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小凤仙装”也是一种旗袍,由清代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正是由周海媚扮演的清末名妓小凤仙穿着而出名。
旗袍是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 从顺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
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1)复古风倒大袖旗袍扩展阅读
样式变迁
旗袍历经百年的演进,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发展的黄金时代,样式变化多且非常丰富。
旗袍的襟、领、袖、裙摆等部位风格别样:襟有圆襟、方襟、长襟等;领有上海领、元宝领、低领等。
袖子有长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还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镶、绣、滚、荡各种纹样,十分别致;裙摆除了长短变化,还增加了鱼尾形、波浪形等裙摆款式。
❷ 急求有关旗袍类的书,但不是服装方面的,属于历史范畴,最好是关于旗袍的变化与女性地位之间关系的书!
《旗袍》
●旗袍之源
作为袍服家族中的一员,枣旗袍的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与旗袍、枣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
●悄然过渡
民国初期
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发辫,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20世纪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旗袍款式出现倒大袖等变化。
●黄金时代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20世纪40年代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以说在上世纪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灿烂瞬间
20世纪50年代
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这个年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
●冷落时期
20世纪60、70年代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
●辉煌难再
20世纪80、90年代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❸ 李若彤是怎样把旗袍穿出少女感的
方中信和李若彤再度合体,李若彤依旧是记忆中的模样,岁月几乎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一丝痕迹,穿上复古华丽的旗袍装,尽显雍容华贵的大气气质!
李若彤搭配一头复古俏皮的发髻,前额齐刘海甜美又减龄,戴着精致奢华的头饰,玉石耳坠点缀,妆容清新甜美,粉嫩的唇色甜美可人,李若彤还是那么的少女,完全看不出已经是50岁左右的人,微微一笑,怡然倾城,果然岁月不败美人!
❹ 倒大袖旗袍的读音怎么读!四声还是三声
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正确答案,点击【采纳答案】,谢谢 ^_^
你的点赞或采纳是我继续帮助其他人的动力
❺ 立裁后插肩倒大袖旗袍费布吗
你才后才见到大秀旗袍是不会播的。没有什么可以的只要好看
❻ 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民国的国服,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民国之初,剪辫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倒大袖与新样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
(6)复古风倒大袖旗袍扩展阅读: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❼ 倒大袖旗袍搭配什么鞋子
本来是为了要做新的倒大袖旗袍来找图片的,遇到您的问题就自发的答了,请见谅。无非是想说明,这绝对不是件丑的单品。
如果您有兴趣看看早年画报,就会发现袄裙是很日常的搭配。最保守的您可以搭配黑色或者白色过膝的半身褶裙(看您的腿型,事实上依我个人经验,刚遮住小腿肚最合适。)。褶子越细显得越轻盈,材料可以是泛着光滑丝光的或者绒面的。如果褶子硬挺,比如毛料,裙褶可以相对宽一点。
鞋子请选择黑色半高跟皮鞋(参考民国女学生,布鞋太有毒了),这件倒大袖明显偏长了,要想穿好请尽可能调整穿衣后的视觉比例。最后您可以穿上黑色或者白色长袜,黑色不会出错一身都是腿,白色更时髦呼应领边袖边,看您需要吧。另外袜子的图案可以是很有意思的发挥。
❽ 窄肩女生旗袍选择,连肩袖、平肩袖、包肩袖还有倒大袖适合哪种呀
旗袍和平肩相对其他几个来说要好一些。
❾ 民国时期的旗袍是怎么一步步改进变化的呢
民国旗袍在中国妇女服饰史上是中国妇女服饰史发展的一个创新。
民国早期旗袍有着宽大的线条,透着简洁明快的风。20年代的旗袍仍然宽大平直;与当时流行的倒大袖相呼应,旗袍的下摆比较大,整个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状。但肩、胸乃至腰部,则已呈合身之趋势。
30年代末出现了“改良旗袍”。旗袍的裁法和结构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体了。有人还使较软的垫肩,谓之“美人肩”。这表明女性开始抛弃以削肩为特征的旧的理想形角。这时旗袍已经成熟已经定型,以后的旗袍再也跳不出30年代旗袍所确定的基本形态,只能在长短、肥瘦及装饰上作些变化。全世界女性们所钟爱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为典型的。
❿ 旗袍真的不适合少女吗
不要过于听信别人的评价,旗袍是适合成熟一点的,但是素色少女还是很适合的,带把浅色油纸伞搭配一下,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