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女生校服简介
水手服顾名思义就是给水手穿的服装,上头那块四方形的布适用来维护头发清洁的,另一个说法则是在海战时,可以竖起来帮助听觉以及舰炮射击时用以保护耳膜之用,至於使用白色系则是因为在黑暗中比较显眼的缘故。后来在1859年被英国海军正式采用为水兵的乘船正装了。
到了1864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首开先例,把它拿来穿在幼年王子与公主的身上,当时的人们觉得"好可爱啊!",因而引起了一阵风潮,从法国开始,逐渐流行到欧洲各国,在其时,通常是给4~5岁的孩子穿用,而且男孩女孩的式样并没有什麼分别。於是水手服成了儿童的一种代表性服饰,这样的流行后来被贵族小学校制定为制服之后,就成了一种正式的服装。只不过当时还是给小孩使用,中学以上的学生并没有这种风尚。
从某一种层面来说,把海军士兵的制服拿来给小孩当作制服,是一种尚武精神的表徵,因为英国海军是世界海军的领导者,因而使的这种流行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东亚的日本受到这种影响则是与日英同盟的建立有关。
水手服最初在日本也只是海军士兵的服装,大约是1872年海军服制制定时所导入,因为制服本身象徵一种服从的概念,而没有海军的国家,即使把水手服当作儿童服装,但也很少把它制定为制服,所以水手服在日本会成为制服,日英同盟是很重要的因素。
明治维新时的日本,沉溺於富国强兵的思想之中,因此这种带有军事意涵的服装也就正对日本人的胃口。原本日本学生的制服为传统的和装,也就是所谓的裤裙,不管男女都是穿这种,现在也只有在大学毕业典礼看的到了。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逐渐洋装化运动后的结果,日本的学校陆陆续续抛弃了传统的和装,采用的式样则是我们现在常见的黑色立领制服,这是真正的军服修改而成,要说它是准军服也可以,其实就是海军军官的第一种军装,最早是1879年日本贵族学校学习院正式采用。(关於黑色立领制服的由来,另外一说是明治15年根据文部省的指导,首先在公立学校普及学生制服,最早是贵族院学校和东京农林学校先行采用,东京大学接著跟进,样式订为立领金扣,之后就逐渐变成中学以上学校的正式服装了,之所以如此,乃是传统的日本和装不适合用於进行军事训练和体操的缘故,同时以军官制服做为学生服也能让人产生菁英意识,达到提振尚武精神的作用)
至於女孩子由於没有女兵专用的服装,所以就借用了水手服来代替,最早是福冈女学院先采用作为体操服,然后逐渐变成正式的制服,接著风行全国,在战前全日本的女学生全部都是穿用水手服,而根据国情,原本下半部的裤子也被修改成裙子。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从服装表现上,同样是穿著海军制服,但是男女却不相同,这是日本传统男尊女卑的文化使然,因为制服代表权威,服从的意义,男学生穿著代表管理者的军官制服,而女学生穿的却是代表被支配阶级的士兵制服,经由这种方式确定了整个社会秩序。后来在战争的岁月里,水手服也成为整个国家动员体制中的一个重要配件,象徵了绝对服从的意涵。原本在其他国家只是单纯的儿童服饰,流传到日本却有了这样的大变化,也是当初英国所始料未及的。
到了战后,为了迎接高度经济成长而需要的团队精神,制服作为团体意识的育成工具又再度复活,只不过因为军国主义被压制,和平主义的抬头,所以水手服也就没有像战前那般地风行了,随著时代的变迁反到有了其他层特殊的含意。没想到简单的服装却有如此复杂的源流与意涵,一些女性教育行政官员在知道水手服有这样的历史背景与意义后,恐怕就不会认为水手服很可爱了。
② 日本女生校服是不是一年四季都是裙子
对呀,男生一年四季都是短裤,女生一年四季就是裙子。变态的心理咱们正常人是无法理解的哦~~~~~
PS补充,小学生的确是短裤啊,长大了才穿西裤滴!
③ 日本女生校服一共有几种
总得来说水手服为主,款式。。。。。。大把的
④ 中国什么时候女生校服也日本女生一样
应该申请一下 校服国际化
各种样式的 各种穿
韩国的也好看啊
要是反映的人多了
那就快了..
⑤ 日本校服区分年级
校服的话,除非是小学-初中-高中这样的年龄差别才能从校服看出来……一个学校(纯高中或者纯初中)3年校服都是一样的,一般一个学生也只可能买一套校服,因为它很贵很贵……
你说的这种情况可能有几种解释:
1、一般日本的初高中学校规模都不大,学生之间有时候虽然没讲过话但经常都会照面的,经常都知道对方大概是哪个年级的……
2、因为日本学校有非常系统化的部活动,不同年级班级学生可以在一起活动,这样即使不熟悉或者不认识,也因为部活动的原因知道对方是学长还是学弟学妹
3、一些学校制服上会写班级姓名……一看便知……
4、如果自己是一年生或者三年生那么就好办了……对一年级来说通常见人就叫学长通常不会错,三年生同理……
综上……不管是啥原因但绝不是校服,校服只能区分学校,至少我自己在日本上学的过程中没听说过有学校三年校服不一样的……
⑥ 以前日本发行了《日本女子高中生校服图鉴》的杂志,在中国有卖吗
我知道淘宝有《女子高制服网络》
比《日本女子高中生校服图鉴》这本书出来的早
⑦ 求日本校服的详细介绍
日本大多数学校都有统一的校服,校服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学校的标志,而且有点时髦的象征。在东京年轻人聚集的涩谷街头,常常有三五成群穿着校服的女学生流连忘返,其中有些人已经从学校毕业了。问起她们为什么还穿着校服外出,她们回答说“校服是至今我们最喜欢的服装”。日本的校服通常分夏装和冬装两种,有的学校还规定了秋装、外套以及背包的款式。校服一般由校方委托专门厂家设计制作,因为校服一旦定型就多年不变,所以校方与厂家的合作关系也是较稳固的。校服一套通常在4万日元左右(约3000元人民币),所以校服也是服装厂家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日本校服的基本款式,女生为水手服、短裙加长袜,男生的校服类似中山装。85%的校服以深蓝色为基调。校服的基本作用是要体现学校校风和地域特色,此外还要学生爱穿而且不过分受流行时尚左右。深蓝色和日本人肤色相近,易于搭配,属于稳重宁静的颜色,穿着后给人清洁健康的感觉。日本中学每十年一度会更新校服的款式。东京葛生高中早在三年前就开始了设计新校服的工作,好几套设计方案集中在一起,由学生试穿,根据学生投票,决定最终校服款式。
⑧ 日本女生校服为什么大多是水手服
本文属于本人网摘整理,因牵扯历史,不敢乱言。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各地女子学校出现一个统一的现象:在经历若干阶段后,学生服装从腰系腰带的长款洋服转变为白色横纹衣领的普通水手服。在从洋服向水手服的转变过程中,上衣的长度逐渐缩短,腰带也被淘汰。据说,转变为水手服的契机是与公车女乘务员的制服过于类似,以及修学旅行时发生的几则逸事。其实,制服被更改为水手服的根本原因在于女生们对水手服的憧憬。
水手服日益成为日本女生梦寐以求的流行样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全国以县为单位统一规定学生穿用水手服。据文献记载,一九三三(昭和八)年广岛与群马、一九三八(昭和十三)年栃木、一九三九(昭和十四)年静冈统一学生服装的样式。一九三三(昭和八)年,广岛就统一制服一事召开“高等女子学校校长联合会议”,各所女子学校校长、县学务科长、督学官、卫生主任及陆军军服厂厂长、工程师等人参会,该会议决定统一制服样式为水手式。
其中,陆军军服厂的参与尤其引人注目,面料的选用也是在军服厂的研究与推荐下展开的。群马与广岛同在一九三三(昭和八)年规定学生穿用水手式制服。静冈县立的十四所学校统一规定冬夏制服为化纤面料的水手式服装。
⑨ 日本高校女子校服大百科
去日本
⑩ 日本女子的传统和服总共有多少种
日本和服分为:浴衣、小纹和服、色无地、访问和服、付け下げ、振袖和服、留袖和服、海老茶袴、花嫁和服、男式和服这几种。
1、浴衣
一种夏季穿着的和服便服,特点是布料轻薄、色彩缤纷多样。它的外形、剪裁和正装和服基本一致。浴衣严格来说不能直接等同于和服,正装的许多配件,对于浴衣而言是可有可无的,例如足袋、带蒂等。
浴衣一般是年轻人夏天参加祭典活动(花火大会、盂兰盆节)的时候穿。
2、小纹和服
小纹是日常正装和服之一,“衣服上布满小型花纹图案”是这种和服的名称来源。
搭配小纹的是正装腰带“袋带”和“名古屋带”,另外由于小纹属于接近便服类的和服,也可以选择带幅较窄的“小袋带”。鞋子方面,既可搭配草履,也可搭配木屐,但一定要穿足袋。
小纹分单衣和袷,夏季会用更轻薄的絽、纱甚至是罗来制作,但无论哪个季节,小纹里面一定要穿襦袢。
3、色无地
“色无地”是比小纹稍微格调要高一些的日常系正装。
“无地”的意思就是没有图案,于是和字面意思一样,“色无地”就是指在和服中,整件衣服仅有除了黑色以外单一色彩而没有图案的一类和服(黑色是丧服)。虽然没有图案,不过允许有织出来的暗纹。
4、访问和服
“访问着”算是完全归入礼服类的和服了。它的特征是有真正的“绘羽”图案-花纹图样横跨整个衣踞甚至整件衣服都呈现出连续的图案。
一般来说,年轻的女孩穿访问着的时候,可以选择颜色明艳,华丽花俏的绘羽花纹布满整件和服的访问着,而年长的女性穿着时,则选择只在左前衣踞和右侧肩袖处有利落清爽图案的访问着。
在腰带搭配上,如果是和样式讲求韵味,不太过分华丽庄重的访问着搭配,可以选择织造名古屋带啊,花纹独特而清爽的袋带,如果是和华丽的访问搭配,可以选择带有古典纹样,带有金银箔呀刺绣的豪华袋带。
5、付け下げ(付下)
“付下”格调介于小纹和访问之间,也就是介乎于日常着和礼服之间,不论未婚已婚都可以穿。付け下げ并没有「絵羽」这种形式,所以图案是分散的。另外付け下げ一般并不加上家纹。适用的场合与访问着类似,但较不适合正式仪式。
关于付下和访问着的区别,因为连日本人也不太搞得清,所以很多衣服都直接叫“付下访问”了。
6、振袖和服
它是以袖子的长度作为分类。“振袖”这个词直译就是指袖丈很长,能翩翩摇曳的袖子。现在,振袖一般仅限女孩儿和未婚女子穿着,不过也有例外,就是男孩过七五三的庆祝礼服也是做成振袖的式样。
7、留袖和服
一般提到留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思。广义是指袖丈在50cm左右的和服,与“振袖”相对,而狭义,则是特指只在腰带下方有花纹分布的两种和服,也就是黑留袖(以黑色为底色)和色留袖(以除了黑色以外其他颜色为底色)。留袖是已婚女性最高级别的礼服,可相当于西方的晚礼服。其中黑留袖级别又比色留袖要高。
8、海老茶袴
明治时代,女子国民教育开始普及。明治时代学习院女学部长、华族女校校长、女子礼法家下田歌子把男子马乘袴改造后的海老茶袴作为女子校服。海老茶袴也多作为女子毕业着作为毕业典礼的礼服。
鞋子可以是正装草履,也可以是靴子,配靴子是大正时期留下的穿法。
9、花嫁和服
花嫁和服顾名思义,也就是婚礼时穿的衣服,除此之外很少用在其他地方。主要包括大振袖、色打挂、白无垢等,花嫁的配件也有很多。
10、男式和服
男子和服以染有花纹的羽织和袴为正式礼装,即纹付羽织袴,羽织服地为羽二重,袴地为仙台平。除了黑色以外其它染有花纹的打褂和袴也只作为略礼装,可以随便进行服装搭配。小袖长着、浴衣则作为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