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虽然短短三十七年,却充满了许多故事,为后人留下了很多文化印记,校服就是其中最为显著的视觉痕迹。民国校服,曾是那样的素雅又亮丽, 所以在如今运动校服当道之际,人们愈加怀念那一袭清新的民国校服。 于是文艺青年们, 每逢毕业季则争相拍摄民国校服毕业照,为什么俊男靓女对民国校服情有独钟呢?为何不少人喜欢穿却得不到推广?且听在下为您一 一道来。
当然民国时期的裙装等校服对人身材有最直接的考验,身材不好的人穿上去恐怕就是东施效颦,要被人讥笑为恐龙了,故而民国校服也只是拍照cosplay之用,鲜有做常服的,估计不少人也是自忖身材不够,也只是图一时新鲜罢了。
或许穿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的则是我们心中所持有的对本邦文化的心态。民国校服文化的精髓也通过改良渗入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服饰文化中,在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漂亮合体的校服。
㈡ 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是否限制人身自由
法无明文既可为,法律上没规定你必须要穿校服。因此你可以不用穿。既然它不存在强制性,当然也没有剥夺你任何权利。
㈢ 辩论赛 高中生不必要穿校服 自由辩论的问题
一、比赛办法
1、采用题目分组对决方式,即由抽出的题目决定分组进行对决。各队将在比赛前指定时间进行抽签,决定辩题和场次。抽到同一题目的正、反两方参赛单位为一组进行对决。
(注:复赛正反方在初赛举行后抽签决定;半决赛正反方在复赛举行后抽签决定;本次比赛共14场:初赛7场,复赛4场,半决赛2场,决赛1场。)
2、在组合确定之后,辩题同时公布。
3、辩题由主办方拟定,辩题公布后参赛队伍不得随意要求删改。
二、比赛流程
1、主席开场白:介绍比赛规程、参赛队及所持观点、评判团成员,然后宣布比赛开始。
2、参赛双方进行辩论。
3、辩论结束,现场互动,观众就辩题发表观点。
4、评判团成员商议比赛结果。
5、评判团代表点评赛况。(在辩论结束后,评判团将推选一名代表,综合所有评委的意见,发表对该场辩论的评语。分析两队的表现及优缺点,提出双方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时间限制,评语应言简意赅。)
6、主席宣布结果,比赛结束。
三、辩论流程
1、第一阶段(陈词阶段)
(1)立论陈词
正方一辩陈词3分钟,反方一辩陈词3分钟。
(2)立证陈词(进一步阐述本方观点)
正方二辩陈词3分钟,反方二辩陈词3分钟。
2、第二阶段(盘问阶段)
(1)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任何选手(只限一名)选手回答。
(2)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任何选手(只限一名)选手回答。
(3)提问用时累计1分钟,回答用时累计3分钟。
3、第三阶段(自由辩论阶段)
由正方首先发言,然后反方发言,正反方轮流发言。共用时10分钟,每方用时5分钟。
4、第四阶段(总结陈词阶段)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4分钟。正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4分钟。
5、观众提问
观众可分别向正反方提问1—2个问题。观众提问不影响得分。
四、辩论赛辩论规则
1、时间提示
当辩手发言时间剩余30秒时,计时员以一次短促的琴声提示,用时满时,以两响琴声终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盘问规则
(1)每个队员回答应简洁,提问应明了(每次提问只限一个问题)。
(2)对方选手提出问题时,被问一方必须回答,不得回避,也不得反问。
3、自由辩论规则
(1)自由辩论发言必须在两队之间交替进行,首先由正方一名队员发言,发言队员坐下后,由反方一名队员发言,双方轮流,直到时间用完为止。
(2)各队耗时累计,当一方发言结束即发言队员坐下后,即开始计算另一方用时。
(3)在总时间内,各队队员的发言次序、次数和用时不限。
(4)如果一队的时间已经用完,另一队可以继续发言,直到时间用完为止。也可以放弃发言。放弃发言不影响打分。
4、辩手不可以宣读预先准备好的书本,或展示准备好的图表或大字报,但可以带小卡片,出示或引述书本、报刊的摘要,以加强论据。
5、比赛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辩论时不得人身攻击。
五、辩论赛评分方式
1、每场比赛有5名专家组成评判团。
2、评判办法(本次比赛采取打分方法,团体和个人分别记分)。
(1)比赛的胜方由5位评委所打分数总和决定,得分高的一队取胜。
(2)每场优秀辩手由得分最高者获得,该总分为各评委所打分数之和。
(3)辩手个人得分只作为个人奖项的评审依据。
六、评判标准依据
1、团体得分部分(100分)
(1)审题(20分)
对所持立场能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据是否充足,推理关系是否明晰,对对方的难点是否有较好的处理方法。
(2)论证(25分)
论证是否有说服力,论证是否充足,推理过程是否合乎逻辑,事实引用是否恰当。
(3)辩驳(25分)
提问是否抓住对方的要害,问题明了。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提出问题或提问不清,应适当扣分。是否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是否给人有理有据的感觉。不回答或不正面回答问题应适当扣分。
(4)配合(20分)
是否有团队精神,能否相互支持,论辩衔接是否流畅,自由辩论时发言是否错落有致,回答是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给对方有力打击。
(5)辩风(10分)
语言流畅、用词得当、语调抑扬顿挫、语速适中;尊重对方辩手,尊重评委,尊重观众;表演得体、错落大方,有幽默感。
2、个人得分部分(100分)
(1)辩论技巧(40分)
辩手是否语言流畅、立意明确、能否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认识辩题,叙述是否有层次性、条理性,论证是否有说服力。
(2)内容资料(20分)
论证是否充分、合理、恰当有力,引述资料是否详实。
(3)表情风度(20分)
辩手表情、手势是否恰当、自然、大方,不强词夺理,尊重对方,尊重评委和观众,富有幽默感。
(4)自由辩论(20分)
是否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主动、准确、机智地反驳对方的观点,思路清晰,立场坚定、逻辑正确、应对灵活。
㈣ 大家如何看待运动式校服
运动校服舒适,外观大气,学校为了防止学生攀比着装,塑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都会统一发校服,运动校服在我国学校很普遍。我觉得是不错的。健康有朝气,舒适而得体
㈤ 中国校服是否扼杀了个性你怎么看
我认为中国校服扼杀了个性,这个有些太牵强,太过分。
任何国家的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服。这对于学生来讲,避免穿奇装异服。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有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并非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孩子的个性不单纯表现在穿衣上,而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㈥ 校服不应该个性化的正方自由辩论
分两种情况:
一、学校内部不同
1、避免攀比
2、统一的服装有利于加强团队的凝聚力
3、校服代表的是一种身份,太个性化就分不清了
4、还是身份辨识问题,你在外面不好做一些没有素质的事
ps:如果想要校服个性化的话,指望学校生产是不现实的,而学生自己制作的话相当于没有校服,接下来进行“校服存在的必要性”辩论。
二:不同学校之间不同:
额,完全可以接受。
㈦ 学生应不应该穿校服辩论会反方自由辩论辩词
你方观点是不穿校服。
首先,我们不妨看一下,对穿校服无异议的通常是什么样的学生,好学生,对穿着没有要求的学生。对方肯定会从学生注意力应该放在学习上去说,你们应该确认,穿校服和学习成绩无关。
其次,形象问题,校服是什么,于我而言,校服一穿就是三四年,而且同一套衣服。我们上学的时候,整个初中就一套,开始的时候穿着老大,大到不行,后来可能就小了。更有甚者,一年四季一套校服,不方便,不合适,还不让人喜欢,影响形象的。
再者,我们作为一个团体,在某些场合应该而且有必要统一着装,但是不一定是校服,关键是大部分校服不好看,影响整体形象,表演节目的时候除了校园大合唱,谁还穿校服,是吧。
最后,老是穿校服搁置其他衣服好么?从经济上来说,服装生意可以放过这个年龄段了,因为九年义务教育是法定的,必须的,其他衣服基本无用了。多少衣服厂家要关门。从节约角度讲,我们周六周天不穿校服,就要穿其他衣服,其他衣服穿三四次就结束他们的使命了,扔了可惜,不扔占地方,何苦呢。
再就是什么校服不舒服,校服不好看,校服怎么怎么滴,总而言之,据调查,学生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应该都不愿意长期穿校服。
㈧ 校服是消除学生之间社会和经济差异的最有效方法吗
是的,这是最好的办法。它们不仅消除了社会和经济上的差异,还间接地强化了你是学生,你来这里是因为你想学习。
事实上,我觉得办公室也需要制服。我的意思是警察穿制服,陆军/海军/空军的人穿制服,在工业部门工作的人穿制服,消防员、海岸警卫、保安、商场助理都穿制服,那为什么一些在银行、软件部门、政府机构或私人机构工作的受过教育的精英不穿制服。
老师们错了。当制服被废除后,每个人都开始穿非常简单的衣服。有些人确实有钱买奢侈品。
当我们不得不穿制服时,我作弊了一点,也就是说,我穿了一套改良过的制服。
我没有穿制服裙,而是穿了一条同样面料的迷你裙。有趣的是,这并没有给我在学校带来任何问题。
不穿裙子,也可以穿统一的裤子。我的一个1944年逃到加拿大的亲戚经常给我们寄西服。我看起来像苏联占领时期的加拿大婴儿。我也穿着美国牛仔裤(李维斯)去上学。在任期刚开始的时候,这样做是不明智的,而且有点危险。我们有定期的制服检查。学期结束时,支票就停止了。然后我穿上我的美国牛仔裤,去了一所苏联学校。疯狂但真实
㈨ 想问一下为什么中国大部分学校的校服都设计的那么不合理
校服就是看起来不那么时髦,比较宽松,减少学生攀比心思,穿起来舒服
㈩ 你怎么看待学校强制穿校服这件事
组织纪律重要性,别谈个性,要讲个性回家,只有提高组织纪律性才便于学校统一管理,中小学学生自律性不强,释放天性就是给不遵守纪律的人取消约束,团结一致才能取胜利,对于降低攀比心理觉得没有纪律作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