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统一着装的通知》,可以穿着制服的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如下:
统一着装的,只限下列人员:
(一)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编干警。
(二)公安机关县、市(县级市)公安局及其派出机构的行政在编干警,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以及行署、省辖市公安局的交通、外事、治安、户籍、刑侦、看守、预审、巡逻队的行政在编干警。
严格控制着装供应标准:
鉴于国家财力和高级服装面料生产能力都很有限,必须严格控制服装面料的质量和供应品种,适当提高自费比例。
(一)服装面料和供应标准。除对外开放口岸检查检验机构涉外工作人员和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市公安局的交通警,外事警可继续着毛涤混纺面料制服外,其他所有着装人员一律穿化纤面料制服。供应品种仅限外装,不供内装。公安干警的绒衣、绒裤、蚊帐、挂包等,相应取消。
(二)自费比例。除着警服人员外,其他着装人员自己负担的工料费,由10-20%提高到30%,从本通知下发后再换装时执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统一着装的通知
B. 在大陆穿香港警察制服是否犯法
法律上虽无规定~~但年前有人因着类似衣服被罚款了~~
C. 香港警察在更换制服以后为什么取消了斜跨带,亦就是“天地线”
香港警察的“天地线”,腰带是地线,斜跨带就是天线, 香港警察的制服式样源於英军中的骑兵服,冷兵器年代骑兵左方佩军刀(剑),方便右手拔刀,腰带负重, 容易滑落,斜跨带功能就是搭在肩上保障腰带,宽度是3.5cm, 好看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扎的方式,在於腰带有固定扣位,形成约45度斜角,不是内地的自由滑动式. 斜跨带的设计远早於港警佩枪,也不因为挂对讲机而存在, 新制服己取诮了“天地线”,不论冬天夏天制服是没有跨带的了.
D. 什么是制式服装
1、制服是指一群相同团体的人所穿著的服装,用以辨识从事各个职业或不同团体的成员,像学生、军队、医师、护士和警察等职业的人经常穿著制服。
2、在人类文明早期,像宗教的神职人员已经开始穿著起了制度以表明他们的身份,直到现在,某些宗教的(像佛教和天主教)神职人员依然穿著著特殊的服装以表明自己的身份。
3、有些职业的制服是全世界统一样式,例如飞机驾驶员的制服及海军制服等。
4、有一些地方的学校,例如亚洲的一些国家,会要求学生穿著校服上学。
(4)成人制服港扩展阅读:
军装采用的是一种制式服装,透过一个国家、一个时期军服的质地、颜色和款式,不仅可以品出时代的审美,同时可以读出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世界上的军装多数是绿色的,但在许多情况下,自然背景并非绿色,这就要求根据当时当地的背景条件、灵活合理选择服装颜色。
军装每次设计、更新时都要进行大量的测量、实验工作。设计“84”式军装时,就曾经收集了27个国家的军服样品,对海陆空三军的83个团、15000名不同体型战士进行了实地测量。
“07”式军服同样也进行了大量的测量、实验。据介绍,新军装是在驻港部队军装基础上改装而来,“这主要是考虑到与国际接轨”。
E. 港警制服为什么好看
香港本就好看
F. 国务院批准的制服是哪几个部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统一着装的通知》的第一条规定:
统一着装的,只限下列人员:
1、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编干警。
2、公安机关县、市(县级市)公安局及其派出机构的行政在编干警,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以及行署、省辖市公安局的交通、外事、治安、户籍、刑侦、看守、预审、巡逻队的行政在编干警。
3、铁道、交通、民航、林业公安局在编干警(按相应公安机关的着装范围执行)。
4、国家安全部门以公开身份执行逮捕或追捕罪犯任务的行政在编干部(一般不再发化装服或化装服费)。
5、司法行政部门的劳改、劳教场所直接从事对犯人或劳教人员进行管教工作的在编干警。
6、法院系统定编的现职审判员、助理审判员、书记员和法警。
7、检察院系统定编的现职检察员、助理检察员、书记员和法警。
8、开放口岸对外执行任务的海关、卫生检疫、食品卫生检验、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港务监督和船舶检验部门的外勤工作干部,沿海和边境水域的渔政检察干部,海洋局涉外调查船队和海监船干部(含执法干部)、船员。
9、卫生部门专职食品卫生监督员。
10、农业部门专职植物检疫工作干部和内陆水域渔政检察干部。
11、林业部门专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干部。
1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基层直接从事市场监督、检查工作的干部。
13、税务部门基层直接从事征税工作的干部。
除以上规定的着装人员外,其它人员一律不得着装。公安机关和劳改劳教系统未着装的在编干警,如工作需要临时穿警服的,可发公用警服。已发八三式警服不再收回,留作公用警服。今后新增人员需着公用警服的,要严格审批手续,只发冬、夏服各一套,冬、夏帽各一顶,大衣一件。
历史上就着装的铁路、航运、民航、邮电等生产经营部门,也要对着装进行整顿,严格控制着装范围。
(6)成人制服港扩展阅读:
制服标准:
1、服装面料和供应标准。
除对外开放口岸检查检验机构涉外工作人员和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市公安局的交通警,外事警可继续着毛涤混纺面料制服外,其他所有着装人员一律穿化纤面料制服。供应品种仅限外装,不供内装。公安干警的绒衣、绒裤、蚊帐、挂包等,相应取消。
2、自费比例。
除着警服人员外,其他着装人员自己负担的工料费,由现在的10-20%提高到30%,从本通知下发后再换装时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整顿统一着装的通知
G. 香港警察制服为什么有的是蓝色的有的是绿色的
香港开埠150多年来警队制服已经经历数次转变。警员初期的制服由军服转变而来,即港人人所共称的“大头绿衣”制服,当时警察还穿着中式布鞋。
到了20世纪60年代,低级警务人员在夏天都穿上短裤制服,高级警官才穿长裤。
到了70年代,所有警员才统一穿上长裤。至1979年,香港警队的制服开始定型成为目前军绿色的制服。
“蓝帽子”是警察机动部队,他们负责应付突发事件;“飞虎队”大概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了,是“蓝帽子”属下的特别任务连,主要处理严重罪案、拯救人质、反恐等,队员个个神勇,执行任务从未失败。
(7)成人制服港扩展阅读:
香港警队成立170年,至今约15%警务人员为女性,从1949年前只协助妇孺的“调查妹仔帮办”,发展至2014年首名女性高级助理警务处长诞生。女警职能的改变,亦可见于制服的变迁。
据报道,香港岭南大学社会及社会政策系副教授陈效能,联同香港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何家骐撰写的新书《香港女警六十年》,介绍香港女警历史。
书中指出,香港女警前身是殖民地时代隶属华民政务司的“调查妹仔帮办稽查员”(简称调查妹仔帮办),专门调查被拐卖或虐待的妇孺,1949年起警队才正式招聘女警。
初期主责文书 穿裙突出形象
何家骐称,女警诞生和增加有两个契机,一是二战后大量女童及妇女难民涌港;其次是1960年代暴动和示威需人群管制,令女警派上用场。
何表示,基于“男人不打女人”观念,女警处理收农地、示威等冲突会较容易,“男警甚至站在后面”。而1990年代初国泰工潮,示威者多为空姐,女警较适合控制人群,至2005年韩农示威、去年“雨伞运动”,亦多用女警维持秩序。
不过,女警初期其实只做文书及对女性搜查的工作,多穿裙,后期才要巡逻,参与机动任务。
书中指出,1950年代首批女警只穿警校的白衫蓝裤,1952年才有卡其色恤衫、“A字”及膝裙制服,却被批评欠美感和累赘,1960年代起改穿麻质裙,但物料太贴身易皱难走动,女警只能坐“四分一张櫈子”,免坐皱裙子影响外观,亦有碍捉贼。
至1995年落实女警佩枪制度后,才改为军绿色裤装。
H. 为什么在防城港一带警察不穿制服
香港警察的“天地线”,腰带是地线,斜跨带就是天线,
香港警察的制服式样源於英军中的骑兵服,冷兵器年代骑兵左方佩军刀(剑),方便右手拔刀,腰带负重,
容易滑落,斜跨带功能就是搭在肩上保障腰带,宽度是3.5cm,
好看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扎的方式,在於腰带有固定扣位,形成约45度斜角,不是内地的自由滑动式.
斜跨带的设计远早於港警佩枪,也不因为挂对讲机而存在,
新制服己取诮了“天地线”,不论冬天夏天制服是没有跨带的了.
I. 国家规定统一穿制服的19个行业都是什么
国家规定统一穿制服的是13类人员,而非19个行业。13类人员如下:
1、人民武警察部队在编干警。
2、公安机关县、市(县级市)公安局及其派出机构的行政在编干警,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以及行署、省辖市公安局的交通、外事、治安、户籍、刑侦、看守、预审、巡逻队的行政在编干警。
3、铁道、交通、民航、林业公安局在编干警(按相应公安机关的着装范围执行)。
4、国家安全部门以公开身份执行逮捕或追捕罪犯任务的行政在编干部。
5、司法行政部门的劳改、劳教场所直接从事对犯人或劳教人员进行管教工作的在编干警。
6、法院系统定编的现职审判员、助理审判员、书记员和法警。
7、检察院系统定编的现职检察员、助理检察员、书记员和法警。
8、开放口岸对外执行任务的海关、卫生检疫、食品卫生检验、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港务监督和船舶检验部门的外勤工作干部,沿海和边境水域的渔政检察干部,海洋局涉外调查船队和海监船干部(含执法干部)、船员。
9、卫生部门专职食品卫生监督员。
10、农业部门专职植物检疫工作干部和内陆水域渔政检察干部。
11、林业部门专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干部。
1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基层直接从事市场监督、检查工作的干部。
13、税务部门基层直接从事征税工作的干部。
(9)成人制服港扩展阅读:
除以上规定的着装人员外,其它人员一律人得着装。公安机关和劳改劳教系统未着装的在编干警,如工作需要临时穿警服的,可发公用警服。已发八三式警服不再收回,留作公用警服。今后新增人员需着公用警服的,要严格审批手续,只发冬、夏服各一套、冬、夏帽各一顶,大衣一件。
服装面料和供应标准:除对外开放口岸检查检验机构涉外工作人员和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市公安局的交通警、外事警可继续着毛涤混纺面料制服外,其他所有着装人员一律穿化纤面料制服。供应品种公限外装,不供内装。公安干警的绒衣、绒裤、蚊帐、挂包等,相应取消。
自费比例:除着警服人员外,其他着装人员自已负担的工料费,由现在的10%至20%提高到30%。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关于整顿统一着装的通知
J. 那些部门国家规定需要穿制服
国家规定统一穿制服的是13类人员,而非19个行业。13类人员如下:
1、人民武警察部队在编干警。
2、公安机关县、市(县级市)公安局及其派出机构的行政在编干警,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以及行署、省辖市公安局的交通、外事、治安、户籍、刑侦、看守、预审、巡逻队的行政在编干警。
3、铁道、交通、民航、林业公安局在编干警(按相应公安机关的着装范围执行)。
4、国家安全部门以公开身份执行逮捕或追捕罪犯任务的行政在编干部。
5、司法行政部门的劳改、劳教场所直接从事对犯人或劳教人员进行管教工作的在编干警。
6、法院系统定编的现职审判员、助理审判员、书记员和法警。
7、检察院系统定编的现职检察员、助理检察员、书记员和法警。
(10)成人制服港扩展阅读:
军装采用的是一种制式服装,透过一个国家、一个时期军服的质地、颜色和款式,不仅可以品出时代的审美,同时可以读出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世界上的军装多数是绿色的,但在许多情况下,自然背景并非绿色,这就要求根据当时当地的背景条件、灵活合理选择服装颜色。
军装每次设计、更新时都要进行大量的测量、实验工作。设计“84”式军装时,就曾经收集了27个国家的军服样品,对海陆空三军的83个团、15000名不同体型战士进行了实地测量。
“07”式军服同样也进行了大量的测量、实验。据介绍,新军装是在驻港部队军装基础上改装而来,“这主要是考虑到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