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职业正装 > 旗袍赤尹精疏棉

旗袍赤尹精疏棉

发布时间:2021-08-15 11:12:08

❶ 求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原文的txt文件

永远的尹雪艳

--------------------------------------------------------------------------------



尹雪艳总也不老。十几年前那一班在上海百乐门舞厅替她捧场的五陵年少,有些头上开了顶,有些两鬓添了霜;有些来台湾降成了铁厂、水泥厂、人造纤维厂的闲顾问,但也有少数却升成了银行的董事长、机关里的大主管。不管人事怎么变迁,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在台北仍旧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一径那么浅浅的笑着,连眼角儿也不肯皱一下。
尹雪艳着实迷人。但谁也没能道出她真正迷人的地方。尹雪艳从来不爱擦胭抹粉,有时最多在嘴唇上点着些似有似无的蜜丝佛陀;尹雪艳也不爱穿红戴绿,天时炎热,一个夏天,她都浑身银白,净扮的了不得。不错,尹雪艳是有一身雪白的肌肤,细挑的身材,容长的脸蛋儿配着一副俏丽恬静的眉眼子,但是这些都不是尹雪艳出奇的地方。见过尹雪艳的人都这么说,也不知是何道理,无论尹雪艳一举手、一投足,总有一份世人不及的风情。别人伸个腰、蹙一下眉,难看,但是尹雪艳做起来,却又别有一番妩媚了。尹雪艳也不多言、不多语,紧要的场合插上几句苏州腔的上海话,又中听、又熨贴。有些荷包不足的舞客,攀不上叫尹雪艳的台子,但是他们却去百乐门坐坐,观观尹雪艳的风采,听她讲儿句吴依软语,心里也是舒服的。尹雪艳在舞池子里,微仰着头,轻摆着腰,一径是那么不慌不忙的起舞着;即使跳着快狐步,尹雪艳从来也没有失过分寸,仍旧显得那么从容,那么轻盈,像一球随风飘荡的柳絮,脚下没有扎根似的。尹雪艳有她自己的旋律。尹雪艳有她自己的拍子。绝不因外界的迁异,影响到她的均衡。
尹雪艳迷人的地方实在讲不清,数不尽。但是有一点却大大增加了她的神秘。尹雪艳名气大了,难免招忌,她同行的姊妹淘醋心重的就到处嘈起说:尹雪艳的八字带着重煞,犯了白虎,沾上的人,轻者家败,重者人亡。谁知道就是为着尹雪艳享了重煞的令誉,上海洋场的男士们都对她增加了十分的兴味。生活悠闲了,家当丰沃了,就不免想冒险,去闯闯这颗红遍了黄浦滩的煞星儿。上海棉纱财阀王家的少老板王贵生就是其中探险者之一。天天开着崭新的开德拉克,在百乐门门口候着尹雪艳转完台子,两人一同上国际饭店廿四楼的屋顶花园去共进华美的夜宵。望着天上的月亮及灿烂的星斗,王贵生说,如果用他家的金条儿能够搭成一道天梯,他愿意爬上天空去把那弯月牙儿掐下来,插在尹雪艳的云鬓上。尹雪艳吟吟的笑着,总也不出声,伸出她那兰花般细巧的手,慢条斯理的将一枚枚涂着俄国乌鱼子的小月牙儿饼拈到嘴里去。
王贵生拼命的投资,不择手段的赚钱,想把原来的财富堆成三借四倍,将尹雪艳身边那批富有的逐鹿者一一击倒,然后用钻石玛瑙串成一根链子,套在尹雪艳的脖子上,把她牵回家去。当王贵生犯上官商勾结的重罪,下狱枪毙的那一天,尹雪艳在百乐门停了一宵,算是对王贵生致了哀。
最后赢得尹雪艳的却是上海金融界一位热可炙手的洪处长。洪处长休掉了前妻,抛弃了三个儿女,答应了尹雪艳十条条件;于是尹雪艳变成了洪夫人,住在上海法租界一幢从日本人接收过来华贵的花园洋房里。两三个月的工夫,尹雪艳便像一株晚开的玉梨花,在上海上流社会的场合中以压倒群芳的姿态绽发起来。
尹雪艳着实有压场的本领。每当盛宴华筵,无论在场的贵人名媛,穿着紫貂,围着火狸,当尹雪艳披着她那件翻领束腰的银狐大氅,像一阵三月的微风,轻盈盈的闪进来时,全场的人都好像给这阵风熏中了一般,总是情不自禁的向她迎过来。尹雪艳在人堆子里,像个冰雪化成的精灵,冷艳逼人,踏着风一般的步子,看得那些绅士以及仕女们的眼睛都一齐冒出火来。这就是尹雪艳:在兆丰夜总会的舞厅里、在兰心剧院的过道上,以及在霞飞路上一幢幢侯门官府的客堂中,一身银白,歪靠在沙发椅上,嘴角一径挂着那流吟吟浅笑,把场合中许多银行界的经理、协理、纱厂的老板及小开,以及一些新贵和他们的夫人们都拘到跟前来。
可是洪处长的八字到底软了些,没能抵得住尹雪艳的重煞。一年丢官,两年破产,到了台北来连个闲职也没捞上。尹雪艳离开洪处长时还算有良心,除了自己的家当外,只带走一个从上海跟来的名厨司及两个苏州娘姨。



尹雪艳的新公馆落在仁爱路四段的高级住宅区里,是一幢崭新的西式洋房,有个十分宽敞的客厅,容得下两三桌酒席。尹雪艳对她的新公馆倒是刻意经营过一番。客厅的家具是一色桃花心红木桌椅。几张老式大靠背的沙发,塞满了黑丝面子鸳鸯戏水的湘绣靠枕,人一坐下去就陷进了一半,倚在柔软的丝枕上,十分舒适。到过尹公馆的人,都称赞尹雪艳的客厅布置妥帖,叫人坐着不肯动身。打麻将有特别设备的麻将间,麻将桌、麻将灯都设计得十分精巧。有些客人喜欢挖花,尹雪艳还特别腾出一间有隔音设备的房间,挖花的客人可以关在里面恣意唱和。冬天有暖炉,夏天有冷气,坐在尹公馆里,很容易忘记外面台北市的阴寒及褥暑。客厅案头的古玩花瓶,四时都供着鲜花。尹雪艳对于花道十分讲究,中山北路的玫瑰花店常年都送来上选的鲜货。整个夏天,尹雪艳的客厅中都细细的透着一股又甜又腻的晚香玉。
尹雪艳的新公馆很快的便成为她旧雨新知的聚会所。老朋友来到时,谈谈老话,大家都有一腔怀古的幽情,想一会儿当年,在尹雪艳面前发发牢骚,好像尹雪艳便是上海百乐门时代永恒的象征,京沪繁华的佐证一般。
“阿媛,看看干爹的头发都白光喽!依还像枝万年青一式,愈来愈年轻!”
吴经理在上海当过银行的总经理,是百乐门的座上常客,来到台北赋闲,在一家铁工厂挂个顾问的名义。见到尹雪艳,他总爱拉着她半开玩笑而又不免带点自怜的口吻这样说。吴经理的头发确实全白了,而且患着严重的风湿,走起路来,十分蹒跚,眼睛又害沙眼,眼毛倒插,常年淌着眼泪,眼圈已经开始溃烂,露出粉红的肉来。冬天时候,尹雪艳总把客厅里那架电暖炉移到吴经理的脚跟前,亲自奉上一盅铁观音,笑吟吟的说道:
哪里的话,干爹才是老当益壮呢!”
吴经理心中熨帖了,恢复了不少自信,眨着他那烂掉了睫毛的老花眼,在尹公馆里,当众票了一出“坐宫”以苍凉沙哑的嗓子唱出:

我好比浅水龙,
被困在沙滩。

尹雪艳有迷男人的工夫,也有迷女人的功夫。跟尹雪艳结交的那班太太们,打从上海起,就背地数落她。当尹雪艳平步青云时,这起太太们气不忿,说道:凭你怎么爬,左不过是个货腰娘。当尹雪艳的靠山相好遭到厄运的时候,她们就叹气道:命是逃不过的,煞气重的娘儿们到底沾惹不得。可是十几年来这起太太们一个也舍不得离开尹雪艳,到了台北都一窝蜂似的聚到尹雪艳的公馆里,她们不得不承认尹雪艳实在有她惊动人的地方。尹雪艳在台北的鸿翔绸缎庄打得出七五折,在小花园里挑得出最登样的绣花鞋儿,红楼的绍兴戏码,尹雪艳最在行,吴燕丽唱《孟丽君》的时候,尹雪艳可以拿得到免费的前座戏票,论起西门叮的京沪小吃,尹雪艳又是无一不精了。于是这起太太们,由尹雪艳领队,逛西门町、看绍兴戏,坐在三六九里吃桂花汤团,往往把十几年来不如意的事儿一股脑儿抛掉,好像尹雪艳周身都透着上海大千世界荣华的麝香一般,熏得这起往事沧桑的中年妇人都进入半醉的状态,而不由自主都津津乐道起上海五香斋的蟹黄面来。这些太太们常常容易闹情绪。尹雪艳对于她们都一一施以广泛的同情,她总耐心的聆听她们的怨艾及委屈,必要时说几句安抚的话,把她们焦躁的脾气一一熨平。
“输呀,输得精光才好呢!反正家里有老牛马垫背,我不输,也有旁人替我输!”
每逢宋太太搓麻将输了钱时就向尹雪艳带着酸意的抱怨道。宋太太在台湾得了妇女更年期的痴肥症,体重暴增到一百八十多磅,形态十分臃肿,走多了路,会犯气喘。宋太太的心酸话较多,因为她先生宋协理有了外遇,对她颇为冷落,而且对方又是一个身段苗条的小酒女。十几年前宋太太在上海的社交场合出过一阵风头,因此她对以往的日子特别向往。尹雪艳自然是宋太太倾诉衷肠的适当人选,因为只有她才能体会宋太太那种今昔之感。有时讲到伤心处,宋太太会禁不住掩面而泣。
“宋家阿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谁又能保得住一辈子享荣华,受富贵呢?”
于是尹雪艳便递过热毛巾给宋太太揩面,怜悯的劝说道。宋太太不肯认命,总要抽抽搭搭的怨怼一番:
“我就不信我的命又要比别人差些!像依吧,尹家妹妹,依一辈子是不必发愁的,自然有人会来帮衬侬。”



尹雪艳确实不必发愁,尹公馆门前的车马从来也未曾断过。老朋友固然把尹公馆当做世外桃源,一般新知也在尹公馆找到别处稀有的吸引力。尹雪艳公馆一向维持它的气派。尹雪艳从来不肯把它降低于上海霞飞路的排场。出入的人士,纵然有些是过了时的,但是他们有他们的身份,有他们的派头,因此一进到尹公馆,大家都觉得自己重要。即使是十几年前作废了的头衔,经过尹雪艳娇声亲切的称呼起来,也如同受过诰封一般,心理上恢复了不少的优越感。至于一般新知,尹公馆更是建立社交的好所在了。
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尹雪艳本身。尹雪艳是一个最称职的主人。每一位客人,不分尊卑老幼,她都招呼得妥妥帖帖。一进到尹公馆,坐在客厅中那些铺满黑丝面椅垫的沙发上,大家都有一种宾至如归,乐不思蜀的亲切之感,因此,做会总在尹公馆开标,请生日酒总在尹公馆开席,即使没有名堂的日子,大家也立一个名目,凑到尹公馆成一个牌局。一年里,倒有大半的日子,尹公馆里总是高朋满座。
尹雪艳本人极少下场,逢到这些日期,她总预先替客人们安排好牌局;有时两桌,有时三桌。她对每位客人的牌品及癖性都摸得清清楚楚,因此牌搭子总配得十分理想,从来没有伤过和气。尹雪艳本人督导着两个头干脸净的苏州娘姨在旁边招呼着。午点是宁波年糕或者湖州粽子。晚饭是尹公馆上海名厨的京沪小菜:金银腿、贵妃鸡、炝虾。醉蟹——尹雪艳亲自设计了一个转动的菜牌,天天转出一桌桌精致的筵席来。到了下半夜,两个娘姨便捧上雪白喷了明星花露水的冰面中,让大战方酣的客人们揩面醒脑,然后便是一碗鸡汤银丝面作了夜宵。客人们掷下的桌面十分慷慨,每次总上两三千。赢了钱的客人固然值得兴奋,即使输了钱的客人也是心甘情愿。在尹公馆里吃了玩了,未了还由尹雪艳差人叫好计程车,一一送回家去。
当牌局进展激烈的当儿,尹雪艳便换上轻装、周旋在几个牌桌之间,踏着她那风一般的步子,轻盈盈的来回巡视着,像个通身银白的女祭司,替那些作战的人们祈祷和祭祀。
“阿媛,干爹又快输脱底喽!”
每到败北阶段,吴经理就眨着他那烂掉了睫毛的眼睛,向尹雪艳发出讨救的哀号。
“还早呢,干爹,下四圈就该你摸清一色了。”
尹雪艳把个黑丝椅垫枕到吴经理害了风湿症的背脊上,怜恤的安慰着这个命运乖谬的老人。
“尹小姐,你是看到的。今晚我可没打错一张牌,手气就那么背!”
女客人那边也经常向尹雪艳发出乞怜的呼吁,有时宋太太输急了,也顾不得身份,就抓起两颗骰子啐道:
“呸!呸!呸!勿要面孔的东西,看你霉到啥个辰光!”
尹雪艳也照例过去,用着充满同情的语调,安抚她们一番。这个时候,尹雪艳的话就如同神谕一般令人敬畏。在麻将桌上,一个人的命运往往不受控制,客人们都讨尹雪艳的口采来恢复信心及加强斗志。尹雪艳站在一旁,叼着金嘴子的三个九,徐徐的喷着烟圈,以悲天悯人的眼光看着她这一群得意的、失意的、老年的、壮年的、曾经叱咤风云的、曾经风华绝代的客人们,狂热的互相厮杀,互相宰割。



新来的客人中,有一位叫徐壮图的中年男士,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生;生得品貌堂堂,高高的个儿,结实的身体,穿着剪裁合度的西装,显得分外英挺。徐壮图是个台北市新兴的实业巨子,随着台北市的工业化,许多大企业应运而生,徐壮图头脑灵活,具有丰富的现代化工商管理的知识,才是四十出头,便出任一家大水泥公司的经理。徐壮图有位贤慧的太太及两个可爱的孩子。家庭美满,事业充满前途,徐壮图成为一个雄心勃勃的企业家。
徐壮图第一次进入尹公馆是在一个庆生酒会上。尹雪艳替吴经理做六十大寿,徐壮图是吴经理的外甥,也就随着吴经理来到尹雪艳的公馆。
那天尹雪艳着实装饰了一番,穿着一袭月白短袖的织锦旗袍,襟上一排香妃色的大盘扣;脚上也是月白缎子的软底绣花鞋,鞋尖却点着两瓣肉色的海棠叶儿。为了讨喜气,尹雪艳破例的在右鬓簪上一朵酒杯大血红的郁金香,而耳朵上却吊着一对寸把长的银坠子。客厅里的寿堂也布置得喜气洋洋。案上全换上才铰下的晚香玉,徐壮图一踏进去,就嗅中一阵沁人脑肺的甜香。
“阿媛,干爹替依带来顶顶入面的一位人客。”吴经理穿着一身崭新的纺绸长衫,佝着背,笑呵呵的把徐壮图介绍给尹雪艳道,然后指着尹雪艳说:
“我这位干小姐呀,实在孝顺不过。我这个老朽三灾五难的还要赶着替我做生日。我忖忖:我现在又不在职,又不问世,这把老骨头大天还要给触霉头的风湿症来折磨。管他折福也罢,今朝我且大模大样的生受了干小姐这场寿酒再讲。我这位外甥,年轻有为,难得放纵一回,今朝也来跟我们这群老朽一道开心开心。阿媛是个最妥当的主人家,我把壮图交把侬,侬好好的招待招待他吧。”
“徐先生是稀客,又是干爹的令戚,自然要跟别人不同一点。”尹雪艳笑吟吟的答道,发上那朵血红的郁金香颤巍巍的抖动着。
徐壮图果然受到尹雪艳特别的款待。在席上,尹雪艳坐在徐壮图旁边一径殷勤的向他劝酒让菜,然后歪向他低声说道:
“徐先生,这道是我们大师傅的拿手,你尝尝,比外面馆子做的如何?”
用完席后,尹雪艳亲自盛上一碗冰冻杏仁豆腐捧给徐壮图,上面却放着两颗鲜红的樱桃。用完席成上牌局的时候,尹雪艳走到徐壮图背后看他打牌。徐壮图的牌张不熟,时常发错张子,才是八圈,已经输掉一半筹码。有一轮,徐壮图正当发出一张梅花五筒的时候,突然尹雪艳从后面欠过身伸出她那细巧的手把徐壮图的手背按住说道:
“徐先生,这张牌是打不得的。”
那一盘徐壮图便和了一副“满园花”,一下子就把输出去的筹码赢回了大半。客人中有一个开玩笑抗议道:
“尹小姐,你怎么不来替我也点点张子,瞧瞧我也输光啦。”
“人家徐先生头一趟到我们家,当然不好意思让他吃了亏回去的喽。”徐壮图回头看到尹雪艳正朝着他满面堆着笑容,一对银耳坠子吊在她乌黑的发脚下来回的浪荡着。
客厅中的晚香玉到了半夜,吐出一蓬蓬的浓香来。席间徐壮图喝了不少热花雕,加上牌桌上和了那盘“满园花”的亢奋,临走时他已经有些微醺的感觉了。
“尹小姐,全得你的指教,要不然今晚的麻将一定全盘败北了。”
尹雪艳送徐壮图出大门时,徐壮图感激的对尹雪艳说道。尹雪艳站在门框里,一身白色的衣衫,双手合抱在胸前,像一尊观世音,朝着徐壮图笑吟吟的答道:
“哪里的话,隔日徐先生来白相,我们再一道研究研究麻将经。”
隔了两日,果然徐壮图又来到了尹公馆,向尹雪艳讨教麻将的诀窍。



徐壮图太太坐在家中的藤椅上,呆望着大门,两腮一天天消瘦,眼睛凹成了两个深坑。
当徐太太的干妈吴家阿婆来探望她的时候,她牵着徐太太的手失惊叫道:
“嗳呀,我的干小姐,才是个把月没见着,怎么你就瘦脱了形?”
吴家阿婆是一个六十来岁的妇人,硕壮的身体,没有半根白发,一双放大的小脚,仍旧行走如飞。吴家阿婆曾经上四川青城山去听过道,拜了上面白云观里一位道行高深的法师做师父。这位老法师因为看上吴家阿婆天生异禀,飞升时便把衣钵传了给她。吴家阿婆在台北家中设了一个法堂,中央供着她老师父的神像。神像下面悬着八尺见方黄绫一幅。据吴家阿婆说,她老师父常在这幅黄绫上显灵,向她授予机宜,因此吴家阿婆可以预卜凶吉,消灾除祸。吴家阿婆的信徒颇众,大多是中年妇女,有些颇有社会地位。经济环境不虞匮乏,这些太太们的心灵难免感到空虚。于是每月初一十五,她们便停止一天麻将,或者标会的聚会,成群结队来到吴家阿婆的法堂上,虔诚的念经叩拜,布施散财,救济贫困,以求自身或家人的安宁。有些有疑难大症,有些有家庭纠纷,吴家阿婆一律慷慨施以许诺,答应在老法师灵前替她们祈求神助。
“我的太太,我看你的气色竟是不好呢!”吴家阿婆仔细端详了徐太太一番,摇头叹息。徐太太低首俯面忍不住伤心哭泣,向吴家阿婆道出了衷肠话来。
“亲妈,你老人家是看到的,”徐太太流着泪断断续续的诉说道,“我们徐先生和我结婚这么久,别说破脸,连句重话都向来没有过。我们徐先生是个争强好胜的人。他一向都这么说:‘男人的心五分倒有三分应该放在事业上。’来台湾熬了这十来年,好不容易盼着他们水泥公司发达起来,他才出了头,我看他每天为公事在外面忙着应酬,我心里只有暗暗着急。事业不事业倒在其次,求祈他身体康宁,我们母子再苦些也是情愿的。谁知道打上月起,我们徐先生竟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经常两晚三晚不回家。我问一声,他就摔碗砸筷,脾气暴得了不得。前天连两个孩子都挨了一顿狠打。有人传话给我听,说是我们徐先生外面有了人,而且人家还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亲妈,我这个本本分分的人哪里经过这些事情?人还撑得住不走样?”
“干小姐,”吴家阿婆拍了一下巴掌说道:“你不提呢,我也就不说了。你晓得我是最怕兜揽是非的人。你叫了我声亲妈,我当然也就向着你些。你知道那个胖婆儿宋太太呀,她先生宋协理搞上个什么‘五月花’的小酒女。她跑到我那里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要我替她求求老师父。我拿她先生的八字来一算,果然冲犯了东西。宋太大在老师父灵前许了重愿,我替她念了十二本经。现在她男人不是乖乖的回去了?后来我就劝宋太太:‘整天少和那些狐狸精似的女人穷混,念经做善事要紧!’宋太太就一五一十的把你们徐先生的事情源源本本数了给我听。那个尹雪艳呀,你以为她是个什么好东西?她没有两下,就能笼得住这些人?连你们徐先生那么个正人君子她都有本事抓得牢。这种事情历史上是有的:褒姒、姐己、飞燕、太真——这起祸水!你以为都是真人吗?妖孽!凡是到了乱世,这些妖孽都纷纷下凡,扰乱人间。那个尹雪艳还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变的呢!我看你呀,总得变个法儿替你们徐先生消了这场灾难才好。”
“亲妈,”徐太太忍不住又哭了起来,“你晓得我们徐先生不是那种没有良心的男人。每次他在外面逗留了回来,他嘴里虽然不说,我晓得他心里是过意不去的。有时他一个人闷坐着猛抽烟,头筋叠暴起来,样子真唬人。我又不敢去劝解他,只有干着急。这几天他更是着了魔一般,回来嚷着说公司里人人都寻他晦气。他和那些工人也使脾气,昨天还把人家开除了几个。我劝他说犯不着和那些粗人计较,他连我也喝斥了一顿。他的行径反常得很,看着不像,真不由得不叫人担心哪!”
“就是说呀!”吴家阿婆点头说道,“怕是你们徐先生也犯着了什么吧?你且把他的八字递给我,回去我替他测一测。”
徐太太把徐壮图的八字抄给了吴家阿婆说道:
“亲妈,全托你老人家的福了。”
“放心,”吴家阿婆临走时说道,“我们老师父最是法力无边,能够替人排难解厄的。”
然而老师父的法力并没有能够拯救徐壮图。有一天,正当徐壮图向一个工人拍起桌子喝骂的时候。那个工人突然发了狂,一把扁钻从徐壮图前胸刺穿到后背。



徐壮图的治丧委员会吴经理当了总干事。因为连日奔忙,风湿又弄翻了,他在极乐殡仪馆穿出穿进的时候,一径拄着拐杖,十分蹒跚。开吊的那一天,灵堂就设在殡仪馆里。一时亲朋好友的花圈丧幛白簇簇的一直排到殡仪馆的门口来。水泥公司同仁挽的却是“痛失英才”四个大字。来祭吊的人从早上九点钟起开始络绎不绝。徐太太早已哭成了痴人,一身麻衣丧服带着两个孩子,跪在灵前答谢。吴家阿婆却率领了十二个道士,身着法衣,手执拂尘,在灵堂后面的法坛打解冤法业醮。此外并有僧尼十数人在念经超度,拜大悲忏。
正午的时候,来祭吊的人早挤满了一堂,正当众人熙攘之际,突然人群里起了一阵骚动,接着全堂静寂下来,一片肃穆。原来尹雪艳不知什么时候却像一阵风一般的闪了进来。尹雪艳仍旧一身素白打扮,脸上未施脂粉,轻盈盈的走到管事台前,不慌不忙的提起毛笔,在签名簿上一挥而就的签上了名,然后款款的步到灵堂中央,客人们都倏地分开两边,让尹雪艳走到灵台跟前,尹雪艳凝着神,敛着容,朝着徐壮图的遗像深深的鞠了三鞠躬。这时在场的亲友大家都呆如木鸡。有些显得惊讶,有些却是忿愤,也有些满脸惶惑,可是大家都好似被一股潜力镇住了,未敢轻举妄动。这次徐壮图的惨死,徐太太那一边有些亲戚迁怒于尹雪艳,他们都没有料到尹雪艳居然有这个胆识闯进徐家的灵堂来。场合过分紧张突兀,一时大家都有点手足无措。尹雪艳行完礼后,却走到徐太太面前,伸出手抚摸了一下两个孩子的头,然后庄重的和徐太太握了一握手。正当众人面面相觑的当儿,尹雪艳却踏着她那轻盈盈的步子走出了极乐殡仪馆。一时灵堂里一阵大乱,徐太太突然跪倒在地,昏厥了过去,吴家阿婆赶紧丢掉拂尘,抢身过去,将徐太太抱到后堂去。
当晚,尹雪艳的公馆里又成上了牌局,有些牌搭子是白天在徐壮图祭悼会后约好的,吴经理又带了两位新客人来。一位是南国纺织厂新上任的余经理;另一位是大华企业公司的周董事长。这晚吴经理的手气却出了奇迹,一连串的在和满贯。吴经理不停地笑着叫着,眼泪从他烂掉了睫毛的血红眼圈一滴滴淌落下来。到了第二十圈,有一盘吴经理突然双手乱舞大叫起来:
“阿媛,决来!快来!‘四喜临门’!这真是百年难见的怪牌。东、南、西,北——全齐了,外带自摸双!人家说和了大四喜,兆头不祥。我倒楣了一辈子,和了这副怪牌,从此否极泰来。阿媛,阿媛,依看看这副牌可爱不可爱?有趣不有趣?”
吴经理喊着笑着把麻将撒满了一桌子。尹雪艳站到吴经理身边,轻轻的按着吴经理的肩膀,笑吟吟的说道:
“干爹,快打起精神多和两盘。回头赢了余经理及周董事长他们的钱,我来吃你的红!”
一九六五年《现代文学》第二十四期

❷ 永远的尹雪艳的发布会信息

2012年12月19日下午2:30,两岸三地文化戏剧精英共同打造的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举办了首场新闻发布会。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携该剧男主角胡歌出席了发布会。这是白先勇首度授权改编《永远的尹雪艳》,之所以“严防死守”数十年,全因着“尹雪艳”在白先勇心目中不可取代的地位,白先勇笑说:“尹雪艳就如同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投射,永远不老,她有着上海独有的精致内敛和低调富丽。”终愿“放权”,白先勇坦言是冲着导演徐俊提出的“沪语话剧”四字:“有上海的文化和精致才能孕育出尹雪艳这样的人物,尹雪艳说上海话就对了!”《永远的尹雪艳》是白先勇的代表作《台北人》系列小说中的第一篇,反映了上世纪中叶至今沧桑变迁。自问世以来,尹雪艳这个虚构的小说人物也一直以其栩栩如生的绝世形象树立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可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尹雪艳”。该剧于2013年5月4日隆重献演上海文化广场,并拉开为期18场的第一轮演出序幕。 尹雪艳尚未亮出庐山真面目,但在篇幅不长的《永远的尹雪艳》中所占笔墨最重的“徐壮图”倒是大方亮相。之所以选中胡歌,导演徐俊笑说既是形象和气质契合,也多少藏着份私心:“回归舞台是胡歌如今的最大愿望,他身上的褪之不去的书生气也正适合徐壮图,于是我们一拍即合。”而胡歌也笑言:“能在阔别舞台八年后获得这样的演出机会,我也是受宠若惊,尤其是能用家乡话表演,对我来说始终考验却也是一偿我这个‘上海小囡’的夙愿。”
据悉,为了尹雪艳这个非凡的女人,徐俊也特别邀请了《花样年华》的服装设计师张叔平来为她量身打造旗袍等服饰,张叔平已经完成了尹雪艳的首件旗袍的设计和制作。徐俊透露道:“现在完成的这件和尹雪艳的气质很相衬,可以说是天上来的一件旗袍。” 继昆曲《牡丹亭》、《玉簪记》后,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再次担纲,将其心中最重要的女人——尹雪艳搬上舞台。2012年12月19日,白先勇携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中扮演徐壮图的男主角胡歌亮相发布会。究竟谁才是这部沪语话剧中的女主角呢?首先要会说上海话,其次看上去要和胡歌年龄相当。最后人选白先勇先生尚在考虑中。

❸ 永远的尹雪艳课文中尹雪艳是个怎样的形象,总结并举例分析

《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的是繁华回忆的象征,她本是上海滩有名的交际花,后来跟随国民党旧部来到了台湾,开了尹公馆。那些从大陆去台湾的落魄的上流社会人物在尹公馆重新聚集,一起回忆着自己辉煌的过去。

她还是冷酷的命运化身,例如尹雪艳总以“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月白缎子的软底绣花鞋”的纯净形象出现,“像个通身银白的女祭司”,给人以苍凉凄美之感。

她像个死神,白先勇坦言,尹雪艳不老的女性形象具有神化的象征意义,她似乎掌握着世间生杀大权,所谓永远不老,实则暗喻“死”之永恒与神秘。

(3)旗袍赤尹精疏棉扩展阅读:

《永远的尹雪艳》的作者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小说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至解放初期,红极一时的舞女尹雪艳和她身边形形色色追求者的故事。尹雪艳是一面镜子,折射出芸芸众生。

一个人物、一个时代,一座城市,它不仅仅只是消逝的过去时光,也有着某种深刻的现代意义。对于老上海,很多人的记忆都停留在夜夜笙歌的百乐门。它像一扇门打开了很多人的回忆,走进了千千万万人们的内心深处。

❹ 关尹子的资料

“关尹子”只是以官代名而已。关是指老子出函关的关,守关的人叫做关令尹,名字叫做喜,所以称为关令尹喜,后人尊称为关尹子。

相传老子看透了当时的形势,知道周天子王治不久,所以离开周西出函关。函关守令尹喜久仰老子大名,所以盛情款留,希求指教。老子为留《道德经》五千言,骑牛西去。

关令尹喜研读老予之学,多有心得体会,发而为文,成《关尹予》一书。然而,兵燹灾难,其书佚失。称之为《文始真经》,乃是道教兴起之后的事情,仿佛《庄子》被称做《南华经》一样。因为庄子被封做南华真人,所以他的著作应该称做《南华经》。

而关尹子被封做了文始真人,所以其书也该称做《文始真经》。所谓“文始”,我们姑且可以理解为文明之始。因为他接受了老子的教诲,从而开发智慧,修证大道,得到成就,正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

今见之《关尹子》,乃是唐宋间人托名之作,系伪书。他的思想片断,保留在《吕氏春秋》、《庄子》中,其主要思想:提出了“常无”“常有”,将“太一”(就是老子所说的道)作为万物的根本;以濡弱谦下作为外在的行为准则,内心空灵虚静,与万物和谐相处;顺应自然,,因势利导,静处平静不杂;不为人先,与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相似。

❺ 《永远的尹雪艳》分析该课文的主题

一、总体看尹雪艳
文章以一句“尹雪艳总也不老”开篇,使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让我们感觉一种“非人化”的境地。接下来写的都是尹雪艳的不变以及她身边人、事、物的变迁“不管人事怎么变迁,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一径那么浅浅地笑着,连眼角儿也不肯皱一下。”使尹雪艳更加带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
尹雪艳的迷人之处也并不单单是她的样貌,更多的在于她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来的神态,也许就是这份神态,令她有不老的传奇吧。虽然她由上海法租界的花园洋房搬到仁爱路的西式洋房,由旧上海百乐门舞厅的红舞女变成洪夫人到最后成为尹公馆的主人公台北上层社会的交际花。即使她的身份不停地变化却一点都不影响她的魅力。而她给我们的感觉并非一个风尘女子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一个社会特殊的贵族。她的一生也有别于一般风尘女子
她总是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浅浅地笑着,使她透露出一种美艳冷酷,清冷阴柔、素雅高洁的气质,但同时她也是一个“死亡天使”,凡粘上她的人都招致了悲惨的下场。王贵生遭下狱枪毙之果。洪处长一年丢官,两年破产,到了台北去连个闲职也没捞上。徐壮图被扁钻刺死了,只有吴经理笑到最后,即使是这样,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还是做了一个伏笔,隐性地描写到,吴经理在赢牌后“喊着笑着把麻将撒满了一桌子”让人看上去,有一种近乎疯狂的感觉。
二、从穿着看人物形象
一个人的穿着,最能体现个人的性格和形象,在本文里,作者一开始用素白的色调来描绘尹雪艳的形象:“她有一身雪白的肌肤”,“在台北仍旧穿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 “一径那么浅浅的笑着,连眼角儿也不肯皱一下”。“一个夏天,她都浑身银白,净扮得了不得。”而在给她干爹吴经理做寿酒时她“着实装饰了一番,穿着一袭月白短袖织绵旗袍,襟上一排香妃色的大盘扣,脚上也是白缎子的软底绣花鞋……而耳上却吊着一对寸把长的银坠子。”即使装饰了一番,却仍以白色为主、。就连她的名字“雪艳”也和这白色连在一起。
这一切的“白”,让尹雪艳看上去,像是对这整个世界一切事物人都只剩下淡漠和对这个世界的默哀,静静地在她的尹公馆继续着她的奢华生活。也让我感觉,这是她对每一个因靠近她而遭受祸害的男人的嘲讽,那些处长、经理们围绕着尹雪艳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争夺和追逐,在他们的鼎盛时期,都占有过尹雪艳,但是最后还是逃不过命运的摆布,丢官破产的厄运又使他们抓不住尹雪艳。从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命运的沧桑变化,似乎总逃不出命运的操控。而尹雪艳,却永远都那么鲜亮,尹公馆永远都高朋满堂,从不被外界的变化而波及到,这使她仿佛有了俯瞰人生的特异功能,让她可以以悲天悯人的眼光去看着她身边人事的无常变换,更加是使她升华到一个“局外人”的层面。
在现代意识中,白色代表纯净、清爽;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多象征凄清、悲哀或丧葬。在尹雪艳的一身“白”融合了两者的本质,尹雪艳穿着一袭白色,带着她八字中的重煞,同时牵扯着那个旧世界的每根神经,走在幻灭的路上。不仅尹雪艳的爱好、装束、打扮是白色的,就连她的名字“雪艳”也和“白”连在一起。这样充分调动了白色调来刻画尹雪艳高雅、冷艳、阴柔的性格特点。当人们读到尹雪艳这三个字时,眼前常会立即化出一个冷飕飕的雪人般的女性形象,直感到冷艳逼人。使尹雪艳这一人物栩栩如生、血肉丰满、个性鲜明。
三、从语言描写上看人物形象
语言是文学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意识所使用地媒介或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所以从作品的语言描写上最能体现一个作品内在特质、人物的形象等。
但是在这篇小说里没有任何关于尹雪艳容貌的具体描述,只知道她应该是曲线柔和、皮肤白皙,眉眼灵动的,总是一身素装,似乎不是那种靓丽惊艳的长相,但是却自有一种超然于众生的迷人风姿,正如文中提到的:“总有一份世人不及的风情。”无论走到哪里都自然的成为人们目光的焦点。从侧面描写,更能突出尹雪艳的特别之处。
全文对尹雪艳的描写所费笔墨不多,却都是很精致的白描,重点在于突出尹雪艳皮肤白的特点,如:“尹雪艳不爱穿红戴绿,天时炎热,一个夏天,她都浑身银白,净扮得不得了”,“当尹雪艳披着她那件翻领束腰的银狐大髦……像个冰雪化成的精灵”等。
另一方面那些生动、形象的人物对话,也让整篇作品充满了现实感,着实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点点滴滴。
就像尹雪艳安慰宋太太时讲到的:“宋家阿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谁又能保得住一辈子享荣华、受富贵呢?”。这里一句“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正正揭示了整个社会的现实状况,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工作状况,都是这个道理,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不可能永远都那么的好,关系总有破裂的一天;而在工作中,也会有升官发财或被贬开除的一天。而这样的种种,每天都会在不同的地方重复上演,不会停息。
在描写到她身边的男人遭遇生活变幻时,又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尹雪艳的个人形象了。如洪处长破产时,尹雪艳“除了自己的家当外只带走了一个从上海跟来的名厨师及两个苏州姨娘”有人说她这样做有情有义,不会“趁火打劫”只拿自己的家当;可是在我看来,她却是无情无义的一个人,洪处长为了她抛妻弃子的,到了困难时期却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而不是留在洪处长的身边。不单单这点,文中很多处都不是直接写尹雪艳的影响力的,就像她去徐壮图葬礼跟徐太太握手后,徐太太突然昏厥,这可以看出尹雪艳个人的魄力所在。
总的来说尹雪艳从上海到台湾,围绕在她旁边的上流社会人物的起起落落,作者都用“白描”手法在向读者展示尹雪艳的生活的同时,也着意体现他作品的特殊风格----历史的兴衰与人生的沧桑

❻ 请问历代尹氏有哪些名人

尹珍(79-162),字道真,东汉牂牁郡毋敛(今贵州省正安县)人,是贵州最早见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问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学者、文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曾任尚书承郎、荆州刺史等职。
尹纬:字景亮。祖籍陇右天水,后秦尚书仆射、清河忠成侯。自幼胸怀大志,但因同族的尹赤追随姚襄,所以苻坚时尹姓都被禁锢不得出仕,直至四十多岁才做了令史小吏。淝水之战后天下动荡,他促使姚苌自立,成为后秦开国元勋。姚苌死后,其子姚兴即位后,尹纬运筹,一举荡平于后秦纠缠多年的苻登,灭亡前秦。
西凉昭武皇后尹夫人(363年~437年),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人,十六国时期杰出的女政治家,大姓尹文之女,曾随父迁居姑藏(今武威)。她秀慧聪颖,才思敏捷,足智多谋,善辩而有志节。初嫁扶风(今陕西泾阳)仕宦马元正,马元正病故后,改嫁李暠,做了李暠的的续弦妻。
尹思贞(640年—716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员,官至工部尚书,以执法公正无私、清廉而著称。
尹洙(1001年—1047年),字师鲁,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北宋散文家,世称河南先生。

❼ 永远的尹雪艳的作品鉴赏

“尹雪艳着实迷人。但谁也没能道出她真正迷人的地方。尹雪艳从来不爱擦胭抹粉,有时最多在嘴唇上点着些似有似无的蜜丝佛陀;尹雪艳也不爱穿红戴绿,天时炎热,一个夏天,她都浑身银白,净扮的了不得……”小说中,白先勇用细腻笔墨描写尹雪艳,她似乎是上海钟灵毓秀的产物。
1979年的《当代》创刊号上,《永远的尹雪艳》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刊登的第一篇台湾小说。直到今天,尹雪艳依然是白先勇笔下最值得分析的人物形象,她总以“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月白缎子的软底绣花鞋”的纯净形象出现,“像个通身银白的女祭司”,给人以苍凉凄美之感。“她像个死神。死神最有魅力,因为每个人都要投到她的怀抱里,向她投降。我的朋友欧阳子分析尹雪艳,分析白色,分析得非常好。她是精灵,是天上的人,和周围的人不一样。”白先勇坦言,尹雪艳不老的女性形象具有神化的象征意义,她似乎掌握着世间生杀大权,所谓永远不老,实则暗喻“死”之永恒与神秘。
尹雪艳的身边总是有许多男人,王贵生为了她,犯上官商勾结的重罪,下狱枪毙。而洪处长将她带入上流社会,让她像一朵白璧无瑕的玉梨花,在上海上流社会的场合中以压倒群芳的姿态绽发。最后徐壮图则是间接的因为她的煞气,被工人刺死。这些都是尹雪艳被其他女人忌妒的地方,偏偏她又能够引发那些富太太的思古幽情,令人错觉,还在那一年,在上海的荣华富贵。

与旗袍赤尹精疏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宝宝衣是怎样织的 浏览:710
童装销售员职责 浏览:203
审车后发动机皮带异响 浏览:864
朵夕品牌是女装吗 浏览:796
新裤子如何洗 浏览:414
男装潮牌运动裤修身型 浏览:164
中老年冬季帽子批发厂家 浏览:694
旗袍属于哪个省 浏览:53
怎样安装皮带技术措施 浏览:179
儿童人造棉睡衣的式样 浏览:642
制服换装时间 浏览:688
童装如何做吸引客流 浏览:156
什么的裤子好看吗 浏览:575
大众凌渡正时皮带多少公里 浏览:966
2013女士格子衬衫图片 浏览:71
长版衬衫如何搭配图片 浏览:54
牛仔裤羊羔绒搭配图片 浏览:141
白色羽绒衣搭配裤子 浏览:985
斐乐童装分几个系列 浏览:667
最贵的户外男装品牌 浏览: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