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瓜州的变化作文五百字
瓜州县 渊泉小学 六年级四班 魏文博 指导老师:康亦农 魏世来
在甘肃的西部,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那就是我的第二故乡――瓜州。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爸爸妈妈来到了瓜州,一到这儿,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因为它就像一首歌中唱的:瓜州像绿宝石一样,晶莹闪光。我很喜欢这首歌,但更喜欢我的第二故乡。
近年来,瓜州的变化真可为是翻天覆地,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柏油马路通向各地;各种娱乐设施也陆续建了起来:新塑胶操场、青少年活动中心、小西湖,供人们游玩;而且,火车站也修好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又增加了两个超市,超市的商品满目琳琅。渊泉广场也修建好了,而且装上了喷泉,很有观赏价值。
回想过去的瓜州,整个县城几乎都是平房,光秃秃的,绿化面积很小,几乎每周都会刮大风,一刮就是三、五天,而且风也很大,有时,树都会被连根拔起,非常危险。什么娱乐设施也没有,人们就只能待在家里,就算出去也没有事干。草坪里似乎没有花草。特别是,每刮一次大风,沙土飞扬,现在虽说也在刮,但比起以前来,就大不一样了。还有,那时,我们学校没有这一幢幢教学楼,更不用说塑胶操场了。那时的操场是黑沙铺成的不
B. 渊泉镇的历史沿革
渊泉镇位于安西县中部,东、西、北与环城相连,西南与瓜州相邻,南与南岔镇相接。渊泉其意为深水泉潭,是清代渊泉县名的沿用。渊泉之名始于汉武元鼎六年,当时,安西境内设有冥安、渊泉、广至三县,东汉渊泉改为拼泉。东晋改渊泉县为凉兴郡。此后至清代无渊泉建置。清乾隆二十五年,裁柳沟卫、安西卫设渊泉县。民国设渊泉镇。1955年成立渊泉镇,1958年与环城、南岔、瓜州、西湖组成五爱人民公社,1962年成立渊泉人民公社,1964年恢复渊泉镇,1966年改名永红镇,1971年恢复原名。该镇是安西县政府所在地,没有行政村设置。
C. 国学经典:中庸 小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则
中庸
(子思)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
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
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右第一章。
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
其实体
备于己而不可离,
次言存养省察之要,
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
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其
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
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
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
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第七章
子曰:
“人皆曰予知,
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
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八章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九章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
子路问强。
子曰:
“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
不报
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第十一章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
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
可以与知焉,
及其至也,
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
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
天下莫能载焉;
语小,
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
“鸢飞戾天,
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右第十二章。子思之言,盖以申明首章道不可离之意也。其下八章,杂引孔
子之言以明之。
第十三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
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
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
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
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
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第十四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
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
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
反求诸其身。”
第十五章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
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
父母其顺矣乎!”
第十六章
子曰:
“鬼神之为德,
其盛矣乎!
视之而弗见,
听之而弗闻,
体物而不可遗。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
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
第十七章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
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
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
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
德者必受命。”
第十八章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缵大王、
王季、
文王之绪。
壹戎衣而有天下,
身不失天下之显名。
尊为天子,
富有四海之内。
宗庙飨之,
子孙保之。
武王末受命,
周公成文武之德,
追王大王、
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
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
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第十九章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
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
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
践其位,
行其礼,
奏其乐,
敬其所尊,
爱其所亲,
事死如事生,
事亡如事存,
孝之至也。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
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第二十章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
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
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
贤之等,礼所生也。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
身;
思修身,
不可以不事亲;
思事亲,
不可以不知人;
思知人,
不可以不知天。
”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
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
仁、
勇三者,
天下之达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
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
则知所以修身;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曰:
修身也,
尊贤也,
亲亲也,
敬大臣也,
体群臣也,
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
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
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
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
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
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
聘以时,
厚往而薄来,
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所以行之者,
一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
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
民不可得而治矣;
获乎上有道:
不信乎朋友,
不获乎上矣;
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
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
天之道也;
诚之者,
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
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
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
愚必明,虽柔必强。
第二十一章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右第二十一章。
子思承上章夫子天道、
人道之意而立言也。
自此以下十二章,
皆子思之言,以反覆推明此章之意。
第二十二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
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
参矣。
第二十三章
其次致曲,
曲能有诚,
诚则形,
形则着,
着则明,
明则动,
动则变,
变则化,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第二十四章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
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第二十五章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
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第二十六章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
厚,
所以载物也;
高明,
所以覆物也;
悠久,所以成物也。
博厚配地,
高明配天,
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
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
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
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
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
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第二十七章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
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
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
下不倍,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
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诗曰“既明且哲,
以保其身”,
其此之谓与!
第二十八章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
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
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
“吾说夏礼,
杞不足征也;
吾学殷礼,
有宋存焉;
吾学周礼,
今用之,
吾从周。”
第二十九章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
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
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
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
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
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
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第三十章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
不覆帱,
辟如四时之错行,
如日月之代明。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第三十一章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
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
而时出之。
溥博如天,
渊泉如渊。
见而民莫不敬,
言而民莫不信,
行而民莫不说。
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
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第三十二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
所倚?肫肫其仁!
渊渊其渊!
浩浩其天!
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
其孰能知之?
第三十三章
诗曰
“
衣锦尚絅
”
,恶其文之着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
“
潜虽伏矣,亦孔之昭!
”
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
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
“
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
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
“
奏假无言,时靡有争。
”
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诗曰:
“
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
”
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
“
予怀明德,不大声
以色。
”
子曰:
“
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
诗曰
“
德輶如毛
”
,毛犹有伦。
“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
,至矣!
右第三十三章。子思因前章极致之言,反求其本,复自下学为己谨独之事,推而言之,
以驯致乎笃恭而天下平之盛。又赞其妙,至于无声无臭而后已焉。盖举一篇之要而约言之,
其反复丁宁示人之意,至深切矣,学者其可不尽心乎!
D. 瓜州县渊泉镇南彩门在哪个位置
县城往南走,到一个大水渠那里就是南彩门了。
E. 母校教会我什么小学500作文
“雄伟的红山,是我们可爱的校园。美丽的红山,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每当听到这美妙的音符在广播中来回舞动,我便热血沸腾。因为这是我们红山小学的校歌。
红山小学背靠北望山,身倚颐和园。一个被山峰环抱的军事大院。他分为主楼、教学楼和寄宿生的宿舍楼,这三座楼组成一个“山”字型的建筑。三层两侧都各有一个平台。除了楼之外还有两个操场。一个操场是青砖铺的,另外一个操场是用塑胶做成,外围是由四圈环形跑道组成一个正方型的操场。
我们学校的校旗也很特别,是一面紫色的旗子,上面像一条飘扬的山字形的白飘带。再来看一下我们的主楼,上面有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红山小学”,下面有一个签名,“李德生“。这是我国一位在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解放战争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战役的老前辈,比如“百团大战、淮海战役”等。有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为我校题名,我骄傲!我校还产生过许多优秀运动员,比如乒乓球冠军王涛等,我自豪!
我们学校有一句话是“用将军的精神感召人,用冠军的精神激励人。”老师们像一个个辛勤的园丁,我们像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每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老师就鼓励我们要坚强;每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就鼓励我们要勇敢的去面对。
再过两年,我就小学毕业了,我也要离开母校,踏进中学的校门。所以,我要争取在这短暂的两年时光里,发奋图强,正如校训所题“诚实友爱,勤奋进取”取得较好的成就。为红山小学再增光彩。同时也要好好的珍惜并享受这最后两年的时光。
母校——红山小学,我爱你,爱你的美丽,爱你的情谊,爱你的关怀。我爱团结互助的同学,我爱无私奉献的老师,但我更爱你美丽的校园——红山小学。
红山小学四年级:可爱的蓝水晶
--700字
第2篇:我的学校——第二小学
我们的校园,光荣辉煌,我们曾被自治区厅长评为“2010”放心食堂。被巴彦淖尔市评为市级:“2010”安全宿舍。
学校曾开展过篮球班·作文班·舞蹈班·电脑班·美术班·足球班……许多兴趣班。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学习,运动,朗诵,按了塑胶跑道,篮球场,乒乓球桌,树,花,草……最让我喜欢的莫属校园的“妈妈和他的孩子了”(杨树和小草)
春天,那高大的杨树,和小草就像无暇的翡翠,从梦中醒来。就像孩子要上学去了。
夏天,同学们下了课,买上根雪糕,热的直往杨树下躲,杨树像是小草的母亲,跟像是同学们的妈妈。那小草还是那么绿。
秋天,杨树叶子枯黄了,小草也渐渐入睡,等待春天的到来。一片片枯黄的叶子,被同学们拔掉树叶的根,玩起了“拔老根”的游戏。
冬天,校园白雪一片,就像白雪公主来了一样。小草和杨树·校园融合了一起。小鸟也在树枝上“唧唧,喳喳”的叫着。
真是“校园四季美如画,一季要比一季美”。
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第二小学五年级:薛温翰
--500字
第3篇:我亲爱的母校
我亲爱的母校,转眼已经六年了,我就要离开母校了,踏入一个新的校园,一切将变得不是那么熟悉。
母校,我忘不了您的美丽。在我步入教学楼的一刹那,月季姑娘吸引了我,还有玫瑰姑娘,她们把醉人的芳香献给了母校,整齐排列着的松树,像守护美丽的花儿的小士兵。
母校,我忘不了您的整洁。环视母校,没有一处是很不干净的,在教学楼上的“教学楼”三个大字,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母校令我难忘,但是最令人难忘的是在母校的朋友们,老师们。
难以忘怀的老师们,是您们用辛勤的汗水教会了我们无尽的知识。老师,就像一名园丁,辛勤浇灌着每一朵花,每一根草;老师,就像一盏指航灯,照亮了我们的人生道路;老师,就像一只小小的蜡烛,燃烧了自己,温暖了我们。六年了,我们师生之间,建立了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永生难忘。即将要离别了,这绵绵的情丝怎么舍得割断呢?
难以忘怀的朋友们,我忘不了你们那一双双热乎乎的小手,忘不了你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你们水晶般的笑容,早已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心里我舍不得你们,那些真诚的朋友们。难忘的同学情啊,我永远也忘不了!
时光匆匆,稍纵即逝,相遇就是缘分,我一定会珍惜这些个日子。在离别之际,我想我会很舍不得离开老师们和同学们,更离不开亲爱的母校,感谢你们!啊,难忘的亲爱的母校啊!
浙江丽水庆元县屏都镇中学小学六年级:柳雯婷
--500字
第4篇:我爱我的家——学校
寒来暑往,我已经在东罗园小学度过了三个春夏秋冬.我的学校非常美丽.一进大门有一片小竹林那是我们的校竹,教育我们清风亮节。竹林的旁边是一个红色大影背,上面写着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影背的后面是宽阔的大操场,操场上画着长长的跑道线,左边有两个蓝色的投篮筐,右边是教学楼。它有四层楼,走进一楼门厅,左边的墙上有一个大剪纸水果树,水果树的周围贴着校长和老师们的照片和名字,右边地上摆着我校优秀同学的作品展出。二楼三楼是老师们的办公区和我们的教室,每个教室里都配备着闭路电视、投影仪和电脑等。同时我们的楼上还有安静的音乐教室、洁净的计算机室、做实验的科学室、装有体育用品的器材室。
在这美好的环境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为实现理想奠定基础。但我也有一些小毛病:爱打架、有时不完成作业、不爱卫生等。每到这时我尊敬的老师们总是耐心地对我教导、包容、和期待。直到我回心转意改正错误,重新回到学习的道路上为止。如今我们的学校又经过了加固,教学楼焕然一新。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我的心情也更加快乐。
我爱我的学校——它就是我安心学习的家。
北京市丰台区东罗园小学四年级:刘华西
--500字
第5篇:感恩母校——记渊泉小学我爱母校活动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四年级学生了,这四年来,母校,是您为我们创造了美丽整洁的校园,是您给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是您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是您让我们成功起航。是您把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送上新的征程。您不但给予我们知识,还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就算前方的路布满荆棘,我们也会充满信心,勇往直前。感谢您,我的母校。
面对这一现实,我简直不敢相信时间竟然有那么快。四年了,是老师伴我们茁壮成长。老师对我们是无私的,像洁白的碧玉,没有一点暇丝。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路队扣了分,李老师要我们晚放学30分钟,到了放学,只留了我们2分钟。我知道老师是为了我们的安全,所以我们不要胡乱散路队,没到家门口时不要出路队。记得还有一次,我的作业没写完,李老师生气的说:“学习是给自己学的,不是给老师学的”。从李老师的话中,我悟到了学习的重要。
啊!老师,感谢您。啊!母校,我为您而自豪。
春天到了,校园里的一切都像刚出生的婴儿。稚嫩的小草从土下钻出来,幼嫩的柳芽攻破了柳枝,刚刚吐蕊的花露出了笑容……看着它们稚嫩而充满生机的样子,不仅使我回想起自己刚刚走进校门的时候。那时的我对学校充满了好奇和幻想,我喜欢那些和我一样活泼可爱的同学,我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彼此鼓励、互相帮助。四年的朝夕相处,使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像校园当中的小草、柳芽一样,茁壮成长。来到操场上,这里倾注了我们无数的血汗。每一次的跑步、跳高、跳远等就像在为比赛做准备、打好基础。
母校啊,你的爱说不完,道不尽,它可以是路旁的一棵杨柳、地上的一片落叶,也可以是奋斗的汗水与幸福的泪水,更是那份心灵的归属感。
母校,你给我的爱是一首飞扬的情诗,把你的思念轻轻地诉说。你给我的爱是一课繁茂的大树,节满了夜夜努力的硕果。你给我的爱是一本厚厚的日记,记载了欢笑与泪水,知识与理想。你给我的爱是一张一尘不染的白纸,愿后来者绘出更美丽的蓝图。
母校,你就是那片天空,让幼小的青鸟也能看到希望。母校,你就是那片大地,让柔弱的花朵也懂得什么叫做坚强。母校,您给予我们太多的希望。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让自己的梦想展翅飞翔!
啊!母校,我爱你!你永远绽放光彩……
甘肃省瓜州县渊泉小学四年级:马欣欣
指导老师: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