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来解释下帽子戏法,及这个说法的来源。
在现代足球中,一个球员在一场比赛中独中三元被称作“帽子戏法”,英文为“Hat-trick”。
“帽子戏法”的来历
这个说法源于19世纪70年代在英国广为流行的板球比赛。板球和美国的棒球相似,都要求投球手投掷的速度越快越好,对方击球越远越好。自有板球以来,凡进板球场观赛的球迷都严格遵守着一条规矩:一迈进球场大门便须脱帽,这意味着对球场上所有球员、裁判和观众的尊重。因此,帽子就代表了尊重。一般说来,如果一名投球手连续投出3个好球而将对方3名球员淘汰出局,是件相当神奇的事。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裁判便授予那个投手一顶帽子,作为一种至上的荣誉象征。简言之,“帽子戏法”的本意就是板球手连续用3个球得分而获得一顶帽子鼓励,这个词19世纪70年代才出现在印刷品中的。 后来,“帽子戏法”被引用到足球比赛中,其具体含意就是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踢进对方球门三个球。在1958年世界杯巴西对法国的半决赛中,贝利一人连入三球,淘汰了法国队,《贝利自传》将此次辉煌辟为一章节,题目就叫“帽子戏法”。“帽子戏法”的说法,在中国流行较晚,大约始于中译本《贝利自传》的问世。 另外,“帽子戏法[1]”的应用范围也不限于体育领域,人们还用它来形容任何连续3次的成功。例如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三度竞选连获成功,这史无前例的成就,美国《时代周刊》当时称之为“玛格丽特·撒切尔帽子戏法”。
Ⅱ 足球术语中梅开二度和帽子戏法的区别是什么
梅开二度是一场比赛打进两球,帽子戏法是打进三球,还有大号帽子,是打进了6球,但是这种情况特别少见!
Ⅲ 英超历史上最神奇的大逆转是哪一次
2009/10赛季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第6轮一场焦点战在老特拉福德球场展开争夺,曼联在曼彻斯特德比战中主场4比3险胜曼城,鲁尼闪电进球,弗莱彻梅开二度。特维斯两度助攻并打中立柱,巴里进球,贝拉米梅开二度帮助曼城三度将比分追平。但补时阶段,吉格斯上演助攻帽子戏法,欧文绝杀。
Ⅳ 杨丞琳的《帽子戏法》的歌词
最后一局拼斗到底弄脏了新衣
下定决心所有怀疑通通查到底
如果清白半夜三更不怕鬼找你
怎么脸红气喘如牛说不出个道理
说谎被我揭穿事不过三
大过被记到满留校察看
藉口堆积如山如假包换
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再不开除迟早麻烦
胜利因为你眼神飘移
胜利因为你文不对题
胜利因为你系继无力
帽子戏法全力迎击逼到你窒息
胜利看我充满火力
胜利看我不惊动你
胜利看我全力通辑
我贬贬眼睛情势大逆转判你出局
所有观众通通起立为我鼓励
不会因为甜言蜜语错乱了神经
随爱而来的破坏力可不容小觑
你的轻敌我的胜利得来可不算侥幸
脑袋不够灵光还要撒谎
看到哪个漂亮就想翻墙
罪证堆积如山一次算账
你的破绽接二连三
再不揭穿可不夸张
你怪我的把戏多却又喜欢我无厘头
意想天开想蒙过古灵精怪的你被记过
这次真的留校查看写出心得
这次真的因小失大输给你了
傻子可不傻瞎子可不瞎
哑巴可不哑是你太傻
傻子可不傻瞎子可不瞎
哑巴可不哑是你太傻
Ⅳ 克洛泽一共几次上演帽子戏法
9次.
2002世界杯热身赛中7:1以色列和6:2奥地利的比赛中上演帽子戏法
米洛斯拉夫·克洛泽在2002FIFA韩日世界杯上横空出世。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前锋在德国队8-0大胜沙特阿拉伯队的比赛中上演帽子戏法
03/04赛级德甲凯泽斯劳滕4比2柏林赫塔帽子戏法
04/05赛季在波鸿1-4不来梅的比赛中也上演帽子戏法
05/06赛季克洛泽在不来梅对纽伦堡的上半场就完成了帽子戏法
07/08赛季德甲
第07轮拜仁VS科特布斯
5:0
克洛泽上演帽子戏法
联盟杯拜仁在客场3比2逆转贝尔格莱德红星,克洛泽上演的帽子戏法最终助拜仁完成大逆转
2008年北京时间9月11日凌晨,2010南非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第二轮,德国队做客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以3-3险平芬兰队,上半时芬兰队就两次取得领先,但克洛泽连入两球扳平比分,下半时索约伦德的进球再次超出比分,第82分钟,克洛泽完成帽子戏法救主。
Ⅵ 世界杯历史上最牛的惊天大逆转是哪次,谁和谁
1954年第五届瑞士世界杯小组赛
逆转主角:奥地利逆转
配角:瑞士
逆转比分:0比3→7比5
逆转剧情:东道主毕竟是东道主,瑞士一上来就以3比0领先,第16分钟巴拉曼进球,霍基二世在第17和第23分钟梅开二度。但奥地利更生猛,竟然在10分钟内连进五球将比分给反超了,瓦格纳梅开二度、科尔勒一世、科尔勒二世和奥克威克也各进一球,5比3。虽然瑞士人在第39分钟由巴拉曼扳回一球,但在下半时52分钟奥地利的瓦格纳完成了帽子戏法,在第58分钟,瑞士的霍基二世也上演了帽子戏法,将比分变成6比5。进球表演还不算完,奥地利在第76分钟由普罗贝斯特打进本场比赛最后一粒进球。
逆转关键:进球数极多是这场大逆转的惟一特征。
逆转指数:5
Ⅶ 昨晚英超西汉姆对曼联,鲁尼戴帽上演帽子戏法大逆转,请问大家有什么看法
我只记得第一次是处子秀对费内巴切,鲁尼帽子戏法,第二次是06/07赛季对博尔顿,第三次是09/10赛季对胡尔城,进了四个球,第四次是09/10赛季对朴茨茅斯,进了两个点球加一个轻松推射,第五次是这次了,
Ⅷ 克洛泽上演过几次帽子戏法(详细)
2002世界杯热身赛中7:1以色列和6:2奥地利的比赛中上演帽子戏法
米洛斯拉夫·克洛泽在2002FIFA韩日世界杯上横空出世。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前锋在德国队8-0大胜沙特阿拉伯队的比赛中上演帽子戏法
03/04赛级德甲凯泽斯劳滕4比2柏林赫塔帽子戏法
04/05赛季在波鸿1-4不来梅的比赛中也上演帽子戏法
05/06赛季克洛泽在不来梅对纽伦堡的上半场就完成了帽子戏法
07/08赛季德甲
第07轮拜仁VS科特布斯
5:0
克洛泽上演帽子戏法
联盟杯拜仁在客场3比2逆转贝尔格莱德红星,克洛泽上演的帽子戏法最终助拜仁完成大逆转
2008年北京时间9月11日凌晨,2010南非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第二轮,德国队做客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以3-3险平芬兰队,上半时芬兰队就两次取得领先,但克洛泽连入两球扳平比分,下半时索约伦德的进球再次超出比分,第82分钟,克洛泽完成帽子戏法救主。
Ⅸ 历史上有哪些比较著名的超级大逆转
本次欧洲杯就不少,就土尔其就几次了
世界杯10大逆转
1 逆转舞台1954年第五届瑞士世界杯小组赛
逆转主角:奥地利逆转
配角:瑞士
逆转比分:0比3→7比5
逆转剧情:东道主毕竟是东道主,瑞士一上来就以3比0领先,第16分钟巴拉曼进球,霍基二世在第17和第23分钟梅开二度。但奥地利更生猛,竟然在10分钟内连进五球将比分给反超了,瓦格纳梅开二度、科尔勒一世、科尔勒二世和奥克威克也各进一球,5比3。虽然瑞士人在第39分钟由巴拉曼扳回一球,但在下半时52分钟奥地利的瓦格纳完成了帽子戏法,在第58分钟,瑞士的霍基二世也上演了帽子戏法,将比分变成6比5。进球表演还不算完,奥地利在第76分钟由普罗贝斯特打进本场比赛最后一粒进球。
逆转关键:进球数极多是这场大逆转的惟一特征。
逆转指数:5
2 逆转舞台1998年第十六届法国世界杯半决赛
逆转主角:法国逆转
配角:克罗地亚
逆转比分:0比1→2比1
逆转剧情克罗地亚此时已成为那届世界杯最大的黑马,因为这支东欧球队在1/4决赛中势如破竹,三球痛击老牌劲旅德国;而东道主法国在淘汰赛阶段磕磕碰碰,先是靠布兰克的金球险胜巴拉圭,然后在8进4的比赛中点球战胜欠缺运气的意大利。在这场比赛的上半时,双方均以防守为主,谁也不敢贸然进攻。然而下半时刚开始,法国人先沉不住气,右后卫图拉姆离开自己的防守区域,带球助攻,结果脚法不精的他被狡猾的苏克断下球,克罗地亚率先破门,1比0。这时犯错的图拉姆怒气勃发,频频插上助攻,他先是在对方禁区前抢断后一脚远射破门,接着又在禁区内与队友进行一次完美的二过一,将球射入死角。当图拉姆单枪匹马完成这一逆转壮举时,连队友们都为之震惊,要知道,图拉姆从9岁踢球开始,就从未练过射门!
逆转关键:“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在图拉姆身上完美体现。责任心和愧疚感能让一名从未练习过射门的后卫完成前锋也难以做到的射门,这的确是个奇迹。
逆转指数:6.5
3 逆转舞台1970年第九届墨西哥世界杯1/4决赛
逆转主角:西德
逆转配角:英格兰
逆转比分:0比2→3比2
逆转剧情由于4年前那届世界杯决赛中那个有争议的进球,西德和英格兰两队都憋足了劲,决心取得一场漂亮的胜利。英格兰人很快占据主动,在上半时第31分钟由穆勒里率先进球,并且在下半时开场仅4分钟就由皮特斯将领先优势变为两球。但西德人的斗志无比旺盛,在“恺撒大帝”贝肯鲍尔的带领下,进行绝地大反击。第68分钟,贝肯鲍尔扳回一球,被西德人的士气完全压制的英格兰人开始全线退守,企图将一球优势保持到终场结束。但越退缩越接近失败,席勒在贝肯鲍尔进球后不到十分钟就又下一城,将比分扳为2比2平。从此场上局面完全在西德队掌握之中,进入加时赛后,“轰炸机”穆勒在第108分钟打入制胜一球。西德人因此完成大逆转,也报了上届世界杯决赛的一箭之仇。当然西德人也付出惨痛代价,由于球员们拼得太凶,在几天后对意大利的半决赛勉强支持到加时,终因体力不支在加时赛中输球。
逆转关键:德国人高昂的斗志,英格兰人错误的用兵。
逆转指数:6
4 逆转舞台1962年第七届智利世界杯小组赛
逆转主角:哥伦比亚
逆转配角:前苏联逆转比分:0比3→4比4
逆转剧情:逆转并不一定非要分出胜负,大起大落的比赛同样也可称之为逆转。前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是绝对的足球强国,而当时哥伦比亚也远没有后来“足坛新贵”的地位。在这场普通的小组赛中,前苏联完全没把哥伦比亚放在眼里,开局也很顺,在前15分钟便连进三球,伊万诺夫在第9和第14分钟梅开二度,西斯伦科也在第11分钟锦上添花。正当人们以为本场比赛会演变成前苏联的进球表演时,缺乏逆转传统的南美人开始酝酿着坚强的大逆转。哥伦比亚球员阿塞罗斯在第 20分钟的进球也许还没引起人们注意,因为毕竟前苏联上半时仍以3比1的大比分领先。何况下半时一开场,前苏联又由波内德尔尼克在第51分钟将优势扩大为 3球。紧接着,精彩的一幕上演了,哥伦比亚8分钟内神奇地连扳3球,科尔在第67分钟、拉达在第71分钟、奇林格在第77分钟相继进球,完成了大逆转,最终比分4比4。如果觉得这还不够,那么告诉你一个恐怖的事实,当时前苏联的门将是雅辛,历史上最伟大的门将!他还从来没在重要比赛中被对手连攻入4球,不起眼的哥伦比亚人做到了,实在了不起!
逆转关键:雅辛曾被前锋们视为梦魇,他是钢铁和意志的化身,但“门神”雅辛却在此役下半时8分钟内丢了魂,被连戳三洞,这其中原因也许是个永远的谜。
逆转指数:7
5 逆转舞台1974年第十届西德世界杯复赛
逆转主角:西德
逆转配角:瑞典逆转比分:0比1→2比1→2比2→4比2
逆转剧情:作为东道主,西德人非常牛气。目标直指夺冠的西德队并未将瑞典人放在眼里。然而“北欧海盗”却利用西德人开场后的懈怠给了东道主重重一击。在第 26分钟,就由埃德斯特罗攻入一球,并在上半时剩余阶段死守城池,将1球优势保持到中场休息。但西德人意志顽强和经验老到是出了名的,他们善于拿住对方出现的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漏洞。第50和第51分钟,西德队由奥维拉赫连进两球,将比分反超为2比1。可瑞典人也是倔脾气,非要与东道主较真,在西德队反超后不到2分钟,就又由桑德贝格将比分扳平。眼看比赛就要以平局收场,西德人把握机会的能力再次体现,在第89和第90分钟,东道主由名将邦霍夫和格拉波夫斯基再次在一分钟连进两球,把最终胜利揽入怀中。
逆转关键:西德队两次在短短一分钟的时间攻进两球,这在世界杯历史上并不多见。也许善于逆转的他们对对手心理的研究非常透彻,总能在对手心绪不宁时一再施以痛击。
逆转指数:7
6 逆转舞台1998年第十六届法国世界杯小组赛
逆转主角:尼日利亚
逆转配角:西班牙
逆转比分:1比2→3比2
逆转剧情: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欧洲俱乐部赛事中,来自西班牙的各俱乐部如日中天,因此西班牙国家队也被视为夺冠大热门。“金童”劳尔已崭露头角,阿方索、基科等名将也状态正佳。而尼日利亚虽然在1996年勇夺亚特兰大奥运会足球冠军,但始终不被人们看好。第21分钟,西班牙后卫耶罗以一记美妙的任意球攻破对手大门,尼日利亚随即由阿德波尤利用角球头槌扳平,双方上半时战成1比1。下半时一开场,“金童”就用神奇的左脚打入一个“世界波”,比赛似乎走向西班牙人所期望的方向。但“非洲雄鹰”们开始猛攻,将西班牙完全压制在半场区域,并最终由拉瓦尔和奥利塞赫两度建功,将比分反超。
逆转关键:①苏比萨雷塔,这位西班牙老国门以拙劣的表现毁了一世英名,他对三个进球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拉瓦尔的入球简直可以算是苏比萨雷塔的乌龙;②米卢蒂诺维奇,尼日利亚主帅临场指挥的确神奇,在比分落后时他大胆用前锋耶基尼替下后卫奥帕拉库,改打3前锋,最终收到奇效。
逆转指数:7
7 逆转舞台1938年第三届法国世界杯复赛
逆转主角:瑞士
逆转配角:德国
逆转比分:0比2→4比2
逆转剧情:1938年的法国世界杯弥漫着战争风云,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气焰嚣张、黑云压城,欧洲大部分国家都采用绥靖政策,甘心屈于法西斯的淫威之下,惟恐避让不及。这种情绪也反映到体育运动领域,不仅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这届世界杯也一样。这场瑞士对德国的附加赛很重要,将决定谁能进军8强。姑且不论有多少瑞士政客在赛前威胁要球队放水,仅仅说场边的法国球迷都纷纷为德国人加油。在第8分钟,德国队就由哈勒曼率先进球,而在第22分钟时,瑞士球员洛兹切尔又送给德国人一记乌龙球,德国人轻松地以2比0领先。正当法西斯分子们得意地以为“日耳曼人是最优秀的种族”这一理论又将在足球场上应验时,小国瑞士开始了勇敢的反击。瓦拉斯切克在第41分钟扳回一球,第64分钟比克尔扳平比分,最后再由阿贝格伦三世在第75和第78分钟梅开二度,为瑞士取得最终胜利。
逆转关键:足球是和平年代的战争,也是战争年代的第二战场。这次逆转中,最难得的是小国瑞士没被法西斯德国所吓倒,球员们不怕触怒强大而邪恶的反动势力,在小小的绿茵场上捍卫了祖国的荣誉和尊严,着实可歌可泣。
逆转指数:7.5
8 逆转舞台1966年第八届英格兰世界杯1/4决赛
逆转主角:葡萄牙逆转配角:朝鲜
逆转比分:3比0→5比3逆转剧情:来自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朝鲜不仅神秘,而且够黑。在本场比赛前,他们刚刚淘汰了夺冠大热门意大利,爆出了一个大冷门。朝鲜人没有任何负担,在这场比赛里打得很放松,也发挥了极佳的水平。朴成金在第1和第24分钟两度敲开葡萄牙的大门,辛永介在第22分钟也锦上添花。在 24分钟内取得了三球领先的优势,“黑马”朝鲜似乎要一路黑下去。
但凶猛的“黑豹”出现了,“黑豹”当然是“黑马”的克星。葡萄牙的当家球星尤西比奥此时接过了挽救葡萄牙的重担,开始了个人表演。这场匪夷所思的屠杀结果是,尤西比奥在第27、第42、第53和第56分钟这短短半小时里独中四元,一个人打败了朝鲜。最后,奥古斯托在第77分钟的进球为这场漂亮的大逆转画上个完美的句号。
逆转关键:“黑豹”尤西比奥令人生畏,他的天才表演是朝鲜人无法前进的最大原因。当然被逆转的配角也值得尊敬,朝鲜队创造的世界杯前8的纪录迄今在亚洲没能被打破。能淘汰意大利,能一度3球领先葡萄牙,朝鲜为亚洲球队争了光。
逆转指数:9
9 逆转舞台1954年瑞士第五届世界杯决赛
逆转主角:西德
逆转配角:匈牙利
逆转比分:0比2→3比2
逆转剧情:在这场决赛之前,人们一致看好匈牙利,当时那支球队是无冕之王,不仅是由于该队是首支在英格兰本土击败不可一世的现代足球创始者们的球队,还因为这支伟大的球队中拥有著名的普斯卡斯和柯奇士。何况在这届世界杯的小组赛中,匈牙利和西德就被分在一组,匈牙利轻松地以8比3狂扫西德。
本场比赛中,匈牙利人一上来就咄咄逼人,普斯卡斯在第6分钟和奇波尔在第8分钟的进球使匈牙利2比0领先,多数球迷甚至以为,小组赛西德3比8大败的一幕又将重演。领先两球的匈牙利开始轻敌,他们以为胜券在握,便在场上玩弄起了脚法。但西德人悄然发起反击,在第10分钟由莫洛克先回敬一球,拉恩在18分钟的进球又让双方回到了同一起跑线。瞬间丧失两球领先优势的匈牙利人有些不知所措,更何况在这届世界杯上他们一帆风顺,还没受到过如此严峻的考验。于是比赛开始向西德人倾斜,第84分钟,拉恩梅开二度,打进制胜进球。
逆转关键:西德战略极为对路,据说小组赛的惨败和这一开始的0比2都是韬光养晦的妙计。若果真如此,那么西德人的忍耐力的确让人钦佩,情愿先让2球让对手大意,然后再行反击,真是大智大勇之至。
逆转指数:9.5
10 逆转舞台1950年第四届巴西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
逆转主角:乌拉圭
逆转配角:巴西逆转比分:0比1→2比1
逆转剧情:由于当时的复赛采用四强循环的方式,因此这场最后举行的比赛实际上就是决赛。两队此前的两场复赛均获得胜利,而巴西净胜球比乌拉圭多,此役只需打平就能举起雷米特杯。比赛在世界上能容纳观众最多的体育场马拉卡纳球场打响,该球场的容量本来是20万,可这场决赛一下子涌进了22万多人,是世界杯历史上到现场观战球迷最多的比赛,估计这一纪录今后也不会被打破。在这22万多人中,至少有20万是巴西球迷,巴西人希望在声势浩大的助威声中,乌拉圭人会腿软。事实上,率先腿软的是乌拉圭主教练,这个怯懦胆小的人甚至不敢去争取胜利。他命令球员们死守不攻,在上半时乌拉圭没有一次射门,而巴西则狂攻不止,多亏乌拉圭队门将玛斯鲍利如有神助的扑救,才使上半时结束时比分仍停留在0比0上。
中场休息时,乌拉圭队长、后来被人们称为伟大的“黑帅”的队长奥夫杜略·哈辛托·巴雷拉挺身而出,他召集队员开会讨论。在会上巴雷拉说:“我们不怀疑教练的指挥能力,但今天他的大脑肯定出了毛病。现在,你们必须听我的指挥。”巴雷拉要求队员们要抓住机会、大胆出击。虽然巴西人在下半时开场仅2分钟就由弗里亚卡先下一城,但乌拉圭人在巴雷拉的指挥下沉着应战。第79分钟巴雷拉带球突破,吉兹亚妙传,由斯基亚菲诺将比分扳平。虽然这时在场观众仍认为巴西会最终夺得冠军,但巴西球员气势已荡然无存,果然在第79分钟,吉兹亚接巴雷拉传球再下一城,硬生生地从巴西人手里抢到了冠军。这一比赛至今被巴西人视为巴西足球最大的耻辱。
逆转关键:伟大的巴雷拉。他开创了摒弃教练的战术意图、而听从队长指挥获得胜利的先河。外有20万名敌人,内有教练这个上司兼敌人,巴雷拉的气魄和个人魅力是难以想象的,他是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队长之一。