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散文《走在雨中》(全文)
《走在雨中》
曾经在很多年里,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养成了一种习惯,喜欢雨季的到来,喜欢看雨落长天,雨打屋檐,喜欢走在雨中,喜欢那一种别致而忧伤的诗意,默默的走在雨里,让久违的雨水打湿我所有的衣服和行李,打湿我所有的心情和回忆。那一种柔柔的浪漫的雨的诗意,那一种久远而近在咫尺的感觉,那一种别致而有些莫名的悲伤突然之间涌上心头,让我想起了一首很著名的宋词,那就是南宋著名词人蒋捷的词牌《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整首词里雨意阑珊,淋透了一个人的整个一生,却充满了无尽的身世之感,悲欢离合,世事无常,命运的难以预料和颠沛流离,让一个人背负了无尽的悲伤和迷离。许多时候,我读着这首词,总被它的词意和意境打动,不知是身隔千年感同身受,还是自己就在其中。
人这一生,真的很难说清楚自己以后的命运会怎么变化,会怎样不随自己的意愿而改变.也许曾经很辉煌与腾达,也许曾经很青春和得意,也许曾经很执着而往,无论是自己的事业,还是自己的爱情,或许是自己的婚姻,所有的一切都会随着人世间的变迁而悄悄发生着难以预料的变化,无论是官场得意也罢,失落也罢,无论是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美满也罢,悲伤也罢,我们都无法去预料以后世事的改变。
就算失落过,就算悲伤过,就算铭心刻骨,就算痛苦一生,就算我们失去了所有的一切.到最后我们剩下的还是我们自己,还有我们所剩无几的青春。还有以后很长的一段路要去走,为了很多东西我们都曾付出过自己太多的青春和岁月,如今那些岁月都将随风而逝,永难再来.这些年来我们能够得到的和拥有的快乐又有多少是真正的握在我们手里,为了生存,我们失去了自己太多的东西,如今恍然之间人到中年,不再青春年少,不再青春飞扬,走过人迹板桥霜深露重的似水流年,走过百转千回雾锁重洋的九曲天涯,到此生飘雨的黄昏,我们能够真正听见的却是自己心里和灵魂深处那些深藏许久的情深无悔吧。
“为了爱,梦一生,飘飘荡荡几番浮沉”,无论人世悲欢几何,我们终将在心里留住那一份穿越悲欢两头,无怨无悔的深情和等待!没有谁能感知到我们心里那一份久经沧桑的深情和苦涩的泛黄的回忆,只有飘洒在空中和我们心里的那一场等候了一世一生的雨水,才能让我们真正的找到自己和自己的定位,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和还未泯灭的生死不渝!“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无论是曾经悲伤也罢,痛苦也好,难得的快乐也也罢,这种来自我们灵魂深处的呼啸与大雨磅礴,一生一世都无人能够替代和呼应!
⑵ 关于雨的经典名家散文(中的片段也可以)
1、《夜雨诗意》——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
在夜雨中想象最好是对富而立。黯淡的灯光照着密密的雨脚,玻璃窗冰冷冰冷,被你呵出的热气呵成一片迷雾。你能看见的东西很少,却似乎又能看得很远。风不大,轻轻一阵立即转换成渐沥雨声,转换成河中更密的涟漪,转换成路上更稠的泥泞。
此时此刻,天她间再也没有什么会干扰这放任自由的风声雨声。你用温热的手指划去窗上的雾气,看见了窗子外层无数晶莹的雨滴。新的雾气又腾上来了,你还是用手指去划,划着划着,终于划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
夜雨是行旅的大敌。倒不是因为夜间行路艰难,也不是因为没有带着雨鞋和伞。夜雨会使旅行者想家,想得很深很深。夜雨会使旅行者企望安逸,突然憬悟到自己身陷僻远、孤苦的处境,顾影自怜,构成万里豪情的羁绊。
2、《雨的随想》——当代诗人汪国真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下流淌出来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拟。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黄色的风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者有诗如雨,便觉得奇好。
3、《雨的感想》——现代文学家鲁迅
在有些地方,雨并不可嫌恶,即使不必说是可喜。囫囵的说一句南方,恐怕不能得要领,我想不如具体的说明,在到处有河流,捕街是石板路的地方,雨是不觉得讨厌的,那里即使会涨大水,成水灾,也总不至于使人有苦雨之感。
我的故乡在浙东的绍兴,便是这样的一个好例。在城里,每条路差不多有一条小河平行着,其结果是街道上桥很多,交通利用大小船只,民间饮食洗濯依赖河水,大家才有自用井,蓄雨水为饮料。
河岸大抵高四五尺,下雨虽多尽可容纳,只有上游水发,而闸门淤塞,下流不通,成为水灾,但也是田野乡村多受其害,城里河水是不至于上岸的。
因此住在城里的人遇见长雨,也总不必担心水会灌进屋子里来,因为雨水都流入河里,河固然不会得满,而水能一直流去,不至停住在院子或街上者,则又全是石板路的关系。
4、《听听那冷雨》——当代著名作家余光中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偁在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所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5、《秋雨》——现代女作家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色的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的建筑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
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薰的雨天。
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⑶ 描写雨的散文
雨
周作人先生名其书斋曰苦雨,恰正与东坡的喜雨亭名相反。其实,北方的雨,却都可喜,因其难得之故。像今年那么的水灾,也并不是雨多的必然结果;我们应该责备治河的人,不事先预防,只晓得糊涂搪塞,虚糜国帑,一旦有事,就互相推诿,但救目前。人生万事,总得有个变换,方觉有趣;生之于死,喜之于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时,又何尝不然?无雨哪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
我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风愁煞人”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沈沈”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记得曾宾谷曾以《诗品》中语名诗,叫作《赏雨茅屋斋诗集》。他的诗境如何,我不晓得,但“赏雨茅屋”这四个字,真是多么的有趣!尤其是到了冬初秋晚,正当“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的时节。
⑷ 麻烦大家帮我起个题目,是关于写旗袍的文章的
旗袍飘飘
⑸ 描述穿旗袍美女的诗句
锦袍素雅身段娇,春风拂柳展妖娆。舞步轻盈惊四座,醉眼周郎瞩小乔。
锦袍华贵淑女娇,玲珑曲折现苗条。媚态横生销魂处,飘然漫步飞燕骚。
锦袍炫丽仪态娇,圆臀玉腿细柔腰。痴迷竟日旗服美,饱览娥眉乐陶陶。
柳风中摆,新荷雨中摇。亭亭长玉颈,款款小蛮腰。乍现玲珑态,凭添妩媚娇。从来民国范,大美数旗袍。芊芊淑女,婀娜旗袍着身,曼妙多姿,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梦回邂逅,终难忘。天下华服,不相识,又何妨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旗袍历经百年的演进,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发展的黄金时代,样式变化多且非常丰富。旗袍的襟、领、袖、裙摆等部位风格别样:襟有圆襟、方襟、长襟等;领有上海领、元宝领、低领等;袖子有长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还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镶、绣、滚、荡各种纹样,十分别致;裙摆除了长短变化,还增加了鱼尾形、波浪形等裙摆款式。
⑹ 关于旗袍的最美文案美文
关于旗袍的最美文案美文
1、印象中的旗袍总是出现在江南的三月,那江南的女子,穿了丝绸的旗袍,撑着一把油纸伞,行走在白墙青石的小巷里,有雨,丝丝细细地飘散着,朦胧中萦绕而来的是清香的紫丁和未名的暗香。
还若是在宁静的午后,书房里有着迷人的熏香,微风拂过,院中满是纷飞的桃花,那穿了旗袍的女子,袅袅地从院中亭子里碎步到书房,打开线装的唐诗宋词。
4、旗袍留给人的是无言的背景,似乎谁都知道穿旗袍需要修长柔美的身段,没有流动的线条,就不会有优美的韵致。总是觉得东方的女子,都该着一身旗袍,却又觉得不妥,因为不是所以的人都能穿出旗袍的风情。
5、一袭旗袍,邂逅的是一份平静,带给我的是优雅的闲情,是如同秋荷的心事,任月光洒落在小屋,流泻在每个黑暗的角落,在这无声无息的月色中清静,就连思绪与意念都显得多余。
⑺ 描述旗袍的诗句
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
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 。
行走在芳菲的流年里,
身着旗袍的女子,
永远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芊芊淑女,婀娜旗袍着身,曼妙多姿,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君不见那绫罗绸缎,艳之韵之,芸芸众神赞,飘飘仙子舞。美哉!天之仙子莫过于典雅高贵的中国服饰国粹——旗袍。说旗袍是诗一点也不过分,它以其流动的旋律和浓郁的诗情表现了女子的贤淑、典雅和温柔,它是中国女人的一种情结、一种梦幻,是镌刻在中国女人骨子里的美丽。不管在哪里,只要有中国女人的地方,就有美丽旗袍的靓影。
喜欢这样的画面:江南的春天,烟雨迷蒙,撑着油伞的婀娜女子,着一袭素色旗袍,挺高了脖子,略带哀怨的眼神,恍然若有所思,就这样在雨中漫步……我一直对旗袍情有独钟,喜欢它的合体,它的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