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地处郊区,旁边都是村庄,你一眼就能看到的是西电大门,无比壮阔,不过要说标志性建筑在校生公认的是钟塔,在一群六层以下的建筑中高高耸起一个十几层的塔楼,上端有钟表,绝对好远就能望见~~~你要是坐车怕找不到,听乘务员喊“洗颠(西电)”就是啦~~
好像很多人的确把塔楼戏称为“跳楼塔”,其中缘由,只流传了一系列传说……
B. 校服上的标志叫什么
校徽(school
badge)
是学校徽章的简称
是一个学校的标志之一
其主要的目的是分辨人员、留存纪念和通过图案、文字来介绍学校的性质和学科
同时在佩戴校徽的时候也给佩戴者在无形中增加了纪律的约束
规范学生的行为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楼主采纳我吧。
我分很少的。
如果不采纳也没事的
希望能帮到你
C. 校服的意义
第一,校服可以使学生在身分感上区别社会其他人,因而有了学生自身的约束力,比如像荣誉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这些方面校服都可以起到内在约束的作用,一种象征的作用,对他们起到一种潜移默化地培养作用。
第二,校服还可以产生一种平等感。因为学生现在的家庭收入状况很不一样,在攀比方面比较盛行的时代。我觉得如果一个学校的学生它能穿一样的服装,这样同学相互之间的感觉是平等的,容易形成一种合作、团结、相互尊重的精神。比如说,我们家稍微穷点,但是穿上校服也没人能看出我们家很穷;又比如说,某某人很富,但他的孩子在学校里不许穿很好的服装,这样感觉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品质,避免攀比之风在校园里出现都有积极意义。
第三,校服还可以减轻家长对学生服装上的投入。现在社会没有专门为中、小学生制作服装很得体的服装,特别像我们中学生,从12、13岁到17、18岁这个年龄段,在市场上就买不到他们合适的服装,要不就是时装,要不就是一些胖的,而根据他们的身材、他们的需求,作为商业行为没人来关心他们这个群体。从推进学校工作来讲,我觉得学生穿学生装对于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非常有益处的。学生装统一的穿着对学生有教育的功能,比如说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四,穿校服对学生有规范行为的功能。由于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不同于外面的社会,我们学生正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对学生的行为都应当进行规范。
D. 穿校服有什么意义
穿校服的好处:
1、学生穿统一校服利于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避免攀比。统一的校服体现了学生个体的平等身份和地位,这样有利于同学间以平等的心态相处,对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和团结大有裨益。减少学生个人之间和各学校之间的攀比,让家庭生活条件不同的孩子心理平衡。
2、学生穿统一校服是自己身份的标志,也是学校的一种标志。
学生,是在学校里从事学习活动的人,他们有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而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和教学的机构。学生和学校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存在,学生穿统一校服,在体现自我身份的同时,也是学校的一种标志。这是学生穿统一孝服实质意义所在。
3、学生穿统一孝服有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穿校服是一种集体的体现,在外面看起来是一个整体,能让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有助于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展示集体精神风貌,也有助于学校的整体形象。
4、学生穿统一校服整齐化一,便于管理,宣传学校。学生穿统一的校服,学校能够及时准确地确定学生身份,便于学校的日常管理。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系数。而整齐划一的校服也是一所学校整体面貌的展现,有利于学校的对外宣传。
5、保护功能,穿校服便于得到社会监督,另外,校服按照要求,面料含棉量不得低于35%,穿着会舒适透气,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4)论校服的符号作用扩展阅读
校服是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中小学学生普遍穿着。
校服最早起源于欧洲。学校为了规范管理,统一的着装。一般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会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一般学校校服有该校校徽,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穿上校服能够展现学生精神抖擞、活力飞扬的一面,也是学生青春时代的专属标志。
校服,在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是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
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校服制的实施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学生在身份感上区别社会其他人,因而有了学生自身的约束力,有一种象征的意义。
校服还可以产生一种平等感,对于避免攀比之风在校园里出现都有积极意义。校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家长对服装的投入。此外,校服也存在着许多的主要缺点,比如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校服的质量不佳,容易掉色发霉,尺寸并不适合所有人,不方便补订等等。
E. 《穿校服的利与弊》800字议论文
1.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2.
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3.
在崇尚个性的年代,千篇一律的校服,是否扼杀了孩子们的审美发展,抹杀了个性
4
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根据生理学刺激反应理论,毫无个性的千人一服,不仅是对孩子个性的抹杀,也是对孩子创造力、想像力的打压。
5天天穿同一件校服,违反了“事物是变化反展的”哲学道理,
6
大都是运动服之类,学生穿上虽然整齐划一,但是不见得精神,对提振精神面貌无多大益处
7是校服都是按统一型号生产的,不是量体裁衣;
8学生穿校服,整齐划一,看上去纪律不错,其实这仅仅是表面现象。然而,不少领导看中的就是这种虚假的“纪律感”,强令学生穿校服,以显示治校有方。
9穿校服将使个人所有衣服闲置,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
10穿校服多为强制执行,不利于我国民主制度的建立
11穿校服不利于我国民族服装产业的发展。
日本
日本的学生制服都非常漂亮,在日本社会形成了一种时尚
美国
对校服要求宽松,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校服,或者干脆不穿校服
家长看法
学生不爱穿校服,家长怎么看?一名家住南京市凤凰西街150号、医生出生的曹姓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学生不爱穿,家长也不爱买。他的理由是,现在的校服一般都是非棉织品,系化纤成份,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极不利。同时,每一学生穿的校服又不是量身订做,或大或小,或松或紧,有的由于裤子太长,体育课都没有法子上;有的上装太宽松,穿出来像个小老头,男女不分,根本显不出学生的青春气息和活力。
F. 校服代表什么
让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为此,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江苏省、南京市的有关部门也曾下发过类似通知,省里有关部门在几年前还专门成立了办公室,请来浙江等地的服装设计专业人员,参与校服的设计。南京某小学朱校长认为,穿校服可消除当前越来越突出的学生讲穿着、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对一些低收入的学生家庭来说,并无坏处,所以虽说没有文件强行规定学校必须做,学生必须穿,仅是要求在有条件的重点学校推广,但好多学校还是做了自己的校服。朱校长还认为,现在学生与几年、十几年前的学生相比,更强调个性,追求与众不同,自我意识较浓,爱“酷”,而统一着校服自然压抑了这种追求,有违学生的天性,这恐怕才是学生讨厌穿校服的深层次原因靓了自己更亮校园 有很多中学生认为穿校服很不方便,觉得穿便服比穿校服较好看,所以,他们都会不约而同的说中学生不应穿校服上学。但我却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觉得中学生是应该穿校服上学的。 校服对於中学生来说,就是身份的象徵,情况跟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需要穿著不同的制服一样。例如警察要穿著警察制服,消防员需穿消防制服等;同样地,学生自然便要穿著他们的制服——校服了。这样,我们就更易分辨出不同阶级的人,还有他们的职业;当然,我们穿校服时,便更容易辩认出我们是学生了。 而且,穿著校服可加强学生的纪律性。除了说穿著校服整体上看来较为整齐外,还可时刻提醒学生,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身份,不断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此,学生的纪律亦大大的加强了。 除此之外,学生穿著校服,对於学校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穿著校服上学,除了看上来整齐,学生的纪律性提高,那所学校对外便得到一个良好的声誉了。所以中学生穿著校服上学,不是没有其好处的啊! 也许,有人会认为,中学生穿著校服,无疑是加强学生的纪律性,而学校亦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声誉,但似乎太不方便,令学生有拘束的感觉,而且这要是一种身份象徵,一张学生证,不是可以代替吗?但我们可试想,我们会否经常拿著学生证给别人看吗?就像我们需要找警察或消防员帮助及求救时,我们看到他们所穿著的制服,即时的反应便是告诉我们,这便是我们需要找的人一样。要是我们穿校服,别人一看便知道我们是学生了,这就是人的即时反应。这不是更为方便吗?#所以,我们总不能认为中学生穿著校服没有好处,抹杀其好的一面呢! 面对中学生应否穿校服上学的问题,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学生一定应该穿校服上学。」 我认为「一定应该」,并不是想奉承学校。而是因为学生穿校服是一种「美」的表现,亦同时代表了你是该校的学生。 当有来宾进入学校时,看见学生们都穿上整齐的校服,便会产生一份好感。而且一班穿上整齐校服的学生在操场上集队,那不是很美吗? 有人认为自己的校服不好看,老想穿便服回校。但我觉得买便服是浪费金钱的,同时亦浪费精神和时间,因为大部分人往往只喜欢穿名牌衣服,而这些衣服的价钱都是十分昂贵的;他们都是为了在同学和朋友面前表现自己,而这种行为是十分惹人讨厌的;我并不是叫人不要买衣服,但挑衣服也要花大量精神和时间,不如用这些时间来温习和学习,不是更好吗? 外国的学生大都是穿便服回校的,但这样会很容易被不良份子混进校内捣乱,严重的还可能会杀害老师或同学。为了保障老师和同学的生命安全,穿校服回校便可加强校园内的保安。 穿校服亦可以加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也是件很庄严的事。 此外,如果有学生在校外捣乱和犯错,而被师长见到时,也会得到应有的惩罸,避免破坏学校的形象及风气。 我觉得穿校服回校有很多好处,所以我会继续赞成及支持学生穿校服回校的优良传统。 代的中学生,大部分都不喜欢穿校服上学,他们觉得穿便服比较好看,而且又方便。 虽然穿便服有好处,好像很自由,一点束缚也没有,那多好啊!但我觉得中学生应该穿校服上学,如果中学生不穿校服,感觉上就不像是学生。很多人都议论这个问题。有人认为穿校服很死板,跟不上潮流,在这个21世纪的时代,也要穿校服上学,那实在大老套了!又有人认为中学生应该穿校服上学,因为校服是代表了自己的学校,那学生不穿校服而穿便服上学,谁会知道你是一位中学生呢?其实穿校服使人感到一种团结的精神。 这种种的问题,令有些人喜欢穿,有些人又不喜欢穿。其实穿校服是好还是坏呢?好处是:令人感觉很整齐,有一份学生的亲切感,有感情和温暖的感觉。穿校服又可以分辨出你是哪间中学的学生,不会和别人混在一起。这样不好吗? 我觉得穿校服没有坏处。其实穿校服是好的,中学生是应该穿校服上学的
G. 南宁校服上的标志有什么含义呢
是新希望公司的标志。
H. 以中国校服之我见写议论文
校服[1] (xiàofú)是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中小学学生普遍穿着。 校服最早起源于欧洲。学校为了规范管理,统一的着装。一般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会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一般学校校服有该校校徽,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穿上校服能够展现学生精神抖擞、活力飞扬的一面,也是学生青春时代的专属标志。
校服,在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是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2]
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
感。校服制的实施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学生在身份感上区别社会其他人,因而有了学生自身的约束力,有一种象征的意义。校服还可以产生一种平等感,对于避免攀比之风在校园里出现都有积极意义。校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家长对服装的投入。此外,校服也存在着许多的主要缺点,比如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校服的质量不佳,容易掉色发霉,尺寸并不适合所有人,不方便补订等等。
I. 关于校服的议论文800字
我国90后大学生校服设计调查与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10年代中期,各高校学生们的校服是否有必要存在,如果存在是否与以往年代校服不同,是否与国外大学生服装有所区别;如何把握高校校服设计脉搏,这些都是本论文重点开展研究的。本文通过收集国内有关校服的资料以及采用了不同群体及在校大学生问卷的形式调查现在高校学生对自己的校服所持观点,得出不同结论并根据这些要求进行探讨高校学生服问题的研究,并通过款式色彩材料尺寸上的设计力争表现出符合中国国情,深受90后大学生们喜欢,注重简洁、大方、美观的新型校服。
【关键词】21世纪;大学生校服;设计研究
校服最早出现在日本。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
学校文化和形象的代言之一就是校服,校服是一种符号、一种标识、一种身份的象征。校服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教学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而且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与校园环境相协调。它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我们集体凝聚力和纯朴的精神。近年来,我国校服文化正在普及和发展中,但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服文化,仍是一个应该多方位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校服现状调查
调查过程:通过发放色卡、图片、调查问卷完成。
1、款式设计风格调查
以中国内地与香港为例,内地多数校服款式陈旧老套,运动服式的校服设计成为“千篇一律”现象严重。这种单一形式的校服设计严重抑制了大学生们对美的追求,着装形式上,基本上未脱离高中学习的服饰环节,产生了对学生个性的压抑感;学生活泼好动、生气勃勃的特性不能很好的体现。目前校服结构设计多为松垮,缺乏个性。
相比而然,香港各校服百花齐放,水手服式样的女生校服配上百褶裙以及男衬衫西裤、五花八门的毛背心颜色配以白袜黑鞋,给人感觉新鲜朝气。
2、体型特征调查
根据国家标准号型系GB1335-97标准体型分类分为:Y(瘦体,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22-17cm,24-19cm),A(正常,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6-12cm,18-14cm),B(微胖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1-7cm,13-9cm),C(较胖,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1-17cm,13-9cm),D(胖体,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6-2cm,8-4cm)。
女子体型分类特征
男子体型分类特征
例如:对于女子号型而言,160/84A表示身高为160㎝,净体胸围为84㎝,胸腰落差为18-14cm之间的属于A型女性。
调查显示:A/Y体型占据多数比例。不过显示,从孩童时代到大学间,每5人中就有一个胖子的现象已经出现。
3、色彩要求
春夏校服多浅色为主,72%的人选择了白色56%的人选择了蓝色。秋冬校服以深色为主,52%的选择了黑色,35%的人选择了紫色。对于校服喜欢什么风格:
A、日系;B、韩系;C、休闲系;D、运动装。
调查显示:65%的同学还是喜欢运动休闲装,30%喜欢韩系。43%的人认为春夏的服装价位应在70-90元之间,57%的人认为应在90-120元,55%的人能接受秋冬校服价位在120-190之间。
二、90后校服设计要点
1、从款式上设计要创新。从创新思维下思考设计。校服已经成为体现本国文化的窗口,款式设计都与本地区、本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要在校服的设计中不断加入流行元素。另外,不同地区高校校服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我国不同地域气候因素,可以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大学校服有较大的款式区别。
校服设计款式主要分为制服式学生装和运动式(休闲式)学生装,款式新颖,各系的校服颜色可不同,有个性,体现大学生的特点与活力。
2、色彩搭配要舒适。根据季节变换,穿着舒适,重视色彩和流行时尚的搭配与结合。夏季校服多以浅色为主,冬季校服以深色为主。
3、从服装面料上设计要体现出舒适透气、易洗耐穿原则。
4、从配件上设计考虑的因素就相应多了一些,如配件应该体现时代感,将时尚以及校园文化特色融入其中,配饰是设计的一个亮点,校标、领带、装饰带被认为是校服应有的配件,Logo应结合校园特色。
5、质优价廉而耐穿原则。质优,就是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合理性,校服加工质量校服是陪伴学生多年的服装,但一些质地粗糙、不吸汗、起静电的服装面料,让穿着者有明显的不适感,对学生身体健康不利。此外,还有穿着不久就开线、破损等问题,甚至有被校服中的断针扎伤的案例。
6、设计特点。90后大学生校服设计要注重加入符合校园文化及90青年人活泼、积极、向上的特点,可将时尚元素其中设计中。90后大学生是早晚都是准职业人,具有学生成人等多重特点的人群,所以在考虑其校服设计是要考虑其心理特征、形体特征、身份特征及经济承受能力,这些都是高校校服设计者充分需要考虑的。
J. 职业中专校服上的标志有什么含义
一般都是校徽,这就看每个学校的设计了。不同的办学理念有不同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