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警察可以一枪击毙歹徒吗
不要说警察,就算是一般公民在抢劫、强奸、故意杀人等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时候都可以进行无限防卫的,有无前科我们在所不问,只要是正在行凶,而且这个行凶具有紧急迫害性的就可以进行无限防卫,也就是要他的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贰』 警察中弹后,有人使用警察的枪击毙歹徒,请问他有罪吗
我觉得他应该没罪!
警察的作用大多只是在保障社会以及群众的安全。和军队不同,警察在执行任务时有严格的行为规范。 在罪犯没有持有枪支的情况下,警察一般也都不会使用枪支。因为他们的任务仅仅只是制服嫌疑人就可以了,而不是非要将其击毙。
在警察执法的时候,有一个“最低限度武力”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很难定义的。一旦罪犯威胁到或者可能威胁到警察自身的安全,那么警察就可以无限度的对目标进行攻击,就算是将歹徒当场击毙也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大家都知道,一般任务中警察不允许携带枪支,在这种情况下,警察一般都是使用警棍、电棒、或者徒手等将歹徒制服的。而身为一名合格的警察,必须要懂得的就是徒手制服歹徒的能力,这样可以在身边没有武器的情况下将歹徒制服。
在与罪犯僵持的情况下,局势很有可能是瞬息万变的,而警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稳住罪犯,使他不去伤害人民群众。在这种情况下,警察一般都会采取“妥协让步”的行为,尽量的稳住罪犯的情绪,如果罪犯手中有人质的话,那么就让他不去想着伤害人质。所以一般来说警察都会先和罪犯谈条件,这种从思想上将罪犯麻痹的方法是警察惯用的手段。
而在罪犯中,并不是每一个都会负隅顽抗,因为一旦被警察发现并且包围,那么可以说这个罪犯就已经落入法网了。有人会想到罪犯可以杀出去啊?不存在的!这又不是在战场上,而且罪犯们人数一般都不会特别多,一旦被警察发现,那就是彻底完了。倘若在这种情况下,罪犯还是拼死抵抗,那么警察就会施行极端手段,与罪犯搏斗!
但如果罪犯持有大量枪支的情况下,由于警察分配的都只是警用手枪,所以在这时警察一般都会请求武警的支援。武警与一般的警察不一样,一旦武警出动,那么罪犯只要顽抗就会被当场击毙!因为对于武警来说,他们是专门对付武装势力以及极度危险的歹徒的,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都不会用来对付普通的罪犯。
但一般来说警察不携带枪支就可以制服罪犯,其一来说是人数上的优势,警察执法时肯定不是只有一个警察,一般都是几队警察同时出动的;其二来说是搏击技能上的优势,在警校学习这么久,再没有点打斗技巧那就白瞎了;其三来说是人民群众上的优势,不会管什么时候人民都是与警察站在统一战线的。可以说,警察执法时占据了天时地利和人和,想失败都很难!
『肆』 警察依法开枪击毙暴力围攻抢枪者犯法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19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第一条 为了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正确使用警械和武器,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手铐、脚镣、警绳等警用器械;所称武器,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枪支、弹药等致命性警用武器。
第四条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
第五条 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人民警察不得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和武器。
第六条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前,应当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在场无关人员应当服从人民警察的命令,避免受到伤害或者其他损失。
第七条 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
(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
(四)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
(五)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
(六)袭击人民警察的;
(七)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第八条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一)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
(二)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不得故意造成人身伤害。
第九条 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一)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二)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
(三)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四)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
(五)破坏军事、通讯、交通、能源、防险等重要设施,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紧迫危险的;
(六)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
(七)国家规定的警卫、守卫、警戒的对象和目标受到暴力袭击、破坏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破坏的紧迫危险的;
(八)结伙抢劫或者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
(九)聚众械斗、暴乱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
(十)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
(十一)在押人犯、罪犯聚众骚乱、暴乱、行凶或者脱逃的;
(十二)劫夺在押人犯、罪犯的;
(十三)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
(十四)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
(十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第十条 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
(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
(二)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
第十一条 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一)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
(二)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
第十二条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伤亡的,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报告。
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勘验、调查,并及时通知当地人民检察院。
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应当将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的伤亡情况,及时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
第十三条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所属机关书面报告。
第十四条 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第十五条 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第十六条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执行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时使用警械和武器,适用本条例的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0年7月5日公布施行的《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同时废止。
『伍』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使用的制服性警械有哪些
警械,是指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手铐、脚镣、警绳等警用器械。警械是警察履行职责时依法所使用的专门器械,是保障警察履行职责的一种基本装备。
警械可分为四大类:
1、驱逐性警械:包括警棍、电击器、麻醉枪、高压水枪、催泪弹、爆震弹、闪光弹等。
2、约束性警械:如警绳、镣铐等。
3、震慑性警械:如警笛、警报器,红色回转警灯等。
4、自卫性警械:如防弹衣、头盔、盾牌等。
『陆』 警察在已经开枪制服歹徒,歹徒没有威胁他人能力了,还开枪打死犯罪嫌疑人犯法吗
警察打死没有威胁的三人应该是犯法的。
但是这种事都是讲证据的。
一般很难取证。警察是不会承认的。
『柒』 柳州民警开枪制服持刀伤人男子,警察该在什么时候开枪呢
那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危险的事情,面对这些紧急的情况,我们很多人都是束手无策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人来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比如说警察就是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的一些人,在民警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时候,犯罪分子很可能会做出一些比较应激的行为,然而在面对这些应激的行为的时候,民警肯定是因为有相对的应对措施的,因为民警也有相应的制度,他们的制度规定什么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在柳州有一件事就是持刀伤人的男子被柳州民警开枪制服,网友们在网络上展开了纷纷扬扬的讨论,那么警察应该在什么时候开枪呢?
『捌』 穿制服的警察跪在地上,被囚犯用枪指着,是什么电影
港片,杜琪峰导演的《大事件》貌似有这么一个镜头
『玖』 警察徒手与歹徒搏斗最终将歹徒制服意思是不行还是指某种含范例还是徒然还是
警察徒手与歹徒搏斗最终将歹徒制服的意思是表达警察的勇敢与强大,尽管手中没有什么器物却可以将歹徒制服。
『拾』 哪种情况警察可开枪击毙歹徒
我国警察可以使用武器的15种情况
● 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 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
● 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 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
● 破坏军事、通讯、交通、能源、防险等重要设施,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紧迫危险的;
● 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
● 国家规定的警卫、守卫、警戒的对象和目标受到暴力袭击、破坏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破坏的紧迫危险的;
● 结伙抢劫或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
● 聚众械斗、暴乱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
● 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
● 在押人犯、罪犯聚众骚乱、暴乱、行凶或者脱逃的;
● 劫夺在押人犯、罪犯的;
● 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
● 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