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打喷嚏的帽子》出处幼儿故事,原作者不详,原文全文如下: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会打喷嚏的帽子吗?是不是很好奇啊!那接下来这个故事,便是一群耗子和打喷嚏的帽子的故事。你们猜猜,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魔术团里,有一位老爷爷,老爷爷有一顶,奇怪的帽子。他朝帽子吹一口气,里面就会变出许多好吃的东西来,有糖果、蛋糕,还有苹果。
“嗨!把这顶奇怪的帽子偷来,该有多好!”这话谁说的?
嗯,是几只耗子说的,晚上,它们就悄悄地溜到老爷爷家里去了。老爷爷正睡着呢,那顶奇怪的帽子,没放在柜子里,也没放在箱子里。在哪里呢?就盖在老爷爷的脸上。
“好啦,我看还是叫小耗子偷最合适,他个子小,脚步又轻。”大耗子挤挤小眼晴说。
“吱……”小耗子害怕地尖叫起来,“我不去!我怕呼噜,你们没听见,奇怪的帽子里藏着个呼噜,它叫起来,地板窗户都会动的,吓人!”可不是,老爷爷在打呼噜,呼噜呼噜,像打雷似的。
大耗子叫黑耗子去偷,黑耗子不敢,叫灰耗子偷,灰耗子也不敢,谁都说“不敢”。
大耗子生气了,摸摸长胡子说:“好啦!好啦!都是胆小鬼,你们不去,我去。等会儿,我偷来了帽子,变出许多好吃的东西来,你们可别流口水呀!”
话是这么说,其实,大耗子心里也挺害怕,它一步一抬头,防着帽子里的那个呼噜,突然钻出来咬它。也真巧,它刚走到老爷爷床跟前的时候,呼噜不响了。这下,大耗子可得意啦,原来呼噜怕我呀!
它轻轻跳,跳上了床,爬到老爷爷的枕头旁边,用尖鼻子闻了闻那顶帽子,“啧啧,好香哟!糖果的味儿,蛋糕的味儿,快快!”它把尾巴伸到帽子底下去,想用尾巴把帽子顶起来,咦,这是怎么啦?尾巴伸到一个小窟窿里去了……
哎呀,什么小窟窿,是老爷爷的鼻孔啊!老爷爷觉得鼻孔痒痒的,打喷嚏,吓得大耗子连滚带爬,一口气对它的伙伴说:“快跑,快跑!”
耗子们闹不清是怎么回事,跟着它跑出好远,才停下来。它们问大耗子,“这是怎么回事啦?你偷来的帽子呢?”
大耗子说:“帽子里藏着一个阿嚏,这个阿嚏可比呼噜厉害多了,你们一碰它,它就轰你一炮,要不是我跑得快,差点儿给炸死了。”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会打喷嚏的帽子是什么了吗?
看看那帽子,多么神奇啊!多么厉害呀!耗子就这么被它吓跑了!
(1)语言会打喷嚏的帽子故事扩展阅读:
《会打喷嚏的帽子》是一个充满幽默风趣的童话故事,语言风趣幽默,又含有讽刺意味,令人发笑。
故事中的角色滑稽、可爱,特别适合中班幼儿阅读,更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考虑到中班幼儿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更注重事物的表面,因此此故事意在引导幼儿在欣赏、理解故事的过程中,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感知文学作品的幽默风趣。
㈡ 会打喷嚏的帽子故事教育意义
会打喷嚏的帽子故事教育意义如下:
会打喷嚏的帽子是一个充满幽默风趣的童话故事,语言风趣幽默,又含有讽刺意味,令人发笑。故事中的小老鼠滑稽、可爱,特别适合幼儿园小朋友阅读,更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可以随意拿他人的东西,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借用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经过别人的允许,并且及时归还,不然就会受到惩罚!
教案:旨在通过一个有趣的语言活动,来协助孩子们学习语言,培养他们的想象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锻炼他们的认知能镇芹力。
“好呐,我看还是叫小耗子去偷最合适,他个子小,脚步又轻。”大耗子挤挤小眼睛说。“吱~”小耗子害怕得尖叫起来,“我不去!我怕呼噜,你们没听见,奇怪的帽子里藏着一个呼噜,它叫起来,地板窗户都会动的,吓人!”
可不是,老爷爷在打呼噜,呼噜呼噜,像打雷似的。大耗子叫黑耗子去偷,黑耗子不敢;叫灰耗子偷,灰耗子也不敢;反正叫谁去偷,谁都说“不敢”。
㈢ 《会打喷嚏的帽子》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注重的是让小朋友们说,老师引导小朋友说,从生活开始说,以下是我整理的《会打喷嚏的帽子》活动反思,欢迎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知作品所表现的幽默风趣.
2、理解故事内容,学会倾听故事. 这是一个由帽子引发的故事,小老鼠们想偷到帽子而引发的一连串的笑话,我选择本次活动主要是因为这个故事比较生动,能够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而且容易理解。因为以前课余时间时,对小朋友们讲过这个故事,所以小朋友们对这个故事有初步的印象,提起小朋友们都比较感兴趣。 活动开始前,我先以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引出活动内容,为的是让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
语言活动注重的是让小朋友们说,老师引导小朋友说,从生活开始说,所以,我先给小朋友们观察帽子,让小朋友们说说帽子的用处,然后引出今天的故事;先让小朋友们完整倾听,让小朋友们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然后通过一些问题,让小朋友回顾故事内容:针对小朋友们模糊的地方,通过分段的故事播放,并观察图片来进一步的理解故事。 观察一段图片就以不同的问题来帮助小朋友们了解故事内容,并请小朋友们模仿小老鼠说话等等,让小朋友们更深一步的了解故事;然后用“为什么大耗子心里也挺害怕的”,引发小朋友的思考,最后提出问题,“小窟窿是什么?”了解故事的笑点。 本次活动的两个目标基本上是达到了,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但是小朋友们的活动常规还是不太好,在日常训练上老师还是需要多加训练;语言活动对幼儿的活动常规要求比较高,这点在以后的活动要特别的注意!
本次语言活动设计的比较单一,趣味性不大,所以,有部分年龄比较小的小朋友后半段活动注意力有些分散,在下次的活动设计上要多增加趣味性,多加创新,融合游戏活动,可能会更好一些!本次活动较失败的一个地方还有一个就是老师的引导,特别是在小朋友们回答问题时,我并没有要求小朋友们的语言完整性,下次这个一定要注意,中班的小朋友了,可以引导完整的说出一句话了;在教具的准备方面,也要多加油!应该可以做的再精细一些的! 以为我是第一次开展整合教育的公开活动,跟整合教育活动接触的时间不长,对整合教育活动的理解度还不够,所以在教学活动上比较注重故事内容的理解,没有从整合出发,在整合方面体现的比较差,这一点也还需要我自己多加学习。
在幼儿活动常规方面,特别是小朋友取书,我是第一次在班级以这样的形式让小朋友取书;虽然活动前,我也对小朋友进行了简单的要求,小朋友完成的也比较好,只是个别的小朋友不遵守规则,导致其他几个小朋友学样,这点挺失败的,我应该及时提醒这个小朋友的。 最后的变魔术环节,龚老师还是配合的很好的,只是因为我忘记将装糖果的盒子拿近一些,导致后面的老师看出了破绽,可能在各位老师眼中是失败的魔术,可是在小朋友眼中还是挺成功的;活动结束之后还有小朋友特意跑到桌子前来,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我的帽子,好像我的帽子真的变成了故事里的那个魔术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