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井冈山的春节习俗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人们敬仰的革命摇篮井冈山有着她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井冈山位于江西的南部的山区,朴素勤劳的井冈山民众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在不同时期民俗活动中沉淀了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最近在井冈山学习期间走了走附近的山寨民舍,也看了一些民间文化市场、民俗活动场所,对老区朴素的民风民俗有了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今收集整理了一些井冈山的传统风俗资料,与希望了解井冈山地区民风的朋友共享。 一、节令习俗
过年 过年前后井冈山土、客籍居民有一系列活动。十二月二十四日民间居民家送灶神过小年,十二月三十日居民家等灶神。送等灶神,均要打米果、烧香烛、烧纸钱、燃爆竹等。
立夏节 立夏当天吃“立夏蛋”,家家户户,人人要吃蛋。有些人还会吃“立夏狗”,俗话说:“吃了立夏子,榔头打不死;吃了立夏狗,两腿忙忙走。”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井冈山土、客籍民间过端午节以菖蒲、艾叶插于大门左右,城乡普遍做粽子。旧时过端午节,活动颇多。是日午时,以朱砂画黄纸符贴于门户。
六月六 俗谓“洗狗头”节,把狗抛到水里洗澡。过去有钱人家“晒票子”,一般人家晒衣服被褥等,据说不会发霉,可防止腐蚀和虫蛀。
中元节 俗称七月半,又叫“鬼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四日(亦有惯十五日的)。此日,土籍居民出嫁之女不得回娘家,亲戚朋友不得登门拜访。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每当节日,至爱亲朋都要互赠月饼,新婚之人尤甚。是日,家家户户杀鸡宰鸭吃团圆饭。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称“九九重阳”。农村做糖糕、咸糕祝贺。重阳节为敬老,单位慰问离退休老人蔚然成风。农村则给老人送礼物,祝老人健康长寿。
冬至节 当地群众利用冬至节纪念祖宗、扫墓、整修坟墓。也是土籍民间“ 腌”、“腊”、“霉”的好时节。 二、生活风俗
挖冬笋
挖冬笋,是黄坳、茨坪、长坪、下七一带客籍山区农民所喜爱的一项采集活动。农历十一月以后,冬笋即开始生长,客籍人们便身背背篓,手握锄头进山挖笋。
红薯丝饭
红薯丝饭是从前井冈山区的传统主食,解放前,当地就流传着一首民谣:“薯丝饭,木炭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这首民谣反映了当年井冈山区的清贫生活和山区居民追求起码的温饱生活的意愿。
勺子碓舂米
勺子碓,是井冈山客籍人用来舂米的工具。旧时人们用石头作臼,用木棒做杵捣米。常用的有手碓、脚踏碓。山里人在脚踏碓的基础上,利用山泉的落差,装成不用人力的“自动”雅,一天能舂一担谷,比脚碓省时省力,独家独户使用,非常方便。
米汤浆被子
土籍人洗被子时,都喜欢用米汤浆被子。米汤浆被子就是把被子在清水河、塘里洗干净,拧干,置于盆中,倒进米汤,反复搓揉,使被子里每个地方都沾上米汤,再拧干,即可凉晒。
狩猎
客籍人狩猎活动多利用冬、春季节的农闲时间进行。出猎人数5--10人,多至数十人,进入目的地后,一般都人分两路行动:一为“蹲口”,把守野兽出入要道;二为“抄山”,指挥猎犬翻山越岭赶出猎物。
建房
井冈山土籍居民建新房的礼仪有进桌、圆屋、上梁、过火等习俗。
祭窑
土籍人烧砖瓦窑时,窑匠师傅造窑,点火颇为讲究,有一套世代相传的习俗,称“祭窑”。一般的“祭窑”,实际上是祭祀火神。 三、婚典习俗
男娶女嫁,主要有三道程序:一、定亲。男女到了一定年龄,由父母托媒说亲,双方有意后,写下生辰(俗称“八字”)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八字”相合,双方父母暗地打听了解对方家境和人品,双方满意即定下亲事。二、行聘。双方定下亲事后,男方将彩礼和择定的婚期送往女家,谓之“下定”。彩礼多少双方商定,贫者只送象征性的彩礼,富者彩礼丰厚,有鸡、鸭、酒、肉、布匹、现金和金银首饰。三、迎亲。迎亲之目,男女双方都设宴招待亲朋好友,曰:“讨亲酒”、“ 嫁女酒”。男方接亲,不分贫富,皆有花轿,伴以唢呐、鼓乐将新娘接回。女子出嫁,有哭嫁的习惯,俗称“哭媳妇娘”。女子过门的前四天或两天,要请女伴作陪,新娘唱哭嫁歌,表示对父母、亲人及乡亲的依恋。不哭的会被认为“饿嫁”。
井冈山土籍人结婚,除了像其它地方在屋里屋外贴上大红喜字和婚联之外,还要在迎接新娘的花轿抬回之前,在祠堂或新郎家大门正上方挂一个米筛,米筛里面用绳子拴挂一把米尺、一面镜子和一把剪刀。意在新娘到婆家后要像米筛筛米那样一点点地忍性,改掉缺点,做到家庭和睦,同时要学会织布缝衣和女人必须做的事情,并逐步使自己像明镜那样光彩照人,温柔贤慧。反之,那就会像剪刀剪丝线那样剪断与新郎两人之间的姻缘——休妻。这种卧虎沟人的婚俗,不少村庄还一直延续至今。
招郎也是井冈山土籍人传统婚俗。招郎即是男嫁女方,既无三查、六礼,也无繁琐的结婚程序,男女各方亦没礼物过往,一般各人自理。婚前订立合同书(俗叫合字),写明以后子女和财产的继承问题。解放前女方必须请家族长辈前来商议招赘有关事宜,其中有关条件是男方必须改称女方姓氏,取个女方的辈份,这样才可以得到女方家族兄长的认同,获得本族男人同等待遇。解放后,新事新办,废除了这些不平等的人生权利。但婚礼一般还是由女方承办。并提倡独女户家庭男到女方落户。 四、丧葬习俗
丧葬风俗在本地土籍人中有着较长的历史。山区群众一律以土葬形式,主要是这里森林资源丰富,山中土地资源丰富。在丧葬中,大致分为:奔丧、入殓、守灵、安葬等四个程序。
奔丧:俗叫“报丧”。老人死后,孝子身穿素服,头脚(鞋、帽)用白布挂号,表示有丧事,先报家庭(本村)来看守尸体(守夜);再到主要亲戚各家报丧。由主要亲戚和家庭长者商定封棺(入殓)、做“倒地饭”等有关事宜。
入殓:俗叫“封棺”。入殓前应备好棺、椁,棺是外甑,椁是内甑(俗叫逍遥床),椁是很少人准备的,棺木是不可少的。如果是女的,必须经过外婆家检查棺木和衣着等才能入殓。入殓前的衣着,一般称男单女双。在做“倒地饭”时,商定安葬时间等一切有关事宜。经济十分困难的家庭,则不做“倒地饭”。
守丧:也叫守灵。封棺后家族回去,孝子亲自守灵,寝苫枕块(仪礼、丧服),不能离开灵堂,有人来吊唁,随时跪拜答谢。
安葬:一般择期安葬。有些特殊情况,不择吉期,三日内安葬,叫做“三日无忌”。旧社会安葬,一般都要做道场。做道场时,道场程序、道法由道士自作主张,很少人知情。孝家只备灵屋、库箱等物烧给亡人。祭礼有大祭、小祭之分,大祭要三讲三读,请有知识的人士若干,俗称“礼生”。如果“点主”、“告东方”更须请有资望、有政治地位的人来主持,在本地有声望的族长公等才能举行。小祭只请二、三人即可,这种形式为普通人家所采纳,旧社会安葬后,孝子需守孝三年,谓之守丧,筑墓室而蜗居。 五、区域禁忌
正月初一,忌说“少”或没有,不向外泼水,不向外扫地。
女人坐月子,忌孕妇入房。
男人忌在晒有女人衣裤的竹竿下走过。
新年初三俗谓“穷鬼日”,忌会客探亲。
农历正月的初五、十四、二十三日,忌出门。俗云“初五、十四、二十三,外面有钱都莫去担。”
数字最忌八:外出做客,随行人数一般不限,但不得逢八,以致待客摆菜可6、7、9碗,而忌用8碗,赠人礼物也不能刚好八色。意为逢“八”为死人抬棺者之数,是不吉利的数字。
娶亲之日,新娘花轿来到门外,妇女裹头帕都要取下;新娘的妯娌、姐妹暂时一刻应避开勿见;新娘的家婆不能走入厨房,要往菜园走去,意谓“避煞气”,叫保家庭团结。
身死异地者,其尸体或官柩不能进入厅堂成祠堂,要放在屋外,意谓不得外鬼入内。
打猎这天,猎手忌在厨房议及打猎事,出门时必须以左脚先起步,可保行动安全。
窑匠忌在大江边或社、坛庙旁为人烧窑。
摘茶梓忌东家烹吃东瓜、南瓜,俗说吃了瓜上山,下岭就会打滑、摔交。
忌乌鸦叫,俗谓乌鸦叫,预兆死人。
忌眼皮跳,俗渭眼皮跳,必有祸事,俗渭“右眼跳祸”。
民族服饰的搭配不可随便,否则会雷倒众人。民族服饰最适合较为正式与隆重的集会或者派对。旗袍的穿着十分讲究,发型、化妆、首饰、鞋子都要周到、细致的考虑,甚至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与举动。单单就礼服来说,没有一种服装能够像旗袍一样适合中国女性,但如今的女性级少懂得如何得体的、正确的穿旗袍。
你的问题我实在没有办法回答,首先是裤袜,民族服饰的穿着不光要有美感、也要有时代感,另人能够感到时代的气息,裤袜加旗袍只会另人联想到酒店的礼仪小姐,高贵的气质会瞬间荡然无存。
也许时下流行混搭风,但想要旗袍加长靴,未免……,实在想不出来会是什么一副样子。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当时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级交际花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飞行术、骑马,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时装之一。
❸ 学校艺术节当礼仪小姐的旗袍买什么颜色的比较好啊
你好!
学校当礼仪小姐的旗袍买什么颜色比较好,我认为买红色的可以,颜色比较适合,你个人认为呢?
❹ 想把旗袍穿的温婉端庄,展示出东方女子独有的韵味,但似乎总不尽人意,哪里有关于旗袍礼仪的培训课程
皇家优雅女子学堂有关于旗袍礼仪的培训课程,亲身体验过,非常不错,之前我也接触过其他的旗袍礼仪培训班,都没有优雅学堂讲的深刻,而且在实践训练方面,也没有优雅学堂做的认真,优雅学堂的老师会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去教,虽说过程中不免有困难,但是在优雅学堂老师的耐心教导之下,我还是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❺ 礼仪和旗袍表演节目叫啥名
中国传统习俗表演。
❻ 穿旗袍的礼仪有那些
穿旗袍时,
要格外注意保持良好的仪态。
因为旗袍的造型非常贴近女性自然的曲线,
所以不雅的站姿、坐姿
都会在众人面前完全展露出来。
假如穿着旗袍骑自行车,
必定会贻笑大方,
此外,切记,不管天气如何,
旗袍的所有纽扣都要扣上,
不然就会落下“轻浮”的印象。
旗袍比较适合中国女性
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
而且可以“中西合璧”,
因而“变化多端”。
旗袍的样式很多,
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
斜襟、双襟;
领有高领、低领、无领;
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
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
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目前国内的旗袍在剪裁中
都加入了很多西式剪裁方法,
从而使旗袍更合体、更实用,
堪称中国女性别具一格的特色服装。
女士在参加正式晚宴时,
可以选择华丽的面料做成的旗袍,
只要选择得当,
其“惊艳”程度绝对不亚于西式晚礼服。
日常半正式工作场合与休闲场合,
也可用旗袍分别搭配
西式外衣、开襟毛衣、披肩围巾等,
能够展示出不同的风格。
穿旗袍时,要注意:
▽
一
旗袍的面料、花色
应与着装的场合相协调。
普通棉布和真丝织锦缎
做出同样款式的旗袍;
其风格会截然不同:
一个朴素雅致,
一个华丽高贵。
购买旗袍时,
一定要考虑穿着的场合因素,
选择相应风格的面料和花色。
旗袍的领口封闭较严,
购买热天穿的短袖、无袖旗袍时,
最好选择吸汗透气的舒适面料。
▽
二
选择旗袍时,
要注意旗袍的款式
与自己的身份相协调。
前卫风格的无肩无袖或露胸旗袍,
以及毛皮滚边的超短旗袍配上靴子,
穿在明星身上会格外出众,
却不适合保守行业
工作人员日常穿着。
▽
三
旗袍的领围、领高、肩宽、
胸围、腰围、臀围都要合身,
任何一处过于紧绷或过于宽松,
都会使美感大打折扣,
自己穿上也会感觉很不舒服。
▽
四
穿着之前检查所有纽扣,
如有缝线松动的纽扣,
在穿之前一定要再次加固,
保证在穿着时纽扣不会脱落。
▽
五
旗袍的款式给人的总体感觉
是“在严谨中流露出庄重的性感”,
如果纽扣松开,
立刻就会产生“风尘”感。
因此,女士在穿旗袍时,
不管天气如何,
旗袍所有的纽扣都必须全部扣上。
任何一粒纽扣不扣,
都会给别人留下难以抹去的“轻浮”印象。
▽
六
长及脚踝的高开衩旗袍,
其风格和坦胸露背
长及脚踝的西式晚礼服
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因此,只有在正式的晚宴或演出场合,
或宾馆、酒店等
要求穿特定中式工作装的场合,
女士才能穿
开衩开在大腿中部以上的
高开衩长旗袍。
日常工作或休闲场合的旗袍
开衩不要高于膝盖上缘以上10厘米。
▽
七
穿旗袍时搭配的丝袜
最好是连裤袜,
这样就不用担心袜口
从开衩处露出了。
但要注意的是,
旗袍的面料
一定要选择
不与丝袜起静电的面料。
▽
八
鞋的款式
要与旗袍风格相配。
▽
九
内衣不可外露。
与旗袍相配的内衣在款式
和颜色上也要精心选择,
要求妥帖、舒适,
且内衣轮廓无痕。
▽
十
穿旗袍时,
要格外注意保持良好的仪态。
因为旗袍的造型
非常贴近女性自然的曲线,
所以不雅的站姿、坐姿
都会在众人面前完全展露出来。
❼ 想让自己的学生学习一些旗袍礼仪,市面上哪家机构比较好
关于旗袍礼仪,皇家优雅女子学堂很不错,一来是学堂有20年的教学经验了,二来是优雅学堂的老师讲的非常细,而且要求很严格,从优雅学堂出来的学员都能有较大的改变,所以旗袍方面的学习,放心交给优雅学堂就可以。望采纳我的答案,不胜感激。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可以追问,谢谢!
❽ 今年2014的平和蜜柚节礼仪小姐穿的旗袍是怎么样的
中国传统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