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是陪伴学生求学生涯的重要装备,承载着每个人在校期间的美好记忆。校服既是表明学生身份的标识性服装,又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之一,它所反映的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面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校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校服不仅是一套服装,也是学校的文化符号,承载着文化传播及育人的功能。重视校服设计,从文化建设角度挖掘校服的价值,让校服成为学校行走的文化符号,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应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1. 统一着装的展示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彰显校园文化内涵,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
2. 校服可以展现学校文化气质。通过富有特色的校服彰显学校特色,这种特色不仅能引起社会的关注,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通过校服产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让学生通过校服约束自己的行为。学生身穿校服,他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本人,也代表学校,所以他的一切行为准则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学校负责。让学生穿出校服的文化力量,充分发挥校服的育人功能。
3、防止学生之间的攀比;家庭的贫富差距会带来学生之间的攀比,从而造成学生无法全心全意的投入学习中去。穿校服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学生间的攀比,促进孩子的形成健全的人格。4、方便外出学生安全的身份识别;比如放学回家,校服比较显眼,假如在回家途中发生什么不测,可以更快识别身份。再比如学校组织外出活动,同一校服有利于学校对于外出学生的管理,也不容易造成学生走
『贰』 穿校服的坏处
材质不好 穿着不舒服 款式不好看 影响市容 造成审美疲劳 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给家长带来经济问题 一件校服不用那么贵吧?又不是耐克的 春夏秋冬好几套 其实有的都没穿过 浪费资金 有钱捐灾区 天天穿同一件校服,违反了“事物是变化反展的”哲学道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穿校服没温度 尤其冬天 单穿冷 套上外套里面穿这件纯属多余 穿校服将使个人所有衣服闲置,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穿校服多为强制执行,不利于我国民主制度的建立
校服最早出现在日本。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使那些家里生活条件好的学生在学校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本来是出于好意 但实际上导致困难家庭更困难
『叁』 穿校服有什么坏处(辩论赛用)
1.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2. 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3. 在崇尚个性的年代,千篇一律的校服,是否扼杀了孩子们的审美发展,抹杀了个性
4 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根据生理学刺激反应理论,毫无个性的千人一服,不仅是对孩子个性的抹杀,也是对孩子创造力、想像力的打压。
5天天穿同一件校服,违反了“事物是变化反展的”哲学道理,
6 大都是运动服之类,学生穿上虽然整齐划一,但是不见得精神,对提振精神面貌无多大益处
7是校服都是按统一型号生产的,不是量体裁衣;
8学生穿校服,整齐划一,看上去纪律不错,其实这仅仅是表面现象。然而,不少领导看中的就是这种虚假的“纪律感”,强令学生穿校服,以显示治校有方。
9穿校服将使个人所有衣服闲置,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
10穿校服多为强制执行,不利于我国民主制度的建立
11穿校服不利于我国民族服装产业的发展。
日本 日本的学生制服都非常漂亮,在日本社会形成了一种时尚
美国 对校服要求宽松,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校服,或者干脆不穿校服
家长看法
学生不爱穿校服,家长怎么看?一名家住南京市凤凰西街150号、医生出生的曹姓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学生不爱穿,家长也不爱买。他的理由是,现在的校服一般都是非棉织品,系化纤成份,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极不利。同时,每一学生穿的校服又不是量身订做,或大或小,或松或紧,有的由于裤子太长,体育课都没有法子上;有的上装太宽松,穿出来像个小老头,男女不分,根本显不出学生的青春气息和活力。
『肆』 学生穿校服的好处与坏处
1、防止学生之间的攀比;
家庭的贫富差距会带来学生之间的攀比,从而造成学生无法全心全意的投入学习中去。穿校服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学生间的攀比,促进孩子的形成健全的人格。
2、方便外出学生安全的身份识别;
比如放学回家,校服比较显眼,假如在回家途中发生什么不测,可以更快识别身份。再比如学校组织外出活动,同一校服有利于学校对于外出学生的管理,也不容易造成学生走失。
3、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
在校园内学生统一校服,可以一眼识别出未穿校服的外校人员,避免社会闲散人员进入校园,有利于保证学生安全。
4、强化学校精神和集体感
校服是一个学校精神面貌的体现,可以彰显学校精神;另一方面,统一校服,可以增加全校学生间的集体感,提高学生间的凝聚力。
5、使学生保持学生的正气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影响,比方说一些受非主流或者一些混混们的影响,穿衣打扮会受到他们影响,穿校服可以让学生保持一个学生应有的正气。
穿校服的作用有这么多,都是在现实学校管理中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所有的经验背后都是一个个血的教训中。有些人说穿校服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其实不穿校服带给学生的是更多的不安全的因素,更多的心理发展阻碍,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伍』 国家有规定学生必须穿校服吗
国家没有规定,但是学校里面叫学生穿校服,有时候也是为了一种统一性,其实穿校服还是有许多的好处的。首先在进行一些集体性活动的时候,穿校服能够让整个集体看起来比较整齐划一,这个应该是会形成一种美感,就像那种制服,就像军装,他们会给人一种比较统一的感觉。就是那种集体感归属感就会显得特别的强。另外一个穿校服也会避免孩子们在穿衣服方面形成一种攀比,因为校服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有一种平等的感觉在里面,这也是一种很不错现实意义。其实就像一些企业里面或者一些单位里面国家并没有规定他们需要传统一的服装,但是每一个单位在这一方面,有着自己的一些规定。从我身边的一些学校来看,他们买的那些校服还是不错的,首先质量也还可以,价格也不是很贵。如果大家都买了校服,而其中的个把跟小孩没有穿,其实她心里面是比较不舒服的,因为他总觉得自己没有融入这个集体。从这一方面来说,我还是比较支持学校购买校服的,只要不是特别的离谱,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都行。
『陆』 为什么校服千篇一律,中小学生还必须要穿校服
为什么校服千篇一律,中小学生还必须要穿校服?
中小学生必须穿校服,似乎已经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对此提出异议者少之又少。人们在提到这个问题时,讨论的不是该穿不该穿,而是穿什么样的好。 看来,中小学生穿校服,似乎已成定论,没有讨论的必要了。依我看,这个问题远远没有讨论清楚。人的思维一旦形成定势,就要僵化,对不合理的东西,也不会产生怀疑,更不可能去试图改变它。“从来如此就是对的”,这是国人一贯的思维方式。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就曾大声疾呼:“从来如此,便对吗?”这句话在现在还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我想先说一个真实的笑话,看看我们某些同志的思维定势有多么严重,思想已经僵化到了何种程度。我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某国总统夫人到校参观,本来完全可以也应该让学生换上自己整洁漂亮的衣服迎接客人,但不穿校服成何体统?学校规定一律穿校服迎宾。但是小学生正处在身体猛长的时期,平时活动量又大,所以很多人的校服不是太短,就是太破。怎么办?学校竟然叫校服太短太破的同学,统统藏到楼顶上外宾看不到的地方。剩下的同学,校服勉强看得过去的人,排在前面,其他人躲在后面。女儿当时还很小,回家讲述这些情况时,笑弯了腰。一个孩子尚且看出这样做是非常可笑的,为什么学校的领导、老师就觉得很正常呢?如果不穿校服去迎宾,又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担心,这样僵化的头脑,怎么教育出赋有活力的学生? 坚持让学生穿校服的人认为,学生穿了校服,有助于养成集体主义精神,增加对学校的热爱和凝聚力。这种理由完全是自欺欺人。因不满每天穿校服而背后骂娘者有之;故意不洗不换,整天脏兮兮地进出学校者有之;毕业后,立刻将校服撕成碎片者也有之。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每天穿校服的规定是极其反感的,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哪里谈得上什么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加凝聚力呢?冠冕堂皇的理由很好找,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有人说,是因为校服的质量、式样不好,学生才不爱穿。我说有这个因素,但在目前无法解决。可以请人设计更好的式样,使用更好的面料,但价格会上去,无形中给家长增加了负担,对贫困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条件好的地方,学生除运动服外,还有一套式样比较好一点的“正装”,比如男孩为西服,女孩为套裙,或者是类似海军服一类的制服。但穿这样的衣服需要配套,领花、领带、皮鞋等等一件都不能少。否则不伦不类,不如不穿。而且这样的服装,如果每天都穿,只有一套是不行的,至少一周要换洗一次吧?再说,上体育课怎么办?不换成运动服、运动鞋,恐怕不成。大部分学校恐怕还没有供学生存放衣服的地方,更没有更衣室。中国人现在还没有阔到像京剧《凤还巢》里朱千岁“脱了路衣换寿衣,脱了寿衣换便服,再脱了便服换路衣”的地步。既然来回换装有诸多不便,所以现在学生日常穿的就是那身“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运动服,有正装的也把正装束之高阁,成了半年闲,一年闲,甚至几年闲,造成极大的浪费。“讲究”完全成了“将就”,我不知道这种“讲究”还有什么意义。有的学校稍微宽松一点,平时不要求穿校服,只要求周一升旗的时候穿,据说是为了表示对国旗的尊敬。全校学生穿着运动服向国旗敬礼,就是对国旗的尊重吗?更何况中间夹杂着为数不少的短小的、肥大的、褪色的、破旧的…….我感受不出一点庄严肃穆的气氛,这种场面,用“滑稽可笑”来形容倒是恰如其分。 坚持让学生穿校服的人还有个十分动听的理由,即可以避免学生在穿衣上互相攀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艰苦朴素的作风。如果艰苦朴素的作风能通过穿式样相同的衣服毫不费力的培养起来,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可惜这只是教师们的一厢情愿。可以用来攀比的东西太多了,岂止是衣服!运动鞋、自行车、电子产品、家长的地位、金钱、汽车、洋房、别墅、甚至眼镜、书包、各种文具都可以互相攀比,穿一样的衣服就能解决攀比的问题吗?作为学校、教师不去研究用正确的方式方法,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去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纠正学生的某些不健康的心理,却想以这种简单的、令人反感的做法,来替代艰苦细致的教育过程,是很可悲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只能起到让教师“眼不见,心不烦”的作用,丝毫起不到教育学生的作用。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些学校一边打着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旗号,一边却在心安理得地吃着承包制作校服的厂家的回扣。学校干部因为吃这种回扣而落马,绝不是个别现象。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措施,倒成了干部教师腐化堕落的温床,真是咄咄怪事。随着反腐倡廉的不断深入,这种现象现在是少多了,但有哪个学校敢拍着胸脯说,从给学生定制校服那天起,就从来没得过厂家的好处?不管这些“好处”是个人贪了,还是花在其它方面了,你们敢说从没拿过吗?
『柒』 学生为什么要穿校服
1.学生穿统一的校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代表这学生这个身份,让学生有个自我约束力。
2.校服往往是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的象征,代表了一个学校的符号,也是青春校园学生们的一种载体。
3.安全保障,可以约束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制造问题!
4.学生穿统一校服有利于学校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朝气和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5.学生穿统一的校服能避免学生之间形成攀比的心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是起到积极的作用的。
(7)学生穿校服着火扩展阅读:
很多学校会在每个季节都会学生发新校服,但是这些新校服的质量是否过关,已经成为学生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因为现在有很多毒校服事件,学生们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对于校服的不信任已经成为了普遍问题,尤其是新校服中很可能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学生们一定要了解新校服穿前注意事项,这样才能够避免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学生们在拿到新生活之后,不要马上就穿,尤其是夏季的校服,由于需要贴身穿,在穿新校服之前,一定要先清洗几次,这样可以将校服上的一些灰尘,以及有害物质清除掉,绝大多数校服中都含有甲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为在生产校服的时候,为了避免校服出现褶皱,很多不良的服装厂家就会在生产的过程中加入甲醛,以达到除皱的目的。由于甲醛特别溶于水,所以学生们在拿到新校服之后,一定要及时清洗,最好能够在天气比较好的时候,放在太阳下曝晒一段时间。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清除校服中的甲醛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尤其是颜色比较鲜艳的校服,会含有大量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多清洗几次,也可以适当减少这种物质在衣服上的含量。
『捌』 学生穿校服的好处是什么
我觉得穿校服没有坏处。其实穿校服是好的,中学生正方穿校服好,大家都一样就不会有人搞特殊、互相攀比、进而影响学习 初中阶段的孩子不比小学生,爱美了,若不穿校服,每天早晨为穿哪件衣服就得耗费不少时间。 在当今社会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有着自己特有的身份,穿统一校服就是这种身份的优化体现,而且有着诸多好处,因此我方认为:学生应该穿统一校服。 首先、学生穿统一校服是自己身份的标志,也是学校的一种标志。 学生,是在学校里从事学习活动的人,他们有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而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和教学的机构。学生和学校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存在,学生穿统一校服,在体现自我身份的同时,也是学校的一种标志。这是学生穿统一孝服实质意义所在。 第二、学生穿统一孝服有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穿校服是一种集体的体现,在外面看起来是一个整体,能让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有助于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展示集体精神风貌,也有助于学校的整体形象。 第三、学生穿统一校服利于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避免攀比。统一的校服体现了学生个体的平等身份和地位,这样有利于同学间以平等的心态相处,对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和团结大有裨益。 第四、学生穿统一校服整齐化一,便于管理 ,宣传学校。学生穿统一的校服,学校能够及时准确地确定学生身份,便于学校的日常管理。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系数。而整齐划一的校服也是一所学校整体面貌的展现,有利于学校的对外宣传。 除此以外,学生穿统一校服还有诸多好处: 一、有养成教育的功能。学生都穿校服会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行为举止方面会自然地以学生身份要求自己; 二、保护和监督功能。穿校服便于得到社会监督,比如不太容易随意出入电子游戏场所、酒吧等; 三、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一些时装相比,校服具有含棉量高,穿着舒适等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益处。 综上所述,穿校服的好处远多于不穿校服,所以我方再次申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应该穿统一校服。这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是学校管理和促进养成教育的需要,更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是应该穿校服上学的。
『玖』 穿校服有什么坏处
1.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2. 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3. 在崇尚个性的年代,千篇一律的校服,是否扼杀了孩子们的审美发展,抹杀了个性
4 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根据生理学刺激反应理论,毫无个性的千人一服,不仅是对孩子个性的抹杀,也是对孩子创造力、想像力的打压。
5 天天穿同一件校服,违反了"事物是变化反展的"哲学道理,
6 大都是运动服之类,学生穿上虽然整齐划一,但是不见得精神,对提振精神面貌无多大益处
7是校服都是按统一型号生产的,不是量体裁衣;
8学生穿校服,整齐划一,看上去纪律不错,其实这仅仅是表面现象。然而,不少领导看中的就是这种虚假的"纪律感",强令学生穿校服,以显示治校有方。
9穿校服将使个人所有衣服闲置,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
10穿校服多为强制执行,不利于我国民主制度的建立11穿校服不利于我国民族服装产业的发展。
『拾』 学生就必须穿校服吗!
校服成了学校的一道风景线。对校服,不少学生家长有赞有弹:
学生每天必须穿校服上学吗?
近日,随着隆冬季节渐近,市民纷纷穿上色彩斑斓的冬衣御寒,将世界
装扮得多姿多彩争奇斗艳,但在早午晚的下班放学时段,仍统一身穿校服的
中小学生人潮则显引人注目。正值花季年华的学生,是否愿意经常以一成不
变的校服示人?学校是否规定每天上学必须穿校服?对此,记者展开了多方
面的调查。
学生:低年级喜欢高年级不大喜欢一天放学的时候,记者走近一班小学
四年级学生,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女生小叶有点不好意思说,她的家境并不
富裕,自己的衣服大都是亲戚朋友送给自己的,很多都不合身,也少有自己
喜欢的。可拮据的家庭又不允许自己多买衣服,也不好意思向母亲要钱买,
连发夹也是从街边小贩廉价买来的。但每天穿校服多少弥补了这个遗憾,因
为无论富商子弟还是农民子女,都统一穿一样的衣服,难以看出其家境如何
,所以,贫富差距的表现并不大,让她更为坦然地和同学交往。
而另一位读初中二年级的阿丹则对校服有着无奈甚至不满的感觉,她忿
忿不平地抱怨:她有很多漂亮的名牌衣服,爱美的她恨不得每天都换一套,
一来可以展示自己苗条的身材,二来又能向同学炫耀。但学校规定一周只能
有两天穿校服,让她不得不把许多漂亮的衣服压在箱下。现在冬天来临,她
常常自备外套,在下课时就马上披上,所以,每逢非校服日的日子里,她显
得尤为开心。
家长:大部分赞同学生穿校服上学一位徐姓家长称,他的独生子读小学
四年级,他对教育部门要求学生每日穿校服表示理解,因为校服是一个学校
的标志和象征,整齐划一的校服可以避免学生间的攀比,可以使得学生在成
长的过程中拥有健康的身心。同时,无需要每天早上为小孩找衣服而发愁。
在记者的调查中,持此相同观点的小学生家长占了大部分,他们普遍赞成学
生每天穿校服上学。
虽说如此,但亦有家长表示不同的观点,一位家长称,新奇的配饰,名
牌的球鞋,时尚而又前卫的文具用品,这些都是在统一了校服后学生们互相
攀比的新宠。因此,说穿校服避免学生之间的攀比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但
他认为,在参加校运会等大型校园团体活动时要求学生穿校服就行了,每日
都要穿没太大必要。因为,学生正是逐渐重视审美观的发育阶段,日日穿单
一的校服,会制约了学生的审美力,压抑孩子的爱美个性。
教育部门:非硬性规定每天必须穿校服就在学生、家长为每天是否穿校
服争论不休的时候,一名教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规定每周一、周三和周五
规定学生必须穿校服返校,周二和周四则自任学生自己选择,给学生多点穿
着自由空间,特别是让女同学发挥其爱美的天性。但也视情况而定,比如现
在冬天,有些学生在校服日期间,穿件外套套在校服保暖,学校不会上前阻
止,更不会施以口头警告或惩罚。但总的来说,穿校服易于学校管理是可以
肯定的。
同样,教育部门一领导也表示,穿校服是团队精神的体现,也可以减少
学生互相心理攀比现象的发生。教育部门原则上要求学生每日穿校服,尤其
在参加大型集会活动的时候,穿校服易于校方管理。但又并非硬性规定学生
每天都必须穿校服,学校可以根据各自情况灵活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