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提起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作为刘邦的股肱之臣,他为西汉王朝的建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作为留名青史的英雄人物,韩信的骁勇善战是相当出名的,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甚至游戏中,都是扮演着英雄角色。
成大事者必然有不同凡响之处,据《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对韩信出身的记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韩信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韩信微时的故事,说他在淮阴时有一群少年总是侮辱欺负他,其中有一个恶霸屠夫,当众羞辱道:”你似乎很厉害的样子,整天佩剑出行,和平常人不一样,你有种就在这里把我一剑刺死,要是没这个能耐和本事,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一听就明白这是赤裸裸地挑衅,男儿胸中气盛,手握剑柄。但是他心中的理智告诉他不能这样做,杀人犯法,面对此等羞辱,韩信并没有提剑杀人,而是选择了从他胯下钻过去。忍辱负重这个词也是由这个典故中得来的。
影视剧中的胯下之辱
此等胸怀和气度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但是韩信就是如此明白的人。他清楚地知道,一旦自己意气用事杀了这个人,那他必然会面对无穷无尽的牢狱之灾,更不要说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梦想。这样的气度和处事方式同样伴随了他一生,使他在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自我提醒下建功立业。
多年之后,韩信功成名就,跟随刘邦四处征战,打下一片江山。韩信在历史上曾被刘邦封为淮阴侯,当他以这等高高在上的身份回到淮阴,称得上衣锦还乡,不禁想起当年蒙受这胯下之辱。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必然是找到这个恶霸给自己当年受辱之事报仇。但是韩信却没有这样做,他找来这个恶霸却给他封官加爵,因为他认为,有勇气这么做的人必然具有和常人不同的胆识,不如以德报怨,让他发挥自己的作用。这等气度,让我们如今看这个故事都不禁赞叹,不愧是能够在群雄逐鹿的时期脱颖而出名留青史的人。
淮阴侯韩信
韩信在汉史上以军事和谋略才能著称,同时,他的人格魅力更存在于这些细节故事中。在淮阴,韩信不仅仅以这个故事被人传唱。还有当年穷困落魄之际,受过一位在河边洗衣服的老人家的恩惠,给了他一顿饭吃,在功成名就之后他没有忘记,以千金相赠当年的恩人。这就是“漂母一饭之恩”的故事。不得不说,韩信的举动符合了中华民族传承多年的传统美德,即以德报怨,知恩图报。这些品质说来容易,但即使现在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而他的魅力也就不仅仅存在于史学家对其军事才能到高度称赞,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
⑵ 萧何助吕后杀了韩信,设宴庆贺,为何一人却穿丧服赴宴
萧何和吕后杀了韩信,当时他们却设宴庆贺有一个大臣前来赴宴却穿着丧服主要是想提醒萧何。只有穿着丧服才能更加引起萧何的注意。
这位大臣向萧何解释说其实皇上封他做官并不是表示对他的赞赏而是表示对他的怀疑。刘邦当时疑心非常的重,当时亲自带兵打仗前往前线儿萧何却坐镇中央,皇帝不但不怪罪萧何反而还嘉奖萧何这就非常的反常。其实皇帝现在已经对萧何起疑心了,皇帝派来的500个士兵并不是为了保护他而是为了时时刻刻的监护他的,直到这时萧何才恍然大悟。
⑶ 汉朝时期,利用韩信,权谋不输汉初三杰的大臣是谁
不过,最值得一提的还是韩信,说起韩信来就有点太冤了,陈平设计封韩信为齐王,之后又利用韩信打败了项羽,最后又设计让陈州抓韩信,可以说韩信真的就是被陈平玩弄于鼓掌之中,彻彻底底的把韩信给玩的一点脾气都没有。然而,最关键的是陈平所做的这一切,本质上还和陈平没有多大关系,所有的对与错都在刘邦和吕雉身上,而且陈平对刘邦来说,还从来都没有构成过威胁,并且在刘邦死后对吕雉也没有威胁,不得不说低调的陈平确实真的是太厉害了。最后,在这里说一下,刘邦死之前让陈平杀樊哙,陈平当时并没有听刘邦的,而是把消息告诉了吕雉,这才保住了樊哙,所以陈平对吕雉来说不但没有威胁,而且还是有功的,因为樊哙的老婆是吕雉的妹妹。
⑷ 韩信是谁的老婆
淮安夫人————殷嫱,是韩信的夫人,殷姬。是刘邦亲封的齐王妃,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子更是前秦大臣殷德之女。殷氏一族历朝为大官,后不满秦暴统治,辞官定居今日江南一带为商,书香门第,一带名门望族。淮安夫人,是韩信死后吕雉所封。吕雉是她的表姨,当年是吕后派她到韩信身边,有照应。但面对如此英才,殷嫱是真心爱她,她明白什么该对吕雉说,什么不该...在乱世之中,男人才是她的依靠 ...韩信前半生有香姬给予鼓励,希望韩信可以出人头地。后半生有殷姬,出谋划策,不离不弃。韩信其实也深爱着她,不单单爱她的聪慧~
韩信得知楚汉于广武山议和甚为高兴,着笔想要修书一封,殷嫱即刻便知是写予陈平的,何等聪慧的女子啊!细心温柔地照顾韩信的生活,心灵上也能与韩信沟通,殷嫱的确有成为韩信妻子的资格。而韩信对殷嫱的感情虽然不可能像对香姬(红颜知己)那么浓烈深刻,却也是以妻子的身份喜爱着宠溺着她的。刘邦被困于荥阳,找韩信急救,殷嫱替刘邦求情,韩信扯开话题让她去煮银耳羹的时候语气、表情都甚为温柔。而且贵为齐王,此后韩信至死都只有殷嫱一人相伴左右。
应该说殷嫱也是幸福的,虽然香姬在韩信的心目中的地位无人能取代,但是陪伴了韩信的后半生,一起荣耀至极,也一起走向了悲剧结局的人却是她殷嫱。香姬和韩信的过去她无法抹杀,也无法改变,但是殷嫱用了她一生的时间去创造只属于她和韩信的记忆与快乐。是的,殷嫱从来没有想过要取代香姬,只是她希望能够替香姬继续好好爱着这个孤傲的男人,在他刀光血影的世界里给予他自己所能给予的幸福!
韩信死后,吕雉感觉对殷姬有愧,接殷姬入宫封淮安夫人,吕后常与她谈心,有分寸知进退。直到韩言成年,回淮阴世代袭爵侯。
殷嫱47岁,再去晋见吕雉后,回途淮阴中,感染风寒去世...
⑸ 韩信是什么时期的人物,是官员吗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⑹ 韩信有几个夫人
有三个,分别为香姬,薄姬,齐王妃殷嫱。
1、香姬
香姬的一生是凄惨的,她身上所体现的是朴实和善良,她不同其他女人。她是在韩信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并在韩信都快要放弃自己的时候,给予鼓励,使韩信有活下去的欲望。
2、薄姬
香姬之后韩信妻子就是薄姬,她跟之前那位香姬,两者的出身都差不多,都是歌姬出身。她没有香姬对韩信的热爱,就好像是韩信一生的过客。
3、殷嫱
殷嫱,俗称淮安夫人。她的智慧给予韩信的帮助也是众多的,替韩信处理好家庭大小事务,并在后期,她对于韩信来说,就好像是保护伞。
殷姬。是刘邦亲封的齐王妃,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子更是前秦大臣殷德之女。殷氏一族历朝为大官,后不满秦暴统治,辞官定居今日江南一带为商,书香门第,一带名门望族。淮安夫人,是韩信死后吕雉所封。吕雉是她的表姨,当年是吕后派她到韩信身边,有照应。
信对殷嫱的感情虽然不可能像对香姬(红颜知己)那么浓烈深刻,却也是以妻子的身份喜爱着宠溺着她的。刘邦被困于荥阳,找韩信急救,殷嫱替刘邦求情,韩信扯开话题让她去煮银耳羹的时候语气、表情都甚为温柔。而且贵为齐王,此后韩信至死都只有殷嫱一人相伴左右。
韩信死后,吕雉感觉对殷姬有愧,接殷姬入宫封淮安夫人,吕后常与她谈心,有分寸知进退。直到韩言成年,回淮阴世代袭爵侯。
⑺ 西汉三大功臣"萧何、张良、韩信"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
萧何的结局是在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张良是隐退了,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据说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卒于高帝崩后八年,在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韩信是被杀害,被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1、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因为一直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从不参与谋划,对刘邦一点威胁都没有,得以善终。
2、精通黄老之术的萧何,深知他现在极为危险,说不定会成为下一个韩信。于是,他不仅把家产捐给朝廷,还大肆强占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说他坏话,留下骂名。
3、汉朝建立后,韩信曾经的惊人战绩被刘邦看作一种极大的威胁,几乎夜不能寐。于是,就夺了韩信的兵权,并把他贬为淮阴侯。吕后用计斩杀。
(7)制服韩信的大臣是谁扩展阅读:
萧何的主要功绩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其他将领忙于抢夺财物,萧何却搜集保存秦朝文献档案,为刘邦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
作为刘邦的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张良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
韩信战功累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背水一战,平定三齐”是他戎马一生卓越军事才能的体现。
⑻ 韩信的谋士是谁
蒯通
蒯通,即蒯彻,因为汉朝避武帝之违而改为通。生卒不详,西汉纵横家,汉初范阳人。秦末,武臣授命于陈涉北上扫荡赵地。蒯通说服范阳县令徐公投降,使赵王武臣不战而下三十馀城。后来,又劝说韩信夺取齐地, 背离刘邦自立。韩信已死,刘邦诏令齐国抓了蒯通,欲杀之,责问为何教韩信反。蒯彻说:“狗帮自己的主人,只因为他是自己的主人。当初,我在韩信手下,就只知道帮韩信,而不知道帮大王。现在大王要杀我,只一句话就行。可朝中的大臣,以后谁还敢向大王进直言呢?”刘邦于是赦免了他。惠帝时, 为丞相曹参宾客。著有《隽永》81 篇, 有人认为《战国策》为其所著。东汉班固《汉 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蒯子》5篇,今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