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旗袍的袖长、衣长大大的缩短,腰身也更为合体。
旗袍的领:既大众又经典,它身上有着强大的包容性,这种领型基本不挑脸型,大部分女性都能驾驭。
❷ 旗袍的花纹样式都哪些
先说说样式吧。大体的就两样,正宗的和改良性的。
至于花纹,多得不计其数
❸ 日常穿旗袍的时候如何选择外搭
马上就到秋季啦,丝绸旗袍百搭法则!气质温柔:针织开衫、披肩。针织开衫或披肩,是旗袍的经典。宽松的开衫适合性格温柔的女性。旗袍搭配披肩风格多样,流苏披肩衬托旗袍更有韵味。
潮酷夹克:深色系的夹克,和古韵旗袍有一很好的互补效果,而且有风格的同时不会显得突兀。
风衣、毛呢大衣:旗袍搭配简单经典的风衣,有保暖效果之外还可以很好的修饰身形。薄款毛呢大衣穿搭时选择旗袍的相近色,内外深浅不一有层次感。综上,旗袍定制还是要选择高端的品牌,韦小宝丝绸品牌就比较符合。
❹ 旗袍经典元素有哪些
1、领型:一般领、水滴领、竹叶领、马蹄领、无领、凤仙领等等。这可是选择款式的第一步,设计师会根据您的脸型去建议您选择什么款式的领型。
▲
2、袖型:从长袖到半袖,到后来干脆砍掉袖子,直接裸露出手臂,是旗袍袖型变化的一个过程。也可不完全裸露,裸露的尺寸则用来修饰你的手臂线条。
▲
3、开衩:开衩的长短,与腿部的裸露程度不仅以年龄来区分,同样也可以诠释一种开放的性感。同时,开衩放在前襟的传统款式,会显得很更为隆重,一般选择比较庄重的大场合穿着。
▲
4、开襟:包括斜襟、中开襟、半圆开襟等等。
▲
5、摆型:下摆的长短从膝下发展到大腿上几公分,也是依据年龄来划分。然而,前短后长、下摆呈现弧线的优美鱼尾形摆裙,也会为旗袍增加隆重感。
▲
6、扣子:这可是足够体现旗袍美感与个性的最好细节,一字扣、凤尾扣、琵琶扣、蝴蝶扣等,以及一些珠宝制成的扣子都将体现出不同的气质。将扣子与领型,与花纹的完美搭配都将显示旗袍的价值以及设计师的个人心思。
❺ 旗袍的特色
旗袍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它的存在与发展是在特定的文化因素与社会环境下完成的,对旗袍的这种人文因素的研究能使我们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以此作为我们改良现代生活方式(特别是现代服饰)的基础。
其中旗袍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服饰,风行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代也是众多女性推崇的对象。它不但轻便适体,而且能充分的体现女性优美的身姿和流畅的线条.作为中国女人独有的福音,旗袍的设计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情趣爱好的演变而变化的,在个过程中,强调民族因素成了人们首先要把握的重点。 旗袍穿着特色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旗袍穿着特色
旗袍的特征
现代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收腰,无袖或短袖等。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旗袍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多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旗袍样式分类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直襟旗袍礼服——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方襟旗袍礼服——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脸形穿着。
❻ 旗袍开叉处怎么包边
包边方法如下:
一、裁剪包边条,包边条可自行裁剪或购买裁剪好的。裁剪宽度为2.5~4cm的包边条,长度按照所要包边部位的长度来设定。
以上是旗袍开叉处的包边方法,分享一个包边条的正反面都没有明线的技巧,将包边条的正面与面料正面相对,缝合0.5cm,包边条折向面料反面,手针暗缝,此方法正反两面都看不到线迹。
此方法用于包边工艺的部位非常广,多见于旗袍等中式服装款式,如袖口、领口、开叉、下摆等很多边缘部位的处理。
❼ 无袖旗袍与有袖旗袍那款大气
如果你的手臂粗的话最好还是选有袖子的。
1. 旗袍个人觉得还是定制比较好,不像其他衣服大一点小一点都没关系,不合身容易影响整体风韵,楼主若要性价比高,可以去上海南外滩面料市场的凤和祥看看,各种款式和面料,几百到一两千都有,而且是面料市场,逛逛了解下行情都不错的
❽ 我国的旗袍最早出自哪个朝代
旗袍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开来,盛行于三四十年代。当时的上海是贵妇、交际花的福地,她们热衷于奢华的社交生活并追赶时髦,带领着旗袍的流行风尚。
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因此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时装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8)旗袍赤典包袖扩展阅读:
旗袍文化全面的复苏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西方设计师逐渐发现旗袍的魅力并开始对其进行设计,一时间旗袍热层出不穷,并成为中国、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
随着旗袍的材质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产生新的特色,不同质地的面料制成的旗袍具有不同的风格韵味,丝绸作为我国传统面料,所做出的旗袍高贵、华丽,深受女性喜爱。棉布作为旗袍的常用面料,它的舒适感、以及低廉的价格被广泛群众所接受。
毛料制作的旗袍现在较为少见,但由于毛料天然的纤维成分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且制作的旗袍更为挺括、不沾身、光泽柔美,能表现出女性的知性美。
❾ 旗袍用什么面料的比较好
一般来说女性穿旗袍都是在夏季,夏季天气炎热,所以建议在夏季选择透气性好,又不易发生褶皱的布料做成的旗袍,像纯棉印花细布、印花府绸、色织府绸、都是很好的旗袍面料。如果是选春季穿的旗袍的话,建议你选择化纤或混纺织品,如各种闪光绸、涤丝绸、以及各种薄型花呢等织物做成的旗袍。
❿ 旗袍袖子历史的演变
清朝男人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
旗袍是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说到传统,人们总要想到封建主义的保守 、 封闭,还有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各方面的禁锢。数千年来,中华女性的着装是严肃的。直到现在,严肃而正规的“职业女装”仍然占据着中国女性服装的主要地位。
二、旗袍的发展的过程
服装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样。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旗袍的审美,似乎可以从这里谈起 。
(1)旗袍之源~~“枣”(Zao三声)旗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与旗袍枣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但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
(2)民国之初旗袍开始了悄然过渡和发展。
民国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都在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3)民国初期20年代出现的倒大袖与新样式。
民国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民国的30~4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而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里~~旗袍也有过灿烂的一瞬间,那是因为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化。
(5)在中国的60年中叶~70年代是旗袍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场浩劫,也是旗袍经历的灾难期。
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80~90年代旗袍已是辉煌难再了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