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空中乘务员的制服
制服是作为一种职业识别的专用服装,初期空勤制服是根据耐用度、实用性及以激发旅客向心力而设计的,也有礼服之类的,或许由于早期民航多带有空军背景的延伸;空勤制服都具有浓厚空军军装的特征;都是灰暗色,如 头帽、外套、裙装多是直线剪裁同时附有铜扣及袖口军衔缝条。许多设计也分有冬装及夏装两种,以颜色和布料材质做区分。
随着空姐角色的演进发展;许多航空公司开始了解到自家空姐形象的公众价值,在1930年代末、1940年代初开始加入了更多女性化的线条剪裁以及颜色的选择;往后更常委由知名品牌设计师制作;付予空服人员一种尊荣与秩序统一的专业形象。
1960到1970年代初出现许多充满未来感的设计;每次的更换都能成为媒体的焦点。空服人员大都被期许具有更高水平的整洁度与装扮;在穿着制服的期间有不允许展露刺青的规定;这是航空公司为了能给予旅客更正面的形象要求。
部分航空公司的女性空服员会穿着具有民俗特色的制服,如泰国国际航空、嘉鲁达印尼航空、马来西亚航空和新加坡航空的东南亚风格服装,以及中华航空使用的旗袍制服;而部分伊斯兰国家的航空公司,如文莱皇家航空、海湾航空、阿联酋航空、伊朗航空、埃及航空与沙特阿拉伯航空,为遵守伊斯兰教义,女性空服员得依照教义需求配戴面纱。
一部分的廉价航空业者,在制服要求上就比传统航空公司来得随性;如韩国真航空、新加坡酷航与日本乐桃航空等,该公司班机上的空服员穿着制式Polo衫。
② 作为中国第一个空中楼阁 ,为何成为国内“未解之谜”
作为中国第一的“空中楼阁”悬空寺,被称为世界上最为危险的十大建筑之一,它历经了千年的时间,在悬崖的之腰处,就算经过了地震也从此屹立不倒,每个人看到都叹为惊止。直到现在专家们也弄不明白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的将它建在此处,也弄不明白经过一千多年还如此的坚固耐用。
悬空寺经历过许多个朝代,令无数的文人墨客无不为之神往。而当年的悬空寺是处在地震经常发作的地方,但是就算如此,悬空寺经过一千五百多年还稳稳的保存到了现在。悬空寺经过战乱、天灾和多次的修葺,历经了时代的变迁,星月沉浮,仍然牢牢的矗立在这里,留给人们的是许多未解之谜。
③ 中国最早的制服
我认为,中国最早的制服应该就是朝廷中官员所穿的衣服了吧。从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商朝时,纣王他们的衣服就应该是制服了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④ 中国国航空乘制服和机型的发展史
中国国航飞机发展史如下:
1909年9月21日 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由冯如制造并驾驶在美国的奥克兰市郊区试飞成功。
1910年8月 清政府拨款委任留日归来的刘佐成、李宝浚在北京南苑修建厂棚制造飞机。并利用南苑驻军操场修建了中国第一个机场。
1913年9月 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成立。秦国镛任校长。
192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条民用航线——京沪航线京津段试飞成功。于5月8日投入运营。
1920年5月1日 中国第一个出版的航空期刊《航空》杂志创刊。
1920年5月1日 中国最早的民间航空团体,中华航空协会在北京成立。汪大燮任会长。曾主办《御风》半月刊。
1922年3月31日 直系军阀为其“京汉航空线筹备处”作宣传,在保定举办空中游览,一架享德利·佩治型旅客机失事,机上14人全部遇难。这是中国民航首次事故。
1927年1月1日 广东航空学校第2期学员毕业,飞行教官丁纪徐在该期毕业典礼上进行了空中跳伞表演,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空中跳伞者。
1928年10月10日 中国第一所民办航空学校——厦门民用航空学校成立。
1929年6月6日 中国航空协会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开设航空陈列室,有模型、图片以及飞机实物展出。这是中国首次举办航空展览。
1936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的风洞在清华大学进行首次开车运转试验。
1950年6月19日 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4混成旅在南京成立,聂凤智兼旅长。下辖2个歼击团、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
1951年4月18日 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在沈阳成立,段子俊任局长。
1954年7月25日 南昌飞机厂试制雅克-18(初教-5)型教练机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
1956年9月8日 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米格-17Ф型(歼-5),并获批准批量生产。
1958年2月18日 海军航空兵部队在山东诸城上空击落国民党空军RB-57A型主空侦察机1架。
1958年7月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教-1型喷气式教练机在沈阳首飞成功。
1959年9月30日 由沈阳飞机厂制造的米格-19(歼-6)歼击机首飞成功。
1962年9月9日 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在南昌首次击落国民党空军U-2型高空侦察机飞机1架。
1964年2月20日 中国航空学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学会章程。沈元任理事长。该会出版的刊物有《航空学报》、《航空知识》。
1964年4月11月 由株洲航空发动机厂试制的霹雳-1型空空导弹定型并投入批生产。
1964年9月 轰-5型飞机在哈尔滨飞机厂试制成功。1967年4月投入批生产。
1966年1月17日 国产歼-7型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并于12月28日定型投入批生产。
1971年9月13日 林彪等人仓皇登上停放在山海关机场的空军一架三叉戟型飞机,强行起飞外逃,后坠毁于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上人员全部摔死。
1979年12月 新中国自行研制的歼-8型高空高速歼击机设计定型。翌年12月交付空军试用,1981年开始装备空军部队。
1980年4月8日 由空空导弹研究所和株洲发动机厂承制的“霹雳”-3型空空导弹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
1983年8月23日 新中国第一个热气球在河南安阳首次自由飞成功,飞行员为刘连成、郝东山、宋茂森。
1984年6月12日 沈阳飞机公司试制的高性能歼击机歼-8Ⅱ型飞机由试飞员曲学仁驾驶首飞成功。
1986年2月18日 新中国第一艘热气飞艇“蜜蜂6号”在北京航空学院试飞成功。
1992年1月16日 国产直-9型直升机首飞成功。
固定翼飞机或定翼机(Fixed-wing aeroplane),常简称为飞机(英文:aeroplane),是指由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它是固定翼航空器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另一种固定翼航空器是滑翔机。飞机按照其使用的发动机类型又可被分为喷气飞机和螺旋桨飞机。1923年7月30日,中国第一架双层螺旋桨敞盖飞机由广东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
⑤ 中国第一位空中小姐出现与那年
据记载,产生于1938年。
1929年,由美国寇蒂斯·赖特飞机公司与中国国民政府合作,成立了民国第一个家民航公司——中国航空公司(简称中航),但那时的飞机上还没有空姐。
旧时中国的空姐招聘条件相当严格。据当时《申报》记载欧亚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的前身)1937年首次招聘空姐的条件是:年龄20—25岁之间、体貌端正、身高1.5米—1.7米之间、体重40—59公斤,能讲国语、粤语、英语,并能读写中英文字。
世界上最早的空中服务员出现在1930年,这位名叫埃伦·切奇的25岁护士被美国联合航空聘用在飞机上照顾乘客。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空中服务员主要是女性,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男性加入到空中服务员的行列。由于空中服务员对女性的外表很重视,所以美丽程度也是能否成为空中服务员的条件之一。
⑥ 谁知道中国最早的警察的制服是什么样子的
和部队衣服一样,那会儿叫公安部队,就是胳膊上和胸前多一个标志。后来才有了自己的制服,以前的纪录片上看到过,黑白的也看不出什么颜色,反正是没有军装颜色深。
⑦ 空姐制服的相关历史
空姐制服:从性感到典雅
齐膝长筒靴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因为那个年代特别注重美腿。再搭配上热裤,这样的绝配估计是没有任何制服能够媲美的,这种制服当时受到了大众以及西南航空公司的追捧,风靡一时。
当时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座右铭就是“性感才是最卖座的”,空姐们的穿着也相当符合这个座右铭,是众所周知的“爱的航班”。西南航空公司曾经一度抵制雇用男性空乘人员,直到1980年打输了一件集体诉讼案才开始雇用男性空乘人员。
由于当时的社会越来越适应裸露的性感,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康多尔航空公司,空姐的制服往往都是无袖的。
20世纪80年代起性感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高雅、专业的美。
国内叫空姐,国外变“空婶”
对于国内外航空公司的航班都坐过的人来说,普遍会有一种感觉:国内的空姐普遍年轻漂亮,而国外的空姐,特别是欧美国家的空姐,很多只能称作“空婶”。
实际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空姐的地位近乎于明星:身材苗条匀称,穿着定身制作的制服,戴着白色帽子和白色手套,在众人的注目下昂首阔步走上飞机。连她们的私生活也备受关注。1958年,100人只有3至5人能够受聘。这意味着在空中提供服务比进哈佛大学更难,哈佛大学录取率为15%。
不过,随着国外航空业的发展,飞机早已成为一种极其普通的交通工具。国外的空姐已不再是吸引旅客的“招牌”。因此,在空姐的选择上,国外航空公司显得比较务实,不再局限于年轻貌美的空姐。航空公司认为年纪大点的空姐更能为旅客带来“恰当”的服务。
而在国内,航空业发展的时间相对短暂,虽然现在国内空乘这一职业已经不像多年前那样被人认为是很高档的,但冲着相对殷实的待遇,还是有很多人趋之若鹜,供大于求必定使甄选条件不断加码。国内空姐多貌美便不足为奇。
⑧ 建国以来几个时期的警察制服的区别,今天可算是知道了
人民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警服是警察的专业制服,在人们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公信力,同时也代表着国家的强制力。刑法第279条就规定了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其中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将从重处罚。一般来说,冒充警察最多的方式就是穿警服了。让我们来看一看中国的警服的变迁史吧。
第一,1950年时期的统一制服。全国解放时期国内并没有统一的警服样式,后来,1950年公安部向各地下发统一制服的通知,并明确了样式,被称为"50式警服",并分为警察服和干部服。
但近年法院的制服再次大变样,公安机关的警服很可能也要随着时代变化和潮流改变进行新一轮的改革了,让我们拭目以待。
⑨ 为制服新中国第一悍匪,调动7辆坦克,4辆装甲车,16门迫击炮,他是谁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警世名言一直提醒着每个人,但是一到关键时刻,往往就会出现各种岔子,在40年前,就因为枪械装备不良,导致一场警匪大战,而且还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警匪战役。
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经过上级同意,立刻调动了4辆装甲车,7辆坦克,11门榴弹炮,16门迫击炮,同时调动了驻守柴河大桥部队进行增援,这支部队赶到了后,将两大歹徒双双击毙。
这场战役,也是给全国提醒,我国为防止类似的案件发生,立刻加强的枪械管理,并且淘汰了老旧的枪械,在人们危难之时,这些人民子弟兵不畏牺牲,战斗在第一线,他们才是最值得铭记的人。
举报/反馈
⑩ 中国第一位空中小姐出现于多少年
1935年
资料来源:
2010年11月上旬的一天,一个越洋电话打进了位于上海汇川路88弄的一幢居民楼内。
电话那端,传来一个苍凉但是清晰的声音:
“小秦呀,你问的那个问题,我回忆了一下,是这样的——”
电话这端,被称为小秦的是一位87岁的老人,他操着上海话连忙回答:
“老陈呀,请等一等,阿拉拿支笔记一下。”
来电话的,是定居在美国旧金山原中航的飞行员陈文宽。他1932年进中航开始飞行,今年已经96岁高龄。接电话的,也是原中航的飞行员,后参加1949年11月9日“两航”起义北飞行动的机长秦永堂。秦永堂比陈文宽小9岁,晚进中航11年,因此,陈文宽完全有资格喊秦永堂为“小秦”。
几天前,秦永堂将电话打到旧金山,问了陈文宽这么几个问题:中国的第一个空姐是谁?诞生在哪一年?属于哪一家航空公司?大体上有多少人?陈文宽答应好好回忆一下。
陈文宽告诉秦永堂:中航,他记忆中是1935年开始有的空中侍应生,是男的担任。在只有14个客座的DC-2飞机上,每架飞机配备1名男侍应生。大概半年之后,空中侍应生就改为女的担任了,空姐也就出现了。
陈文宽还告诉秦永堂:中航有一名空姐叫李月娓,现定居在美国波特兰,今年91岁了。她1943年至1945年在重庆至印度加尔各答的航班上做空姐,1946年以后停飞。她是中航的第十一位空姐。
据1948年进入中航当空姐,后来参加“两航”起义回大陆,现在美国定居的张维霞2010年7月回忆,中航最早的空姐是E.Lan,Betty Ho,R.Chuk,Alice Dung。那时由于美国人在中航占据统治地位,机长全部是美国人,因此,中国人说英语,取英文名字是常态惯例,而中文名字反倒被忽略了。至于时间,张维霞并没有说清楚。
“空中小姐”这一称谓,是抗战胜利后中航招收的第一批空中服务员培训期间,有一家上海著名大报的记者进行了采访并为她们在停机坪上一架改装为客机的C-46型飞机机舱内照了相,见报时这位记者为Air Hostess 首创了一个中文名称“空中小姐”。从此,这一称谓不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