劳作,骑马,打仗都很方便就流传下来了。还有人认为旗袍是按照胡服改造出来的一种军民两用的衣着。现代旗袍产生于上海,经过了大量的改良。具体时间不详,比较一致的认为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 有人认为这个完全是劳动中产生的,融合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塞外生活寒风肆虐所以衣服就出现了高领和偏襟,如果低领和中间系扣很容易被风灌进去。塞外生活基本上多是放牧,骑马是常有的所以出现了高开衩(旗袍最开始是四开衩,前后左右)。后来连战袍也是这个样式的,一般骑兵还在外边配一个背心这个就是马甲(马夹)。现在的旗袍混入了很多中国南方特色,还有异国元素。是一个综合智慧的结晶。 其实对于中国传统服饰应该更广泛一些。旗袍,唐装,唐朝宫廷装(飞天装?),汉服(这个东西基本上中国不用了,被小日本给占了。可惜了)。还有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也是很有代表性的。
『肆』 天猫旗袍第一名是谁人
天猫旗袍第一名是崔万志。
2011年,崔万志被评为安徽年度十大新闻人物,2012年被评为阿里巴巴全球十大网商。2012年3月,做客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诉说百味人生。2013年被评为CCTV中国创业新生代榜样。2015年获得《超级演说家》年度亚军。
2016年01月01日,参加央视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带来的“旗袍+”项目获得导师一律通过,并获得了3900万意向融资,创造了节目开播以来的最高记录。2016年1月,获得中国旗袍“十大领军人物”“十大魅力旗袍人”荣誉 。
(4)中国旗袍第一是谁扩展阅读:
如今的崔万志已然成为一名“网红”,在“双创”的浪潮下,他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感悟,鼓励万千创业者,尤其是带领残疾人、青年创业。
他奔赴一场场演讲,与创业者交流,“哪怕一个人,我也愿意讲,一个人听进去一句话,就有可能改变一个家、一群人”。在演讲中,诚信永远是崔万志分享的最重要“秘诀”。
安徽省网商协会会长万慧永远记得2015年5月15日的那场演讲,听众是100多名即将从大学毕业年轻服装设计师。窗外大雨滂沱,演讲快开始了,万慧接到崔万志的电话:稍等我10分钟。
10分钟后,崔万志抵达现场,他的出场让每个人都惊呆了:“他坐着一辆几乎‘没头’的车到了会场,浑身都是泥巴。”
原来,在奔赴会场的途中,车子在高速公路上侧翻。好在车子虽然损坏严重,但是人没有大碍。崔万志带着伤痛走上讲台,微笑着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开启演讲,全场起立,掌声经久不息。
谈及两年前那次用生命践行的承诺,崔万志哈哈一笑:“当时都吓坏了,发现大家奇迹般的都没有受重伤,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快赶路、快赶路!”
此刻资料来源:人民网-旗袍先生崔万志
『伍』 谁是第一个发明旗袍的人
旗袍的具体发明人不详。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综述
古典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等。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设计师与旗袍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旗袍是近代兴起的中国妇女的传统时装,而并非正式的传统民族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当今时代。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加之可欣赏度比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价值。
民国旗袍这些与西方服饰审美一致的特征,并非偶然产生。在当时,上海这个中西文化杂处的大都市,是最具条件诞生如今我们或许已经难以寻找的民国旗袍的,在上海诞生的证据虽不甚确凿,但我们还是可以断言,海派袍是民国旗袍的典型。如果我们再胆大一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假设,现代旗袍,或狭义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旗袍两字所引发的联想或意象,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海派旗袍。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凝练。
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合体。
『陆』 中国旗袍历史时间及创始人是什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25
『柒』 第一个穿旗袍的是谁
把旗袍说成来源于旗人的袍子完全是历史的谬误。而且错误流传甚广,真正的原因却被有意无意的给忽略了。
旗袍,时装,出现历史20世纪20年代中期,距今80多年。
中山装,时装,1912年定型。距今历史94年
西服,时装,出现历史150多年。
时装定义:式样新颖入时的服装;当代通行的服装。相对于古装而言。我们现代通行的服装都是时装。
把旗袍和满族联系起来完全是错误的,满族人从来没有这样的衣服。
就是在当代各民族服装展示上,真正的满族妇女代表从来不穿旗袍作为其民族服饰,而是穿小燕子在宫里穿媚侵稚胶拥乩砣?格格装。大家可以去满族网站一看就明白。满族自己很明白,人家才不乱穿。中国的56朵金花里汉族穿的是旗袍。满族穿的是山河地理裙(满袍)。
旗袍和满族人联系起来完全是巴拿马帽一样的例子。
事情的本质其实是中国人隐晦中国妓史的结果。
旗袍,作为一种时装,虽然其设计借鉴了中国中国妇女古装的许多特点,这个古装里面及包括汉服也包括满服。也借鉴了洋装裙装的样式。但和中国服装包括满服和汉服传统平面裁剪不同,其裁剪方式完全是洋装立体裁剪的。这也是历史上各地追不上上海新样式的原因之一。
上海开埠后,上海的妓业也兴盛起来,最初上海的妓业完全是江南老派作风。
满清灭亡后,对服装的束缚放开了,衣服可以随便穿了,不用担心杀头了。但那时候没有旗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白俄妓女来到上海,她们穿着紧身的连衣裙,显得身材优美, 当时日本妓女也大举登陆上海,东洋堂子以作风大胆曝露而闻名。她们给上海的妓女带来了沉重压力。上海的书寓、长三(高级妓院的类别)里的身材优美的红姑娘为搏出位,请人设计穿上了凸现身体部位的长袍,当时还有长袖子,类似于今天的越南旗袍。还不是我们今天习惯的样子。毕竟一开始,没有那么大胆,敢于漏出身体。
有人说,是上海的女学生首先穿起来旗袍的,根本是胡说,五四时候的学生装大家应该都有印象,什么时候中国的女学生能有那么大的胆子率先穿出来爆漏身体的衣服。况且,穿旗袍对身材的要求非常高。就是现在能有几个大学生能把旗袍穿好看呢?
满清被推翻后,很多汉人不愿意再穿被强迫穿的满式衣服样,但汉人原来服装又弄不清楚,所以戏服、西装、日本学生状、新样式、洋装等纷纷登台,式花样百出,穿啥的都有,千奇百怪的衣服都有人穿。所以妓院里在民国10多年后出现大违女人传统的漏体装并不意外。但是这在当时是部分高级妓女的服装,很新鲜。
那些妓女为了提高身价,纷纷冒充旗女,因为当时旗人满清时地位较高,满清亡后旗人失去了民族特权的铁杆庄稼收入,不得已自己开始谋生。满清时期是没有旗人妓女的。但满清灭亡后,满人地位骤降,为谋生,为娼者确实不少。这种资料可上满族网站读到。但当妓女也不是说满清灭了,旗人马上就去当妓女了,而是由一个衰败的过程。 往往是原来的贵人,实在是没有撤了,才去当妓女的。 而嫖客呢往往有一种心理,越是曾经身份高贵的女子,就越有人嫖。这种心理,现在也一样。
于是那些所谓的高干旗人妓女穿得,设计的新样式衣服遂有旗袍之名。但民国初年,正经人家的女子是绝对没有人穿这种凸现身材的衣服的。而那些低级妓女是穿不起的。旗袍不是廉价的便宜货。
后来随着社会的开放,出现了舞女这种职业,为工作方面,20年代末期的上海舞女穿上了这种时装,舞女的性质本来和妓女就有点类似,呵呵, 后来成了上海交际花的标准服装。30年代于是旗袍遂在时髦女子中大兴。
外国男人接触的中国女子就那抛投露面的几种,以至于某些外国人以为这是中国所有女子的服装,实际上只是时装中的一种。 解放后,尤其是抗美援朝后,旗袍作为时装不再流行。而中山装大兴。
改革开放后,旗袍又重新有人穿。只不过由于它比较贵,而且身材要求高。在大街上穿的行人还是很少。
『捌』 中国旗袍历史时间及创始人
中国旗袍历史时间及创始人
骑、胡乐同为时人趋奉,可算异域文化一次大面积的流行范例,属于长安街头当年的“舶来品”。在辽、金、元及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服饰的主角,虽然又都经历或表现出变得宽博的过程或趋势。清代由于历时最长且较稳定,故袍服可视为典型服饰。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律令之严性命攸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至此传统的冠戴衣裳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清朝统治者强调满语骑射,力图保持其固有的生活习俗和穿着方式,一方面要用满族的服饰来同化汉人,同时又严禁满族及蒙古族妇女仿效汉族装束,从顶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可见一斑。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此时的清王朝正摇摇欲坠难以为继,清廷内外交困,国力式微。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攻破了清朝封闭的国门。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队也改练新军。在中国学生和军人中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与西式军装、军帽。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端。
『玖』 中国第一个设计旗袍的人是谁
杨成贵先生被誉为“中国旗袍设计第一人”,1995年世界妇女代表大会时在北京为参会的三十多位中国女部长、女市长制作的旗袍备受赞誉;曾为蒋经国夫人蒋方良、日本高松宫亲王妃、韩国总统夫人等政要名媛设计制作旗袍……
PS:宋美龄.她有9000件旗袍,也是她把旧式旗袍改为现代旗袍的.
『拾』 旗袍是谁第一个发明并推广的
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的变化并不复杂。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它的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长短、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臀的旧貌,让女性的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 其中的青布旗袍最受当时女学生的喜爱,一时间盛行全国。旗袍的诞生几乎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
扮。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电影明星等,在旗袍样式上的标新立异,也促进了旗袍的发展。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传到了外国,被西洋女子效仿穿着。
发展至今,旗袍的样式花色都逐渐繁多,随着复古风尚的流行,旗袍重新演绎昔日的精彩。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旗袍,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着华夏文明,衬托东方女性的优雅气质,仍然在样式上不断创新,在时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